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家港

(江蘇省南部地區蘇州、無錫通江引排骨幹河道)

鎖定
張家港位於太湖流域,是蘇州、無錫地區的一條通江引排骨幹河道。由長江張家港船閘穿流武澄錫與陽澄河網至瀏河,沿途流經張家港市、江陰市、常熟市、相城區、崑山市,全長107.8千米,為Ⅲ級航道 [1] 
張家港位於太湖流域,是蘇州市陽澄、虞西、新沙三區域和無錫市澄錫地區的一條通江引排骨幹河道。河道自西北向東南,由長江張家港船閘穿流武澄錫與陽澄河網至瀏河,沿途流經張家港市、江陰市、常熟市、相城區、崑山市,全長107.8千米,其中蘇州境內長79.06千米,現狀為Ⅴ級航道,規劃為Ⅲ級。 [1] 
張家港原為張家港市南沙與中興之間一條僅長3千米的通江小港,1968年張家港闢為上海至長江的內河疏港航道——申張線,將原張家港河道向東南延伸、拓浚,利用現有河道裁彎取直串聯成河,途經常熟,穿望虞河經虞山南麓,再東入崑山市,經青陽港南接吳淞江,現狀河道底寬22~60米,底高0.0米。
張家港入長江口建有節制閘和船閘,主要任務為防洪擋潮、排澇、供水和航運,節制閘總淨寬為40米,船閘位於節制閘西側的巫山港。 [1] 
張家港兩岸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地面高程5.5米左右,東南部常熟、崑山境內為低窪圩區,地面高程3.0~4.0米。
張家港具有行洪、排澇、供水、航運等功能,在區域防洪排澇、水資源、水環境、通航等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中文名
張家港
別    名
常熟塘
所屬水系
長江流域太湖水系
地理位置
江蘇省南部
流經地區
張家港、江陰、常熟、相城區、崑山
發源地
江蘇省崑山市吳淞江青陽港口
河    長
121.1 km
航道等級
Ⅲ級
河    口
江蘇省張家港市金港鎮西北側的張家港河口

張家港幹流概況

幹流概況 幹流概況
張家港位於太湖流域,是蘇州市陽澄、虞西、新沙三區域和無錫市澄錫地區的一條通江引排骨幹河道。河道自西北向東南,由長江張家港船閘穿流武澄錫與陽澄河網至瀏河,沿途流經張家港市、江陰市(無錫)、常熟市、相城區、崑山市,全長107.8千米,其中蘇州境內長79.06千米,現狀為Ⅴ級航道,規劃為Ⅲ級。
張家港原為張家港市南沙與中興之間一條僅長3千米的通江小港,1968年張家港闢為上海至長江的內河疏港航道——申張線,將原張家港河道向東南延伸、拓浚,利用現有河道裁彎取直串聯成河,途經常熟,穿望虞河經虞山南麓,再東入崑山市,經青陽港南接吳淞江,現狀河道底寬22~60米,底高0.0米。
張家港入長江口建有節制閘和船閘,主要任務為防洪擋潮、排澇、供水和航運,節制閘總淨寬為40米,船閘位於節制閘西側的巫山港。
張家港兩岸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地面高程5.5米左右,東南部常熟、崑山境內為低窪圩區,地面高程3.0~4.0米。
張家港具有行洪、排澇、供水、航運等功能,在區域防洪排澇、水資源、水環境、通航等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9] 
張家港 原為張家港市南沙鄉與中興鄉之間一條長3公里的通江小港,因清道光、咸豐年間張抗後裔主持開挖而得名。解放後,1958、1968年,由國家投資重新開挖整治。設置張家港節制閘。張家港,南起吳淞江、北迄巫山張家港碼頭,全長121.1公里,沿途與吳淞江、婁江、楊林塘、七浦塘、元和塘、望虞河、十一圩港等河道相交,成為蘇州市陽澄、虞西、新沙三區域和無錫市澄錫區的一條通江引排骨幹河道,洪澇時泄排太湖洪水,乾旱時引長江水灌溉農田,也是蘇州溝通上海、無錫、常州和蘇北的內河干線航道。 [5] 
張家港原為一條小港,僅長3公里。1958年11月10日由江陰縣開挖,經石頭港、亭了港、清溪河、周家浜、應天河、南長河、新開河等7條老河至北潤。1968~1969年,由蘇州地區水利局主辦拓浚,自北潤向東延伸,經大塘河、港口河,越常熟的昆承湖到橫涇塘,人崑山縣再經西河涇、尤涇塘、巴城湖、西古塘、常熟塘、斜塘、老瀏河、青陽港,接吳淞江,成為重要的區域性河道,境內長20公里。 [17] 
張家港
原為長江邊的小港,經1958年和1968年的兩次拓,並利用原有河道湖泊,點線連接貫通,向東南延伸抵達吳淞江,全長100多公里。常熟段河道,由崑山穿七塘南來,在朱家堰附近入境,由南尤涇、西湖涇、橫涇塘、昆承湖、徐涇港、山前塘、大義塘等連結而成。中途又與元和塘、望虞河等相交,向北經大義鎮,在七萬裏村附近出境,流向沙洲縣。境內河長37公里,一般底寬25米左右,底窄處為15,開處為35。河面船隻來繁,為內河交通要道。 [16] 
張家港 在崑山境內一段,原名常熟塘,北起常熟縣界強和港,南至縣城越河,向東入夾潮塘,至青陽港口止,長25.4公里,流經石牌、巴城、城北、玉山鎮、新鎮鄉,平均面寬35米,為崑山、常熟兩縣水運主航道,也是陽澄區泄、引調節河道之一,1968年列為六級航道,於當年冬天按六級航道標準進行全面整治,現已成為溝通上海港與張家港港口的內河航道。 [2] 
張家港原名常熟塘,向為崑山至常熟的主航道。1968年,經過拓浚,並自常熟向西北延伸至長江港口張家港,改用現名。境內流經石牌、巴城、城北,在玉山鎮大西門接越河。長25.4公里,底寬15米,面寬31米。該河經過越河、婁江、青陽港入吳淞江抵上海,為內河交通要道。 [14] 
張家港
位於市域西部和南部。是張家港市經江陰、常熟、崑山通往上海的區域性河道。總長121.1公里。境內分兩段:西段自金港鎮張家港口起,向南至袁家橋,入江陰境;南段由鳳凰鎮夏市村入境,往東至港口轉向南,入常熟境。全長20.02公里,河底寬15~20米,河底高0~0.5米(吳淞高程,下同)。
該河原為一條斷頭小港,僅長3公里,為清道光、咸豐年間所開。主持人是明永樂四年(1406年)從泰州遷來的張抗得的後裔,故名張家港。1958年重新拓浚開挖,自老張家港經石頭港、亭子港、周家浜、應天河、南長河至北漍大塘。1968~1969年,自北漍向東延伸,經嚴塘、讓塘、大塘河,越常熟、崑山、上海接吳淞江。該河為澄錫虞地區引水灌溉和泄洪的骨幹河道,也是上海至揚州、南通等地的主要內河航線。港口建有張家港節制閘。 [8] 
家港
原為長江邊的小港,經1958年和1968年的兩次拓浚,並利用原有河道、湖泊,點線連接貫通,向東南延伸抵達吳淞江,全長100多公里。常熟段河道,由崑山穿七浦塘南來,在朱家堰附近入境,由南尤涇、西湖涇、橫涇塘、昆承湖、徐涇港、山前塘、大義塘等連結而成。中途又與元和塘、望虞河等相交,向北經大義鎮,在七萬裏村附近出境,流向沙洲縣。境內河長37公里,一般底寬25米左右,底狹窄處為15米,開闊處為35米。河面船隻往來頻繁,為內河交通要道。 [11] 
張家港航道北起點—巫山港 張家港航道北起點—巫山港
張家港航道北起點—巫山港 張家港航道北起點—巫山港
張家港河道北起點——張家港市金港鎮入江口 張家港河道北起點——張家港市金港鎮入江口

