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玄佐

鎖定
劉玄佐(735年-792年4月11日 [1]  ),原名劉洽。滑州匡城(今河南省長垣縣西南)人。唐朝中期藩鎮將領。
劉玄佐早年縣捕盜吏,後亡命從軍。唐代宗時,為永平軍牙將。因襲取宋州有功,獲授宋州刺史。建中二年(781年),升任宣武軍節度使,建號宣武軍。同年,率軍大破平盧叛軍,疏通江淮漕運。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後,劉玄佐與其多次交戰,互有勝負。其後累封懷德郡王。劉玄佐輕財重義,嚴而有謀,且忠於朝廷。但他在位後期,宣武士卒愈加驕橫,為日後的多次兵變埋下禍根。
貞元八年(792年),劉玄佐去世,年五十八。冊贈太傅諡號“壯武”。
本    名
劉玄佐
別    名
劉洽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滑州匡城
出生日期
735年
逝世日期
792年4月11日
主要成就
大破李納,連拒李希烈
官    職
宣武軍節度使、檢校司徒
爵    位
懷德郡王
追    贈
太傅
諡    號
壯武

劉玄佐人物生平

劉玄佐亡命從軍

劉洽後改名劉玄佐)年少時倜儻不羣,當上了縣裏的捕盜吏。後因違法,為縣令所笞罰,險些送命,因此冒死從軍。 [2]  唐代宗大曆(766年-779年)年間,劉洽因功任永平軍牙將(一作衙將)。 [3-4] 

劉玄佐襲取宋州

大曆十一年(776年),汴宋都虞候李靈曜佔據汴州(今河南開封)謀反,劉洽奉永平節度使李勉之命,率兵偷襲宋州治宋城,今河南商丘)得手。次年,朝廷將宋州隸屬於永平軍轄下,經李勉奏請,授劉洽為宋州刺史。 [5]  [6]  [7] 

劉玄佐大破李納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劉洽又被加封為御史中丞、宋亳潁節度使(宣武節度使),建號宣武軍 [8]  [9-10]  同年,平盧節度使李正己死後,其子李納匿喪謀叛,而其族人李洧以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市)歸順朝廷,李納遣兵圍之。朝廷下詔,令劉洽等諸軍援救李洧。十一月,劉洽與神策都知兵馬使曲環、滑州刺史李澄及朔方大將唐朝臣共同援救徐州,大破魏博、平盧軍,斬首八千級,迫使其解圍逃竄,江淮漕運開始疏通。 [11]  劉洽因功被加為御史大夫。此後,劉洽又克復濮州,收降敵將楊令暉;分兵攻略濮陽,招降守將高彥昭,打通了濮陽渡口。朝廷再次論功,加劉洽為檢校兵部尚書兼曹濮觀察使,加食邑四百户,旋即加授淄青兗鄆招討使及汴滑都統副使之銜。 [12]  [13] 

劉玄佐對抗淮西

建中四年(783年),唐德宗因“涇原兵變”而亡命奉天,人心動搖。而手握重兵的淮寧節度使李希烈叛變,劉洽與李勉、淮南節度使陳少遊、東都汝州節度使哥舒曜等聯兵包圍李希烈,削弱其兵勢。 [14]  [15]  十二月,李希烈攻陷汴州,旋即再陷襄邑(今河南睢縣)。劉洽所派精兵五千人全軍覆沒。叛軍乘勝進攻寧陵(今河南寧陵),自宋州至江、淮地區,人心大為震恐 [16]  。劉洽部下大將劉昌堅守寧陵四十五日,迫使叛軍撤退。 [17-18] 
興元元年(784年)正月,德宗命劉洽兼任汴、滑、宋、亳都統副使,知都統事,都統李勉將部眾全部交付於他 [19]  。三月,又加檢校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20-21]  此時,李希烈又派部下驍將翟崇暉帥兵圍攻陳州。閏十月,劉洽派劉昌與時任隴右、幽州行營節度使曲環領兵三萬援救陳州。十一月,劉昌等大敗翟崇暉於陳州之西,殺叛軍三萬五千人,生擒翟崇暉。李希烈聞訊後,只得退保蔡州,不敢再行入侵。 [22]  劉洽趁勢收復汴州。 [23]  [24]  [25] 
貞元元年(785年)三月,德宗加授劉洽為檢校司空。 [26]  五月,再加陳州諸軍行營都統,德宗特賜劉洽姓名為劉玄佐 [27]  。六月,兼任汴州刺史。 [25]  [28]  [24] 
貞元二年(786年)四月,李希烈被部將陳仙奇毒死。朝廷論功,授劉玄佐的一個兒子為正員官。 [29]  十一月,劉玄佐與陳許節度使曲環、鄂嶽觀察使盧玄卿一同入朝覲見,被加封為涇原四鎮北庭等道兵馬副元帥、檢校司徒,增實封食邑八百户。 [30-31] 

