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割席分坐

鎖定
割席分坐(拼音:gē xí fēn zuò)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德行》。 [1] 
割席分坐意思是用刀把坐席割開,不再同坐一席。表示朋友絕交或與他人劃清界限。連動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4] 
中文名
割席分坐
拼    音
gē xí fēn zuò
近義詞
分道揚鑣
反義詞
並駕齊驅
出    處
《世説新語·德行》
注音字母
ㄍㄜ ㄒㄧˊ ㄈㄣ ㄗㄨㄛˋ
語法結構
連動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

割席分坐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德行》:“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割席分坐”。 [1] 

割席分坐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有個隱士叫管寧,他曾和三國名士華歆是好朋友。管寧和華歆自小一起長大,關係非常好,二人經常在一起讀書、做事。 [2]  [3] 
一次,管寧和華歆一起在院子裏鋤草。鋤着鋤着,二人忽然在土裏翻出了一塊金子。管寧從來不在意金錢、物質,所以完全沒有反應,繼續揮動鋤頭鋤草;可是華歆見到金子卻非常高興,趕緊去撿了起來,看到管寧的臉色有異才把金子扔了。 [2]  [3] 
又過了不久,管寧和華歆兩個人坐在一張席子上一起讀書。就在這時,外面響起一陣鑼鼓聲,中間夾雜着鳴鑼開道的吆喝聲和人們看熱鬧吵吵嚷嚷的聲音。管寧對外面的喧鬧充耳不聞,就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而華歆聽到以後,放下手裏的書,起身走到窗前去看個究竟。只見外面有一大隊人馬,敲鑼打鼓的,再往後面瞧,就見眾多人抬着一頂轎子,那轎子的兩邊雕刻着精巧美麗的圖案,上面蒙着的布簾是用五彩綢緞製成,四周裝飾着金線,轎子的頂部還鑲了一大塊翡翠,顯得富貴逼人。身穿統一服裝的隨從擁在兩邊,好不威風! [2]  [3] 
華歆完全被這種張揚的聲勢和豪華的排場吸引住了。他對管寧説:“外面有那麼多的人,還有豪華的轎子,一定是有朝廷高官經過這裏。我們出去看看吧!”管寧對華歆的話不以為然,仍舊在原處專心致志地讀書。華歆見狀,只好一個人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羣尾隨車隊看熱鬧去了。 [2]  [3] 
過了一會兒,華歆回來了,興高采烈地對管寧説:“你知道嗎?那個坐在轎子裏的人還真的是個大官!我以後也要努力當大官!” [2]  [3] 
這時,管寧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惋惜和失望。他從裏屋拿出了一把刀子當着華歆的面把席子從中間割成兩半,痛心而決然地對華歆説:“我們兩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樣。從今以後,我們就像這被割開的草蓆一樣,再也不是朋友了。” [2]  [3] 

割席分坐成語寓意

管寧和華歆兩個人不同的處世哲學和做人風格,正應了我們常説的那句“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古語。這説明交朋友一定要志同道合,這樣的朋友才能長期共事。真正的朋友,應該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礎和奮鬥目標上,這樣才能一起追求、共同進步。如果沒有內在精神的默契,只有表面上的親熱,這樣的朋友是無法真正溝通和相互理解的,而且這種友情也不會久遠。既然“道”不同,那就只好各謀前程了。 [3] 

割席分坐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割席分坐”意思是用刀把坐席割開,不再同坐一席。表示朋友絕交或與他人劃清界限。連動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4] 
  • 運用示例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六六回:“寧自此鄙歆之為人,遂割席分坐,不復與之為友。” [1] 
清·錢謙益《牧齋初學集·行狀三》:“與人交推心置腹,洞見肺腑,尉薦賢士大夫,如恐不及;小人在側,割席分坐,必遠去之乃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