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傳奇劇

(我國明清時期的曲牌體戲曲體制)

鎖定
傳奇劇是我國明清時期的曲牌體戲曲體制。傳奇劇在成套曲牌聯接方面形成一定的規律,並創造了“南北合套”的音樂形態—隨着南北戲曲音樂的交流發展,在戲曲音樂中形成的一種曲式結構,由南曲和北曲交替進行。其影響較大的聲腔為“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崑山腔”,被世人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其中對後來影響較大的是“弋陽腔”和“崑山腔”。
中文名
傳奇劇
朝    代
明朝,清朝
所屬國家
中國

傳奇劇歷史淵源

明清時以演唱南曲為主的戲曲形式。由宋元南戲發展而來,也吸收元雜劇的優點。明中葉到清中葉最為盛行。

傳奇劇文化特徵

情節處理相比南戲更為緊湊,人物刻畫更為細膩,腳色分工更為細緻,音樂上採用宮調區分曲牌,兼唱北曲或南北合套。

傳奇劇代表劇目

“崑山腔”的代表作有明代湯顯祖的《牡丹亭》,清代洪昇的《長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傳奇劇劇種介紹

海鹽腔:海鹽腔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唱腔,因形成於明代成化年間的浙江海鹽而得名,海鹽腔的音樂為曲牌聯套體結構,分生、、末、行當。演唱時,以及銅器等打擊樂器為伴奏,不用管絃。如若是清唱,則只用拍板或以手擊節伴之,腔調清柔、委婉。海鹽腔在發展過程中,對弋陽腔、崑山腔的演變起到了一定的影響,至明萬曆年趨衰落而漸絕跡。海鹽腔,腔調清柔、婉折,為官僚士大夫所愛好。縉紳富家宴請賓客時,往往招海鹽子弟演唱。若系清唱則不用鑼鼓,只用拍板或以手拍板來代替。海鹽腔與弋陽腔盛行以後,逐步取代了北曲雜劇在戲曲舞台上的地位,對戲曲聲腔劇種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魏良輔等革新崑山腔,就吸取了海鹽腔和弋陽腔,故舊有變海鹽、弋陽故調為崑山腔之説。萬曆年間,新的崑山腔盛行,採用弦管伴奏,“流麗悠遠,出乎三腔(海鹽、餘姚、弋陽)之上,聽之最足蕩人。”(徐渭《南詞敍錄》)因此,“舊凡唱南調者,皆曰‘海鹽’,今‘海鹽’不振,而曰‘崑山’”(王驥德《曲律》)。
餘姚腔:餘姚腔,是一種傳統戲曲聲腔,它與浙江海鹽腔、江西弋陽腔、江蘇崑山腔,合稱中國四大戲曲古腔。餘姚腔是產生最早,影響深遠,成為各種戲曲新興聲腔所吸收的古腔,曾風靡全國。
“餘姚腔” 是一種具有濃郁浙東地方特色的戲曲聲腔,它一開始就傳唱於整個紹興府區域,更由於餘姚歷
歸屬越州(紹興府),又可稱之為“越曲”或“越腔”。
“餘姚腔”的特色是:第一,由於受到北方雜劇的影響,以會稽餘姚地方曲調為主,融合了不少北曲的成份,使之為長江、淮河中下流域廣大羣眾所接受;第二,它以清唱為主,僅以小音量的打擊樂器伴奏,演唱時使聽者清心,無噪雜之感;第三,唱口比較平穩柔和;第四,音調低緩輕軟,抒情色彩較濃;第五,不受場地限制,可在廣場及各種社廟臨時搭台演出;第六,採用後台幫腔伴唱韻味悠長;第七,不用曲譜,按律入調;八,演唱和説白中,時而插唱“滾調”。
弋陽腔江西省弋陽縣地方傳統戲劇,為明代四大聲腔之一,現代的高腔就是弋陽腔系統。其主要的特點是不用管絃,只用鑼鼓伴奏,並採用民間常用的”一唱眾和“的演唱形式。它的曲調剛健高亢,句法自由,唱腔靈活,富於口語化
崑山腔:又稱“崑曲”,是起源於元代末年崑山地區的戲曲聲腔和劇種,也是四大聲腔裏面影響最大的一個,明朝經過魏良輔的改良崑山腔發展了南曲字少音多的輕柔婉轉的特點,崑曲音樂屬於曲牌體,分南曲與北曲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