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刑事賠償制度研究

鎖定
《刑事賠償制度研究》是2008年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甕怡潔。 [1] 
中文名
刑事賠償制度研究
作    者
甕怡潔
出版社
公安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年1月1日
定    價
27 元
ISBN
10位[7811098857] 13位[9787811098853]

刑事賠償制度研究內容簡介

本書以詳實的資料,跨越刑事訴訟法、行政法、民法等多個學科,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對刑事賠償制度的歷史發展、理論基礎、立法模式、歸責原則以及刑事賠償的範圍和標準、刑事賠償程序等問題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探討。

刑事賠償制度研究編輯推薦

《訴訟法學文庫》是面向國內外專家、學者長期開放的大型專著叢書。自2001年面世以來,已出版發行了60餘部以訴訟原理、訴訟規律為內容且有新意、有深度、有分量的專著、經濟、對公安、司法工作有指導意義,對立法工作有參考價值。其中已有多部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

刑事賠償制度研究作者簡介

甕怡潔,1977年生,新疆阿克蘇人。1999年畢業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國際經濟法專業,獲法學學士學位。2000年至2006年就讀於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專業,分別獲法學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法律系講師。曾在《西南政法大學學報》、《刑事法雜誌》、《犯罪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近二十篇學術論文並參與多部法學著作的撰寫、編寫。

刑事賠償制度研究目錄

第一章 刑事賠償制度概論
第一節 刑事賠償制度的稱謂
一、刑事補償
二、司法賠償
三、無罪羈押賠償
四、冤獄賠償
五、刑事賠償
第二節 刑事賠償制度的內涵
一、對刑事訴訟過程中國家公權力侵犯公民個人權利的行為,應當由國家向受害者承擔賠償責任
二、刑事賠償責任的成立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具備一定的構成要件
三、國家在向受害者承擔賠償責任後,要向確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進行追償
第三節 刑事賠償制度的功能
一、有利於保護受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利
二、有利於規範偵查、起訴、審判、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權行為
三、有利於保護依法行使職權的偵查、起訴、審判、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第二章 刑事賠償制度的歷史
第一節 外國刑事賠償制度的歷史
一、外國刑事賠償制度的萌芽
二、外國刑事賠償制度的確立
三、外國刑事賠償制度的發展
第二節 中國刑事賠償制度的歷史
一、中國古代冤獄的預防與救濟制度
二、中國近代刑事賠償制度的產生與發展
三、中國當代刑事賠償制度的變遷及面臨的困境
第三章 刑事賠償制度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刑事賠償制度確立的理論障礙
第二節 刑事賠償制度確立的理論基礎
一、人民主權理論
二、法治理論
三、分權理論
四、人權保障理論
第三節 刑事賠償制度發展的理論基礎
一、公共負擔平等理論
二、社會保險理論
三、對公共負擔平等理論及社會保險理論之評析
第四章 刑事賠償制度的立法模式
第一節 以民事法律解決刑事賠償問題:並非最佳模式
一、民事侵權法與刑事賠償制度的立法取向不同
二、民事侵權法與刑事賠償制度對是否必須追償規定不同
三、民事侵權法與刑事賠償制度的程序結構不同
第二節 以統一的國家賠償法解決刑事賠償問題:亦非最佳模式
一、行政行為與刑事偵查、起訴、審判、監獄管理行為可能涉及的相對人的範圍存在很大差別
二、行政行為與刑事偵查、起訴、審判、監獄管理行為可能對公民權利造成損害的程度不同
第三節 以專門立法或刑事訴訟法解決刑事賠償問題:最佳模式
一、刑事訴訟是刑事賠償產生和存在的前提與基礎
二、刑事賠償是刑事訴訟活動的繼續和延伸
第五章 刑事賠償的歸責原則
第六章 刑事賠償的範圍和標準
第七章 刑事賠償的程序
參考文獻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