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元德通寶

鎖定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 西夏崇宗皇帝元德年間(公元1119-1127)鑄造。漢文錢,有楷書隸書行書三種錢文。其直徑一般在20毫米----25毫米之間。隸書品也不多見,尤其楷書、行書品極其難得。請大家欣賞上海博物館藏品真書體元德通寶小平錢,直徑24毫米,厚1.5毫米,光背。是品傳世極罕。另鑄有“元德重寶”錢。
中文名
元德通寶
鑄造時間
西夏元德年間(公元1119-1127)
直    徑
20毫米----25毫米
發現地
寧夏、內蒙等地

元德通寶簡介

西夏元德通寶 西夏元德通寶 [1]
元德年間(公元1119~1126年),西夏崇宗趙乾順鑄有元德通寶。此錢為漢文真書,錢文直讀。存世稀少,多發現於寧夏、內蒙等地。 [1] 

元德通寶西夏曆史

西夏是以党項族為主體建立的多民族政權,党項族原是甘南、川北地區羌系的一個分支,自遷徙甘肅、寧夏和陝西北部定居後,始從事農耕生產。據史料載:長期以來,党項族一直深受漢文化之影響,早在唐太宗貞觀年間,党項族首領率部族歸附於唐,受到冊封,賜姓李,後成為唐之藩鎮。北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宋廷封元昊為西平夏王,賜姓趙。隨後,元昊首先用武力解決了與吐蕃的矛盾,然後揮師西進,攻取回鶻的瓜州(今甘肅安西)、沙州(今甘肅敦煌)、肅州(今甘肅酒泉),完成了對河西走廊的控制。元昊稱帝后,建立大夏政權,改元天授禮法延祚,以興慶府(今寧夏銀川)為都城,史稱西夏。其全盛時期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餘里,倚賀蘭山為固”。
從文獻資料上看,西夏的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商業貿易是社會經濟的組成部分;農業主要分佈在河西、河外諸州及黃河東岸的西平府(今寧夏靈武)一帶。這些地方大多土地肥沃,並有水利之便;“地饒五穀,尤宜稻麥”。從事農業生產的基本上是以漢人為主,對西夏的經濟發展起着至關重要作用。在發展農業的同時,也十分重視畜牧業的發展,並專門設立“羣牧司”進行管理。橫山以北和河西走廊一帶是當時最好的牧場,水草豐美;從事畜牧業的多為党項、吐蕃、回鶻人,畜牧產品在社會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
西夏的手工業以毛布紡織品最富特色,氆氌、毛氈、毛毯成為外銷名品;造紙、印刷、釀造也具有相當水準;採礦、冶鐵、陶瓷、金銀器等多由官府作坊生產,所制兵器享有盛譽;鹽業也十分發達,鹽州(今陝西定邊)所產青白鹽暢銷關隴等地,是西夏外貿和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商業貿易除西夏興慶府西涼府(今甘肅武威)、西平府為主要內銷集散地外,主要是同宋設立榷場和在沿邊開放“和市”,宋境內以保安軍(今陝西志丹)和高平寨(今寧夏固原西北)兩大榷場規模為最,雙方特設貿易機構,互通有無。當時榷場貿易是西夏大宗税收構成的重要途徑。在貨幣流通方面,由於西夏境內因缺乏銅礦資源,主要還是行用宋錢及少數遼錢;景宗元昊稱帝改元后, 採納謀臣張元“聯遼制宋”建議,對宋用兵。宋、夏經過持續幾年的三川口(今陝西安塞東南)、好水川(今寧夏隆德西北)、定川砦(今寧夏固原西北)戰役後,於天授禮法延祚七年(1044年)五月,雙方達成罷戰和議,宋每年“歲賜”銀、絹、茶折銅錢25萬餘貫,允許恢復榷場
西夏開國皇帝元昊是個十分有政治頭腦的人,對於其父李德明在世時奉行的聯遼睦宋政策一直不甘情願,認為党項族要獨立自主,首先是要保存和發展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自嗣位後,不再接受封號,廢棄唐、宋以來賜姓;改姓嵬名氏,名曩霄,自號“兀卒”,漢語“青天子”之意。隨後,開始實施禿髮令、定服飾、造文字、簡禮儀、立官制。尤其是親自謀劃創制党項文字,命大臣野利仁榮等人蔘照漢字,演繹編成“蕃書”十二卷,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党項文字,即西夏文。頒佈之日,舉行大典慶賀,以示重視。並專門設立蕃字院和漢字院,挑選境內才華出眾的党項人和漢人主持通譯文書;經過多年使用及民間推廣,西夏文逐級形成了固定應用文字。這無疑是對党項文化的發揚光大,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枝奇葩。
由於意識形態和民族利益的衝突,西夏建國後,始終存在着蕃學、蕃禮與漢學、漢禮之爭,並導致宋、夏間戰爭不斷。景宗元昊興蕃抑漢,與宋達成和議後,用“夏國主” 名義向宋稱臣,以換得宋大批“歲賜”。毅宗李諒詐興漢抑蕃,恢復李姓;雖多次率軍侵犯宋境,最終還是與宋講和。惠宗李秉常八歲即位後,由梁太后攝政,梁氏雖為漢人,為籠絡党項貴族,反而採取興蕃抑漢政策。在對宋朝關係上,梁太后摒棄毅宗在位時與宋訂立的講和約定,窮兵黷武,連年對宋用兵,以期通過戰爭手段來向宋朝索取更多的厚賜。然而事與願違,戰事一起,“歲賜既罷,和市亦絕”;雖説戰爭以西夏勝利告終,但因國力有限,承受不了戰爭耗費,導致民生困苦;造成財力枯竭,物價暴漲,尺布竟至萬錢,民怨沸騰不止。
崇宗李乾順三歲即位,是西夏的第四代皇帝,因年幼無知,朝政仍由“一門二後”的第二代梁太后操縱;梁氏母黨採取附遼反宋國策,繼續對宋用兵;並裹脅崇宗御駕親征,大舉入侵宋境。因不得人心,梁太后被鴆酒毒死後,十六歲的崇宗開始親政,將國策改為附遼和宋,一字之差,對西夏政權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由於他喜好舞文弄墨,附庸風雅,對漢文化十分傾慕;為改變西夏落後之陋習風氣,加強党項貴族的封建化意識,他採納漢官御史中丞薛元禮上疏提議,“士人之行,莫大於孝廉,經國之模,莫重於儒學”。並下令在蕃學之外把漢學定為“國學”,請博學之士專講漢學;並設立養賢務,用公費國帑供給食用,大力推行漢化教育,為朝廷培養適用的官僚人才。 [2] 