劉玄佐晚年及逝世

大將李晟與左僕射張延賞交惡。張延賞中傷李晟意圖不軌,李晟受誣後請求辭位。德宗於是命劉玄佐與鎮海軍節度使韓滉從中勸和,使二人暫時和好。 [32]  韓滉舉薦讓劉玄佐領兵收復河湟地區,德宗以此徵求劉玄佐的意見,劉玄佐也表示贊成。貞元三年(787年)韓滉去世後,劉玄佐因已經升任宰相的張延賞免除了李晟的兵權,而憤怨不平、心灰意冷,不願為朝廷效力,便推辭收復河湟事宜。 [33] 
劉玄佐起於市井,深知人情世故,性情豪侈,輕財重義,經常厚賞軍士。他加重税賦,使百姓益加困苦。宣武軍的士兵從李忠臣開始就逐漸驕縱,有割據之心。至劉玄佐在位後期,士卒愈加驕橫,為日後的多次兵變埋下禍根。 [34] 
貞元八年(792年)三月十六日(4月11日) [1]  ,劉玄佐在任上逝世,時年五十八歲。手下將佐密不發喪,數日後朝廷方知。德宗為其輟朝三日,追贈太傅諡號“壯武”。其子劉士寧繼任。 [35] 

劉玄佐主要成就

參見:四鎮之亂
劉玄佐早年任永平軍牙將大曆十一年(776年),他奉命襲取宋州治宋城,今河南商丘),使其脱離叛亂。 [5]  [6]  建中二年(781年),劉玄佐與諸軍成功解圍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大破魏博、平盧叛軍,使江淮漕運疏通。 [11]  此後,劉洽又克復濮州、濮陽,打通濮陽渡口。 [12]  [13]  淮寧節度使李希烈叛變時,劉玄佐與永平、淮南、汝州等軍聯兵對抗。 [14]  [15]  他成功守衞寧陵 [18]  陳州等地,並於陳州之西生擒淮西驍將翟崇暉,斬殺叛軍三萬五千人。迫使李希烈困守蔡州, [22]  劉玄佐又趁勢收復汴州。 [23]  [24] 

劉玄佐人物評價

陸贄:秉志端亮,飭躬簡儉,博厚足以容眾,和易足以長人。純孝榮親,盡忠事國,分我閫寄,殿於大藩。扼制淮夷,保障楚甸,戎捷繼至,軍聲再揚。殪羣兇於宛邱,驅大憝於梁野,控引漕輓,委輸京師。予嘉乃勳,懋乃貞節,用錫丕命,俾揚洪休,燮贊三台,紀綱羣帥,式是大任,爾惟欽哉。 [36] 《劉洽檢校司空充諸道兵馬都統制》
趙青黎:當得李納陰事,有若劉元(玄)佐。……藩鎮亦何負於朝廷。 [37] 星閣史論

