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分紅預案

鎖定
分紅預案,利潤分配又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一是分現金,二是送紅股。分現金很容易理解,而送紅股實際上是會計科目之間的調整,不涉及現金流出。
中文名
分紅預案
方式1
分現金
方式2
送紅股
實際上
會計科目之間的調整

分紅預案分紅預案的內容

包括三項內容:
二是資本公積轉增股本預案;

分紅預案利潤分配預案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董事會在年報中提出利潤分配預案,主要有兩種情形:第一,本年度淨利潤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後仍為正。按照規定,上市公司當年的淨利潤,在進行分配前,先要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如果彌補後,未分配利潤還是負數,上市公司則不能進行利潤分配。因此,在年報披露前,如果上市公司的“未分配利潤”科目中,還留有鉅額虧損,那麼該公司提出利潤分配預案的可能性就比較小了。第二,本年度盈利。雖然從理論上講,當年虧損的上市公司仍然有可能分配利潤,也即只要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潤與本年度虧損相加後仍為正數,上市公司仍有可能分配利潤。但在現實中,這樣做的上市公司極為罕見。因此,那些年報已經預虧的上市公司,提出利潤分配預案的可能性也較小。
在滿足利潤分配的條件後,上市公司就可以進行利潤分配了,但按照規定,在分配前,上市公司先要從當年的淨利潤中提取10%列入公司的法定盈餘公積。如果法定盈餘公積已達到公司註冊資本的50%以上時,可以不再提取。在提取了法定盈餘公積後,按照規定,還可以提取一定比例的任意盈餘公積金。在上述步驟完成後,上市公司就可以提出利潤分配預案了。但投資者要注意,提取各項公積金後的當期淨利潤,要與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潤加總,然後形成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這個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才是利潤分配的那塊“蛋糕”。

分紅預案資本公積轉增預案

資金公積轉增股本,嚴格來講,不屬於分紅範疇,但由於這一行為的實質與送紅股類似,一般都將其視為分紅的一種。因此,在上市公司年報中,利潤分配預案資本公積轉增預案被放在一起表述。
從理論上講,無論上市公司當期是否賺錢,無論上市公司的未分配利潤是正是負,只要公司的資本公積項目金額為正,都可以提出資本公積轉增的預案。但在實際操作中,絕大多數上市公司董事會在決定是否提出資本公積轉增預案時,還是遵循着利潤分配的相關要求。
現實中,提出大比例送紅股或大比例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預案的公司,較受市場關注。判斷一家上市公司送股潛力的最重要因素,是看兩個指標。每股未分配利潤與每股資本公積。前者可用來送紅股,後者可用來實施資本公積轉增。如果每股未分配利潤或每股資本公積大於1,從理論上講,該公司就具備了10送10或10轉增10的潛力。當然,這個數字越大越好,越大就説明其送股的潛力越大。這兩個指標不會在上市公司定期報告中提供,投資者可以自己計算,如果投資者用電腦炒股,那麼一般股票軟件的F10中,一打開都會有這兩個數據,查起來很方便。一般而言,上市公司選擇大比例送轉的時機都很有講究。以下幾種情況,上市公司大量送股的概率會大一些。第一,公司有再融資的打算。上市公司發行新股時,總想賣個好價錢,而新股的賣價與其股價有關,股價越高,新股的價格也可以定得越高,因此,為了提高股價,上市公司就會有大量送股的動力。第二,公司的大股東或者其他重要股東要拋股票了。公司的大股東或一些戰略投資者在拋股票之前,上市公司有可能會大量送股,這樣股價漲上去了,拋股票也可以賣個好價錢。第三,公司股價太高。從中國股市目前的客觀情況分析,股價高企後,流通性就開始下降,公司通過送股除權降低股價的可能性就大。第四,小盤績優股。很多總股本較小但業績優良的上市公司,有着強烈的股本擴張衝動。這些公司提出大比例送轉的概率很高。

分紅預案盈餘公積轉增股本預案

至於盈餘公積轉增股本預案,雖然在理論上可行,但上市公司極少實施,投資者可暫不予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