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冀中笙管樂

鎖定
冀中笙管樂流傳於冀中平原,即北京以南、天津以西,滄州、定州一線以北近三十個縣市的傳統鼓吹樂品種,當地民間俗稱"音樂會"。
2006年,冀中笙管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文名
冀中笙管樂
批准時間
2006年
非遺級別
國家級
申報地區
河北省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遺產編號
Ⅱ-59
保護單位
淶水縣文化館、北京市大興區文化館、固安縣文化館等 [1] 

冀中笙管樂歷史淵源

冀中笙管樂 冀中笙管樂
冀中笙管樂流傳於冀中平原,即北京以南、天津以西,滄州、定州一線以北近三十個縣市的鼓吹樂品種,民間俗稱"音樂會"。因主要用管子領奏、笙管和奏,故又稱"笙管樂"。除笙、管類樂器外,另有雲鑼、笛及擊奏類樂器鼓、鐃、鈸、鐺鐺等。樂曲分套曲、小曲及獨立成套的打擊樂三類。套曲篇幅長大、結構複雜,是"笙管樂"的主要組成部分。"笙管樂"遍佈整個冀中平原。各地農民以村為單位,借樂結會,在本地祭祀、禮儀、喪葬等民俗活動中演奏傳承。 [2] 
冀中管樂原有"北樂會"、 "南樂會"兩種演奏形式。"北樂全"樂隊編制八至十人,主奏樂器管子的管身較細,音量較小,發音柔和,演奏風格古樸端莊,速度緩慢,比較典雅。"南樂會"樂隊編制往往在十人以上,主奏樂器管子的管身較粗,除一支管子為主管外,還配有多支付管,因此,吹奏起來,聲音洪亮,旋律多變化,演奏風格活潑風趣,速度較快,比較熱烈。近幾十年來,"南樂會"逐少盛行,廣為流傳,成為冀中管樂的代表。

冀中笙管樂藝術特色

冀中笙管樂演奏者

冀中管樂的演奏者全部是不脱離農業生產的農民,除農忙季節小几乎每天晚上都要聚集起來演奏。特別是那些求知慾望強烈的青少年,無論男女,是學習和繼承吹歌技藝最積極最努力的對象。除自娛外,有時也參加民間婚、喪、喜、慶的儀禮演奏(在本村演奏不受酬,被聘到外村演奏時則收酬勞)。特別是每年的燈節(正月十五)前後,更是吹歌會的活動高峯,各村吹歌會都要受聘到鄰近的友好村莊夫"串村",一路不停地演奏,樂隊一進村則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冀中笙管樂 冀中笙管樂

冀中笙管樂冀中管樂隊編制

"北樂會"管樂器有管子、曲笛、笙;拉絃樂器有龍頭胡,打擊樂器有鼓、小鈸、三鑼、鐺鐺。"南樂會"管樂器有管子(四至八人不等)、海笛(二至四人)、海椎(俗稱"喇嘛號",一至二人)、笙(四至六個高音笙);拉絃樂器有龍頭胡、京二胡;彈絃樂器有秦琴(日前很少用),打擊樂器存鼓(或板鼓、簡板)、小鈸、鐺鐺、手鼓、大鐃、大鈸。
冀中管樂是以管子主奏為其主要特點,由於管子的形制不同,而產生多種樂隊組合形制。冀中管子有大管三種。常見的演奏形式有以大管、管、小管分別主奏;大管與小管對奏等多種。

冀中笙管樂樂曲結構

冀中管樂樂曲結構主要有四種類型:其一,一個曲牌的變奏,往往變奏兩次,速度由慢到快,技巧從簡到繁,在高潮中結束樂曲。其二,曲牌聯綴,各曲牌之間往往性格基本一致,無強烈並置對比感,處理原則同變奏體樂曲。其三,旋律段落與打擊樂段落的交替聯綴,形成較大型的吹打套曲。其四,在曲牌變奏或曲牌聯綴的基礎上,加有"穗子" (或稱"碎子")段落,以旋律即興式的延伸發展、樂器演奏技巧的充分發揮,使樂曲達到高潮。