張家港水文特徵

張家港,屬太湖水系,自西北向東南,由長江張家港船閘穿流澄錫虞與陽澄河網至瀏河,長105.2千米,具有排澇、供水、航運等功能。河底寬15米~65米,河口寬40米~90米河底高-0.5米~-15米,集水面積92312平方千米,二十年一遇至五一年一遇防洪。1961~2005年水文資料統計年最大引潮量8193億立方米,發生在1978年;年最大排水量5237億立方米,發生在1962年。日最大引潮量發生在1979年8月9日,流量387立方米每秒;日最大排水量發生在1962年9月7日,流量634立方米每秒。 [15] 
張家港兩岸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地面高程55米左右,東南部常熟、崑山境內為低窪圩區,地面高程30米~40米。張家港西側與東橫河、應天河、祝塘河、錫北運河相通;東側與望虞河、七浦塘、楊林塘、瀏河相連。張家港與各河平行交流,設有江邊樞紐和虞山船閘。 [15] 

張家港主要支流

張家港徑流

青陽港,亦名新陽江,北起婁江,南至吳淞江,在城南、陸家鄉境內,全長8.2公里面寬平均120米據宋《吳圖續》記載,早在公元907~978年吳越錢氏至北宋初期,就已成為“既可排以注松江(吳淞江),又可引江流溉崗身也”,是崑山南北兩個水系的主要調節河道,起到“澇則掣吳淞江水入瀏河以達於江,早則引瀏河江水以濟淞南各鄉”的作用。同時又是縣城通向東南各鄉和張家港港口通往上海的水運航道段。 [2] 
青陽港,舊稱新洋江。南接吳淞江,北達婁江。全長8.2公里,底寬80米,面寬100米。60年代末開始,成為上海港與張家港之間的內河聯接運輸航道。 [14] 
楊林塘,舊河西起周市三千灣,東至太倉楊林口入長江,境內河長4.9公里,為新塘、漢浦、欄漕、金雞等河通江的孔道。1970年,將上游的鰻鯉涇、温焦涇、欄漕河連接貫通,成為西起陽澄湖、鰻鯉湖,穿過張家港、茆沙塘、盛涇河、超英河達三千灣接楊林塘的一條順直河道,稱西楊林塘。現境內河長19.5公里,平均底寬15米,面寬31米。 [14] 
新塘河,西自巴城出張家港,穿茆沙塘經城北、陸楊交皇倉涇,至周市入漢浦塘。全長11公里,底寬18米,面寬30米,為縣境北部泄水河道。 [14] 
廟涇河,西起傀儡湖,東抵張家港,流經正儀、城北、玉山。全長7.4公里,底寬15~18米,面寬25米。 [14] 
茆沙塘,成河於明代之前,北自石牌鎮出七浦塘,南達新塘橋接張家港,流經石牌、巴城、陸楊,民國時期失修,河面寬僅15米左右,河道彎曲,泄引不暢。新中國成立後,規劃為縣內三級河道。1958年12月~1959年4月,原石牌、巴城兩公社組織民工1735人進行拓浚,經過截彎取直,共挖土34萬立方米。整治後的茆沙塘全長7.6公里,面寬23米,底寬15米,底高為零,堤頂高5米。並結合完成沿河公路路基。1966年,又將石牌鎮165米長的束水段拓寬浚深,挖土5000立方米,重建橋樑1座,石駁岸180米。拓浚後,引排暢通,4萬餘農田受益,成為七浦塘與婁江之間的調節。 [5] 
茆沙塘,北自石牌鎮出七浦塘,南達新塘橋接張家港,流經石牌、巴城、陸楊,彎曲淺狹。經1958年和1966年拓浚,成為七浦塘和婁江之間的調節河道。河長7.6公里,底寬15米,面寬23米。 [14] 
茆沙塘 北起石牌鎮,通七浦塘,南到西新塘河,接張家港,全長7.5公里,流經石牌、巴城、陸楊三鄉,系昆北地區老河道,1958年拓浚,河底寬15米,河底高零米,外坡1∶2,堤頂高5米。1966年又將石牌鎮的茆沙塘束水段拓寬浚深,現為崑山通向常熟東鄉主要航道,也是七浦塘、西楊林塘之間水量調節幹河。 [2] 
皇倉涇,又名黃昌涇,在城北、陸楊鄉境內,北起新塘河,南至張家港,全長6.7公里,平均面寬35米,1958年拓寬浚深,成為崑山通往陸楊、周市和太倉縣北部的主要航道,也是縣境內北片,引排調節水量的幹河之一。 [2] 
漢浦塘,北起周市鎮西石橋(積善橋),通新塘河,南至張家港(原名夾潮塘),全長8.6公里,流經周市、城北、新鎮三鄉,河面平均寬度35米,該塘既是引排水調節河道,又是周市通向崑山的民間航道。 [2] 
西古塘,北起張家港,南出傀儡湖,全長4.12公里,面寬40米,底寬25米,在巴城鄉境內,為地區性排水乾河,也是正儀、巴城之間重要航道。 [2] 
新沙河,原名谷瀆港,宋時稱楊家港,清代是出江大港。向南經東橫河與鹽鐵塘交接處穿楊舍鎮,折向東南,經塘市出沙洲縣境,與張家港交會於北漍,境內長11.7公里。楊舍鎮以北的河段仍稱谷瀆港,楊舍鎮至北漍的河段稱新沙河。 [5] 
新沙河,位於市域中南部。南起江陰市北漍,與張家港相交,往南經塘市集鎮,至楊舍城區新市河(南)口接谷讀港。全長9.43公里。境內南起楊舍鎮李巷村黃旗橋。長8.19公里,底寬6米,底高0.5米,邊坡係數2.5。該河原為谷讀港南段。1972年在老港基礎上重新開挖,清淤拓寬,截彎取直。時因屬沙洲縣成立後新闢的河道,故改稱新沙河。屬市域中南部運輸、排灌河道。 [8] 
廟涇河,位於城北鄉廟涇村內,西起傀儡湖,東抵張家港,流經正儀、城北、玉山。全長7.4公里,底寬15~18米,面寬25米,為陽澄區引排幹河之一。1970年12月,出動民工6500人,進行全面疏浚。歷時40天,挖土23.71萬立方米,建橋6座,涵閘13座,耗資20.5萬元。拓寬後,河道底寬15~18米,面寬25米,底高為零,堤頂高4.6米,內坡1:2。 [5] 
蘇家滃,又名蘇家洪。起於昆承湖東蘇家滃口,向東流,穿張家港,經大滃村折向北流,在大嘴頭入白茆塘。全長9.1公里,底寬15米,為藕渠、古裏等地的主要引泄、航運河道。 [8] 
尤涇,又名尤涇塘。南接張家港,連通七浦塘,向北經唐市鎮至三塘趾,折而向東經石涇附近,又折向北,在白茆鎮入白茆塘。其中三塘趾至石涇段,也稱山涇。石涇至白茆鎮段,也稱連涇。尤涇全長11.3公里,底寬一般30~50米,承泄唐市、白茆等地之水,南流匯於七浦塘,北流匯入白茆塘,為唐市一帶的主要航道。 [8] 
