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切爾諾阿爾法

鎖定
切爾諾阿爾法(Cherno Alpha)是2013年推出的美國科幻電影《環太平洋》中的一台機甲獵人,是俄羅斯聯邦的第一台機甲獵人,同時也是亞洲東部地區的第四台機甲獵人,屬於第一代機甲獵人。 [1] 電影版中是留存到最後的四台機甲獵人之一,參加了之後的“香港戰役”。於2025年1月8日出戰“香港戰役”,最終不幸被怪獸“尾立鼠”和“稜背龜”合作擊敗。
中文名
切爾諾阿爾法
外文名
Cherno Alpha/Черно Альфа
別    名
車諾
機    型
第一代(Mark-I)
所屬國家
俄羅斯
高    度
85米(280英尺)
重    量
54487噸(最新設定)/2412噸(宣發)/6912噸(設計藍圖)
速    度
3
力    量
10
護    甲
10
操作系統
紅眼9(Red Eye 9)
能量核心
眩暈內核88(Stun Core 88)
格鬥術
古羅馬摔跤術(Greco-Roman Wrestling)、拳擊(Boxing)
準乘人員
2人
出廠日期
2015年
部署基地
俄羅斯海參崴,中國香港
狀    態
損毀

切爾諾阿爾法機甲裝備

MGS112充能電池 MGS112充能電池
頭部為巨大的MGS112充能電池(MGS112/Recharging Energy Cell),核反應堆,可增強機體的持久性,巨大的頭部還是吸引怪獸攻擊的誘餌。
Atmoscan駕駛艙 Atmoscan駕駛艙
胸口處為Atmoscan駕駛艙(Atmoscan/Conn-Pod),擁有最好的防護。它的缺點是沒有逃生艙,很符合毛子的性格:在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決不後退。
Z-14特斯拉拳 Z-14特斯拉拳
雙拳為Z-14特斯拉拳(Z-14 Tesla Fists),由特斯拉單元(Tesla Cells)供能,可產生415千伏(41萬5千伏特)的電弧脈衝,對怪獸造成很大的傷害。雙手合併時,產生電能最大
肩部裝備渦輪噴火管(Incinerator Turbines),可以灼燒怪獸。
足部裝備爆裂鋼釘(Sharp Spikes),可釘入海牀,使整台機甲變成不可撼動的堡壘:任憑怪獸如何撞擊,我依舊穩如泰山。

切爾諾阿爾法機甲駕駛員

卡德諾夫斯基夫婦 卡德諾夫斯基夫婦
薩沙·卡德諾夫斯基(Sasha Kaidonovsky/Саша Кайдановская)
阿歷克西斯·卡德諾夫斯基(Aleksis Kaidonovsky/Алексей Кайдановский)
兩人為夫妻關係

切爾諾阿爾法設計思路

設計藍圖 設計藍圖
最醜的一款機甲,卻最彪悍 [1]  。是第一代機甲不多服役的古董型號,在遠東地區有着六年不敗的輝煌戰績。喜歡軍事的朋友從細節上,比如軀幹和足部,就能看出是老毛子的裝備,粗中有細,重工業基礎強大,不走尋常路,跟二戰中前蘇聯的粗獷的T-34坦克、《紅警》的俄羅斯機器人一樣。這款機型一看就是奔着肉搏去的,能感覺出其裝甲最厚,手部放電裝置是亮點,駕駛艙被移動到胸口,頭部巨大的裝置用來充電,機甲就像一個巨大的放電器,而且這個設定不但可以充電,厚重的頭部裝甲也能成為怪獸攻擊的誘餌。參數指標就是奇葩,護甲和能量均是滿值,但速度只有3,屬於站樁式近距離格鬥型機體,再加上足部的釘地設定,老毛子是衝着死磕去的,打不死怪獸自己也跑不掉。 [1] 

切爾諾阿爾法機甲花絮

概念圖
概念圖(5張)
“切爾諾阿爾法”頭部的設計靈感來源於電影《回到未來》中布朗博士的通量電容器。 [1] 
電影中,斯泰克·彭蒂考斯特(Stacker Pentecost)元帥稱呼切爾諾阿爾法為“最後的T-90坦克(The last of the T-90's)”。不過,根據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的説法,T-90機甲並不存在,他想給觀眾們一種“俄羅斯人想要一輛坦克”的感覺。
切爾諾阿爾法的設計靈感來源於日本系列動畫《機動戰士高達》出場的MS-06 扎古II型。
切爾諾阿爾法原計劃核攻蟲洞

切爾諾阿爾法怪獸擊殺記錄

2018年11月8日在鄂霍次克海擊敗雷神(Raythe) [1] 
2020年在首爾擊敗炎像(Atticon) [1] 
2024年9月14日在夏洛特皇后灣擊敗石魔(Taranais) [1] 
2024年9月25日布里斯班在擊敗狼蛛(Rachnid) [1] 
2024年10月31日在墨西哥阿卡普爾科擊敗狂暴(Fiend)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