冀中笙管樂演奏技巧

冀中管樂管子常用的演奏技巧有:顫音、滑音、墊音、溜音、雙打音、上(下)跨五音、打跨五音、花舌音、齒音、涮音等。

冀中笙管樂屈家營音樂會

屈家營村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是華北平原一個歷史久遠、民風質樸的小鄉村。"屈家營音樂會" 是帶有宗教色彩、濃縮民族文化傳統的吹奏打擊樂,相傳源於元明之際的寺院佛教音樂,它既有北方音樂的古樸粗獷,又兼備南方音樂的婉轉清幽,主要用於祭祀和喪禮儀式,有管、笛、笙、雲鑼等傳統樂器,"工尺"方式記譜,傳承至今。
冀中笙管樂 冀中笙管樂
屈家營音樂的樂隊編制固定,24名樂手演奏為"滿棚"音樂,12名樂手演奏為"半棚"音樂。現存《玉芙蓉》等十三支套曲、《金字經》等七支大板曲、《五聖佛》等二十多支小曲和一套打擊樂。屈家營音樂會歷史悠久,相傳系以師曠為祖師。屈家營音樂曲目豐富,包括13支套曲、7支大板曲、20支小曲和1套打擊樂,由普通流行的傳統曲牌和本身獨有的曲目兩大類組成。其內容包括宗教佛事、民間哀樂、故事傳説、封建宗法、軍政事務、自然生態、節令、動物、景緻與儒家學説、人物、事蹟等方面。其演奏樂器包括管、笛、笙、鼓、鑔、鈸、鐺與雲鑼,也有用於集合會員和出會開道的大號銅鑼。其演員角色有總管、攢管、香首、師者和一般會員、會友等。其傳統活動日是農曆正月初一與正月十五:正月初一的演出是拜會和遊廟,正月十五的演出是紀念師曠祖師和超度亡靈;除此之外,平時在趕廟會和給喪事送樂以及參加求雨等活動中演出。
"音樂會"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習學者須背會所有曲牌方可接觸樂器。屈家營笙管樂曲目豐富,樂譜完整,樂手技藝精湛,在中國古代音樂及寺廟音樂與民間音樂交融衍變的研究上,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音樂會"主要為鄉村喪禮及民間祭祀活動無償提供服務,在民俗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這裏所説的音樂會,是民間傳統樂社的專稱。屈家營音樂會源遠流長,據考證,自明清以來,這個村子就有了民間音樂會。屈家營音樂的歷史可以清晰地追溯到15世紀中葉,明清時期已在京津寺廟和冀中民間演奏。音樂會自形成以來,雖幾經興衰,但由於傳承方式相對封閉,因此曲目與樂譜在本村幾乎是原計原味地保存下來。時值今日,屈家營音樂會的樂手們,還能演奏《罵王郎》、《玉芙蓉》、《泣顏回》等大麴和《望江南》、《綿搭絮》、《五聖佛》等小曲。
1985年屈家營音樂會得到中國藝術院音樂研究所和中國音樂家協會的科學鑑定。1987年5月25日參加由中央和地方10個單位聯合主辦的屈家營音樂會,受到音樂界與新聞界的重視與讚許。同年6月1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北京舉辦亞太地區音樂研究會,會議期間特邀屈家營音樂會赴京演出,獲得圓滿成功。