南橫套,位於市域中部。西起金港鎮張家港,向東經後塍、東萊等集鎮,至南豐鎮接永南河。流經金港、楊舍、塘橋、南豐等四鎮。全長24.5公里,底寬6~14米,底高0~1米,邊坡係數2.5。該河開鑿於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因位於北橫套(北老套)之南,故名南橫套。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民國23年(1934年)、1952年春相繼疏浚。該河橫穿張家港市中部經濟腹地,貫通東西全境,對全市排灌調蓄和水上運輸具有重要作用。河上建有後塍、李家港、東萊、福前、南豐等套閘和分水閘。 [8] 
三丈浦,位於塘橋鎮境內。南起塘橋集鎮,與華妙河相交,北至鹿苑集鎮北鹽鐵塘,接四幹河。全長5.54公里,底寬6~8米,底高0.5米。據《常昭合志》載:“三丈浦即鹿苑港,並南通浪澄塘,北入江。”昔日為一條通向常熟市尚湖的出江河港。境內原南起鳳凰鎮河陽橋接讓塘(今張家港),經塘橋往北至鹿苑鹽鐵塘,全長10公里。因開鑿時底寬三丈,故名三丈浦。今華妙河(塘橋)往南大部分已淤塞成田。 [8] 
奚浦塘,位於市域東南部。南起鳳凰鎮港口集鎮,接張家港,往北經恬莊至鹿苑集鎮東北的陳家巷,入沙漕交界河。全長11.81公里,底寬5米,底高0.5米,邊坡係數2.25。據《常昭全志》載,該塘原為海虞24浦之一,開鑿於宋景祐元年(1034年)。後屢淤屢浚。1954年全線疏浚,溝通西暘塘。1977年又浚,截彎取直。屬塘橋、鳳凰地區主要排灌、運輸河道。 [8] 
十字港,位於金港鎮境內。南起張家港保税區東南的老套港,北至十字港口,入長江。全長2.75公里,底寬18~40米,底高0米,邊坡係數2.5。該河原南止保税區東的大德老集鎮,2002年拓浚並向南延伸至老套港。因河道與東西向的思賢港呈十字相交而得名。屬金港鎮及張家港保税區的主要出江河道。 [8] 
巫山港,又名巫子套。位於金港集鎮西側,巫山腳下,故名巫山港。東起巫山村,接張家港,斜向西北,至長江村出江。長2.75公里,面寬50米,底高0米。開鑿於明嘉靖前後。1959年曾一度堵塞,1968年至1969年重新開挖。今為申張航道出江口段。 [8] 
香山河,位於金港鎮域西南部,香山北側,故名香山河。東起張家港,西至高峯。流經長山、山北兩村。全長4.2公里,東寬西窄,平均面寬33米,底高0米。舊稱隔洋河。開掘於1977年。屬運輸、排灌河道。 [8] 
侯家港,位於金港鎮域中東部。南起三節橋張家港,斜向東北接北橫套。長2.5公里,底寬3米。因流經侯家埭得名。屬排灌河道。 [8] 
高港浜,位於鳳凰鎮域東南部,楊家橋村境內。南起陸家宕,北至張家港。長2.6公里,面寬3~22米。該河歷史久遠,《常昭合志》上載有。屬排灌河道。 [8] 
白馬塘,位於鳳凰鎮域東南部,鳳凰村境內。南起張家港,北至大人墳。長2.5公里,面寬12~42米。該河歷史久遠,《常昭合志》上載有。屬排灌河道。 [8] 
孫塘、徐塘,位於鳳凰鎮域南部。南起高莊村廟壩,往北經徐塘橋至楊家橋接張家港。流經高莊、楊家橋兩村。以徐塘橋為界,北段稱孫塘,南段稱徐塘。全長4.2公里,河面寬2.5~40米。該河歷史久遠,《常昭合志》上載有。屬排灌河道。 [8] 
楊木塘,位於鳳凰鎮域南部。南起夏市村大陸家宕,北至楊家橋村通張家港。流經夏市、楊家橋等村。全長2.6公里,寬3~100米。該河歷史久遠,《常昭合志》載有。屬排灌河道。 [8] 
界涇河,位於鳳凰鎮域西南部,夏市村與江陰市交界處。南起王家宅基,北通張家港。長1.8公里,河面寬2.5~3.5米。該河為張家港市與江陰市界河,故名界涇河。屬排灌河道。 [8] 
望虞河
1958年開挖。起於太湖沙墩港,過望亭北流,在湘莊西南入常熟境,穿嘉菱蕩,過張橋鎮,轉向東北,抵泄水村,有錫北運河來匯;至虞山西北麓與張家港相交;在謝橋鎮北,穿福山塘,經花莊入江,河口建15孔節制閘一座。境內河長35.5公里(其中閘下河口段長1.1公里),底寬15~50米。望虞河系澄錫虞地區主要泄水河道,且能輔助排泄太湖洪水,乾旱時節還可引江水灌溉。在望虞河東岸,利用堆土築成大堤,面寬3米,頂高6米,並在交叉河道上先後建造了橫塘閘、練塘閘、吉家橋閘、謝橋閘等。大堤和水閘互相銜接,組成望虞河東控制線,使西部高區的水流得以蓄積灌溉,不致壓向東部低區,減輕了昆承圩區的澇害。 [11] 
元和塘,本名常熟塘、州塘,唐元和三年(808年)重浚,更名元和塘。河道起於蘇州齊門,經吳縣北流,至吳塔以南入境,在啓南以東折向東北,過南湖蕩東緣,匯辛安塘,穿張家港,止於南門外護城河。境內河長19公里,底寬15~60米不等。元和塘為低平原區調節水量的重要河道,也是蘇州、常熟之間的水路交通要道。 [11] 
浦塘,又名戚浦、七丫河。西起辛莊東部,經蘆蕩東流,與蛇涇相交,出境流經崑山界,復穿張家港入常熟,至山涇村,有山涇來匯,過任陽鎮出境,流向太倉,交鹽鐵塘,在浮橋鎮附近的七丫口入長江。常熟境內河長8.2公里,底寬20~30米,為境東南重要泄水河道之一。 [11] 
蘇家滃,又名蘇家洪。起於昆承湖東蘇家滃口,向東流,穿張家港,經大滃村折向北流,在大嘴頭入白茆塘。全長9.1公里,底寬15米,為藕渠、古裏等地的主要引泄、航運河道。 [11] 
尤涇,又名尤涇塘。南接張家港,連通七浦塘,向北經唐市鎮至三塘趾,折而向東經石涇附近,又折向北,在白茆鎮入白茆塘。其中三塘趾至石涇段,也稱山涇,石涇至白茆鎮段,也稱連涇。尤涇全長11.3公里,底寬一般30~50米,承泄唐市、白茆等地之水,南流匯於七浦塘,北流匯入白茆塘,為唐市一帶的主要航道。 [11] 

