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全齡化社區

鎖定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兒女養老是根本,社會養老是措施、設施、條件,只有把兒女養老的社會美德、風尚樹立起來,才能使社會養老的的設施獲得充分發揮和利用,才能使社會養老事業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1] 
中文名
全齡化社區
原    由
社會老齡化
傳    承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措    施
小區都應該有適合老人的房屋設施

全齡化社區前言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全齡化社區社區介紹

全齡化社區 全齡化社區
全齡化社區,即任何一個住宅小區都應該有一定比例的、適合老人的房屋設施,即所謂的適老化住宅或者老年公寓(指持有型的、面向健康老人的公寓)。同時,還應該配建養護中心或者其他老年服務機構。這種情況下,不管空巢、失能、失獨老人,都可以就近選擇老年機構居住。既可滿足不同年齡段的物業配置,又具備居家養老服務標準體系配套,是一種適合全民居住、終生居住的社區。此外,全齡化社區不僅是開發養老住宅的最佳方式,也是開發商謀局轉型,尋求長期經濟增長點的理想模式。全齡化社區實際上還是以中青年為主,這樣父母和子女的距離比較近,所謂“一碗湯的距離”。 [2] 

全齡化社區特徵

養老產業最大的特點,與福利、服務密切相關。
“全齡化社區”擁有三大特徵:機構養老社區化、機構養老家庭化;以養老機構(主要為護理型)為平台,輻射具有居家養老、社區養老需求的社區家庭;養老設施建設與社區服務配套相結合,平台開放、資源共享。而“全齡化社區”概念,出發點及最終目的就是“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當然,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正能量的廣泛合作,更需要完善養老地產相關制度,加快養老地產的頂層設計進程。 [3] 
之前,“全齡社區”總與“適老住區”息息相對,現如今,全齡社區將適老概念整合,為社區居民和家庭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提供各種類型的居住產品和其它城市區域功能需求,從單身、結婚、有孩子、孩子上學,直到養老等不同階段、不斷升級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都能得到滿足,成為居者的一生之城。

全齡化社區現狀

全齡化社區 全齡化社區
結合我國養老事業的發展階段和中國老人的特殊性,中國的全齡化養老社區需要特別關注以下幾點:倡導老人家庭生活環境的自然延續;為老人創造擁有自由選擇權利的自主生活環境;為老人提供充分的安全與健康保障;關注老人精神生活的多樣性和社會價值體現;適度混合創造多層次需求交叉點;彈性使用應對需求變化週期。 [4] 

全齡化社區總結

所謂全齡化,就不是把老年人孤立地、單獨地設置一個區域,讓滿樓、滿院都是白髮蒼蒼的老人,每天救護車呼嘯而來呼嘯而去,每天哀樂不斷,每天都有人送花圈來,整個社區都是在等死,一片死氣沉沉。全齡化就是按照一定的配比,在已建和在建的社區內,使老齡人社區總量佔到百分之二十左右,把它分散於整個社區裏邊。每七八棟樓、十來棟樓有一棟養老住宅的樓,而且這個樓自身又不全是老齡人居住,儘管這個樓本身是專為老年人而設計。也就是説,無階梯,比如説電梯是醫院那種急救電梯,可以推救護牀進去;比如説,所有的空間節點全都有呼叫器,如果家庭願意,在任何一個空間都可以佈置視頻。比如説一對老人,只剩一個,沒有住院,那麼我打開視頻,就和整個社區連接在一起,社區監控中心有醫生、有物業人員24小時通過屏幕監控,而且社區和幾類醫院直線聯繫,醫院在這裏設有工作站。這些都是物質條件,這些都可以做到盡善盡美。
總之,全齡化社區是集生態、休閒、度假、適老、養生、宜居的一生之城,是新時代全齡社區的典範,更是您與海相約的終極居所。
因此,從社會學的意義上説,全齡社區是唯一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活力社區的理想模式。