冀中笙管樂高洛音樂會

南高洛古樂因出自南高洛村而得名。南高洛村隸屬中國河北省淶水縣,是個以農業為主的普通村莊,自古村裏文化底藴極其豐厚,其中尤以"南高洛音樂會"(簡稱"南樂會")名播四方。南高洛音樂會,亦稱後山古樂會,屬於河北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重點項目後山文化的一部分。
高洛音樂會是村民自願參加、義務排練、義務演出的民間器樂演奏花會,全名"高樂藍旗音樂聖會",也稱"音樂大善會"。
"淶水高洛音樂"是一個傳承很久的民間樂種。高洛音樂會有一條"不準增加新曲目,不準增加樂器種類,不準改變演奏方式,嚴格按老藝人傳下來的規矩進行演奏(表演),不準走樣"的會規,因此,儘管經過了很長的時間,高洛音樂會仍保留着"奏、打、舞、唱"的遺風。
經專家學者鑑定,南高洛音樂屬於古代祭祖和宮廷"鼓吹樂"遺存的活化石。南高洛音樂會的古曲有多少,至今還是未知數,現今遺存72首,其中能演奏的66首,有樂譜但已不能演奏的6首,其樂譜介於唐代"燕樂半字譜"和近代工尺譜之間,只能口授不能筆記,筆記只能傳其骨不能傳其肉,更難以傳其神。其所使用的樂器多為半調,委託由淶水縣洛平村依樂譜訂身打造。
南樂會的主要樂器有大管、嗩吶、笙、笛子、喇叭號、大鼓、二鼓、大鑼、底胡、板胡、堂鼓、盆鼓、鐃、鑔等十幾個種類。演奏時,由大管領奏,打擊樂配音,一般使用4度和絃和8度和絃。樂譜原來使用古老的工尺譜,後來改用簡譜。演奏形式上原來多以大齊奏單一旋律為主,後來逐步掌握了多聲部轉調樂曲的演奏。
樂譜 樂譜
南高洛音樂會分文、武兩壇。文壇負責唱、誦、念、宣卷、統表等事宜,武壇是吹打演奏。演奏有兩種形式:一是以笙、管、笛、鑼為主的樂器演奏;二是以木魚、磬、碰鐘、雲鑼、鐃、鈸、鼓板為主的"法器"演奏。據當地老藝人回憶,音樂會鼎盛時,樂手多達300人,每器都有10人以上操奏,奏、打、唱一應俱全。
南樂會能夠熟練地演奏古典樂曲和現代樂曲,代表作有《英雄們戰勝大渡河》等,氣勢雄壯,熱情奔放,聲音雄厚,器樂聲色鮮明,強弱、快慢對比強烈。南樂會的古曲《拉般》曲譜還被中央民族樂團採用並赴維也納演出。南樂會經常參加活動的有六七十人,演奏樂曲近百首。
1949年前,淶水高洛音樂會主要是為易縣後山后土黃帝廟的祭祀和民間喪葬儀式服務,同時也為求雨、迎喜神、祈福、祈祥、祈平安、淨宅、消災、除厄、求五穀豐登、求六畜興旺等民俗活動服務。1949年後,它主要用於民間的喪葬儀式及春節祭神儀式,節假日期間也自娛互娛演出。
淶水高洛音樂會以淶水、易縣所在的"后土文化圈"為中心,呈輻射狀向京南保北延伸,越是靠近中心,這種花會就越多。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統計,當時淶水縣有47個音樂會在活動,高洛村音樂會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由於淶水縣政府和南高洛村重視加強對南高洛古樂的傳承、整理、保護,積極發展古樂傳人,並以其為品牌參與鄉村民間民俗文化活動,使人們至今喜聞樂見,為此,該傳統古樂形式得到較好的保留,在海內外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已有27個國家和地區的89位專家學者聞訊前來該村進行考察。來自中央音樂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等科研院校的300多位國內專家和音樂界人士也先後到南高洛採風。英國學者鍾思第自1989年至2003年,連續14年深入南高洛考察採風,拍攝錄製了大量光盤、錄像帶、照片。"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是研究中國歷史和古代音樂發展史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鍾思第對南高洛古樂的評價在國際音樂界引起巨大反響。
中國音樂研究所所長張振濤對南高洛古樂的評價是:"通過對全國100多個音樂會進行調查發現,南高洛音樂是這種音樂的代表,絕無僅有,獨此一家。南高洛古樂實際上繼承了中國音樂最古老、最傳統的演奏形式。它始於漢代宮廷鼓吹樂種,保留的演奏形式最全,填補了中國音樂史的空白。"