張家港湖泊

巴城湖,位於巴城鄉境內,原有面積3337畝,湖底高程0.6米,張家港航道穿湖而過。1970年冬,將西部荒灘1230畝進行圍墾滅螺,湖內築大壩一條,長900多米,興建電力排灌站兩座,120匹馬力,排水流量達0.7立方米/秒,內部耕地面積850畝,由沿湖五個大隊耕種。1982年在墾區內建起了巴城第二磚瓦廠,其餘均退耕養殖水產,屬巴城水產養殖場經營。 [2] 
昆承湖,又名東湖。位於城區以南約2公里。南北長6公里,東西寬3~4公里,面積18.3平方公里,為常熟境內最大的湖泊。湖盆由西向東傾斜,在正常水位下,西部深1.5米,東部深2米,北部最深處超過3米,蓄水量約0.5億立方米。沿湖進出水道共24條,進水口多在湖西,出水口多在湖東,其中張家港穿過北部的深水區,為內河航運要道。1956年起,在湖區建水產養殖基地,為魚、蟹重要產地。 [4] 
昆承湖,又名東湖。位於城區以南約2公里。南北長6公里,西寬3~4公,面183平方公里,為常熟境內最大的湖泊。湖盆由西向東傾斜,在正常水位下,西部深1.5米,東部深2米,北部最深處超過3米,水量約05億方米。沿湖進出水道共24條,進水口多在湖西,出水口多在湖東,其中張家港穿過北部的深水區,為內河航運要道。1956年起,在湖區建水產養殖基地,為魚、蟹重要產地。 [16] 
尚湖,也稱西湖。因背虞山,又名山湖。位於城區以西約2公里。東西長5公面積約12.45平方公里。湖光山色,風景極佳。60年代後期曾圍湖造田,煙雨湖景,隨之消逝。1985年7月,放水還湖12000約合8平方公里。 [16] 
南湖蕩,原名華蕩。東連元和塘西通望虞河,湖面東西延伸,長8.2公里,寬處1公里許,面積3.8平方公里,舊時湖蕩內多荒灘,蘆葦從生,釘螺遍地,為血吸蟲整生場所。經1966年圍墾滅螺,血吸蟲已基本絕跡。現湖蕩內尚有水面6800餘畝。 [16] 