劉玄佐逸聞趣事

劉玄佐孝順母親

劉玄佐一次率領軍隊經過他的家鄉匡城縣時,想向縣令表達鄉里長幼的禮節,縣令堅決辭謝不敢領受,劉玄佐過了很長時間還感嘆遺憾。他一開始準備了黃金與絲織品,想要送給同鄉的一位僚屬,因為這個人愚昧懦弱,於是就沒有送。劉玄佐後來貴為使相,位高權重,他母親依然每月織一匹粗綢,以此來表示自己不忘貧苦。劉母每次看到劉玄佐在署衙處理政務,那些郡、縣的官吏們,悄悄地走在階下,一點不敢聲張。回去後一定勸諭兒子:“我一看到下屬向長官陳述公務時那種謙卑恭敬的樣子,就不由得感到慌恐不安。就想到你父親在本縣擔任小吏時,經常由於敬畏長官面恐懼得直流冷汗。現在,兒子你離坐在廳堂的書案後邊,象當年你父親的長官那樣對待下屬,怎麼能心安理得呢?”於是,劉母勸喻道:“你本來門第卑微,天子使你富裕尊貴到這般地步。你一定要不惜一死,報答天子。”所以,劉玄佐自始至終不曾失去為臣的節操 [38]  [39] 

劉玄佐安置親舊

劉玄佐顯貴後,家鄉的親朋故舊,因為離京城很近,許多人都來投靠他。他不想因為私人關係而提升這些人為將校,又不好將他們安置在地位低下的卒伍中。於是,都安排為將官的僚屬。這些職務也授予紅色袍服、銀魚袋。從外表看你榮耀,實際都是無職無權的散官冗員。這種安排越來越多。時間長了,親朋故舊中有人向劉玄佐述説這件事,寫了一付對聯給他,諷喻這件事。上聯是:覆盆子落地,變赤烘烘(以‘赤烘烘’暗喻‘緋服’);下聯是:羊羔兒作聲,盡沒益益。劉玄佐看後大笑,將這些人都各自改任別的官職。 [40] 

劉玄佐會意入朝

劉玄佐在汴州,習慣鄰道不尊朝廷的先例,長時間沒有入京朝見。鎮海軍節度使韓滉入朝經過汴州時,劉玄佐器重他的才能與聲望,以屬吏的禮節謁見韓滉。韓滉與劉玄佐相互約定結成兄弟,他請求拜望劉玄佐的母親,劉玄佐的母親很高興,備辦了酒席會見他。在酒至半酣時,韓滉説:“兄弟你什麼時候入京朝見呀?”劉玄佐説:“我早就打算入京朝見了,只是物力還不具備罷了。”韓滉説:“我那裏的物力夠你用的,兄弟應該及早入京朝見。伯母年事已高,不能讓她再帶着家中的各位女眷去填宮(指犯官家屬沒入宮廷)啊。”劉玄佐的母親禁不住悲哀地哭泣起來。韓滉隨即贈給劉玄佐錢二十萬,讓他置辦入朝的行裝。韓滉在汴州停留了三天,拿出大量的錢帛獎賞和犒勞將士,全軍將士都被他打動,劉玄佐既驚歎又佩服。不久後,劉玄佐派人暗中探聽韓滉的舉止,聽説韓滉曾問孔目官(掌管財物名目)説:“今天的費用有多少?”對孔目官的查問和督責都非常詳細。劉玄佐明白韓滉是在旁敲側擊,催促他啓程。不久後,劉玄佐便與陳許節度使曲環一起入京朝見。 [41] 

劉玄佐權譎善謀

劉玄佐威嚴而有謀略。每當平盧節度使李納的使者到來時,劉玄佐便贈送他們美女,以此來結交。所以他經常能夠得知李納的企圖,預先做好防備,李納因而對他頗為畏懼。 [42-43] 
劉玄佐善用權謀。汴州有個相國寺,有人傳説寺中的佛像會流汗,劉玄佐於是親自前往,施捨了大量金銀、布帛。各級將佐、官吏、商民聞訊後,紛紛向相國寺捐贈金錢,惟恐落後。十天以後,劉玄佐下令制止捐贈。統計所收的數萬金,將其充當軍費。 [44] 

劉玄佐死因之謎

劉玄佐寵信的小吏張士南及養子樂士朝都是鉅富。據説,樂士朝與劉玄佐的寵妾私通後,害怕醜事敗露,於是用毒酒害死了劉玄佐。 [45] 

劉玄佐親屬成員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子輩
兒子
於劉玄佐死後襲位宣武節度使,後因兵變被逐。
養子
曾任太府少卿,後被賜死。
劉士朝
原名樂士朝,據説劉玄佐為其所鴆殺。後被劉士幹殺死。
表格參考資料: [46-47] 

