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元和塘

鎖定
元和塘,本名常熟塘,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疏浚後更名為元和塘。元和塘位於陽澄澱泖區西北部,望虞河陽澄湖之間,河線南起蘇州市環城河齊門橋,北至常熟市護城河走馬橋,全長39.10公里,沿線鄉鎮有元和、北河涇、北橋、渭塘、莫城、辛莊、度假區等。元和塘廣義匯流總面積約520平方公里,其中沿河圩區約180平方公里,範圍內總人口約60萬人。
元和塘是區域引排調節骨幹河道之一,具有防洪除澇、引水、航運等綜合功能。元和塘河線大體順直,呈西南——東北走向,兩岸支河70條,其中主要支河有黃埭塘、蠡塘河、永昌涇、冶長涇、界涇、張涇、練塘涇、辛安塘、張家港等,主要流向是向東北經常滸河白茆塘入江,向東入陽澄湖,經七浦塘楊林塘瀏河等入江。
元和塘,是陽澄湖西調節水量主要河道,也是蘇州、常熟河水路交通要道。 [2]  元和塘在區域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同時還具有行洪排澇、航運、工農業用水、生態及景觀等多種功能。是5級航道—蘇虞線組成部分。相城區段沿線碼頭共21處,常熟市段沿線碼頭共34處。元和塘水源還是兩岸農田的灌溉水源,兩岸直接灌溉面積為2185畝。
元和塘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沿途建有戴渡和張家甸館驛。清乾隆年間,於十裏亭(戴渡)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言子(言偃)的故里亭。常熟南門外元和塘上的清代永濟橋,為市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以後,相城區對境內元和塘啓動景觀改造工程,堪稱“蘇州小外灘”。 [3] 
中文名
元和塘
別    名
常熟塘、州塘
所屬水系
江蘇省陽澄河網
地理位置
江蘇省蘇州市
流經地區
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相城區、常熟市
發源地
江蘇省蘇州市環城河齊門橋
主要支流
黃埭塘、蠡塘河、永昌涇、冶長涇、界涇
河    長
39.1 km
流域面積
520 km²
河    口
江蘇省常熟護城河走馬橋
航道等級
5級

元和塘名稱變遷

元和塘,唐元和年間(一説唐元和二年(807) [2]  )疏浚,故名常熟塘,元代又稱州塘。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常熟知縣楊漣復築元和塘常熟段,以石愁堤,人稱楊公塘。其中,從齊門口向北至蘇虞公路橋段(西自永寧橋,東至官瀆口)俗稱洋涇塘河,名齊溪河、齊門市河;常熟境內豐樂橋至護城河段俗稱南市河 [8]  [12]  元代又稱州塘。 [4] 

元和塘幹流概況

元和塘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元和塘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元和塘,是將常熟市外城河(起點為護城河走馬橋 [3]  )與蘇州市環城河(起點為齊門橋 [3]  )南北溝通,長40公里 [15]  (一説38.42公里 [12]  ,一説39.10公里,其中姑蘇區段2.15公里、相城區段17.92公里、常熟市段19.03公里 [3]  ),河底寬30米~45米,河底高程0米~1.1米,河口寬30米~70米,排澇面積421.68平方公里(一説廣義匯流範圍西至望虞河,東至陽澄西湖、濟民塘,南至元和塘樞紐工程,北至常熟護城河,總面積約520平方公里,其中沿河圩區約180平方公里,範圍內總人口約60萬人。 [3]  )。沿線鄉鎮有元和、北河涇、北橋、渭塘、莫城、辛莊、度假區等。 [15] 
元和塘河線大體順直,呈西南——東北走向,主要流向是向東北經常滸河白茆塘入江,向東入陽澄湖,經七浦塘楊林塘瀏河等入江。 [3] 
元和塘北端常熟市總馬橋旁與山前塘相匯 元和塘北端常熟市總馬橋旁與山前塘相匯
元和塘常熟市南湖蕩段 元和塘常熟市南湖蕩段
元和塘常熟市辛莊鎮境內一段 元和塘常熟市辛莊鎮境內一段
元和塘相城區渭塘鎮一段 元和塘相城區渭塘鎮一段
元和塘蘇州城區陸慕段 元和塘蘇州城區陸慕段
元和塘蘇州城區段 元和塘蘇州城區段
元和塘起點——蘇州城區齊門與外城河交匯處 元和塘起點——蘇州城區齊門與外城河交匯處