張家港治理開發

張家港河道治理

  • 幹流整治
1958年10月,江陰縣人民委員會組織南沙、後塍(現張家港市轄區)及周莊等26個公社6萬多民工進行開挖。施工中,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黃山部隊1848名指戰員和江陰縣中、南菁中學兩校師生趕來支援,民工士氣大鼓。經軍民奮戰半年,於翌年5月18日開壩放水。
拓浚線路自原張家港河口起,向南延伸拓浚至北漍鎮東周家碼頭,因地制宜,利用原有石頭港、亭子港、清溪河、周家浜、應天河、南長河和北漍大塘等7條老河道溝通連接,進行裁彎取直,拓寬浚深,全長38.12公里。其中順河拓浚28.74公里,裁彎取直4.62公里,平地新開4.76公里。工程標準:港口至東橫河段,底寬60米;東橫河至應天河段,底寬50米;應天河至北漍老橋浜段,底寬45米;老橋浜至常熟界段,底寬30米。河底高程0.0~0.2米,邊坡1:2.5~3.0,青坎寬20米。共完成土方1071.8萬立方米,挖廢面積2856.4畝,青坎徵用962.3畝,壓廢面積4991畝,並建張家港節制閘一座,完成國家投資160.9萬元,1959年冬,江陽縣再次發動1.5萬民工進行工程標尾,完成未達標工程、真基及真外江灘水下方等遺留土方70.46萬立方米。
1968年,為闢通上海至長江的內河航線,由交通部、上海市港務局聯合投資,蘇州地區水利局、交通局組織實施,舉辦張家港內河航線整治工程。西起江陰、沙洲兩縣交界的周家碼頭,向東延伸,經沙洲縣大塘河、港口河,接常熟縣大義港,越望虞河、山前塘、徐涇港,穿昆承湖,經橫涇塘、七浦塘進入崑山縣境,循西河徑、龍涇塘,穿巴城湖接常熟塘,繞馬鞍山麓通青陽港(古稱青暘港)。全線基本上利用原有河港,切彎整直,拓寬浚深,溝通成河。工程按六級航道標準實施。挖浚工程於1968年11月開工,翌年3月人工開挖段先後竣工,9月機浚和巫山港口閘、橋21座、塊石坡岸同期竣工,常年可通航100噸單船,1300噸的駁船整隊。 [6] 
張家港 原名常熟塘,為崑山至常熟的主航道和灌排調節河道。1968年,國家定為上海至長江新闢港口張家港的內河航道,按六級標準進行整治。崑山縣施工段,東起玉山鎮越河東口,北至石牌公社斜堰,長18公里。共抽調民工21.5萬餘人,於1968年11月26日開工,至1969年2月11日告竣,完成土方42.71萬立方米。後配石護坡3.8公里,橋樑13座。挖壓廢面積203.17畝,拆遷民房435間,耗資115.11萬元。該航道航運頻繁,兩岸坍塌嚴重,1980年起,從大西門到巴城段陸續切角疏浚,並建築漿砌塊石護岸。 [5] 
崑山縣的張家港段,由三條河組成,常熟塘、越河、夾潮塘共25.4公里。1968年國家出於建設需要,決定從張家港港口至上海港的內河航道,進行重點整治。河道自沙州縣張家港港口起,經沙州、常熟,從強荷港處入崑山縣境,穿過七浦塘,貫巴城湖,到大西門折向東入越河出夾潮塘入青陽港,經吳淞江直達上海港,全程106公里,為內河六級航道。崑山縣境內需拓浚的河段,北起石牌公社斜堰橋北300公尺處起,南到玉山鎮越河東口止,全長18公里,對老河道進行拓寬浚深,裁彎取直及建築物的配套。1968年10月,縣革命委員會組成張家港內河整治指揮部,由縣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縣人民武裝部部長楊順福主持,整治工程分二期進行:第一期工程從東越河橋到西越河橋,全長3公里,徵調六個公社1760名民工,於1968年11月26日破土動工,到12月20日完成挖方任務,實挖土方9.5萬立方米。第二期工程從西越河橋到石牌明星大隊斜堰橋北300米處,全長15公里,於11月26日先調720人進行築壩封港,切除彎角。同年12月25日全縣民工10954人按指定地點全部到達工地開始施工,於翌年2月11日完成河道挖方任務。9月底完成配套工程,整治標準是:河底寬15米(最狹處),彎道處18米,河底高程負0.1米,堤頂高程4.5米,堤寬2米,(結合機耕路的堤頂寬為3.5米)外坡1∶2,內坡1∶1.5,建橋樑13座,巴城鎮市河段建漿砌塊石護岸528米,巴城、城北、城南等易沖刷地段建簡易石駁岸3.85公里,其它護坡6公里,碼頭3座,閘一座。上述各項工程累計人工挖土方42.71萬立方米,耗用經費115.11萬元,挖壓廢面積203.17畝,拆遷民房435間。整治配套工程由於片面強調節約投資,工程標準不高,部分地段土質差,加上航行船隻急劇增加,船舶噸位日益增大,所建駁岸經不起船行湧浪衝刷,兩岸護坡大部坍塌,堤腳沖刷淘空。沒有石駁岸的土坡堤防,更是經不起湧浪衝刷,險工險段叢生,佔全長60%,其中堤頂面寬不足1米的有13.2公里,佔堤長26%。沿岸5個鄉18個聯圩,10.4萬畝耕地,一遇3.6米以上高水位就要受到威脅。因此,自1980年以來,每逢汛期,國家必須支付大筆資金用於該河防汛,僅1982年、1983年兩年,省、縣兩級用於修築駁岸和搶修險工的投資即達到19.52萬元。該河堤的石駁擋牆工程仍在繼續完善中。
  • 支流整治
廟涇河,東出張家港,西通陽澄湖,全長7.75公里,是陽澄湖泄水乾河之一,原由西段南港(現稱西廟涇河)和東段廟涇河,溝通中段幾條小河連接而成,原老河道河身彎曲,寬狹深淺不一。1969年經上級批准,由縣水利血防指揮部統一規劃組織整治工程,並相應成立廟涇河拓浚分團部,由姜殿正任團長,張全興、範月茗任副團長,徵調民工6500人,於12月21日動工,到1970年1月30日竣工。共挖土方23.11萬立方米,建橋6座、涵洞13座、拆遷民房176間,挖壓廢土地114.6畝,耗用經費20.5萬元。按統一標準拓浚後的廟涇河,底寬15米,河底高程零點,堤頂高程4.6米,內外坡1:2,達到引泄暢通,彎道減少,運輸方便
巴城市河,南北段為張家港主航道,東西段為西楊林塘河身,兩河呈“十”字交匯於市鎮中心。50年代初期,雖經航道部門清淤,但因河牀狹窄,仍經常淤澱,妨礙南北運輸。市河南北段長500米,屬張家港配套工程,於1968年11月26日動工,按照統一標準進行拓寬,河底寬15米,面寬30米,拆除老石橋三座,新建石駁岸528米,橋樑3座(經費、土方統計在張家港工程內),到1969年3月竣工。
皇倉涇,該河北起新塘河,南至張家港(越河段),長6.7公里,是昆北地區主要河道之一。據史料記載,皇倉涇原稱黃昌涇,於明正統六年(1441年)開浚,弘治十一年(1498年)及嘉靖四年(1525年)復又拓浚。建國以後,在1958年河網化規劃中,將皇倉涇列為三級河道進行整治。同年12月6日,本縣徵調馬鞍山(城北、城南)、周墅(含陸橋)兩個公社5162個民工,由顧玉書、姜連珠任正副指揮進行拓浚,到1959年4月2日完工,實際開挖長度6.11公里。按設計標準,河底寬15米,底高程零點,面寬35米,堤頂高程5米,邊坡1:2,共計開挖土方31.22萬立方米,耗用經費17.53萬元,挖廢耕地370畝,拆遷房屋95間,遷移人口142人。河道整治後效益顯著,既改善了昆北地區灌排水條件,使沿河4.2萬畝農田受益,又便利了昆北到縣城的水上交通。
茆沙塘,1958年,規劃時定為縣內三級河道,全長7.5公里,北起石牌鎮通七浦塘,南至張家港(常熟塘段),老河道既彎又狹,河牀淤澱,河底高程在1米以上。根據規劃要求,設計河底寬15米,面寬35米,河底高程為零點,堤頂高程5米,邊坡1∶2,河線截彎取直,以縮短行水線路,計劃施工段6.1公里,計劃土方44.35萬立方米。1958年12月8日由石牌、巴城兩公社組織施工,到1959年4月8日完工。兩社徵調民工1735人(石牌901人,巴城834人),實際完成土方34.08萬立方米。除石牌市鎮段165米因受時間、財力、物力制約未曾施工外,其餘基本竣工。
拓浚工程耗用經費16.72萬元,挖廢土地595.5畝,拆遷房屋78間,遷移人口107人。剩餘的石牌鎮區內165米束水段,在1966年2月,由縣水利局撥款1.7萬元,由石牌公社組織300名民工施工,當年5月竣工。拓浚土方0.5萬立方米,兩岸建石駁岸180米,建磚拱結構機耕橋一座。從此,改善了茆沙塘排水引水能力,受益農田4萬畝,並可通航500噸級船隊。1971年以後,在茆沙塘西岸利用開河時堆土建成了公路,溝通了崑山至石牌的陸上交通。
楊林塘,為太湖下游古代常(熟)、昆(山)36浦之一。據載自宋隆興二年(1164年)至建國前的七百多年中較大規模的疏浚,有十餘次。現在的楊林塘是由老楊林塘和1970年拓浚的新楊林塘組成,崑山人稱老楊林塘為東楊林塘;稱新浚的楊林塘為西楊林塘。楊林塘橫貫昆、太兩縣,西起陽澄湖,流經崑山縣的巴城、陸楊、周市,太倉縣的新湖、新毛、嶽王、牌樓、儀橋、茜涇諸鄉鎮。沿途與張家港、鹽鐵塘相交,到浮橋鄉楊林口注入長江,全長47公里。老楊林塘的長度為32.4公里,其中在太倉境內31.1公里,在1958~1959年大搞水利時,太倉疏浚過,並在楊林塘入長江處建一座16米孔徑的節制閘。1969年冬,蘇州地區革委會決定,對東楊林實施第二期工程,從太倉境內姚五灣起,向西到崑山境內三千灣與新塘河溝通,工段長為6.8公里,分給崑山2.8公里。崑山縣革命委員會分別組成了兩個分團,分段施工,由方元奎為團長、瀋水根為副團長、沈嘯森為政委,負責從鹽鐵塘向東1.5公里。由陸文霞為團長,夏佛慶為副團長、林向朝為政委,負責從周市新塘到太倉縣界楊林塘1.3公里。於1969年底抽調全縣民工3500人動工,於次年1月24日竣工,完成土方22.3萬立方米。其中西段完成6.87萬立方米,東段完成15.43萬立方米。補助土方費5.85萬元,補水利糧5萬斤。拓寬後的楊林河底淨寬20米,邊坡1∶2.5,堤頂高程4.6米,河底高程負0.2米。在太倉境內楊林塘拓寬後,崑山低窪區的澇水排泄得到了改善。為了充分發揮楊林塘引排效益,減輕低窪區澇水壓力,崑山縣於1970年12月對楊林塘上游的老河道進行拓寬。此項工程西起陽澄湖,貫鰻鯉湖,穿張家港、茆沙塘、盛涇河、超英河到周市三千灣通新塘河與老楊林塘銜接,全長14.6公里。定名為西楊林塘。河線利用周市、陸橋公社的東西欄槽河,巴城公社的温焦涇、清水港和鰻鯉涇老河道,進行裁彎取直(清水港、鰻鯉涇河面較寬深段未拓浚)。工程標準為:陽澄湖至陸家橋鎮河底寬12米,邊坡1∶2,堤頂高程4.5米;陸家橋鎮至三千灣,新塘河處河底寬15米,邊坡1∶2,堤頂高程4.5米,河底高程均為零點。拓寬後的欄槽、温焦涇等老河,統一改名為西楊林塘,既增強了引泄能力,又改善了通航條件,社會效益顯著。 [3] 

