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光福古鎮

鎖定
光福鎮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是江蘇歷史文化名鎮,距蘇州城西25公里,地處太湖之濱,鄧尉山麓。它是一座嵌入太湖的半島。主要景點有銅觀音寺司徒廟聖恩寺石嶁庵香雪海等,更有光福核雕等一批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文名
光福古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吳中區
地理位置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
面    積
0.62 km²
電話區號
0512
郵政編碼
215159
著名景點
銅觀音寺
著名景點
司徒廟
聖恩寺
石嶁庵
香雪海
車牌代碼
蘇E、蘇U
榮    譽
AAAA景區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門票價格
聯合門票:56元
建議遊玩時長
1天

光福古鎮發展歷史

光福古鎮
光福古鎮(5張)
光福的名勝古蹟星羅棋佈,人文資源又十分豐富。光福山水如畫,花果遍地,南朝梁大同年間九真太守舍宅為寺,取其“光福”兩字,故名。悠久的人文歷史和深厚的文化沉積,為這裏增添了迷人的典故和神秘的傳説,而光福則在撲朔迷離之間愈加顯得魅力無窮,令人神往不已,是中外客商投資開發的熱土。 光福自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美稱,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享有“魚米之鄉”,“四季有果”之美稱;光福是傳統工藝之鄉 ,蘇繡的發源地之一,精湛的雕刻工藝巧奪天工;光福人文景觀,名勝古蹟密集,吳文化內涵深厚,形成了多層次的旅遊專線,是國家太湖名勝風景區之一。
光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六七千年前,考古學家在東太湖水域底部發現了六七千年前的稻穀、瓦片、絹片、絲絨、竹器、紡輪等遺物。光福鎮相傳為吳王養虎處,蕭梁時建光福寺於龜峯,遂以寺名鎮。

光福古鎮景觀

光福古鎮銅觀音寺

銅觀音寺 銅觀音寺
銅觀音寺,坐落於蘇州吳中區光福鎮龜山南麓下街。原名光福講寺,始建於梁朝天監二年(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曾作為高僧講經授道之所,在唐朝時期達到鼎盛。因寺內原供奉有銅觀音像,又名銅觀音寺。保留的建築有大殿、西方殿、寺橋及光福塔。寺前跨河而建的寺橋十分古樸。橋長16.1米,寬3.05米,梁式,兩側沿口為武康石質,雕鑿着雙龍戲珠,萬字紋飾,琢工精良,為宋代舊物。作為吳地最古老的寺院,它與寺前宋代的石橋,寺後山頂光福古塔,寺院內廊壁古香古色的碑碣古刻都已經成為蘇州重要的珍貴文物瑰寶。
光福寺的前身是私家住宅,系黃門侍郎(侍從皇帝、傳達詔命要職)顧野王舍宅為寺。唐代武則天當政時期(685-704年)改為光福寺,香火十分鼎盛。宋代康定元年6月(1040年),有位村民在光福寺旁取土,挖得銅觀音一尊,隨即敬贈給光福寺。由此轟動了吳郡各地,朝拜佛教徒絡繹不絕,人流如海,人們改稱光福寺為銅觀音寺。惜幾經廢興,現存大雄寶殿、西方殿都是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修建。
現光福銅觀音寺及光福寺塔、香花橋被公佈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光福古鎮光福寺塔

