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

鎖定
《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首聯為回顧,寫陌上別離,蒼茫一片,皆晦暗的色調;頷聯則寫登高極目而望,行者早已不見渺渺新別之情,與雲山俱遠;頸聯就闊遠處極力寫去,側面寫兩人之間山阻水隔,之後極難相見;尾聯寫詩人對其弟王縉的殷殷關切和依依惜別之情。全詩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悲涼與惆悵,體現出了詩人與其弟之間深厚的兄弟情誼,寓情於景,意境高遠,怨尤不露,別具一格。
作品名稱
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
作    者
王維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作品原文

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1
陌上新離別2,蒼茫四郊晦3
登高不見君4,故山復雲外5
遠樹蔽行人6,長天隱秋塞7
心悲宦遊子8,何處飛征蓋9 [1] 

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註釋譯文

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詞句註釋

1.縉(jìn):王縉,王維胞弟,工詩文。歷仕朝廷要職。曾為官出塞,王維作詩送別。青龍寺:寺名,在長安南門之東,張禮《遊城南紀》:“青龍寺北枕高原,前對南山,為登眺之絕勝。”藍田山:詩人隱居之處。在陝西藍田縣東。
2.陌上:田間小路。古代的田間小路,南北方向叫做“阡”,東西走向的田間小路叫做“陌”。離別:有版本作“別離”。
3.蒼茫:形容遼闊無邊。晦:謂天色昏暗。
4.君:指王縉。
5.故山:即詩題中之“藍田山”,因兄弟二人曾在此隱居過,故稱“故山”。
6.樹:蜀刻本、活字本作“木”。
7.隱:隱沒。秋塞:秋天的關塞,指王縉要去之所。
8.宦遊子:離家在外做官的人,指王縉。
9.飛:奔馳。徵:遠行。蓋:車上的傘蓋,借指車。 [2] 

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白話譯文

大路上我和你剛剛分手,天地蒼茫四周一片昏暗。
登高也看不見你的身影,藍田山更遠在雲外天邊。
遠方的樹木擋住了視線,長天隱沒在秋天的平原。
我為宦遊的人感到悲傷,你登車遠行將去往哪邊? [3] 

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創作背景

此詩寫於乾元元年(758),此年秋天,王維之弟王縉出任蜀州刺史。而其弟外放,也許與王維陷賊之事還有些關聯。王維兄弟感情極好,自小就帶其弟遊宦京都。王維陷賊,“會縉請削己刑部侍郎以贖兄罪”(參見《舊唐書》)。故此詩從別後登高遠望寫其離別愁緒。 [4] 

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作品鑑賞

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文學賞析

此詩寫別後愁緒,時王維已到老境,為其愛弟送行後,所以特別傷感。
首聯起筆就滿目“晦”色,為整詩打下悲涼而悵惘的基調。陌上別離,蒼茫一片,皆晦暗的色調。
頷聯又進一層,登高極目而望,行者早已不見渺渺新別之情,與雲山俱遠。而以一“登”的動作,意味無窮。
頸聯緊承“故山復雲外”句而來,此聯就闊遠處極力寫去。“蔽”“隱”二字,寫遠樹長天之狀,即是寫重為蔽隱之憾,從此二人之間天高地遠,山阻水隔。
尾聯則將殷殷關切和依依惜別之情傾瀉而出,其無限悲傷憂慮之情流露無遺。“心悲宦遊子,何處飛征蓋?”明明知道其弟之所去,還是用“何處”以動問。詩人似乎自感時日不多,而遭遇此骨肉分離,則大有離世之大慟矣。“別弟縉後”這一時間狀語既然寫進詩題予以強調,是有其特指意義的,不僅僅是一般的時間概念,詩的內容也説明了這一點。雖然詩中沒有寫到執手垂淚的現場,然那生離死別的哀傷是顯而易見的。其愛弟之別離,對王維來説,在精神上是不堪忍受的沉痛一擊,此詩體現。
全詩寫別弟後的落寞與失望,前三聯逐層寫來,筆致密集,遠樹長天,深秋遲暮,離憂倍深,怨尤不露。尾聯則直抒情感,有為弟王縉的遠行而悲傷之意與憂慮之情。全詩寓情於景,意境高遠,別具一格。 [4] 

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名家點評

明·陸時雍《唐詩鏡》:三、四無心佳句。 [5] 
明·唐汝詢《唐詩解》:此言別弟之後,登高遠望則見四郊晦冥不惟憶弟心勞,且覺懷鄉念舉,乃遠樹長天重為蔽隱,似若攪我之情耳。意此時遊宦之子,能不傷心以趨路乎,此又體彼之情也。 [5] 
明末清初·郭濬《增訂評註唐詩正聲》:渺渺新別之情,與雲山俱遠。 [6] 
清·錢光秀《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離奇片語,情景洞朗,勝人長辭,多少費力。 [5] 
清·黃香石《唐賢三昧集箋註》:有情有色。 [6] 
清·張文蓀《唐賢清雅集》:情景真切。“遠樹”二句,就闊遠處極力寫去,收合來氣局自大。 [6] 
清末民初·吳山民《唐詩選脈會通評林》:“故山復雲外”動情,“遠樹”、“長天”二語跟上聯來 [5] 
清末民初·王壽昌《小清華園詩談》:宜以詩生韻,不宜以韻生詩。意到其間自然成韻者,上也。如右丞“遠樹蔽行人,長天隱秋塞;五湖三畝宅,萬里一歸人”之類是也。 [6] 
寧波大學文學院教授譚朝炎《王維晚年的思想變化》:《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一首,寫登高遠眺,詩風與詩人前期的山水詩一脈相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首在內容上與前期山水詩迥異的詩,其內容已不止在山水情志了。因此,《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已不是同等意義上的山水詩。 [7] 

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作者簡介

王王維(701-761),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着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8] 
參考資料
  • 1.    王維著 趙松谷注,王摩詰全集箋註,世界書局,1936年03月第1版,第46頁
  • 2.    (唐)王維撰,四庫家藏 王維詩集,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1,第87頁
  • 3.    許海山主編,中國曆代詩詞曲賦大觀,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4,第224頁
  • 4.    王志清撰;袁行霈主編;劉躍進副主編,王維詩選,商務印書館,2015.04,第210-211頁
  • 5.    陳伯海主編;孫菊園,劉初棠副主編;陳伯海書系主編;朱易安,查清華副主編,唐詩匯評 增訂本 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1,第435頁
  • 6.    楊文生編著,王維詩集箋註,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09,第630頁
  • 7.    師長泰主編,王維研究 第三輯,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第53頁
  • 8.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