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六角

(六角形)

鎖定
兩個等邊三角形,一上一下連鎖成六角星形,這乃是人們普遍知道的猶太人標誌。凡是猶太人所到之處,都可看到這種標誌。根據後來的解釋,這個六角星形被認為是「大衞王之盾」(Magen David):大衞王打敗巨人戈里亞時所持的即是六角形的盾。《珍氏記號及符號百科全書》也坦率指出,這個六角星形的起源極為模糊,1897年「世界錫安組織」在瑞士的巴賽爾召開第一屆大會,即選擇了藍色的六角星形為徽志,藍星白底,藍代表了天,白則意謂著純淨。1933年的第十八屆大會,正式通過將此徽志作為全體猶太人的共同標誌。
中文名
六角
外文名
hexangular
釋義1
六角扇
釋義2
毒品名稱

目錄

六角出處

(1). 東漢 時, 匈奴 之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鞮王、左右斬將王,總稱“六角”。《後漢書·南匈奴傳》:“其大臣貴者左賢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賢王,次右谷蠡王,謂之四角;次左右日逐王,次左右温禺鞮王,次左右斬將王,是為六角:皆單于子弟,次第當為單于者也。”
(2).六角扇。《晉書·王羲之傳》:“又嘗在 蕺山 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賣之。 羲之 書其扇,各為五字。”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人物異名》:“扇曰六角。”

六角化學

(3)毒品名稱,“六角”化學名稱為2,5-二甲氧基-4-溴苯乙胺(詳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安部、衞生部《關於公佈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品種目錄的通知》 (國食藥監安[2005]481號)附件2:“精神藥品品種目錄”第32條),又叫2C-B,外觀類似搖頭丸(MDMA),根據有關資料報道,這類藥物在全球界尚屬罕見,美國緝毒局公佈的資料顯示,美國在2003年僅有2件案例,在香港、台灣地區也僅有個案報道。根據國藥監安[2001]236號文件,2C-B以被列入一類精神藥品進行管制。2C-B化學結構屬於苯丙胺類,雖然與苯丙胺接近,但是藥性卻屬於幻覺劑,與LSD藥效相近。英文名稱為BDMPEA、“2-CB”、Venus、Bro-mo、Nexus、MFT等,藥性屬幻覺劑,屬於國家管制的第一類精神藥品。它在美國被稱為“NEXUS”,在台灣被稱為“六角”,在香港被稱為“番仔”。
該毒品對人具有很強的精神興奮和刺激作用。其藥力比MDMA高10倍,人服用後視覺和聽覺能力顯着增強,性慾高漲,味覺和觸覺感也有很大提升。在毒品消費市場上,一般是以丸(片)劑、膠囊或粉劑的形式出現,一般吸食劑量範圍在5-10mg,服用後有嚴重的副作用,過量吸食會導致精神混亂、脱水等症狀。
公安機關繳獲的“六角”均為片劑。顏色有粉紅色、紫色、灰色、黃色等,形狀有圓形、三角形等,圖案有“88”、牛頭、笑臉、蝴蝶等,部分刻有“SSS”、“—”和“小帆船”等圖案。該新型毒品能讓人產生幻覺,吸食2C-B易產生依賴性,對記憶力、注意力等造成障礙,如果與酒精或搖頭丸等藥物並用,將對智力造成損害,甚至導致死亡。

六角國籍説法

在澳大利亞,新型迷幻藥“六角”頗受歡迎。澳大利亞毒品和研究中心公佈的報告顯示,吸食“六角”的人數從2010年的2%增加到2011年的9%。這種新型毒品雖然已經在上世紀90年代被禁,但後來一直被當作春藥“愛神”銷售。有專家表示,“六角”是由美國人創造並傳播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