元和塘水文特徵

元和塘蘇州市市區段由齊門至梅杏橋,全長1.8公里,河底寬8米左右,河面寬15~30米左右,枯水時水深2米。相城區(原吳縣)段17.72公里,枯水時水深2米,河底寬15米左右。但陸墓段河道較窄,河底寬僅6米,面寬10米,枯水時水深僅0.6~0.7米左右。常熟段18.9公里、枯水時水深2米,河底寬15米左右。元和塘為低平原區調節水量的重要河道,也是蘇州至常熟之間的水路交通要道,除相城區(原吳縣)境的陸墓段外,常年可通航60噸位船隻。水體除臨近市鎮河段有部分工業污水流入外,污染程度尚輕。 [4] 

元和塘主要支流

元和塘南通江南運河,西連漕湖、鵝真蕩、南湖蕩、六里蕩,東近昆承湖、陽澄湖,北達白茆、常滸河、福山塘,為低平原區調節水量的重要河道,也是蘇州和常熟之間水路交通要道。漕湖之東有永昌涇、黃埭塘、東錢涇、西錢涇,其北有冶長涇、鵝真蕩,諸水並流人元和塘;常熟境內匯辛安塘,穿張家港(河),並與白茆塘、常滸河、福山塘相通,主要支河有界涇、馳馬涇、洞涇、顧涇、張涇、項涇、楊園河、馬涇、莫城河、練塘河、六里塘、北塘河、辛安塘。 [12] 