張家港河道建築

為了調節控制張家港進出水量,1959年國家投資30.6萬元,建設張家港節制閘,距長江約1200米,閘總淨寬32米,分7孔,兩邊的通航孔,每孔淨寬6米,餘為泄水孔,每孔淨寬4米,閘最大設計流量引水為210立方米/秒,1960年投入正常運行。1979年啓閉型式由蠅鼓改為油壓啓閉閘門。 [6] 
張家港整治後,成為澄、錫、虞地區重要的水利工程設施,灌溉農田60畝,擋潮防洪,排澇面積650平方公里,效益顯著。1978年大旱,張家港閘全年開閘引潮318次,總引水量8.19億立方米,穩定了內河水位,確保受益範圍內生產、生活用水和航運交通的需要,1991年洪澇災害,張家港閘泄洪排澇,有效地減輕了洪澇災情。
1965年省水利廳投資35.56萬元,建設十一圩港節制閘,工程標準:設計排水量53立方米/秒,引水流量120立方米/秒。十一圩港節制閘淨寬14米,分三孔,中為通航孔,孔寬8米,邊孔為泄水孔,各寬3米。當年施工驗收,交付使用。十一圩港節制閘建成後,沿江一帶東萊、合興等7個鄉鎮的農田排灌條件有很好的改善,有效控制面積10.8畝。據1965年汛期實測資料,最大引排流量分別為164立方米/秒和76.1立方米/秒。由於十一圩港閘閘基土質差,抗衝能力低,1966年初拋石571噸,固坡護底。自十一圩港與張家港溝通以後,引排流量隨之擴大,閘上下游沖刷越來越嚴重,最深處已達-0.8米,故多次拋石加固,並於1974年更換泄水孔閘門,1978年將舊式啓閉機換成液壓啓閉設備,1991年洪澇災害,泄洪排澇,發揮應有作用。 [6] 
張家港節制閘 張家港節制閘
原張家港節制閘(攝於1982年) 原張家港節制閘(攝於1982年)
張家港閘,位於沙洲縣張家港口,距長江約1200米,總淨寬32米分7孔,兩邊為通航孔,每孔淨寬6米,餘為泄水孔,每孔淨寬4米,閘身為重力式結構,屬沿江中型節制閘。1958年,蘇州專署水利局完成閘結構擴大初步設計,其主要設計參數:上游最高洪水位3.8米,最低水位2.23米,下游最高水位6.5米,最低水位3.0米,最大浪高1.10米,最大設計流量為引水210立方米/秒,排水455立方米/秒,頂高程9.0米,底板高程一0.5米,胸牆底高4.5米,通航孔淨高8.6米,泄水孔淨高5.0米,上下游消力池底高-1.3米,防衝槽底高一4.0米。
1959年3月15日,節制閘工程動工。工程由張家港閘工程處負責,江陰縣建築公司承包施工。6月18日閘工程告竣,歷時95天,共計完成方9.32萬立方米,混凝0.52萬立方米,石方0.7萬立方米,工程總投資70.6萬元。5月19日,地區水利局和水利工程指揮部組成張家港閘工程驗收委員會,經驗收,同意將此閘移交閘管所投入運行使用。 [9] 
張家港節制閘,位於金港鎮西北側的張家港河口上,故名。距長江口約200米,是5孔各8米的中型節制閘。主體建築採用圬式結構,閘身全長219.02米,閘孔總寬46米,淨孔寬為40米。閘底板高程—1米,閘頂高程9米,工作橋高程17.4米。平面鋼閘門,設置油壓式啓閉機。上游設寬9米的鋼筋混凝土公路橋,載重等級為汽—20、拖—100級。最大設計灌溉流量387立方米/秒,最大設計排澇流量634立方米/秒,受益面積650平方公里,耕地65萬畝。始建於1958年,原閘距長江口約1.5公里。按三級水工建築物標準和“20年一遇”頻率設計。主體建築採用圬式結構,閘身全長118米,閘孔總寬39.2米,平面鋼閘門,設置繩鼓式啓閉機。上游設寬7米的鋼筋混凝土公路橋,載重等級為汽—18、拖—80,是張家港市沿江最大的節制閘。1993年,因張家港港務局業務的迅速發展,外移重建為現閘。 [9] 
張家港節制閘,位於金港鎮西北側的張家港河口上,故名。距長江口約200米,是5孔各8米的中型節制閘。主體建築採用污式結構,閘身全長219.02米,閘孔總寬46米,淨孔寬為40米。閘底板高程-1米,閘頂高程9米,工作橋高程17.4米.平面鋼閘門,設置油壓式啓閉機。上游設寬9米的鋼筋混凝土公路橋,載重等級為汽-20、拖一100級。最大設計灌溉流量387立方米/秒,最大設計排澇流量634立方米/秒,受益面積650平方公里,耕地65萬畝。 始建於1958年,原閘距長江口約1.5公里。按下級水工建築物標準和“20年一遇頻率設計。主體建築採用圬式結構,閘身全長118米,閘孔總寬39.2米,平面鋼閘門,設置繩鼓式啓閉機。上游設寬7米的鋼筋混凝土公路橋,載重等級為汽一18、拖一80,是張家港市沿江最大的節制閘。1993年,因張家港港務局業務的迅速發展,外移重建為現閘。 [22] 

