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內景主義

鎖定
內景主義產生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指在印象主義之後興起的一種以積極發掘室內景物主題為主旨的繪畫。 [4] 
內景主義專門取材於家中室內,親朋之間日常起居, [3]  代表藝術家是愛德華·維亞爾皮埃爾·博納爾。作為內景主義畫派領袖之一,維亞爾運用印象派技法來描繪親戚朋友在室內、巴黎花園裏和街道上的日常生活。
中文名
內景主義
外文名
Intimisme
別    名
親和主義
家庭風俗畫派
主    旨
積極發掘室內景物主題
主要代表人物
愛德華·維亞爾皮埃爾·博納爾
出現時間
19世紀末-20世紀初
代表作品
室內景色

內景主義概念簡介

《藝術家的母親和妹妹》維亞爾 《藝術家的母親和妹妹》維亞爾
內景主義又稱“家庭風俗畫派”,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西方畫派之一,其宗旨是大量描繪家庭生活情景,積極發掘室內景物的特有情趣和美學價值。題材常常是人們日常生活所見的,如點着油燈的房間、牀上的裸婦、工作室中的畫家等。由於該派畫家力圖在畫面中表現室內場景的温煦舒適氣氛,以及家庭中的親切感和恩愛感,因而其作品傾向有時也被人稱為“親和主義”。 [2] 
主要代表人物是皮埃爾·博納爾愛德華·維亞爾。兩人都是納比派(Nabis)成員,此外亨利·盧梭、凱爾·格札維埃·魯塞爾等畫家的一些作品也具有內景主義的傾向。 [2] 
內景主義的代表作品是維亞爾的《藝術家的母親和妹妹》、《花園聚餐》、《室內景色》。此外,維亞爾所畫蒙馬特爾的雅緻的小幅油畫和石印版畫、博納爾的色彩豐富的裸體女人像和家庭生活情景,均為這一流派的代表作。

內景主義歷史背景

內景主義產生的思想基礎,是有感於西方社會的尖鋭矛盾和人性的喪失,企圖逃避現實,與世隔絕,尋求一個温暖的封閉的小空間。 [1] 
19世紀後期,法國第三共和國時期,社會政治生活趨於穩定,巴黎城市生活方式也趨於成熟。尤其是巴黎公社普法戰爭這“內-外”的動盪和混亂歸於終結之後,城市居民更加渴望穩定的和有利於家庭的生活。室內照明的改善,有利於城市居民家庭生活的滿足。在印象派活躍的最末的年代,他們的關注點也隨着這一社會傾向而發生了改變。
比如,博納爾維亞爾等人,在題材上更注重中產階級家庭生活場景,表達追求舒適、平穩和有品位的生活。有意思的是,博納爾和維亞爾等人也被稱之為“內景主義”畫家。他們筆下的所謂“內景”,還不只是舞廳或咖啡館的室內,而純粹是家庭的內部,客廳、書房、起居室,乃至卧室和牀榻。
良好的室內照明光延長了夜間家庭活動的時間,同時豐富了內景主義畫作的取材對象。兒童遊玩和做功課,家庭主婦的女工,成年人的閲讀,以及一般性的室內娛樂活動,都得到相應的延長。黑夜來臨,白晝卻依然在室內延續。尤其是煤氣燈和電燈的出現,使得閲讀行為不受自然光照的限制,幾乎可以隨時發生。閲讀的增加,知識普及面的增加,也使得“啓蒙”變得更為直接和便利,使“啓蒙”的普泛化成為可能。燈光下的閲讀和沉思,塑造了一種城市居民特有的“內在性”。一種普魯斯特式的內在生活,一種依賴沉思、回憶和冥想來填充的、內在的時間和空間。
中產階級的家庭內景具有一種舒適、温馨而又親切的氣氛,被明亮、甚至是道德理性的光芒所照亮。室內相對私密和孤立的環境,一種與外界相分離的更為純粹的內部,被展示出來,成為理想家庭生活的樣板。 [6] 
作為內景主義畫派領袖之一,愛德華・維亞爾這個名字幾乎與他的家庭生活室內場景作品是同義語。內景主義的畫作代表了他藝術中最根本的平衡協調――對17世紀荷蘭繪畫中的現實主義傳統進行的創新詮釋。他以納比派的方式和保羅・塞律西埃的綜合派風格進行創作,表現出關於圖案、裝飾元素和線條的敏鋭審美感受,同時堅持對場景真實精確地呈現,並使得兩者協調融合。他的很多作品都被灌注了一種神秘的、脱俗的氣質,而精妙的色彩和對光線與大氣效果的抒情呈現則激發出一種強烈的情緒。 [1] 
維亞爾反對學院派藝術,發表造型單純化與裝飾性色面結合的作品,畫面中對光線的遊移描繪非常突出,技法出神入化,取材喜好身邊婦女的家庭生活,描繪平靜、平凡的愛情生活光景,又被稱為親和主義(intimisme)的代表畫家。
維亞爾的取材傾向與他的童年經歷密不可分。維亞爾的母親出身織繡設計家庭,在燈光下織繡彩色絹布的女工們工作的光景,讓維亞爾感受深刻,因此他畫下許多以織繡女人為主題的油畫。 [5] 

