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兔絲

(漢語詞語)

鎖定
兔絲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tù sī,是一種植物名,即菟絲子,該種為大豆產區的有害雜草,並對胡麻苧麻、花生、馬鈴薯等農作物也有危害。種子藥用,有補肝腎、益精壯陽及止瀉的功能。也被用來比喻為妻室。
拉丁學名
Cuscuta chinensis Lam.
別    名
禪真
豆寄生
豆閻王
黃絲
黃絲藤 展開
別名
禪真
豆寄生
豆閻王
黃絲
黃絲藤
雞血藤
金絲藤等 收起
亞    目
茄目
菟絲子科
亞    科
菟絲子亞科
菟絲子屬
分佈區域
華北、華東、中南、西北及西南各省,伊朗、阿富汗、日本等
中文名
兔絲

兔絲原意

一年生寄生草本。莖纏繞,黃色,纖細,無葉。花序側生,少花或多花簇生成小傘形或小團傘花序;苞片及小苞片小,鱗片狀;花梗稍粗壯;花萼杯狀,中部以下連合,裂片三角狀;花冠白色,壺形;雄蕊着生花冠裂片彎缺微下處;鱗片長圓形;子房近球形,花柱2。蒴果球形,幾乎全為宿存的花冠所包圍。種子2-49,淡褐色,卵形,長約1毫米,表面粗糙。
分佈於中國及伊朗、阿富汗、日本、朝鮮、斯里蘭卡、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生於海拔200-3000米的田邊、山坡陽處、路邊灌叢或海邊沙丘,通常寄生於豆科、菊科、蒺藜科等多種植物上。

兔絲文學作品

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兔絲》,全文如下: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絲蔓,依倚榛與荊。
荊榛易蒙密,百鳥撩亂鳴。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縱橫。
樵童斫將去,柔蔓與之並。翳薈生可恥,束縛死無名。
桂樹月中出,珊瑚石上生。俊鶻度海食,應龍昇天行。
靈物本特達,不復相纏縈。纏縈竟何者,荊棘與飛莖。

兔絲意義引申

喻妻室。明高明《琵琶記·官媒議婚》:“閒藤野蔓休纏也。俺自有正兔絲,親瓜葛。”明屠隆《曇花記·超度沉迷》:“託身在煙巒霞嶠,那管你風情月調,既撇卻兔絲了,既撇卻兔絲了,豈復惹閒花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