冀中笙管樂高橋音樂會

"高橋村音樂"為僧傳吹打樂,相傳系由清康熙年間雲遊至此的正定大王廟樂僧廣達和尚所傳的佛樂演變而來,俗稱"和尚經"。其演奏時由管子領奏,有3個和尚誦經,12個樂師演奏。
高橋村音樂會靠家族方式傳承延續,自誕生之日起,即以尚姓人為主要樂師。尚家不僅世代精通"點笙",且諳熟音律古韻,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高橋村音樂流傳久遠而不走形。
高橋村音樂屬當地"北音樂"(又稱"經"),有別於俗世民眾自娛自樂的"南音樂"(俗稱"會")。北音樂樂器形制較小,音樂節奏較快,樂手着裝也不同於"南音樂"。
高橋村音樂原有曲譜3冊,現僅存1冊,收錄樂曲47首,現樂手僅能演奏其中的二十餘首,其中《錦堂月》等數支曲子為高橋村音樂會所獨有。
高橋村古樂較好地保存了近古民間吹打樂的原始風貌。同時,高橋村音樂中藴含着當地民間音樂的成分,帶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記,對研究佛教音樂與地方民間音樂的交融互滲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冀中笙管樂勝芳音樂會

勝芳鎮地處廊坊市霸州以東35公里處。清乾隆時,該鎮先後建起了十二道"音樂會",其中以勝芳鎮南音樂會最為著名。
高橋音樂會合影 高橋音樂會合影
勝芳鎮南音樂會是寺院佛教音樂流傳民間的產物,其傳承方式為口傳心授。勝芳鎮南音樂會風格古樸,自創會以來,歷經數百年而變異甚微。其演奏方式、演奏內容(曲牌)、使用樂器等都有嚴格定規,鮮有改動。霸州勝芳鎮音樂會現能演奏三十多支曲牌,最擅長大套曲【清吹】、【山坡羊】等。曲目中既有佛教樂曲,也有俗世風格的村調,雅俗兼具,深受民眾喜愛。除參與當地喪事民俗活動外,鎮南音樂會每年還要出廟會演奏三次,並主辦勝芳"琉璃佛"(即冰燈大會)。勝芳元宵燈會期間,鎮南音樂會是惟一可以參加"擺會"(眾多民間花會出會時的程序之一)的樂社。

冀中笙管樂代表作品

冀中管樂代表性的樂曲有《放驢》、《小二番》、《大二番》、《萬年歡》、《集賢賓》、《哈哈腔》、《雙黃鶯》、《豆葉黃》、《脱布衫》、《大扯不斷》、《抱龍台》、《大繡鞋》、《小磨坊》、《鬥鵪鶉》、《八仙慶壽》等。 [2] 

冀中笙管樂傳承意義

霸州勝芳鎮南音樂會於清末開始兼收高腔、崑曲,成為鎮內"兩下鍋"的最大音樂社團。新中國成立後昆曲逐漸淡出,但至今樂手們仍能吹奏崑腔。在當地眾多音樂會中,幡旗、角燈、鼓架、茶挑等構成的宏大陣形成為鎮南音樂會的特色。勝芳鎮南音樂會的演出儀式、陣形及具有獨特風格的相關器物都是佛教音樂在民間的真實遺存,也是認識研究古典佛教音樂及當地民俗民風的重要資料。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冀中笙管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屈家“”營音樂會、小馮村音樂會、高洛音樂會、高橋音樂會、勝芳音樂會正面臨着傳承的巨大困難,只有加大保護力度,才可能傳承這一優秀民間文化遺產。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