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一夢

(原共青團山東省委書記、革命作家、烈士)

鎖定
劉一夢(1905-1931),原名劉增溶,化名劉大覺,1905年出生于山東省沂水縣垛莊(現屬蒙陰縣)堂號為“燕翼堂”的大地主家庭。劉一夢在本村上小學,高小畢業後,進入設在臨沂的山東省立第五中學。劉一夢中學畢業後,考入南京金陵大學,後轉入上海大學。在大學期間,劉一夢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五卅慘案後,受學校黨組織派遣,深入工廠、學校,發動工人、學生,救濟受難同胞。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上海大學被迫停辦,劉一夢轉入文藝戰線。1927年冬,革命文學團體太陽社在上海創辦,劉一夢是太陽社的主要成員之一,也是太陽社內黨的負責人之一。他經常以“一夢”、“大覺”等筆名發表文章,抨擊國民黨的反動黑暗統治。1929年,上海春野書店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説集《失業以後》,受到魯迅的好評。
1928年秋,劉一夢由中共中央派往山東擔任共青團山東省委書記。團省委利用《濟南日報》星期副刊,創辦《曉風》週刊,劉一夢擔任主筆。1929年,國民黨山東省黨部搜捕共產黨員,1929年4月,劉一夢不幸在濟南被捕。劉一夢被捕後,敵人妄想從他口中得到更多的黨團員名單,重刑逼供。劉一夢守口如瓶,堅貞不屈。1931年4月5日,劉一夢被國民黨反動當局槍殺於濟南緯八路刑場。 [1-2] 
中文名
劉一夢
別    名
原名劉增容,又名劉大覺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5年
逝世日期
1931年4月5日
畢業院校
上海大學
出生地
蒙陰縣垛莊村
性    別

劉一夢人物生平

劉一夢早年經歷

劉一夢,原名劉增溶,化名劉大覺,1905年出生于山東省沂水縣垛莊(現屬蒙陰縣)堂號為“燕翼堂”的大地主家庭,因在家族中行五,故人稱“五少爺”。叔父劉曉浦。劉一夢在本村上小學,高小畢業後,進入設在臨沂的山東省立第五中學。
劉一夢中學畢業後,考入南京金陵大學。1922年,上海大學創辦,這是一所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培養革命幹部的高等學校,鄧中夏瞿秋白蔡和森等在這裏任教。這極大地吸引了劉一夢,於是他在1923年由南京金陵大學轉入上海大學社會系,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大學期間,劉一夢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在上海大學讀書期間,劉一夢利用寒暑假時間回到家鄉宣傳革命。為此,沂水縣當局還曾派員對他進行拘捕,在他大伯父的掩護下才脱險。 [1]  [4]  [5] 

劉一夢投身革命

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以後,劉一夢和上海大學師生一起,在黨的領導下,投身到這場反帝愛國運動中。他根據黨的指示,和叔叔劉曉浦一起,深入工廠、學校,發動工人、學生,聲討英、日帝國主義的殘酷暴行,救濟受難同胞,向工人宣傳反帝愛國思想,同時通過實際鬥爭的鍛鍊提高了自己。 [1]  [5] 

劉一夢革命作家

劉一夢在南京金陵大學讀書時選的是文學專業,進了上海大學以後雖然改選了社會學專業,但這並不妨礙他對文學創作的愛好。劉一夢在上海大學讀書期間,共產黨員、作家蔣光慈也正在上海大學擔任教授,愛好文學創作的劉一夢有機會向蔣光慈請教,接受文學創作上的指點。 [5]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上海大學被迫停辦,劉一夢轉入文藝戰線。1927年冬,蔣光慈錢杏邨洪靈菲等在上海創辦了革命文學團體太陽社,劉一夢是太陽社的主要成員之一,也是太陽社內黨的負責人之一。他經常以“一夢”、“大覺”等筆名發表文章,抨擊國民黨的反動黑暗統治。他的作品現已發現的還有《工人的兒子》《谷債》《雪朝》《車廠內》《鬥》《沉醉的一夜》《暴民》等8篇。他的小説不斷在《莽原》《北新》《小説月報》和《太陽月刊》等進步文學雜誌上發表。 [1]  [5]  [6] 
1929年,上海春野書店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説集《失業以後》。書中收入短篇小説8篇。在這些作品中,他用飽蘸激情的筆觸,描繪了工農羣眾受壓迫、被剝削的非人生活及其反抗和鬥爭,塑造了眾多的被壓迫者和革命者的形象,受到魯迅的好評。魯迅在《我們要批評家》一文中寫道:“這兩年中,雖然沒有極出色的創作,然而據我所見,印成本子的,如……劉一夢的《失業以後》,總還是優秀之作。”太陽社的負責人之一、曾任上海大學教授的蔣光慈對自己的學生劉一夢的創作成就很重視,他將《失業之後》編入《中國新興文學短篇創作選》第一集,選集書名依然定名為《失業之後》。 [1]  [3]  [5] 
1928年,日本帝國主義在濟南製造了慘絕人寰的五三慘案,劉一夢義憤填膺,與七十多位進步作家聯合署名發表了《中國著作家文藝家自由聯合對濟南慘案的三個宣言》,向全中國、全世界聲討日本帝國主義的罪惡,號召中國人民要用自己的力量維護國家和民族尊嚴。 [4]  [5] 

