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

鎖定
釋義:從前,共工與顓頊爭作部落首領,共工憤怒地撞擊不周之山,支撐天的柱子折了,系掛地的繩子斷了。天空朝西北方向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向移動;大地朝東南方向傾斜,所以江河泥沙朝東南方向流去。
中文名
共工與顓頊爭為帝
主要成就
主要人物:共工、顓頊
性    質
古代神話故事
相關事件
共工怒撞不周之山
相關典籍
淮南子

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原文

昔者,共工與顓頊(zhuān xū)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選自《淮南鴻烈》)

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重點詞解

1、共工氏:傳説中部落首領,炎帝的後裔。
2、顓頊:傳説中部落首領,黃帝的後裔,上古五帝之一。
3、不周山:傳説西北之極的一座山,位於崑崙山。
4、絕:斷了,斷絕
5、地維: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四角之處各有大繩拉着天柱,名為地維。維,繩子
6、觸:碰,撞。
7、焉:代詞兼語氣詞,“於是”或“於此”
8、潦(音為老):積水。水潦,這裏泛指大地上的江河湖海。
9、塵埃:塵土,這裏指泥沙。
10、歸:歸向,這裏指流向。
11、昔者:從前
12、帝:這裏是指部落聯盟首領。秦始皇時正式設帝制

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歷史淵源

水神共工是炎帝的後裔,與黃帝家族本來就矛盾重重。顓頊接掌宇宙統治權後,不僅毫不顧惜人類,同時也用強權壓制其他派系的天神,以至於天上人間,怨聲鼎沸。共工見時機成熟,約集心懷不滿的天神們,決心推翻顓頊的統治,奪取主宰神位。反叛的諸神推選共工為盟主,組建成一支軍隊,輕騎短刃,突襲京都。
顓頊聞變,倒也不甚驚惶,他一面點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四方諸侯疾速支援;一面點齊護衞京畿的兵馬,親自掛帥,前去迎戰。
一場酷烈的戰鬥展開了,兩股人馬從天上廝殺到凡界,再從凡界廝殺到天上,幾個來回過去,顓頊的部眾越殺越多,人形虎尾的泰逢駕萬道祥光由和山趕至,龍頭人身的計蒙挾疾風驟雨由光山趕至,長著兩個蜂窩腦袋的驕蟲領毒蜂毒蠍由平逢山趕至;共工的部眾越殺越少,櫃比的脖子被砍得只剩一層皮,披頭散髮,一隻斷臂也不知丟到哪兒去了,王子夜的雙手雙腳、頭顱胸腹甚至牙齒全被砍斷,七零八落地散了一地。
共工輾轉殺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邊僅剩一十三騎。他舉目望去,不周山奇崛突兀,頂天立地,擋住了去路,他知道,此山其實是一根撐天的巨柱,是顓頊維持宇宙統治的主要憑藉之一。身後,喊殺聲、勸降聲接連傳來,天羅地網已經布成。共工在絕望中發出了憤怒的吶喊,他一個獅子甩頭,朝不周山拼命撞去,只聽得轟隆隆、潑喇喇一陣巨響,那撐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他攔腰撞斷,橫塌下來。
天柱既經摺斷,整個宇宙便隨之發生了大變動:西北的天穹失去撐持而向下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頂的太陽、月亮和星星在原來位置上再也站不住腳,身不由己地掙脱束縛,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們所看見的日月星辰的運行線路,解除了當時人們所遭受的白晝永是白晝,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另一方面,懸吊大地東南角的巨繩被劇烈的震動崩斷了,東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們所看見的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和江河東流、百川歸海的情景。
《淮南子》: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