劉玄佐史料記載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九十五》 [46]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四·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47]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五·唐紀四十一》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七·唐紀四十三》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九·唐紀四十五》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一·唐紀四十七》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二·唐紀四十八》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四·唐紀五十》
參考資料
  • 1.    《舊唐書·卷十三·本地第十三》:(貞元八年三月)庚午,宣武軍節度使、司徒、平章事劉玄佐卒。
  • 2.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九十五》:玄佐,本名洽,滑州匡城人也。少倜儻,不理生業;為縣捕盜吏,違法,為令所笞,僅死,乃亡命從軍。
  • 3.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九十五》:大曆中,為永平軍衙將。
  • 4.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四·列傳第一百三十九》:少倜蕩,不自業,為縣捕盜,犯法,吏笞辱幾死,乃亡命從永平軍,稍為牙將。
  • 5.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四·列傳第一百三十九》:大曆中,李靈耀據汴州反,玄佐乘其無備,襲取宋州,有詔以州遂隸其軍,節度使李勉即表署刺史。
  • 6.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九十五》:李靈曜據汴州,洽將兵乘其無備,徑入宋州,遂詔以州隸永平軍,節度使李勉奏署宋州刺史。
  • 7.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五·唐紀四十一》:大曆十二年……以永平軍押牙匡城劉洽為宋州刺史。仍以宋、泗二州隸永平軍。
  • 8.    《讀史方輿紀要 卷五十·河南五》:唐建中二年,置宣武軍,治宋州。興元初,宣武軍移治汴州。
  • 9.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九十五》:建中二年,加兼御史中丞、亳潁節度等使。
  • 10.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四·列傳第一百三十九》:德宗建中初,進兼御史中丞,充宋、亳、潁節度使。
  • 11.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七·唐紀四十三》:辛酉,宣武節度使劉洽,神策都知兵馬使曲環,滑州刺史襄平李澄,朔方大將唐朝臣,大破淄青、魏博之兵于徐州。
  • 12.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九十五》:李正己死,子納匿喪謀叛,而李洧以徐州歸順,納遣兵圍之。詔洽與諸軍援洧,與賊接戰,大破之,斬首萬餘級。由是轉輸路通,加御史大夫。又收濮州,降其將楊令暉,分兵挾之,徇濮陽,降其將高彥昭,以通濮陽津。遷尚書,累封四百户,兼曹濮觀察使,尋加淄青兗鄆招討使,又加汴滑都統副使。
  • 13.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四·列傳第一百三十九》:時李納叛,李洧以徐州歸,納急攻之,詔玄佐援洧,大破納兵,斬首萬餘級,東南餉漕乃通。進圍濮州,徇濮陽,皆下,再降其守將,遂通濮陽津。遷檢校兵部尚書、兼曹濮觀察、淄青兗鄆招討使、汴滑都統副使。
  • 14.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四·列傳第一百三十九》:李希烈之反,玄佐與李勉、陳少遊、哥舒曜聯兵屯淮、汝,數困賊。
  • 15.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九十五》:李希烈攻汴州,德宗在奉天,連戰,賊稍卻。
