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冰(拼音:bīng),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冰古字寫作“”或“”,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其中“冫”後來一般用作部首,俗稱“兩點水”,如“冷、涼”。 [16]  “冰”字產生於春秋前後。冰的本義是水在攝氏零度或零度以下結成的固體。又用作動詞,是結冰、凍結的意思。後來把東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變涼也叫“冰”。因為“冰”本身非常寒冷,所以把極冷的感覺也稱為“冰”,如:這水冰手。“冰”是固體的,所以把結晶成固體、成結晶形的也稱為“冰”,如:冰糖。
中文名
拼    音
bīng
部    首
[2] 
五    筆
UIY [12] 
倉    頡
IME [12] 
鄭    碼
TDKV [12] 
筆    順
點、提、豎鈎、橫撇、撇、捺
字    級
一級(編號:0513) [1] 
平水韻
下平十蒸 [4] 
筆畫數
2+4(部首+部首外)
統一碼
51B0 [12] 
異    體
仌、冫、氷*、𣲝(“氷”是《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的異體字)
四角碼
3219₀
注音字母
ㄅㄧㄥ
造字法
會意字、形聲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字源解説

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5]
“冰”的古字寫作“”或“”,最早見於甲骨文,也是“凝”的本字。甲骨文的“仌”字,像嚴寒之中,水凝結突起的冰塊的樣子(圖1)。金文字形(圖2)由甲骨文演變而來,無較大差別。大約到春秋時期就分化出了“冰”字(圖3),由兩部分組成。“冰”是個會意兼形聲字。它以水作形符,“冫(仌)”兼聲符。“水”,表示這個字與水有關。“冫(仌)”是“冰”的本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像冰上的紋理。二者組合在一起,意思是水受凍而結成的固體。隸楷文字整齊化,寫作“冰”。 [5-6]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它帶給人寒涼、冰冷之感,因而“冰”也被賦予了這一意義,“冷若冰霜”“冰涼”“冰冷”等是其例。“冰”的特質是“冷”,引申為“使食物變涼”,亦稱為“冰”,如“冰西瓜”“冰汽水”“冰啤酒”等。
冰雖然寒冷,卻也晶瑩剔透。古人還借冰的這種特性來比喻人高尚、純潔的心靈。唐代詩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一詩中就有“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的詩句,這也就是“冰心”一詞的由來。
《晉書·索統傳》記載:“孝廉令狐策夢立冰上,與冰下人語。統曰:‘冰上為陽,冰下為陰,陰陽事也。士如歸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君在冰上與冰下人語,為陽語陰,媒介事也。君當為人作媒,冰泮而婚成。’”後人便把“媒人”叫作“冰人”。 [14]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bīng
名詞
水在零攝氏度或以下凝結成的固體。
ice
《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冰雹;冰川;冰消瓦解;冰天雪地
像冰的東西。


冰片;冰糖;乾冰
〈文言〉通“”。箭筒蓋,可臨時作飲器。或指箭筒。

《左傳·昭公十三年》:司鐸射裏懷錦奉壺飲冰,以蒲伏焉。"杜預注:“冰,箭箭蓋,可以取飲。”

動詞
因接觸到涼的東西而感到寒冷。
ice over
《紅樓夢》第八回:襲人摘下那“通靈寶玉”來,用絹子包好,塞在褥子底下,恐怕次日帶時冰了他的脖子。

把東西和冰放在一起使涼。
ice
把兩瓶汽水冰一冰。

形容詞
〈文言〉潔白;晶瑩。
clear
《漢書·地理志下》:(齊地)其俗彌侈,織作冰紈綺編純麗之物,號為冠帶衣履天下。

níng
動詞
〈文言〉凝結。後作“凝”。

《説文解字·仌部》:“凝,俗冰。”段玉裁注:“以冰代仌,乃別制凝字。經典凡凝字皆冰之變也。”

名詞
〈文言〉脂膏。

《爾雅·釋器》:“冰,脂也。”郭璞注:“《莊子》雲:‘肌膚若冰雪。’冰雪,脂膏也。”

[7-8]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一】【仌部】魚陵切(níng)
水堅也。從仌從水。凝,俗冰從疑。
【註釋】徐鉉等注:今作筆陵切,以為冰凍之冰。注:氷,俗冰字。 [9] 

説文解字注

“水堅也”注:《易》象傳:初六履霜,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古本當作“陰始冰也。至堅仌也”。《(爾雅)釋器》:冰脂也。孫本冰作凝。按此可證《詩》“膚如凝脂”本作冰脂。以冰代仌,乃別制凝字。經典凡凝字皆冰之變也。
“從水仌”注:會意。魚陵切。六部。
“俗冰,從疑”注:以雙聲為聲。 [10] 