元德通寶貨幣背景

最能突出表現崇宗重視漢文化特色的就是在鑄幣方面,從元德年間(1119~1126年)開始,一改過去只鑄西夏文錢的狀況,出現了用漢文鑄造的“元德通寶”、“元德重寶”錢,這是西夏自鑄幣以來第一次正式鑄行的漢文流通貨幣,也是當時社會歷史背景的真實反映。元德初年,宋、金訂立盟約,聯合滅遼;崇宗雖説為救遼費盡心機,然於事無補,後崇宗審時度勢,附金稱臣;金視為藩國,把原屬遼的西北地帶及陰山以南大片土地割讓給西夏。國力的陡然增強,使崇宗躊躇滿志,趁機攻佔宋境西北地區;遼、宋相繼亡後,西夏又得到了陝西北部和湟水流域大片土地。
西夏所鑄元德年號錢,有二等幣值,形制上有小平、折二之分,錢文上則有“通寶、重寶”之別;所見所聞及譜錄中所載,錢文均為漢文直讀,未有超其右者。然小平錢中尚有大樣一種存世,其錢文旋讀,書體近於行楷,文字隱起;版式大異於諸譜所載,當為另類別品,值得探討。從實物上看,這枚超乎想象之神物,經泉界眾多名家上手推敲,認為確係真品勿庸置疑。重要的是這枚從未見過的珍貴錢幣,是否有例證來説明它存在的合理性。 [2] 