張家港航道航運

張家港航道

5.張家港-上海航道(江蘇段)
張家港-上海航道習稱申張線航道,是上海港轉運至蘇南沿江及蘇北地區大宗貨物的主要通道。起自張家港港口,經張家港船閘、江陰周莊鎮,常然大義鎮,穿昆承湖至崑山市青陽港,接吳淞江人蘇申內港航線,至上海市蘇州河口,全長2319公里。其中江蘇段張家港至崑山青陽港稱張家港河,長115.34公里。
1983年張家港港口對外開放後,該航道疏運港口進出物資不斷增長省、市多次安排專項工程對礙航段進行局部整治,2000年始,按五級航道標準整治申張線江蘇段航道114.572公里,包括新建張家港二線船閘,核定工程概算為11.07億元。至2008年已先後完成華西段、新橋段、周莊段等共25.68公里航道整治及有關橋樑改建工程,完成投資3329678萬元2005年張家港船閘船舶和貨物通過量達2841萬噸和1623萬噸,張家港二線船閘建設工程,概算投資6.27億元,2008年4月主體工程開工建設。
規劃建設中的連雲港-上海的連申線三級航道,其蘇南段經張家港船閘人申張線通達上海。2007年11月,省發改委批覆同意申張線(張家港江陰段)48.1公里按三級航道標準建設,設計代表船型為1頂+2x1000噸級船隊,概算總投資27.42億元。 [20] 
張家港位於太湖流域,是蘇州市陽澄、虞西、新沙三區域和無錫市澄錫地區的一條通江引排骨幹河道。河道自西北向東南,由長江張家港船閘穿流武澄錫與陽澄河網至瀏河,沿途流經張家港市、江陰市、常熟市、相城區、崑山市,全長107.8千米,其中蘇州境內長79.06千米,現狀為Ⅴ級航道,規劃為Ⅲ級。 [1] 
張家港原為張家港市南沙與中興之間一條僅長3千米的通江小港,1968年張家港闢為上海至長江的內河疏港航道——申張線,將原張家港河道向東南延伸、拓浚,利用現有河道裁彎取直串聯成河,途經常熟,穿望虞河經虞山南麓,再東入崑山市,經青陽港南接吳淞江,現狀河道底寬22~60米,底高0.0米。
張家港入長江口建有節制閘和船閘,主要任務為防洪擋潮、排澇、供水和航運,節制閘總淨寬為40米,船閘位於節制閘西側的巫山港。 [1] 
張家港兩岸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地面高程5.5米左右,東南部常熟、崑山境內為低窪圩區,地面高程3.0~4.0米。
張家港具有行洪、排澇、供水、航運等功能,在區域防洪排澇、水資源、水環境、通航等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張家港(申張線)自沙洲縣濱江的張家港起,經江陰、常熟、崑山境抵上海。疏浚和開挖工程由江蘇省交通廳統一領導,於1968年11月施工,次年7月竣工。常熟境內段北起港口鎮以南常沙交界,南至常昆交界,系利用浪澄塘、尚湖、徐涇港、昆承湖、黃涇塘、語濂涇、尤涇等舊有航道疏挖銜接而成,長34.8公里,實際施工25.6公里。其中人工疏挖12.6公里,水下機器疏挖13公里;並新建和改建橋樑10座,新築大義鎮市河駁岸210米,徐涇港、北橋、南橋塊石護坡工程700米,昆承湖防浪堤220米,還改建碼頭、渠道、遷移高壓電杆多處。經過浚治,河底寬15~30米,水深最淺2米,基本達到6級航道標準,可通過100噸級載重船或95米×5.5米×1米的輪船隊,為省的幹線航道。但此線在市城區南郊與蘇虞線(元和塘)相交,形成急彎,嚴重影響航行安全,省交通廳於1983年下達彎道切角工程,列為省幹線航道重點工程,1984年開始施工以來,因房屋動遷遲緩,影響工程進度,至1985年,主體工程尚未開始。 [12] 
申張線
位於市域西北部和東南部。規劃航道等級為三級。起自金港鎮長江巫山港口,至上海青陽港和吳淞江相通,途經張家港、江陰、常熟、崑山、上海等市,全長114.1公里。因連接上海(申)與張家港而得名。該航道在張家港市境內全長19.07公里,分南北兩段,北段(長江邊至袁家橋)呈南北走向,通航里程8.86公里,上接江陰周莊,下連長江,穿越金港鎮,於長江巫山港口門設船閘一座,常年可通行500噸左右船舶。南段(西莊預製廠至常熟交界處)呈東西向,通航里程10.21公里,上接常熟大義,下連江陰北漍,穿越鳳凰鎮,跨越橋樑7座,常年可通航300噸左右船舶。
該航道於1958年開挖,經1959年、1969年多次拓浚而成。為提高申張線航道的通航能力,1993年至2000年,省、市航道部門先後4次對航道進行專項護岸整治,2000年至2003年省交通廳航道局先後分三期對航道按五級航道標準進行整治,總投資超過1.4億元。該航道沿線城鎮集結,工廠、企業達300多家,每年運量達2300多萬噸。為長江三角洲幹線航道連申線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江蘇省幹線航道網的“二縱”,也是張家港內河疏港主要骨幹航道。2005年申張線張家港境內有橋樑15座,碼頭吞吐量200萬噸左右。 [10] 