康熙字典

【子集下】【冫部】 冰;部外筆畫:4
古文:𣲝
《唐韻》筆陵切。《集韻》《韻會》悲陵切,並逼平聲。《説文》:本作仌。徐曰:今文作冰。《韓詩》:説冰者,窮谷陰氣所聚,不洩,則結而為伏陰。《禮·月令》:孟冬水始冰,仲冬冰益壯,季冬冰方盛。水澤腹堅,命取冰,冰以入。《周禮·天官》:淩人共冰。秋刷冰室,冬藏春啓,夏頒冰。
又《爾雅·釋器》:冰,脂也。注:莊子雲:肌膚若冰雪。冰雪,脂膏也。疏:脂膏一名冰脂。
又矢筩蓋曰冰。《左傳·昭二十五年》:公徒釋甲執冰而踞。注:冰,櫝丸蓋。疏:盛弓者也。或雲:櫝丸是箭筩,其蓋可以取飲。
又《集韻》《正韻》並魚陵切,音凝。同凝。《正韻》:古文冰作仌,凝作冰。後人以冰代仌,以凝代冰。
又《集韻》讀去聲,逋孕切。《唐書·韋思謙傳》:涕泗冰須。注:謂涕著須而凝也。李商隱詩柳枝五首:碧玉冰寒漿。
又《韻補》:葉筆良切,音近浜。陳琳《大荒賦》:心慇懃以伊感兮,愵永思以增傷。悵太息而攬涕,乃揮雹而淚冰。 [11]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12]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❶“水”的左邊是㇇,一筆寫成。❷“冫”窄、小,“水”寬、大,頂部“冫”低,底部“水”低。❸“冫”,點、提分別寫在田字格橫中線上下。❹“水”,亅的豎段在豎中線;㇇從橫中線上側起筆;第三筆撇的撇尖抵田字格中心;末筆捺從田字格中心上側起筆,捺腳超出上部。 [2] 

書法欣賞

(書法圖來源 [13]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p
i̯əŋ
先秦
王力系統
p
ǐəŋ
先秦
董同龢系統
p
juəŋ
先秦
周法高系統
p
iəŋ
先秦
李方桂系統
p
jiəng
西漢



東漢





jiəŋ


jiəŋ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jiəŋ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jiəŋ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jiə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p
i̯əŋ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p
ǐəŋ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p
jəŋ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p
ieŋ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p
jəng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p
ǐəŋ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3]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下平十六蒸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筆陵切/魚陵切
pjəŋ
集韻
平聲
下平十六蒸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非(悲)陵切
pieŋ
平聲
下平十六蒸
開口呼
三等
次濁
魚陵切
ŋieŋ
去聲
四十七證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逋孕切
pieŋ
禮部韻略

平聲





悲陵切

增韻

平聲





悲陵切


平聲





魚陵切


去聲





必證切

中原音韻

陰平
庚青

齊齒呼

全清

piəŋ
中州音韻

平聲
庚青





巴明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八庚


全清
補明切
piəŋ

平聲
十八庚


次濁
魚陵切
ŋəŋ

去聲
十八敬


全清
陂病切
piəŋ
分韻撮要
陰平
第七英影應益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3] 

方音彙集

注意:發音用國際音標標註,僅作參考,可能與實際發音有異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piŋ
55
陰平

官話(北方官話)
濟南
piŋ
213
陰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piŋ
21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pin
55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pin
44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pin
212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piŋ
21
陰平

晉語
太原
piŋ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pin
44
陰平

吳語
温州
peŋ
44
陰平

湘語
長沙
pin
33
陰平

湘語
雙峯
piɛn
55
陰平

贛語
南昌
pin
44
陰平

客家話
梅縣
pin
44
陰平

粵語
廣州
pɪŋ
53/55
陰平

粵語
陽江
pɪŋ
33
陰平

閩語
潮州
pĩã
33
陰平

閩語
廈門
pɪŋ
55
陰平
閩語
piŋ
44
陰平

閩語
建甌
peiŋ
54
平聲
文讀
閩語
建甌
paiŋ
54
平聲
白讀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3]  、《漢語方音字彙》 [15]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8-23]
  • 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23
  • 3.    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16-01-24]
  • 4.    十蒸 冰  .搜韻[引用日期2018-08-23]
  • 5.    李學勤 編.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07:1020
  • 6.    顏煦之編著.一字一世界 ABC[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5.01:120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商務印書館,2012:90
  • 8.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一卷(第二版):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324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612
  • 10.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58
  • 12.      .漢典[引用日期2018-08-23]
  • 13.    書法欣賞  .漢典[引用日期2018-08-23]
  • 14.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327-328
  • 15.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語文出版社,2003.06:344
  • 16.    曹先擢,蘇培成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多功能字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5.12:97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