劉一夢任團省委書記

劉曉浦、劉一夢革命烈士紀念館 劉曉浦、劉一夢革命烈士紀念館 [5]
1928年秋,劉一夢由中共中央派往山東擔任共青團山東省委書記。1929年,因山東省委遭到嚴重破壞,中央派劉曉浦來山東協助劉謙初恢復山東省委,任省委執行委員兼秘書長,劉一夢與叔父志同道合,關係十分密切。之後,又奉中共山東省委之命,到諸城一帶開展農民運動。他建立了山東第四貧民會,領導當地農民開展“抗租搶坡”鬥爭,為濰河沿岸的農民暴動打下了基礎。 [4]  [5] 
為了廣泛接近下層民眾,便於進行革命工作,他脱下長衫,在濟南、青島的工廠做過工,在飯館當過跑堂,在大街上拉過人力車。為團結教育廣大青年學生,團省委利用《濟南日報》星期副刊,辦了個名叫《曉風》的週刊,藉以宣傳革命思想。劉一夢擔任週刊的主筆,以“大覺”的筆名,先後發表《論新現實主義》《當前文藝運動之趨勢》《論文學上的現實主義》等評論文章,在山東文藝界和文化界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曉風》週刊成為團省委的戰鬥號角,在青年學生中影響很大,引起了國民黨的忌恨和敵視。 [1]  [4]  [5] 

劉一夢不幸被捕

1929年,國民黨山東省黨部正利用共產黨的叛徒到處搜捕共產黨員。《曉風》週刊被叛徒王天生、王復元發覺,他們暗中策劃,派叛徒張玉弟以訪友為名到《濟南日報》印務處偵察。當張走出時,適值《曉風》社送稿人韓大華入內,張即在報社門口守候。不久,韓大華走出,張便尾隨其後,盯至官驛街,第二日敵人即將韓大華逮捕。韓是《濟南日報》記者,並非我黨黨員:但敵人卻從韓的口中得知我團員李天鈞的線索。李天鈞系濟南院后街鴨子灣八旗會館小學教員,是《曉風》社撰稿人的聯絡員,他每星期一下午2時在齊魯大學西郊墓地與劉一夢接頭。李天鈞被捕叛變,答應以照常方法與劉一夢接頭,暗引敵人對上述接頭地點進行圍剿。
當時黨中央已決定調劉一夢去上海,團省委書記由原團省委秘書長宋佔一繼任,因宋與李天鈞前無直接關係,劉一夢便和宋佔一商定在接頭處向宋辦理關係移交,同時介紹宋與李天鈞接頭。在接頭時,王復元帶領的“行動組”當即抓去宋佔一,劉一夢幸運逃脱,即轉道回團省委機關,打算銷燬機密文件。不料,宋佔一被捕後,敵人立即知道了團省委機關駐地四馬路三里莊,遂即趕往搜捕。當劉一夢剛到機關時,敵人也同時到達,於是,劉一夢身陷囹圄。 [3] 

劉一夢壯烈犧牲

劉一夢《訣別詩》 劉一夢《訣別詩》 [5]
1929年4月,劉一夢不幸在濟南被捕。劉一夢被捕後,敵人妄想從他口中得到更多的黨團員名單,重刑逼供。劉一夢在獄中儘管受到敵人的酷刑摧殘,但仍頑強地和敵人進行鬥爭,表現了共產黨人寧死不屈的崇高品質。國民黨濟南市黨部檢查委員會在審訊劉一夢的時候,妄圖對他誘降,但他堅貞不屈地與之英勇鬥爭。 [3] 
劉一夢被捕不久,他叔叔劉曉浦被中央派來山東,任中共山東省委執行委員兼秘書長。幾個月後,叛徒王天生又勾結敵人破壞了我省委機關,劉曉浦和愛人曹更新、省委書記劉謙初夫妻等6人一起被捕。
1931年4月5日,劉一夢等22名同志在濟南緯八路刑場英勇就義,年僅26歲,史稱“四·五”慘案,英勇就義的22名烈士被稱為“四·五”烈士。 [3]  [1]  [5] 
參考資料
  • 1.    常連霆主編;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共山東編年史》第2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69-70頁。
  • 2.    王志民主編:《山東重要歷史人物》第5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7-378頁。
  • 3.    馮增田主編:《魅力沂蒙》,中國國際廣播音像出版社,2006年,第122-123頁。
  • 4.    《劉一夢:沂蒙英烈“五少爺”》,蔣海升主編;畢曉瑩,遲曉靜編著:《紅色基因(信念篇)》,泰山出版社,2021年,第111-112頁。
  • 5.    《劉一夢:一位受到魯迅稱讚的年輕作家》,胡申生:《從上海大學(1922-1927)走出來的英雄烈士》,上海大學出版社,2020年,第150-153頁。
  • 6.    龐守民主編;沂水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沂水縣文史資料》第13輯沂水人物,山東省地圖出版社,2003年,第154-1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