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初龍次亞綱

鎖定
又譯主龍次亞綱,它們在古生代末起源於鱗龍次亞綱的始鱷類。中生代在地球上佔統地位的爬行動物均包含在本次亞綱內,稱為爬行類時代或恐龍時代的中生代,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指本亞綱中多種多樣的巨大成員而説的。
中文名
初龍次亞綱
拉丁學名
Archosauria
別    名
主龍次亞綱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蜥形綱
亞    綱
雙孔亞綱
中文學名
初龍次亞綱
次亞綱
初龍次亞綱

目錄

初龍次亞綱物種起源

初龍次亞綱(Archosauria)是進步的雙孔類。中生代在地球上佔統地位的爬行動物均包含在本次亞綱內。稱為爬行類時代或恐龍時代的中生代,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指本亞綱中多種多樣的巨大成員而説的。本次亞綱包括五個目。 [1] 

初龍次亞綱分類

槽齒目(Thecodontia)
本目是該次亞綱中最原始的類羣,初龍次亞綱的其餘四目均是從本目演化出來的。本目的主要特徵是:吻細長,外鼻孔分開,有眼前孔,鼻骨長,後頂骨小,有時消失,方骨垂直,內鼻孔向後;下頜細長;25-26個薦前椎,椎體雙凹到平凹型、腰帶三射型;後肢較長,趾式完全。最先出現於早三疊世,即南非的Erythrosuchus(引鱷),北美上三疊統的Hesperosuchus(黃昏鱷)和Rutiodon(狂齒鱷)是本目的典型代表。我國山西新疆上三疊統中也發現許多此目的化石。在三疊紀以後本目動物絕滅了。
鱷目(Crocodilia)
是一支古老而特化的類羣,已生存2.2億多年,具有新大腦皮層、左右心室分隔完全(僅留一潘尼茲氏孔)、兩顎有槽生齒等特徵。現存鱷類共21種,除2種分佈在美、亞兩洲的温帶地區外,其他種類都是亞洲南部、南美、非洲和大洋洲等地的亞熱帶一熱帶動物,中國有產於安徽、浙江兩省的揚子鱷(Alligator sinen-sis) 和在華南地區絕滅不久的馬來鱷(Tomistomaschlegelii )、灣鱷(Crocodilus porosus)等。 [2] 
初龍
初龍(6張)
本目在三疊紀晚期直接從槽齒目進化而來,它們是“恐龍”的姊妹類羣。現存的鱷類是本目的進步類羣,它們是一些大而兇猛的食肉爬行類。本目在中生代時相當繁盛,新生代時逐漸衰落,已發現700多個化石種,幾乎是世界性分佈。現存僅20餘種,分佈範圍也變小了。本目的特徵是體長,腿短,尾在垂直方向扁平呈漿狀;頭骨扁寬,具雕紋,吻長,上顳顬孔小,外鼻孔位於吻端;頂骨與額骨癒合;方骨大,向後傾斜;次生齶很發育;槽性齒;薦前椎23-24個,前凹型,尾椎為平凹型;薦椎2個;腰帶三射型;前肢較後肢短。
現存的揚子鱷是進步的真鱷亞目的代表。鱷類的進化是從晚三疊世的Protosuchus(原鱷),經過侏羅、白堊紀時的中鱷類,在白堊紀晚期演化出現存的真鱷亞目的類羣。
翼龍目(Pterosauria)
這是一類征服空中會飛的爬行動物,其特徵是前肢第四指骨特別加長支撐由身體側面延展的皮膜,變成翅膀,適於空中飛行,胸骨也相應地發達。最早出現於侏羅紀的Rhamphorhynchus Meyer(喙嘴龍)可作為代表,長約60cm;雙顳孔,大眼眶,具眼前孔;頭骨和頜骨的前部引長,帶尖齒,可能捕食魚類;頸較長,轉動靈活,背部縮短;尾很長,約為薦前脊柱長度的2倍,尾末尚有一卵形的皮膜;前肢的肱骨粗壯,橈尺骨頗長,第四指極長,形成翼的主架,第五指消失,其他各指退化成小狀;肩胛骨與鳥喙骨強大,連接胸骨,作為附着鼓動翅膀的肌肉之用;後肢小。
Dsungaripterus Young(準噶爾翼龍) 這是發現於新疆烏爾禾下白堊統上部的完整飛龍類化石。體較大,兩翼伸長可達3.5m。體長約0.9m。頭骨長,前端窄而尖鋭。頭骨上中稜發育。鼻孔與眼孔連通成大孔。上顎有14-15個牙齒,下顎有11-12個牙齒,但頜前部無牙。第四腕骨與第四指骨特長。
翼龍類生存的時間很短,白堊紀末期絕滅,這可能由於當時出現了“現代化”鳥類,受到排擠,無法與温血而靈活的鳥類競爭之故。
蜥臀目(Saurischia)、鳥臀目(Ornithischia) 都是恐龍類(Dinosauria),中生代佔統治地位的爬行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