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僧祇户

鎖定
北朝時,由專理寺院的僧官機構僧曹所管理的人户。當時佛教興盛。百姓逃避賦役,有的削髮為僧尼,有的投靠寺院為依附農民。北魏皇興三年 (469)至承明元年(476)間,沙門統(即朝廷所設的僧官)曇曜建議,平齊户(467年北魏南侵宋青州,俘獲的人民中有一部分所謂"民望"即地主被安置在平城,並在附近設立一個平齊郡,這些人就稱為"平齊户")、涼州軍户(亦為北魏平定涼州後被迫遷移到代京一帶的人户)和民户。有能年輸谷六十斛入僧曹者,粟稱"僧祇粟",户為"僧祇户"。曇曜奏議獲准,州鎮僧曹普遍擁有僧祇户和僧祇粟。
中文名
僧祇户
含    義
專理寺院的僧官機構僧曹所管理
朝    代
北朝
背    景
百姓逃避賦役,有的削髮為僧尼
北魏僧官管轄的民户。僧祇户除向僧官輸粟外,不向官府供輸賦役。北周武帝消滅寺院,這些人户改為一般編户。 [1] 
僧祇户不是國家的編户,除向僧曹納僧祇粟外,一般不服雜役。其身分與屯田户相似。僧祇户不屬於某一寺院,而由僧曹統領,實為寺院團體之佃客。僧祇粟由州郡都維那、維那(州郡僧官)掌管,欠年貸出,豐年收入;也可施給僧尼,賑濟貧民。
其後,主管僧曹者貸出僧祇粟謀利,不管水旱天災,責本還息。有的償利過本,有的翻改契券,致使貧弱下户,倍受侵逼。又役使僧祇户,隨意逼召,離鄉遠役。如涼州趙苟子等二百家僧祇户由於僧官違章逼令離鄉服役,其中五十多人自殺而死。永平四年(515)宣武帝詔:僧祇粟令所在州刺史,會同維那、都維那共同監括;尚書檢有僧祇粟處,按州開列原有谷數、出入贏利、賑濟多少,並貸償年月、現在或未收等數,送台省登記,又允許僧祇户還鄉輸課,欠年以課谷賙濟貧弱,在邊鎮的僧祇户,如遇戰事,用以防邊。建德三年(574),北周武帝滅佛,僧祇户改變成為編户。
北齊、北周之後,雖不見有屬於僧曹的僧祇户,但依附於某一寺院的類似僧祇户的農户,隋唐時期一直存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