元和塘徑流

張家港(河)在常熟市尚湖東南與元和塘交匯 張家港(河)在常熟市尚湖東南與元和塘交匯
張家港,原為張家港市南沙鄉與中興鄉之間一條長3公里的通江小港,因清道光、咸豐年間張抗後裔主持開挖而得名。解放後,1958、1968年,由國家投資重新開挖整治。設置張家港節制閘。張家港,南起吳淞江、北迄巫山張家港碼頭,全長121.1公里,沿途與吳淞江、婁江、楊林塘、七浦塘、元和塘、望虞河、十一圩港等河道相交,成為蘇州市陽澄、虞西、新沙三區域和無錫市澄錫區的一條通江引排骨幹河道,洪澇時泄排太湖洪水,乾旱時引長江水灌溉農田,也是蘇州溝通上海、無錫、常州和蘇北的內河干線航道。 [7] 
蘇州環城河,全長約15公里,上游來水河道均在城西、西北部,自南向北有胥江、上塘河、山塘河、十字洋河等;下游出水河道均在城東、東南部,自南向北有大龍港、江南運河、葑門塘、相門塘、婁江(至和塘)、元和塘等。環城河寬30~100米不等,底寬15~40米不等。枯水時水深2.5米左右,平均水深2.8米。百年來最高水位為4.37米(出現在1954年7月28日);最低水位為1.89米(出現在民國23年(1934年8月27日))。流速通常在0.1米/秒以下,部分河段常處於停滯狀態。 [4] 
南雪涇,位於相城區渭塘境內,西起元和塘東至盛澤蕩,全長4.75公里。在主河道上游南雪涇和下游楊端頭設2座4.0米孔徑阻水套閘。是元和塘東泄幹河之一。1969年冬至1970年春,動工拆除阻水的南雪涇套閘與洋端頭防洪閘,挖土方6000立方米,清除石方600立方米,河底寬15米,底高+0.50米,邊坡1:2。 [6]  [14] 
渭涇塘,在相城區。位於渭塘、太平兩處,西起元和塘東至濟民塘,全長11.3公里。渭涇塘是元和塘東泄千河之一。上游底寬一般在10-20米之間,而下游段河身窄小,最窄段筷子浜底寬5米,須解決上、下游排水不適應的矛盾。1969年疏浚工程重點拓寬太平橋,拓浚長度1.7公里,底寬10米,高低0.5米。由太平、渭塘兩個公社,完成土方6.20萬立方米,並同時改建太平橋舊束水石橋為水泥橋。 [6]  [14] 
湯宗潭,西起元和塘,因蘇虞公路湯家潭公路橋築壩曾失去排水作用。後因交通需要,1967年又重建公路新橋,恢復交通排水作用。工程拓寬下游段,在渭塘境內拓寬船了浜,排水入渭涇塘,一路向南折東通向濟民塘3.6公里,底寬8米,底高0.5米,由渭塘、太平、北橋三個公社共同實施,完成土方16.80萬立方米。 [6] 
裏塘河,又名蠡塘河,位於蠡口、陸墓境內,西起元和塘東至陽澄湖,全長7.25公里,為北部地區的重要東排千河。1958年,原蠡口公社組織3000勞力,按底寬20米,底高+0.50米標準,拓浚西段3.31公里(蠡口鎮東至寺前村),完成土方16.94萬立方米;1963年,拆除元和塘人口處阻水石拱橋,建成3孔、21米水泥樁排架木麪人行便橋;1969年冬,續浚寺前村至五汾涇人陽澄湖一段3.80公里,由陸墓、蠡口兩公社出動4000餘民工施工,翌年春節前竣工,共挖土方12.30萬立方米,縣補助經費6.50萬元;1973年3月,蠡口公社負貴拆遷公私房屋29間,將元和塘進口處約200米市鎮束水河段,由10米拓寬至25米,興建河岸重力式漿砌塊石擋土牆,重建28米雙曲拱人行橋,總投資2.6萬元。逐步改善了裏塘河人口段石橋阻水的矛盾。 [6] 
蠡塘河,一名裏塘河。西起相城區蠡口元和塘,東至濟民塘,河長7.25公里,河底寬10米,河底高程0~0.5米。 [14] 
徐大港,位於陸墓鎮北市梢,西起元和塘東至徐莊,全長2.5公里,1985年拓浚工程重點是改造上游進口和下游出口二個淺窄束水段,上游元和塘至蘇虞公路長0.30公里,下游徐莊轉向南流進白塘長0.7公里。河道標準底寬8.0米,底高0.5米,邊坡1:2,與徐大港中游段河牀相適應。 [6]  徐大港,在相城區。西起元和塘,東至徐莊,河長4.5公里,河底高程0.5米,其中2.5公里河段河底寬8米,2公里河段河底寬4米;2.8米水位時,河面寬13.2~17.2米。 [14] 
北河涇,西起元和塘東至陽澄湖,全長7.08公里,1971年相城區(原吳縣)成立北河涇工程指揮部,由相城區(原吳縣)陸基、裏口、渭塘、北橋、黃埭、黃橋、太平七個公社按17%的比例抽調勞力16560人蔘加施工。年內完成土方40.40萬立方米,其中河道土方38.22.萬立方米,折除橋樑、涵閘壩方2.2萬立方米。河道土方完成後,1972年轉人新河配套建築物的施工,除蘇虞公路大橋由縣交通部門負責施工外,防洪閘5座,倒虹吸6條,機耕人行橋10座,由北河涇泄洪工程指揮部施工,並於1972年5月底全部建成。結合開河建設太(太平)湘(湘城)公路南段路面工程,即蘇虞公路大橋起,太平公路沈墊橋止,全長6.40公里,工程總投資38.8045萬元,其中橋樑涵閘配套建築物20.8065萬元。拓寬浚深改造老河5.53公里,裁彎取直開挖新河1.55公里。河牀底寬15米,深+0.5米,邊坡1:2,成為元和塘東泄的幹河之一。1973年春,完成配套新建橋樑11座,倒虹吸5條,防洪閘5座。同時修築蠡口大灣橋至太平沈店橋公路。 [6] 
朝陽河,位於相城區(原吳縣)北部,全長13.88公里,其中黃橋段3.94公里,陸墓段9.94公里。1976年春,縣投資經費55.94萬元。組織黃橋、陸墓兩公社4500餘民工,利用原強盜港、橫涇港、徐莊港、南莊港等河拓浚連接而成,長13.88公里,直通陽澄湖,取名朝陽河。工期2月餘,完成土方66.54萬立方米。元和塘以西主河底寬16米,元和塘以東支河徐大港底寬8米、橫涇港底寬4米,底高0~+0.5米,配套新建橋樑18座,工程對該地區澇水的排泄起到很好的作用。 [6] 
辛安塘,起於荷花蕩,與元和塘並行,向北過辛莊鎮,與蛇涇相通,沿昆承湖,經莫城鎮折向西北,至北浜附近接元和塘。全長14.3公里,底寬10~20米,為莫城、辛莊等地的主要引泄航運河道。 [5] 
界涇河,在相城區。從元和塘到湘城,河長7.85公里,河底高程0.11米,河底寬10米,2.8米水位時,河面寬18.07米。 [14] 
北河涇,在相城區。西起元和塘,東到陽澄湖,長7.2公里,底高0.5米,河底寬18米,2.8米水位時,河面寬27.2米。 [14] 
冶長涇,在相城區。從鵝真盪到元和塘,河長7.2公里,河底高程-1.14米,河底寬15米,2.8米水位時,河面寬32.76米。 [14] 
黃埭塘,民國《相城區(原吳縣)志》載:“黃埭塘,一名軟石港。俗稱‘三里黃埭塘,七里軟石港是也。”從相城區黃埭鎮西的琳橋港到元和塘,河長7.2公里,河底高程-0.35米,河底寬15米,2.8米水位時,河面寬27.6米。 [14] 
湯家潭,在相城區。從元和塘到濟民塘,河長7.8公里,河底高程0.5米,河底寬8米,2.8米水位時,河面寬17.2米。 [14] 
常熟環城河,呈弧形環抱常熟舊城。起於大東門外的總管廟,接常滸河,連青墩塘,向南穿白茆塘,經橫涇塘,折向西通元和塘。全長4公里,底寬8~15米,為調節各河道水量和航運的主要河道。 [5] 
莫城河,位於鎮域西南部,略呈東西向,起於元和塘,至莫城集鎮區穿辛安塘後入昆承湖,河長4.7公里。 [9] 