  • 16.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九·唐紀四十五》:李希烈攻李勉於汴州,驅民運土木,築壘道,以攻城。忿其未就,並人填之,謂之濕薪。勉城守累月,外救不至,將其眾萬餘人奔宋州。庚午,希烈陷大梁。……劉洽遣其將高翼將精兵五千保襄邑,希烈攻拔之,翼赴水死。希烈乘勝攻寧陵,江、淮大震。
  • 17.    《舊唐書·卷一百五十二·列傳第一百二》:李希烈既陷汴州,玄佐遣將高翼以精兵五千保援襄邑;城陷,翼赴水死。自宋及江、淮,人心震恐。時昌以三千人守寧陵,希烈率五萬眾陣於城下;昌深塹以遏地道,凡四十五日,不解甲冑,躬勵士卒,大破希烈。
  • 18.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九十五》:希烈圍寧陵,洽大將劉昌言堅守不下。
  • 19.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九·唐紀四十五》:興元元年……春,正月……戊戌,加劉洽汴、滑、宋、亳都統副使,知都統事,李勉悉以其眾授之。
  • 20.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唐紀四十六》:(興元元年)三月……丁酉,加宣武節度使劉洽同平章事。
  • 21.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九十五》:興元初,進加檢校左僕射,加平章事。
  • 22.    《舊唐書·卷一百五十二·列傳第一百二》:希烈解圍攻陳州,刺史李公廉計窮,昌從劉玄佐以浙西兵合三萬人救之。至陳州西五十里與賊遇,昌晨壓其陣,及未成列,大破之,生擒其將翟曜。希烈退保蔡州,自此不復侵軼。
  • 23.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一·唐紀四十七》:李希烈遣其將翟崇暉悉眾圍陳州,久之,不克。……閏月……宋亳節度使劉洽遣馬步都虞候劉昌與隴右、幽州行營節度使曲環等將兵三萬救陳州,十一月,癸卯,敗翟崇暉於州西,斬首三萬五千級,擒崇暉以獻。乘勝進攻汴州,李希烈懼,奔歸蔡州。李澄引兵趣汴州,至城北,恇怯不敢進。劉洽兵至成東。戊午,李希烈守將田懷珍開門納之。……詔以都統司馬寶鼎薛珏為汴州刺史。
  • 24.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四·列傳第一百三十九》:希烈攻陳州,玄佐救之,希烈走,遂進取汴州。詔加汴宋節度使、陳州諸軍行營都統。玄佐本名洽,至是賜名以尊寵之。
  • 25.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九十五》:希烈攻陳州,洽遣昌言與諸軍救之,大敗賊黨,獲其將翟崇暉。希烈棄汴州,洽率軍收汴,詔加汴宋節度。無幾,授本管及陳州諸軍行營都統,賜名玄佐。是歲來朝,又拜涇原四鎮北庭等道兵馬副元帥,檢校司空,益封八百户。
  • 26.    《舊唐書·卷十二·本紀第十二》:貞元元年……三月……戊午,宣武帥劉洽檢校司空;以汴滑節度使李澄普滑州刺史,充鄭滑節度使。
  • 27.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一·唐紀四十七》:貞元元年……五月,丙申,劉洽更名玄佐。
  • 28.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一·唐紀四十七》:貞元元年……六月,辛巳,以劉玄佐兼汴州刺史。
  • 29.    《舊唐書·卷十二·本紀第十二》:(貞元)二年……四月丙寅,淮西李希烈為其牙將陳仙奇所酖,並誅其妻子,仙奇以淮西歸順。……甲申,詔以淮西牙將陳仙奇為蔡州刺史、淮西節度使,都統劉玄佐、李澄、曲環、李皋、賈耽、張建封各與一子正員官,賞平淮、蔡功也。
  • 30.    《舊唐書·卷十二·本紀第十二》:(貞元)二年……十一月……壬寅,劉玄佐、曲環、鄂嶽盧玄卿並來朝。
  • 31.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四·列傳第一百三十九》:希烈攻陳州,玄佐救之,希烈走,遂進取汴州。詔加汴宋節度使、陳州諸軍行營都統。玄佐本名洽,至是賜名以尊寵之。入朝,復兼涇原、四鎮、北庭兵馬副元帥,檢校司徒。
  • 32.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二·唐紀四十八》:工部侍郎張彧,李晟之婿也。晟在鳳翔,以女嫁慕客崔樞,禮重樞過於彧。彧怒,遂附於張延賞;給事中鄭雲逵嘗為晟行軍司馬,失晟意,亦附延賞。上亦忌晟功名。會吐蕃有離間之言,延賞等騰謗於朝,無所不至。晟聞之,晝夜泣,目為之腫,悉遣子弟詣長安,表請削髮為僧,上慰諭,不許。辛未,於朝,見上,自陳足疾,懇辭方鎮,上不許。韓滉素與晟善,上命滉與劉玄佐諭旨於晟,使與延賞釋怨。晟奉詔,滉等引延賞詣晟第謝,結為兄弟,因宴飲盡歡。又宴於滉、玄佐之第,亦如之。滉因使晟表薦延賞為相。