全齡化社區政策參考

對於養老事業、養老行業、養老產業、養老企業來説,2013年被稱為“養老元年”。
國家、地方層面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及相關的配套政策支持。中國養老諮詢團隊在2013年年末為大家奉上養老政策的饕餮盛宴,彙編整理了關注度最高的十個文件,為大家學習研究養老政策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
文件號:主席令第七十二號
時間:2013.7.1
主要內容:新法的內容由原來的50條擴展到了85條,變化主要表現在明確了應對老齡化的戰略定位,將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設立為老年節,對家庭養老做重新定位,重視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逐步建立多層次的養老和醫療保險體系,更加註重對老年人的日常服務,逐步提高對老年人的優待水平,推進宜居環境建設,保障老年人蔘與公共事務的權利。
上榜理由:從法律高度對養老行業產生影響。
發佈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
文件號:民政部令第48號
時間:2013.7.1
主要內容:《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為開辦養老機構設立了門檻,包括牀位數在10張以上,有與開展服務相適應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服務人員,有符合養老機構相關規範和技術標準,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消防安全、衞生防疫等要求的基本生活用房、設施設備和活動場地等。
上榜理由:明確了養老機構的准入門檻。
發佈單位:民政部
-----------------------------------------------------------------------------------------
文件號:民政部令第49號
時間:2013.7.1
主要內容:《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對養老機構的服務內容、內部檢查、監督管理做了規定。按照管理辦法,養老機構應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組織定期體檢,做好疾病預防工作。養老機構應當實行24小時值班,做好老年人安全保障工作。
養老機構中從事醫療、康復、社會工作等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應當持有關部門頒發的專業技術等級證書上崗。養老機構應當在醒目位置公示各類服務項目收費標準和收費依據,並遵守國家和地方政府價格管理有關規定。
上榜理由:明確了養老機構的管理要求和監管部門。
發佈單位:民政部
-----------------------------------------------------------------------------------------
NO.4《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文件號:國發〔2013〕35號
時間:2013.9.6
主要內容:《意見》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總體要求,第二部分是主要任務,第三部分是政策措施,第四部分是組織領導。《意見》提出,要着重統籌把握四個關係:一是兼顧事業和產業,二是兼顧當前和長遠,三是兼顧中央和地方,四是兼顧城鎮和農村。
上榜理由:《意見》明確了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基本定位、依靠力量、主要路徑和最終目標,是指導今後一個時期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發佈單位:國務院
-----------------------------------------------------------------------------------------
NO.5《國務院常務會議:深化改革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任務措施》
時間:2013.8.16
主要內容:會議要求加強養老服務能力建設;分層分類提供養老服務;創新養老服務模式;切實加強農村養老服務;推動醫養融合發展,探索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新模式。
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覆蓋城鄉的多樣化養老服務體系,把服務億萬老年人的“夕陽紅”事業打造成蓬勃發展的朝陽產業,使之成為調結構、惠民生、促升級的重要力量。
上榜理由:明確提出要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線”的基礎上,讓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角”。
發佈單位:國務院常務會議
-----------------------------------------------------------------------------------------
NO.6《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
文件號:京政發〔2013〕32號
時間:2013.10.12
主要內容:《意見》提出,扶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發展,鼓勵個人利用家庭資源就近就便開展為老服務。同時,將制定社區託老所管理辦法,確立社區託老所的設置標準、職責功能等制度規範,社區託老所按照民辦非企業或工商登記的相關規定進行登記;社會資本可以利用居民住宅舉辦社區託老所。
上榜理由:《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地方貫徹文件的範例。
發佈單位:北京市人民政府
-----------------------------------------------------------------------------------------
NO.7《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本市養老機構建設的實施辦法》
文件號:京政辦發〔2013〕56號
時間:2013.10.31
主要內容:明確了北京市養老機構建設的目標為2015年12萬張養老牀位,2020年為16萬張;養老機構的供地與建設方式;提出鼓勵與扶持政策,提高了非營利養老機構牀位的補貼力度;加大了政府投入力度;強調了配套醫療服務的建設和保障措施。
上榜理由:地方實施《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的配套政策範例。
-----------------------------------------------------------------------------------------
NO.8《上海市養老機構條例》(草案)
時間:2013.11.19
主要內容:條例草案明確政府應當通過補助投資、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運營養老機構。針對當前部分政府投資辦養老機構建設標準過高、偏離基本養老服務保障等問題,條例草案也作出相關規定,其入住條件和評估標準由民政部門制定。
在税收、行政事業性收費經營性收費方面,養老機構依法享受規定的優惠。(徵求意見時間2013年11月20日至12月4日)
上榜理由:上海市將1998年頒佈的《養老機構管理辦法》上升為地方立法,是民政部令48號、49號的地方版,有較強參考和指導意義。
發佈單位: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
-----------------------------------------------------------------------------------------
NO.9《2013年民政部關於推進養老服務評估工作的指導意見》
文件號:民發〔2013〕127號
時間:2013.7.30
主要內容:
《意見》指出,養老機構應將評估結果作為老年人入院、制定護理計劃和風險防範的主要依據。對於經評估屬於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失獨等老年人,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應當優先安排入住。
《意見》還指出,老年人能力評估將以確定老年人服務需求為重點,突出老年人自我照料能力評估,評估指標應當涵蓋日常行為能力、精神衞生情況、社會參與狀況等方面。對老年人經濟狀況、居住狀況等方面的評估,可根據當地平均生活水平、養老服務資源狀況、護理或養老服務補貼相關政策等綜合制定。
《意見》要求各地2013年底前要根據本意見制定實施方案,確定開展評估地區範圍,做好組織準備工作,落實評估機構和人員隊伍。
上榜理由:該指導意見是建立健全養老服務評估制度的指引性文件,並對各地的實施方案規定了時間節點。。
發佈單位:民政部
-----------------------------------------------------------------------------------------
文件號:財綜〔2013〕56號
時間:2013.4.28
主要內容:辦法所稱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農村幸福院項目(以下簡稱項目),是指2013年至2015年由財政部安排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開展的農村幸福院設施修繕和設備用品配備等工作。
農村幸福院,是指由村民委員會進行管理,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就餐、文化娛樂等照料服務的公益性活動場所。包括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託老所、老年灶、老年人活動中心等。
上榜理由:農村養老項目專項資金補助。
發佈單位:民政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