元和塘湖泊

南湖蕩,原名華蕩。東連元和塘,西通望虞河,湖面東西延伸,長8.2公里,寬處1公里許,面積3.8平方公里,舊時湖蕩內多荒灘,蘆葦叢生,釘螺遍地,為血吸蟲孳生場所。經1966年圍墾滅螺,血吸蟲已基本絕跡。現湖蕩內尚有水面6800餘畝。 [10] 
六里蕩(塘),在常熟市練塘鎮,面積2273.6畝,水位8米時,容積454.7萬立方米。 [11] 

元和塘治理開發

東岸舊有石塘,為宋嘉定七年(1214)所築,皆用長方形青石砌就,以擋西水,兼作驛道。沿途時建館驛數座,後皆圮毀,尚有遺蹟可尋。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常熟知縣楊漣復築元和塘路40裏,禁遏橫流,人稱楊公堤,後亦逐漸毀壞。
唐元和三年(808),蘇州刺史李素請予浙西觀察使韓臬開常熟塘。蘇州齊門外至常熟長九十里,竣工後改名為元和塘。朱嘉定七年(1214),知常熟縣惠疇重築元和塘,煢石為路以達府。清乾隆二年(1737),重築元和塘,修築自長州縣府城北齊門起至常熟縣交界止,長五十里,用帑銀二萬四千六百九十九兩四錢零。塘自唐宋以至明楊漣筑後,久廢不修,至是巡撫邵基奏請重築石塘,委通判王延熙等督理。
乾隆二十九年(1764),修築元和塘。整個工程分二十段。第一段自府城起至第四段顧涇橋,由長州縣承辦,餘下為常熟,昭文兩縣承辦。光緒二十八年(1902),正月浚陸墓市河四里,修中南二橋。疏浚工程經兩個月完工,同時疏浚齊門外一里多河道。
民國十四年(1925),由經過陸墓常熟輪船局蘇埭輪船局等出資疏浚,自洋涇塘岸起全鎮市河為止,共疏浚過六百丈。為疏浚陸墓市河,抬商、公茂協兩輪船公司捐銀四千元提充陸基市河工程經費之用(相城區(原吳縣)知事公署公函第五百七十一號)。
解放以後,元和塘底寬在20米以上,寬闊處達三四十米,河面寬度在六十五米左右,主要淺窄束水段在陸基市河及蘇州城區齊門外-段。交通部門對陸墓市河進行全面規劃,但計劃未能實施,僅進行局部整治拓浚。 [13] 
常熟段河道兩岸築有圩堤,大多建有擋牆護岸。東岸有圩口閘5座、排灌站11座,西岸有圩口閘11座﹑排灌站11座。
元和塘原為古河道,因蘇州通常熟而得名常熟塘,是歷史上蘇州與常熟間水路交通要道。唐元和二年(807年)疏浚後,更名元和塘。元時,常熟縣稱州,故亦名州塘,後訛為周塘。亦曾為雲和塘,府志謂因運河之名而訛。元和塘起蘇州市齊門接蘇州市環城河,流經元和、渭塘、北橋等鎮(街道),至常熟南門人常熟,經吳塔﹑張家甸、沈浜、姚家甸,至常熟南門與外城河相連,永濟橋至外城河段亦稱南市河。
元和塘東岸舊有石塘,皆用長方形青石築成,以擋西水,兼作驛道。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常熟知縣惠濤築元和石塘。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知縣楊漣築元和塘,以石閲堤,自翼京門外抵長洲(現相城區)界,延袤40裏,禁遏橫流,田得益,人稱楊公堤。當年綿亙如虹﹐頗為壯觀,後因養護無人,逐漸圯毀。今河旁尚有零星石塊、港口橋基,隱約有遺蹟可尋。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疏浚元和塘陸墓段⒉公里及兩側支河。民國十四年(1925年)6~7月,滴雨未降,元和塘斷流,河道乾涸。後由抬商、公茂協兩輪船公司捐銀4千元,疏浚陸墓市河段。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由常熟輪船局、蘇棣輪船局出資疏浚澤涇塘及陸墓市河段,長約2公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拓浚蘇州齊門外至陸墓段及陸墓市河段等淺窄束水段。1965年,為圍墾南湖蕩,從練塘河口至木排厙開挖新河2.1公里,河底寬15米,河底高程0.0米,邊坡比1∶2。沿途經辛莊、尚湖、虞山。1988年,陸墓鎮修築市河段西岸石塘岸2.1公里。2004年,疏浚陸慕市河段3.5公里。 [15] 

