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元97年

鎖定
公元97年,班超甘英出使大秦,使團最遠到達了波斯灣。羅馬皇帝涅爾瓦圖拉真為繼承人。
中文名
公元97年
年    代
東漢永元九年
世    紀
公元一世紀末
大事件
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歷史朝代
東漢永元九年

公元97年年份簡介

丁酉年(雞年);東漢永元九年。

公元97年大事件

公元97年中國

班超甘英出使大秦,至安息西界而還。
張騫所走通的“絲綢之路”的東段,據《漢書_;地理志》所記,有兩個分支。“自玉門、陽關(今敦煌西)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帶)傍南山(今阿爾金山、崑崙山)北波(循着)河(指二山以北諸河)西行,至莎車(今新疆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葱嶺,則出大月氏、安息。
自車師前王廷(今新疆吐魯蕃西)隨北山(今天山)波河(指今塔里木河)西行,至疏勒(今新疆喀什市)為北道;北道西逾葱嶺,則出大宛(今費爾干納)、康居(約在今巴爾喀什湖與鹹海間)、奄蔡(約在今鹹海至裏海間)焉”(原作焉耆誤)。
這兩條道都在天山以南,簡單地説,北道在塔克拉馬干沙漠以北沿塔里木河西行,南道在塔克拉馬干沙漠以南沿阿爾金山、崑崙山北麓有河水之地西行。張騫第一次出使,去時從匈奴脱身經大宛康居大月氏而至大夏,所走的可能是《漢書》所説的北道;回來時“並(傍)南山”,則所走的肯定是《漢書》所説的南道。兩道都由張騫開通。
其實在這兩道以外,天山以北還有一條道。張騫第二次出使,從內地直到烏孫,又從烏孫分派副使去大宛、康居、月氏、大夏。這樣,他們就又走通了天山以北的一條道,只是在《漢書》裏對於這一條道沒有作具體的記載。東漢時班超經營西域,曾於公元97年派甘英使大秦(羅馬)。
甘英已經到安息西界,準備渡海,被安息西界船人所勸阻,未能實現。這是漢代中國使者在“絲綢之路”上達到的最西點。
古代中國人比古代歐洲人更有冒險精神,所以他們不僅滿足於向歐洲人一樣在近海航行,所以他們會跑到海上去射鯨魚,所以他們會比西方人早1200年到達亞丁灣。而且,在東漢的時候,著名的虎將班超(説“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那個)的副使甘英(生卒年不詳)就在公元97年,從中國龜茲(今新疆庫車)出發,經條支(今伊拉克境內)、安息(即波斯帕提亞王國,今伊朗境內)等諸國,到達了安息西界的西海(今波斯灣)。

公元97年羅馬帝國

羅馬皇帝涅爾瓦秉承軍方旨意,立圖拉真為繼承人。

公元97年人物

林堅的64世孫林就在漢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任職諫議大夫。林橫是林堅的65世孫,在漢安帝永寧二年(公元121年)任職諫議大夫
東漢末年,林堅的72世孫林胡任職陳留郡太守,徙居陳留(今河南省開封市之東南)。東漢時代,西河郡址在今山西省離石地區。
林堅的68世孫林肇在漢桓帝建和三年(公元149年)任西河郡太守,乃率族進駐西河。秦、漢兩代寓居長安地區(今陝西省西安市一帶)的林姓族人有林治、林亮、林別、林良、林公、林寧、林金、林重、林秉等家族。
塔西佗,C.Cornelius Tacitus(約56~約120),古代羅馬,歷史學家和文學家。出身於舊貴族家庭。在羅馬帝國政府中屢任要職,公元97年任執政官,112~113年任亞細亞行省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