光福寺塔 光福寺塔
光福寺塔,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光福鎮龜山。建於梁朝大同年間(535-546 年),本名舍利佛塔,據傳塔內原收藏有大方廣佛華嚴經和光福寺開山祖師悟徹和尚的舍利。光福寺塔在唐代會昌末年(846年)塔毀於火。鹹通年間(860至874)由銅觀音寺的方丈四處化緣籌資重建。塔檐木早毀於清代嘉慶年間雷擊大火。後又屢經毀修,久歷淪桑,飽受風雨剝蝕,現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9年蘇州市政府投資修繕保護。塔矗立在寺後龜山之巔,塔為四面七級,高27.95米,平面呈正方形,為磚木混合結構樓閣式佛塔。底層西北面設券門,二層以上四面置壺門,各層門內壁左右置佛龕,陳列佛像49尊。塔的頂部設有方形、圓形、八角形等各不相同的藻井。各層置腰檐平座,做法簡潔樸素。塔底層設迥廊,各層均按有樓板,可拾級而上。該塔外觀古樸。由於位置得當,加上週圍景物襯托,頗有“不在畫中已入畫”的意境。若登塔頂,放眼天平、靈巖諸山,彷彿近在咫尺。登塔眺望,遠山峯巒連綿,東西崦湖交相輝映。值得一提的,明代蘇州文人、“吳門畫派”創始人沈周多次登上光福寺塔,寫了《登光福塔》一詩,生動地描述了登塔賞覽風光:“山圍水抱開農桑,樂土風光真畫裏”。結尾又深表感慨:“三年潢潦(積水成澇)我無家,恨不攜書亦居此”。

光福古鎮光福寺橋

光福寺橋 光福寺橋
光福寺橋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銅觀音寺前,為梁式石橋,亦稱天寺橋、香花橋。因與寺門前石階連成兩個凹形的軸對稱圖案,民間俗稱“翻轉橋”。欄杆、鎖口石、壓頂石均以武康石鑿成,扣之有聲,鏗鏘作響,故稱琵琶橋或響石橋。橋上石雕雲龍和萬字紋圖案,古樸遒勁,線條流暢。寺橋十分古樸。橋長16.1米,寬3.05米,梁式,兩側沿口為武康石質,雕鑿着雙龍戲珠,萬字紋飾,琢工精良,為宋代舊物。是不可多得的宋代石橋的實例。

光福古鎮香雪海

香雪海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鄧尉山,為中國四大賞梅勝地之一。
香雪海 香雪海
香雪海因康熙三十五年江蘇巡撫宋犖賞梅後題“香雪海”三字鐫於崖壁,從此香雪海名揚海內。乾隆六次南巡,每次必到香雪海賞梅,現有乾隆詩碑一座。詩碑旁是著名的梅花亭,出自近代吳中工匠,香山幫傳人姚承祖之手。半山腰有聞梅館,遊人在此可品茗賞梅,山頂新建觀梅亭一座。另有“華光萬頃”,“客到無人管迎送,送迎惟有古梅花”,“瓊枝疏影”,“幽姿冷妍”及宋犖詩等摩崖石刻和泉水“梅泉”。香雪海除了初春賞梅外,每年六月中旬,大片木荷開放。木荷被稱為森林衞士,因其不燃燒,被世界各國用作防火林,又具有觀賞價值。掩映在梅花叢中的古聞梅軒和梅花亭,就像飄浮在茫茫雪海之上的玉宇瓊閣。人們沿着曲折幽深的花徑前行,大有“入山無處不花株,遠近高低路不知”之感。登上梅花亭極目眺望,滿山遍野,綿谷跨嶺,雪海盪漾,銀波耀眼,蔚為壯觀。
1986年香雪海被公佈為吳縣文物保護單位,現由於行政區劃調整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鄧尉探梅
在光福“鄧尉探梅”早已成為一種習俗。鄧尉山植梅,始於漢唐,發展於宋元,興盛於明清,素有“鄧尉梅花甲天下”的盛譽。梅花除觀賞外,可入藥,可食用,故當地人都以種植梅花為業。宋孝廉張誠《探梅》詩中有“望衡(橫)千萬家,種梅如種穀”之句,“十里梅鄉”就是當時真實情景的寫照。康熙南巡寫下了“鄧尉知名久,看梅及早春,繽紛開萬樹,相對愜佳辰”之詩句。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江蘇巡撫宋犖來此賞梅,賦詩《雨中元墓探梅》,“香雪海”遂名揚天下。乾隆帝曾6次到鄧尉探梅,並6次賦詩,有御碑和石刻為證。