元和塘航道航運

元和塘處於平原圩區,地勢低窪,地面高程3.0米~4.5米,兩岸有界涇、馳馬塘、洞涇、張涇、項涇、楊園河、馬涇、莫城河﹑練塘河、六里塘、北塘河、辛安塘、蠡塘河、黃隸河、北河涇、永昌涇、渭經塘等支河,東有昆承湖和陽澄湖,西有南湖蕩與六里塘,北經張家港與白茆塘、常滸河相通,形成了陽澄澱迎地區河網和內河航道網,起着調蓄水量的作用,為五級航道常年通航。 [15] 
元和塘是五級航道 [15]  —蘇虞線組成部分,由蘇州環城河至洙草浜。根據蘇州市幹線航道規劃資料,黃埭塘以北段仍保持為五級航道以南與蘇州城區旅遊航道銜接。元和塘通航段現狀兩岸碼頭、砂石堆場密佈,大部分分佈在黃埭塘以北段。據統計,相城區段沿線碼頭共21處,常熟市段沿線碼頭共34處。 [3] 

元和塘橋樑涵洞

跨河橋樑有三里橋、永濟橋、元和塘橋、周塘河橋、楊園大橋、鳳凰涇大橋、塘角大橋、人民橋、元和塘大橋、蠡北大橋、千禧橋、利農橋、中橋、元和中橋、蠡口大橋、小莊橋、洋涇港橋、陸慕大橋、洋涇塘橋、北馬路橋、鐵路橋元和塘橋南馬路橋。其中永濟橋在常熟南門外,為三孔石灰石拱橋。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2]  [1] 

元和塘流域概況

元和塘東岸(常熟市境內)舊有石塘,用長方形石灰石築成,兼作驛道。沿途建有館驛,屋宇建於明洪武年間。常熟城區南郊5公里處元和塘東岸有建於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的言子故里亭,俗稱十里亭,中立“先賢言子故里”碑。亭為花崗石四柱方形,單檐歇山式,高4米,寬3米,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元和塘東岸莫城凌橋村有黃土山良渚文化遺址,遺址上層有漢、西晉、宋及明代墓葬。 [12] 
景觀與旅遊——元和塘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於唐元和二年即更名為元和塘。元和塘東岸舊有石塘,皆用長方形青石築成,以擋西水東溢,兼作驛道。沿途建有戴渡和張家甸館驛。清乾隆年間,於十裏亭(戴渡)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言子(言偃)的故里亭,中立“先賢言子故里”碑。常熟南門外元和塘上的永濟橋始建於清康熙46年(1707年),為三孔石拱橋,現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2010年以來,相城區對元和塘塔影橋至以北段約600m啓動景觀改造工程,通過S型彩虹橋、水幕電影、濱河步道等打造英倫與俄羅斯風情交相輝映的“浪漫生態通廊”,沿途兩側還將設置20個觀光碼頭以及水幕電影,堪稱“蘇州小外灘”。 [3] 
參考資料
  • 1.    元和塘品牌介紹  .有機生活網[引用日期2013-11-01]
  • 2.    江蘇省志 地理志 P 183-183
  • 3.    元和塘-河湖簡介-  .蘇州市水務局[引用日期2023-08-23]
  • 4.    蘇州市志 P 219-230
  • 5.    蘇州河道志 P 92-93
  • 6.    蘇州河道志 P 82-84
  • 7.    蘇州河道志 P 77-77
  • 8.    常熟市地名志 P 77-77
  • 9.    常熟市地名志 P 78-79
  • 10.    蘇州河道志 P 75-75
  • 11.    蘇州河道志 P 76-76
  • 12.    蘇州山水志 P 168-170
  • 13.    蘇州河道志 P 260
  • 14.    蘇州山水志 P 202-204
  • 15.    江蘇江河湖泊志 P 65-6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