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帶魚

鎖定
八帶魚是頭足綱章魚科 [4]  海洋軟體動物。八帶魚學名為章魚,因其長有八條長長的腕足,故得此名。 [5]  頭部和胴部很小,頭部兩側眼徑較小,眼眶外有膜。頭前和口固有8只長腕,長度相近或不等,腕上具兩行或單行吸盤。胴部卵圓形、無肉鰭,腹面具漏斗。內殼退化,無發光器,色素細胞發達,變色適應能力較強。 [6] 
八帶魚主要分佈於中國的沿海地區, [4]  集中於温帶偏南海域。 [7]  主要營底棲生活,常爬行或攀登於岩礁之間,也能借漏斗噴水形成反推力而遊行,但持續時間較短。肉食性,主要捕食貝類和甲殼動物。生殖洄游和越冬洄游較明顯,但移動範圍較小,多在內灣和沿岸交配、產卵。繁殖季節一般在春夏之間,常產卵於空貝殼中或海底穴窩處。中小型八帶魚的壽命一般只一年左右,大型八帶魚可達三四年。 [6] 
八帶魚富含營養。 每100克八帶魚含蛋白質11克、脂肪0.5克、糖1.3克、熱量48千卡、鈣11毫克。 [4]  中醫學認為,八帶魚有益氣養血、收斂,生肌的功效。可主治氣血虛弱、癰疽腫毒、久瘡潰爛等症。 [5]  章魚中牛磺酸含量較豐富,它對視力和幼兒大腦發育非常重要,並有降低血壓和血脂、抑制膽結石、增強免疫力、抗心律失常等功效,是一種保健佳品。其肉質肥厚,鮮煮、炒菜、涼拌作湯皆美味可口。 [6] 
中文名
八帶魚
別    名
章魚
拉丁學名
Octopus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頭足綱
蛸科
分佈區域
一般海洋均有

八帶魚簡介

八帶魚學名為章魚,屬海洋軟體動物。因其長有八條長長的腕足,故得此名 [1] 
八帶魚
八帶魚(5張)
我國常見的章魚有:短蛸長蛸真蛸等。章魚是一種敏感動物,它的神經系統是無脊椎動物中最複雜、最高級的,包括中樞神經周圍神經兩部分,而且在腦神經節上又分出聽覺、嗅覺和視覺神經。它的感覺器官中最發達的是眼,眼不但很大,而且睜得圓鼓鼓的、一動也不動,像貓頭鷹似的。眼睛的構造又很複雜,前面有角膜,周圍有鞏膜,還有一個能與脊椎動物相媲美的發達的晶狀體。此外,在眼睛的後面皮膚裏有個小窩,這個不同尋常的小窩,是專管嗅覺用的 [2] 

八帶魚形態特徵

全世界章魚的種類約有650種,它們的大小相差極大。最小的章魚是喬木狀章魚,長約5公分(2寸),而最大的可長達5.4公尺(18尺),腕展可達9公尺(30尺)。典型的章魚的身體呈囊狀;頭胴部約7~9.5釐米,頭與軀體分界不明顯,上有大的複眼及8條可收縮的腕。每條腕均有兩排肉質的吸盤,短蛸的腕長約12釐米,長蛸的腕長約48.5釐米,真蛸的腕長約32.5釐米。平時用腕爬行,有時借腕間膜伸縮來游泳,或用頭下部的漏斗噴水作快速退遊,能有力地握持他物。腕的基部與稱為裙的蹼狀組織相連,其中心部有口。口有一對尖鋭的角質齶及銼狀的齒舌,用以鑽破貝殼,刮食其肉。
章魚雌雄異體。雄體具一條特化的腕,稱為化莖腕或交接腕,用以將精包直接放入雌體的外套腔內。普通章魚於冬季交配。平時用腕爬行,有時借腕間膜伸縮來游泳,或用頭下部的漏斗噴水作快速退遊。卵長約0.3公分(1/8寸),總數在10萬以上,產於岩石下或洞中。幼體於4~8周後孵出,孵化期間雌體守護在卵旁,用吸盤將卵弄乾淨,並用水將卵攪動。幼章魚形狀酷似成體而小,孵出後需隨浮游生物漂流數週,然後沉入水底隱蔽。
章魚不僅可連續六次往外噴射墨汁,而且還能夠像最靈活的變色龍一樣,改變自身的顏色和構造,變得如同一塊覆蓋着藻類的石頭,然後突然撲向獵物,而獵物根本沒有時間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情。章魚能利用靈活的腕足在礁岩、石縫及海牀間爬行,有時把自己偽裝成一束珊瑚,有時又把自己裝扮成一堆閃光的礫石。澳洲墨爾本大學的馬克·諾曼,在1998年於印尼蘇拉威西島附近的河口水域發現一種章魚能迅速擬態成海蛇、獅子魚及水母有毒生物,避免攻擊。

八帶魚營養價值

八帶燉肉 八帶燉肉
每100克八帶魚含蛋白質11克、脂肪0.5克、糖1.3克、熱量48千卡、鈣11毫克、磷110毫克、鐵0.4毫克、維生素B10.01毫克、維生素B20.05毫克、尼克酸0.9毫克 [3] 
參考資料
  • 1.    易康主編,人體所需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速查手冊,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7,第344頁
  • 2.    田越鐸,李羣英主編,軟體部落,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8.12,第31頁
  • 3.    何長風主編,保健食品1001,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年05月第1版,第341頁
  • 4.    何長風主編,保健食品1001,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05,第341頁
  • 5.    艾齊編,不可不知的營養常識,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7,第290頁
  • 6.    《中國商品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商品大辭典 水產品分冊,中國商業出版社,1998.07,第286頁
  • 7.    楊德漸,孫瑞平編著,海錯鱗雅 中華海洋無脊椎動物考釋,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3.01,第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