光福古鎮司徒廟

司徒廟 司徒廟
司徒廟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光福鎮西的澗廊村東南,是東漢光武帝的大司徒鄧禹的祠廟。又叫古柏庵、柏因社、柏因精舍。司徒廟始建年代歷史未載,無以考證。殿宇是清末民初重建。也叫鄧尉廟,廟裏有四株古柏,樹齡近二千年。司徒廟現存廟宇殿舍兩進,共二十餘間。佈局為傳統院落式。前為牆門,門前分立石獅一對,進門沿主軸為山門、大殿。二者間由院落隔開,兩側有邊廂,廟左附有院子,植有古柏名木,並置賞柏廳,廳後即為聞名於世的四株古柏園。
1986年司徒廟及古柏被公佈為吳縣文物保護單位,現由於行政區劃調整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清奇古怪
清奇古怪 清奇古怪
清奇古怪為蘇州光福司徒廟內的四株兩千年古柏,相傳為鄧禹親手所植,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這四株古柏造型別致,姿態各異,雖經千年風霜雨雪,日曝雷擊的侵襲,卻依然遒勁壯觀,猶如天然盆景,堪稱天下奇絕。據傳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巡視來此,被這四株古柏大為吸引,歎為觀止,分賜四柏為“清”、“奇”、“古”、“怪”。“清”者,主杆粗壯挺拔直聳雲天,體態穩健,枝葉蒼翠,英姿颯颯,給人挺俊、清朗,富有朝氣的感覺。“奇”者,主幹似腰被斬後斷成兩枝,一枝垂到在地面又鬱鬱葱葱;另一枝在離它幾米遠的地方鑽進地裏又重新伸出新枝,長成一棵新的古柏,真是新枝出於枯木,頗有枯木逢春之趣;
“古”者,少皮禿頂,古樸蒼勁,姿態肅穆,紋理縈紆似百索繞軀盤旋而上,又如蛟龍盤繞在身。給人以粗獷憨厚之感。
“怪”者,不知何年何月被雷劈成兩爿,一爿遠離母本落地生根,卧地三曲,形似筆架,又似走地蛟龍,另一爿卻似懸空吊籃,就地卧到,似昂首蛟龍,欲騰空起飛之勢,實謂怪者!
清、奇、古、怪儘管遭受千百年的磨劫,瘡疤累累,卻依然鬱郁蒼蒼,四季常青,顯示出一副百折不撓的氣概。那種堅韌不拔,威武不屈的性格,給人以充滿希望和奮發抗爭的感受。
經文石刻
司徒廟賞柏廳側碑廊內,置有兩部佛經。一部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正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楞嚴經》。一部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簡稱《金剛經》。
《楞嚴經》由吳門章懋德鐫刻,字跡勻稱,刀法有力,至今仍十分清晰。該石刻本當送藏涿州房山,因清兵入關,兼之河竭道閼,不得已才藏光福下絞村獅林寺內, 1976年因獅林寺年久失修塌毀,由吳縣文物管理委員會,移置司徒廟碑廊中。《楞嚴經》是一部保存得非常完整的明代石刻經卷。
1957年8月30日《楞嚴經》石刻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光福古鎮聖恩寺