內景主義藝術特色

內景主義雖然也運用分解色塊技法來捕捉瞬間的光線和氛圍,但並不像印象派畫家那樣對客觀世界進行直接的嚴格的觀察,而是採用帶有較多主觀情緒的誇張和失真的色彩,以滿足表情達意的需要。 [1] 

內景主義代表藝術家及作品

內景主義愛德華·維亞爾

《長椅子》維亞爾 《長椅子》維亞爾
這幅《長椅子》具有內景主義繪畫的典型性:筆觸細碎,類同鑲嵌,但氣氛恬靜,不構成激情。維亞爾常從畫室的一角,去觀察起居室或熟悉的窗外小景,他喜愛描繪室內景物,常以裝飾性色彩把室內環境中的細節表現得富有情趣。 [7] 

內景主義皮埃爾·博納爾

博納爾的父親是陸軍軍官。在資產階級家庭長大的博納爾,在大學學習法律的同時,還在朱利安美術學院學習繪畫,在那裏他結識了保羅·塞呂西耶維亞爾,並和他們共同開創了自詡是新藝術先驅的納比畫派
博納爾作品
博納爾的作品多以自己和妻子瑪爾泰共同沐浴等和睦的日常生活情景為切入點,用鮮豔且豐富的色彩營造出非常温馨的氛圍,也因受浮世繪等日本美術的影響,畫面具有平面性和裝飾性。 [8] 

內景主義影響

內景主義在技法上依然沿襲印象派的分解色塊技法捕捉瞬息萬變的光線和色彩。但他們也不得不以誇張的和不自然的色彩來表達對城市內在生活之可靠性及其價值觀的一絲疑慮。
維亞爾的《粉色牆紙的室內》系列,在明亮的光照下,室內反而被光線擠壓,顯出一個沒有透視深度的平面。室內的色調雖然是怡人的暖色,但仍然可隱約感覺到一絲焦慮、令人不安的氣息彌散其間。那些屬於本能和慾望的人性部分,被驅趕到燈光消逝之後的夜夢的領地,那是夜的深淵。外在光照的明麗和清晰的不斷增強,反過來也強化了資本主義文化更加幽深的“內在性”。這樣,也就不可避免地預示了20世紀初的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的誕生。在表現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狂亂的夜夢裏,印象派式的僅在光色方面的輕度紊亂和扭曲,便顯出了19世紀式的温文爾雅。 [6] 
參考資料
  • 1.    楊建飛主編,500年大師經典1500-2000年大師經典作品精選素描風景,中國書店,2016.11,第128頁
  • 2.    鮑昌等主編,文學藝術新術語詞典,百花文藝出版社,1987.10,第669頁
  • 3.    鍾涵著,廊下巡禮,人民美術出版社,1995.02,第283頁
  • 4.    趙蘇蘇編,英漢百科專名詞典,商務印書館,2008.12,第546頁
  • 5.    霍星光主編,大師色彩,河北美術出版社,2014.06,第136頁
  • 6.    張立升主編,社會學家茶座第48輯,山東人民出版社,2014.02,第133頁
  • 7.    朱伯雄主編,世界經典美術鑑賞辭典,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09,第368頁
  • 8.    (日)田邊幹之助著,畫家事典,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9.06,第1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