  • 33.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二·唐紀四十八》:初,韓滉薦劉玄佐可使將兵復河、湟,上以問玄佐,玄佐亦贊成之。滉薨,玄佐奏言:“吐蕃方強,未可與爭。”上遣中使勞問玄佐,玄佐卧而受命。張延賞知玄佐不可用,奏以河、湟事委李抱真,抱真亦固辭。皆由延賞罷李晟兵柄,故武臣皆憤怒解體,不肯為用故也。
  • 34.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九十五》:玄佐性豪侈,輕財重義,厚賞軍士,故百姓益困。是以汴之卒,始於李忠臣,訖於玄佐,而日益驕恣,多逐殺將帥,以利剽劫。
  • 35.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九十五》:貞元三年三月,薨於位,年五十八,廢朝三日,贈太傅。將佐初匿喪,稱疾俟代,帝亦為隱,數日乃發喪。
  • 36.    《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二》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7-01-18]
  • 37.    《星閣史論》  .古籍文獻網[引用日期2017-06-30]
  • 38.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四·唐紀五十》:其母雖貴,日織絹一匹,謂玄佐曰:“汝本寒微,天子富貴汝至此,必以死報之。”故玄佐始終不失臣節。
  • 39.    《太平廣記》引《因語錄》:唐劉玄佐,滑城匡城人。嚐出師經本縣,欲申桑梓禮於令,堅辭不敢當。玄佐嘆恨久之。先是陳金帛,將遣邑僚,以其愚懦而止。玄佐貴為相,其母月織絁一匹,以示不忘本。每觀玄佐視事,見邑令走階下。退必語玄佐:“吾向見長官白事卑敬,不覺恐悚。思乃父為吏本縣時,常畏長官汗慄。今爾當廳據案待之,其何安焉?”因喻以朝廷恩寄之重,須務捐軀。故玄佐始終不屈臣節。
  • 40.    《太平廣記》引《因語錄》:時鄉里姻歸,以地近,多投之。玄佐不欲以私擢居將校列,(“列”原作“劉”,據明抄本改。)又難置於賤卒,盡置為將判官。此職例假緋衫銀魚袋,外示榮之,實處散冗。其類漸眾,久之,有人(“人”字原空缺,據黃本補。)啓訴於劉者,一聯雲:“覆盆子落地,變赤烘烘。羊羔兒作聲,盡沒益益。”覽(覽上原有上字,據明抄本刪。)之而笑,各改着他職。
  • 41.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二·唐紀四十八》:劉玄佐在汴,習鄰道故事,久未入朝。韓滉過汴,玄佐重其才望,以屬吏禮謁之。滉相約為兄弟,請拜玄佐母。其母喜,置酒見之。酒半,滉曰:“弟何時入朝?”玄佐曰:“久欲入朝,但力未辦耳。”滉曰:“滉力可及,弟宜早入朝。丈母垂白,不可使更帥諸婦女往填宮也!”母悲泣不自勝。滉乃遺玄佐錢二十萬緡,備行裝。滉留大梁三日,大出金帛賞勞,一軍為之傾動。玄佐驚服,既而遣人密聽之,滉問孔目吏,“今日所費幾何?”詰責甚細。玄佐笑曰:“吾知之矣!”壬寅,玄佐與陳許節度使曲環俱入朝。
  • 42.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四·唐紀五十》:宣武節度使劉玄佐有威略,每李納使至,玄佐厚結之,故常得其陰事,先為之備。納憚之。
  • 43.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九十五》:玄佐在鎮,李納每使來,必重贈遺,飾美女名樂,從其遊娛,故多得其陰事,常先為備,故納憚其心計。
  • 44.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四·列傳第一百三十九》:汴有相國寺,或傳佛軀汗流,玄佐自往大施金帛,於是將吏、商賈奔走輸金錢,惟恐後。十日,玄佐敕止,籍所入得鉅萬,因以贍軍。其權譎類若此。
  • 45.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四·列傳第一百三十九》:所寵吏張士南及假子樂士朝貲皆鉅萬;而士朝私玄佐嬖妾,懼事覺,酖玄佐,死,年五十八,贈太傅,諡曰壯武。
  • 46.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九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1-18]
  • 47.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四·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1-1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