聖恩寺 聖恩寺
聖恩寺,全稱天壽聖恩禪寺。坐落在蘇州市吳中區光福玄墓東南,柴莊嶺下,面太湖。唐天寶年間創聖恩寺“天壽寺”。南宋寶祐年間又建“聖恩禪庵”,寺庵並列,曾被闢為上、下道場,元天順元年(1328)幼主阿速吉八敕賜“聖恩禪寺”匾額。至正初天壽寺毀於火災,聖恩禪庵倖存。為佛教南宗發祥地,清康熙、乾隆到光福探梅多次駐足於此。至正九年(1349),江南名僧千巖元長禪師之高足萬峯時蔚禪師從杭州入吳,卓息玄墓山。由於萬峯的到來,信徒漸多。明洪武九年(1376)闢地建觀音閣及諸殿室,聖恩寺初顯規模。
大雄寶殿前有巨柏三棵,樹齡一千八百餘年,最粗一棵腰圍5.2米,挺拔勁秀 活化石。康熙帝所題《松風水月》碑,乾隆賦並書寫的一塊詩碑《再鄧尉香雪海歌舊韻》
正月初九為帝釋天(玉皇)誕辰,俗稱“天生日”。蘇城有“齋天”之習俗。聖恩寺“齋天法會”自康熙三十八年(1699)詔建“萬壽道場”始,由來已久,是日“酬願者駢集,觀者如堵”。每年到聖恩寺參加“齋天”法會的人數達3—5萬人。經常車堵於光福鎮中,人擁在聖恩寺外。自正月初八到初十,歷時三天,熱鬧非凡。每到這個日子,來自各方的善男信女、遊客、商販都會雲集於此。其為佛教聖地,是日宣揚祈福禳災,祈求平安吉祥的心願,保留了眾多的民間藝術活動。
1986年聖恩寺被列為吳縣文物保護單位,現由於行政區劃調整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光福古鎮石嶁庵

石嶁庵 石嶁庵
石嶁庵,位於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潭山,又稱石嶁精舍。庵始建年代無考,清初無聲禪師居之。石嶁庵現有民國年間建築數十楹,原供有緬甸信徒所贈玉佛。院中數株芭蕉,一架紫藤,象是一户書香人家,大殿亦不高大,如民居一般,門上方懸掛的“放大光明”四字一匾。兩側偏殿現為遊人休憩之所。殿後山崖旁,有泉,清冽甘芳,歲旱不竭,脱塵禪師命之“餘留泉”,是有餘和留“我”在此的意思。庵左有萬峯台,有明趙宦光題刻“萬峯台”三字,相傳為元代萬峯祖師修煉之所。
台上現有清代至民國年間摩崖石刻多處。站在萬峯台上,可見諸山蜿蜒相向,太湖雲帆上下,七十二峯離立波際,抱攬光福地區青山綠水之美,舊時為鄧尉探梅必到之處。
石嶁庵於1986年被列為吳縣文物保護單位,由於行政區劃現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光福古鎮民俗文化

光福核雕 光福核雕
光福核雕歷史悠久,技藝精湛。明代文學家魏學洢的散文《核舟記》記述了明天啓年間常熟王叔遠在不滿一寸長的桃核上雕刻出《東坡遊赤壁》的場景,被驚讚為“靈怪之材”。清代乾隆初年,蘇州微雕藝人杜士元同樣用桃核雕刻了《東坡遊赤壁》,他在小船上增雕了船工,被當時稱為“鬼工”。 核雕是蘇州地區獨有的民間藝術,光福是近代核雕的發源地。
2006年光福核雕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承下來的核雕技藝,主要以橄欖果核為材料,橄欖核來自廣東一帶的“烏欖”品種,質地硬而細膩。有了好的材料才能製作出好的工藝品。蘇州核雕工藝精巧,作品造型活潑,立體感強;線條明晰,人物有神,風格細膩,集中反映了蘇州工藝雕刻“精、細、雅”的神奇魅力,是我國微雕傑出代表。
核雕的技巧以浮雕、圓雕和透雕為主,外形基本保持果核的原形。核雕形式有三個系列:珠串式、墜件式和擺件式。所反映的題材一般有四個系列:吉祥如意系列、神仙人物系列、民間民俗故事系列和山水園林系列。精美的核雕工藝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技藝價值、實用價值和收藏價值。

光福古鎮發展

2012年起,光福鎮投入約4億元巨資,按照國家4A級景區創建要求,在景區旅遊交通、遊覽、旅遊安全、衞生、郵電、購物、綜合管理、資源和環境保護等八個方面改造提升,景區整體面貌煥然一新,旅遊品質明顯提高。 [1] 
2013年10月中旬,接受了國家4A級景區創建檢查考評,獲得了考評組的充分肯定。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