元德通寶珍藏價值

西夏漢文元德錢的正式鑄行,主要是崇宗親政後改變了國策,使西夏與宋朝罷戰日久,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宋朝又重新恢復“歲賜”和開放榷場,使西夏社會經濟有了快速發展。此時,有識之士曾提出“富國之方,無非食貨”的建議;而一貫堅持提倡漢學的崇宗,極有可能就此汲取北宋幣制的優越性特點,採用漢文開鑄了元德年號錢。其錢文楷書直讀,“通寶”為小平,錢徑一般為24毫米左右;“重寶”為折二大錢,直徑一般在29毫米左右。惟兩者鑄量甚少。譜錄中所載的元德年號錢,有小平、折二兩種。小平錢書體有隸、楷之分;隸書小平舊譜曾列為無考品,今根據出土地域情況,已定為西夏所鑄,其存世亦少,偶有所見。楷書小平則有大小樣和大字版之別,其無論何品種,均極為稀罕,“重寶”折二錢亦有大小樣兩種,且錢文版式不同,大樣者多被認為是折三錢,殊為珍貴。楷書小平與“重寶”大錢,昔被列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2] 

元德通寶現存珍品

從出土報道資料上看,西夏漢文錢似以惠宗李秉常所鑄的“大安通寶”錢為早,該錢於1981年在內蒙古林西縣三道營子出土窖藏錢中首次發現,曾引起錢幣界關注。根據實物分析研究,多認為這枚大安錢是參照唐開元或北宋太平錢改範所為;其錢文為真、隸兩種書體,背穿上隱見月紋,且形制與西夏鑄錢風範有所不類。因該錢時為孤品,故一時無法定論,不置可否。據説起因可能在於清人孟麟《泉布統志》所載,書中有一枚傳世品,被列為西夏鑄錢;由於此書謬誤太多,後人多不信其真。
如依據客觀事實而言,內蒙古林西出土的這枚漢文大安錢,極有可能只是試鑄而已,故存世極少。是時所流通的貨幣,應為大量的宋錢和少數遼錢西夏文錢,除了量能關係外,當時的社會形態也起到決定作用。按説大安年間梁太后把持朝政,恢復蕃禮;囚禁惠宗,數次侵宋,惠宗復位後雖下令以漢禮更換蕃禮,但梁氏母黨勢力仍強,不可能鑄漢文年號錢。只有在梁太后死後,皇族勢力佔上風時,才有可能鑄造;幾個月後,惠宗改元,不久即亡。故漢文大安錢,因屬草創階段所鑄,才有用唐、宋舊錢改範之舉。若按推理,鑄錢乃國家正典,景宗元昊稱帝建號後本應鑄錢以示正統,但卻從未見聞過實物。從錢譜所載和出土實物上看,目前西夏鑄幣中最早的錢,當屬毅宗李諒祚所鑄的西夏文“福聖寶錢”。雖説毅宗酷嗜愛好漢文化,親政後即時下令停用蕃禮,並改回漢姓,但鑄錢仍採用西夏文。所以,判斷一枚錢的歸屬,尤其是對於創見品的定論,應結合實物本身狀況,再從其歷史根源及當時的社會背景上去分析研究,這才是較為嚴謹的科學方法,而不能一概而論。
嘉德秋拍古錢幣專場中的這枚“元德通寶”旋讀大樣錢,直徑24.8毫米,重5.4克;堪稱前所未聞的譜外之物,方家見之無不驚心動魄。其早年出土於陝北橫山一帶,曾輾轉流傳於市,因索價甚高,一時難得歸屬;數年後是錢終為識家追回入藏,視同拱璧,被業內傳為佳話。是錢為幹坑罐藏,品相上乘,典型的西北坑口。其錢體鏽色無多,字口間雜以斑點綠鏽,硬度有加;背穿郭底側有少許片狀白鹼鏽,剔後可見紅斑。其地張不甚平整,微有隆起之狀和鏽斑,惟包漿甚好,潤而色古。其錢文為旋讀,疏密有致,拙中見巧,可謂鬼斧神工,粗獷大氣。書體多有行楷意韻,筆畫誇張,別具一格。“元”字二橫稍仰,尤以下橫兩頭上翹最為明顯,兒部撇劃近於“寶”字;“德”字為“一心德”,位置偏上且俯,連輪寄郭,雙人旁上下過穿;“通”字走之旁圓點,甬部昂頭開口、用字中豎不出,下張寬大,整體顯得肥碩凝重;“寶”字俯,起筆隨意,王爾部隱起,貝中亦然,分足甚大。其形制大字大樣,肉厚質重,銅色近水紅;製作規範,甚為精美,有初鑄試樣之可能。是碩果僅存的創見孤品,當可忝列西夏珍品錢之中。 [2] 