張家港航道建築

巫山張家港船閘 巫山張家港船閘
張家港船閘,位於巫山港口(張家港市南橫河口),是張家港內河的配套工程。該工程經國家計委(1968)22號文件批准,由上海港務局委託江蘇省交通廳設計施工。1970年9月竣工,10月1日通航張家港船閘,包括閘主體、閘室、3公里長的上下引航道,以及護坡、越閘公路橋2座農橋等項目,佔地33畝,投資343.9萬元。過航閘門寬10米,閘室有效停泊長度為130米,寬13米。水下邊坡坡比為1:2,幹塊石護。水上邊坡坡比上游為1:不留青坎;下游為1:3,留青坎3米,堤岸頂寬3米。公路橋為鋼筋混凝梁式橋,梁底高10.7米,通航淨空為4米。公路橋負荷標準汽車13噸,掛60噸。船閘設計年通航能力為450萬噸。1985年,船閘貨物通過量達574.5萬噸,船舶通過量達1216.4萬噸。 [18] 
虞山船閘 虞山船閘
虞山船閘 虞山船閘
虞山船閘, 又稱寶巖閘,位於張家港航道的山前塘上,寶巖寺前。1959年建造,系控制市境高、低水位的主要水閘。閘長207米,有上、下游兩座閘孔,長各16米,寬各10米,屬空箱結構,閘室長135米,寬12米,閘門為木質人字門,門頂設有便橋。可通航100噸位以下載重船或95×5.5×1米拖帶船隊。自張家港至常熟、無錫、蘇州、崑山、上海的來往船隻均需由此通過,為蘇南內河航道要孔。 [7] 
虞山船閘
位於市城區西門外5公里處,在申張航線上。1958年由國家投資,水利部門施工建造。1959年7月建成使用,工程經費51萬元。先由縣水利局設船閘管理所管理,1962年改屬交通部門領導。1964年船閘列為江蘇省交通廳工程局管理工程項目。船閘規模:閘身全長207米(包括閘門外護坡),有上下游2座閘孔,長各16米,淨寬各10米;閘室長135米,室底淨寬16米。閘底板高程上游為吳淞負0.5米,下游為負1米。閘身採用空箱結構,漿砌塊石斜坡式閘牆(1978年大修改為直立式閘牆)。閘門初建時為人字形木門,1965年第一次大修改裝成人字形鋼板閘門,使用手搖和電動兩用啓閉機。閘室內設護木、繫船樁及上下石階。設計年通過船舶載重量為100萬噸位,能通航100噸位以下載重船或95x5.5x1米拖帶船隊。1965年、1968年、1978年3次大修均由省撥款施工。經費分別為137776元、42305元和310000元。該閘建造原旨,主要為控制縣境高低片水位,受益農田75萬畝。迨後沿江各口建造節制閘,內河水位已基本控制,船閘上下游水位落差縮小,為便於通航,平時閘門敞開。1965年申張航線開闢後,自張家港、十一圩港及沙洲縣到常熟、無錫、蘇州、崑山以及上海的來往船舶,均需通過本閘,成為蘇南內河航道的要孔。1985年過閘各類船舶達563252艘,載貨1364萬餘噸,遠遠超過原設計通過能力,出現高峯擁擠船隻塞檔現象,影響航運。1983年7月,省交通廳指定本閘為張家港幹線船舶流量觀測站之一,每年進行間歇觀測登記。1985年1月、5月、7月、11月4次觀測登記各15天,平均日過船舶1551艘,載重40467噸。 [13] 

張家港港口

張家港港 張家港港
張家港港,位於市域西北的長江南岸。根據1985年國家批准的港口規劃.港口規劃岸線自巫山港至十字港,長5.5公里,陸域縱深為600米左右,港口占地41.6萬平方米。港口東距吳淞口146.5公里,西離南京港219.4公里。南與杭嘉湖地區相連。北通蘇北各港。至2005年,港口岸線發展到西起長山(與江陰市交界),東至東沙(與常熟市交界),全長63.57公里,其中深水岸線35.7公里。岸線平直,深水貼岸,後方陸域開闊。已建成泊位72個,其中萬噸級泊位50個;對外開放泊位43個,其中萬噸級泊位36個。港口設施完備,功能齊全,擁有各類起重、輸送、搬運和專用設備700餘台,最大起重能力為40噸。能承接集裝箱、鋼材、木材、礦石、糧油、煤炭、化工、什雜貨等不同貨種的裝卸、儲運和中轉業務。闢有至歐洲、北美、中東和日本、韓國以及中國香港等10多條航線,與世界140多個港口有貨運往來。2005年港口貨物吞吐量超過830。萬噸.其中外貿運量突破240。萬噸,集裝箱運量達37.71萬標準箱,到港國際船舶3297艘次。 明永樂四年(1406年)農曆十月,泰州人張抗得自廣陵遷至東江灣沙(今金港鎮南沙一帶),行船發家。清道光、咸豐年間(1845~1855年左右),張氏後裔在今張家津東端將鎮山與香山之間的水潛疏浚成河,起名張家港,張家港港由此得名。其港口原是一個水鳥棲息、蘆葦叢生的荒涼古渡。1965年,為籌建戰備港,國家派出勘察隊在長江下游勘察,決定在此建港。1968年2月動工,1969年10月建成4個萬噸級泊位及配套設施。1982年11月1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張家港港為對外開放港口。經過20多年的發展,張家港港已成為全國鋼鐵、化工、糧油、木材的重要中轉港,長三角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户。 [21] 
參考資料
  • 1.    張家港  .蘇州市水務局[引用日期2019-09-02]
  • 2.    崑山縣水利志 63-65
  • 3.    崑山縣水利志 98-99
  • 4.    蘇州河道志 P 75 77
  • 5.    蘇州河道志 P 89
  • 6.    蘇州河道志 P225
  • 7.    常熟市地名志 P 368
  • 8.    張家港市地名志 424
  • 9.    蘇州水利志 184
  • 10.    張家港市地名志 477
  • 11.    常熟市志(90版)124-125
  • 12.    常熟市志(90版)381
  • 13.    常熟市志(90版)383-394
  • 14.    崑山縣誌 P 116 117
  • 15.    《江河湖泊志》059
  • 16.    常熟市志126-128
  • 17.    沙州縣誌101
  • 18.    沙州縣誌431
  • 19.    張家港-河湖簡介-  .蘇州市水務局[引用日期2023-07-03]
  • 20.    江蘇省志 交通志 2017 P159
  • 21.    張家港市地名志 499
  • 22.    張家港市地名志 50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