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剛愎

鎖定
剛愎,指固執己見,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見。韓非子·十過:鮑叔牙為人剛愎而上悍。金史·卷一一叁·赤盞合喜傳:赤盞合喜,性剛愎,好自用,朝廷以其有才幹任之。
中文名
剛愎
外文名
wilful
拼    音
gāngbì
注    音
ㄍㄤ ㄅㄧˋ
出    處
左傳·宣公十二年》
反義詞
和順
詞    性
形容詞

剛愎基本解釋

1. [headstrong]∶倔強執拗,固執己見。
其佐先縠,剛愎不仁,未肯用命。——《左傳·宣公十二年》
2. [opinionated]∶反對正確、合理、恰當或公認事物的性格與意向。 [1] 

剛愎引證解釋

1、指倔強固執。
左傳·宣公十二年》:“其佐 先縠 ,剛愎不仁,未肯用命。”
宋書·何承天傳》:“ 承天 為性剛愎,不能屈意朝右,頗以所長侮同列,不為僕射 殷景仁 所平,出為 衡陽 內史。”
蘇軾荀卿論》:“由是觀之,意其為人,必也剛愎不遜,而自許太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三回:“其佐先谷,行軫之孫,先且居之子,恃其世勳,且剛愎不仁,非用命之將也。欒、趙之輩,皆累世名將,各行其意,號令不一。”
茅盾子夜》十:“他説 蓀甫 那樣的剛愎自信是禍根。” [1] 
2、剛愎,指固執己見,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見。 [1] 
聖經 但以理書 - 第 5 章 第 20 節
但他心高氣傲,靈也剛愎,甚至行事狂傲,就被革去王位,奪去榮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