元德通寶樣品鑑賞

西夏元德通寶旋讀(直徑24.8mm),未見任何記載,為著名之海內孤品,極為珍罕,極美品,難得。
西夏元德通寶 西夏元德通寶
西夏“元德通寶” 旋讀珍品錢賞析。 [2] 

元德通寶相關內容

元德通寶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每十文重一兩,又讀作開通元寶(不能讀作開元通寶),錢背有星、月及其他紋飾,版別複雜。唐代以後仍有冶鑄,但形制與唐有別。唐代還鑄有少量“開元通寶”大錢,屬開爐紀念性質,後代也有偽造。另外,還鑄有極少的質開元通寶,十分罕見。
唐代開元通寶的鑄制與流通,在我國錢幣形制發展史上有着劃時代的意義。開元通寶簡稱開元錢或通寶錢。開元即“開國奠基”之意;通寶則是“流通寶貨”之內涵。銅錢名曰通寶,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貨幣作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錢為寶,則意味着貨幣即財寶觀念的增強和人們對其崇拜程度。

元德通寶康熙通寶

康熙通寶”背滿、漢文“蘇”羅漢錢式方孔銅錢,錢徑為26毫米,穿徑6毫米,面緣3.5毫米,背緣5毫米,重4克。該錢黃銅鎏金,錢文楷書,清晰秀麗,地張平滑,緣寬品佳。該錢於2000年在通州被發現,因存世比較稀少,也較為特別。
該錢的特點是,康熙的“熙”字類似“臣”旁,“寶”字中的“缶”寫成“生”字不出頭,“通”為單點,“甬”頭略俯;邊緣較寬,尤其是在面背文字的筆劃間及錢緣的內邊道處留有刻琢的刀跡;錢面、背地張皆凸起,錢文微下陷,字字顯得深峻、乾淨,與翻鑄之錢有着明顯的區分;內、外廓和文字的表面都鎏過金,並有金屬剝落的流通痕跡等。
孫仲匯先生在《錢幣鑑賞》中説:“仿羅漢錢康熙套子錢,所見有滿漢文同、寧、宣、原、薊、廣等多品。這種康熙通寶的“熙”字寫法和羅漢錢同,但其餘三字接近楷書,所以稱它們為仿羅漢錢式……可能當時20局並鑄,為某局之開爐套子錢。”
據載,在康熙時期和康熙之後,對通州實行獎勵墾荒制度,農耕面積不斷擴大,使人口逐漸地遷移和增加,加速了貨幣的流通量。在這樣的情況下,該錢流入通州一地,是與之大有關係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