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崑山腔

鎖定
崑山腔,是一種戲曲音樂的形式,屬於南戲四大聲腔之一,而浙江海鹽腔餘姚腔、江西弋陽腔已衰落消失,惟有崑山腔經過六百年的歷程,至今尚傳於世。
中文名
崑山腔
外文名
Kun Opera
別    名
崑曲
地理標誌
江蘇崑山
崑山腔:明清戲曲音樂有了長足的發展,影響最大的是崑山腔、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被稱為“四大聲腔”本來崑山腔在崑山、蘇州一代流行,由於魏良輔、梁辰魚對戲曲的改革,崑山腔脱穎而出擴展到浙江後傳至湖南,成為湘昆;傳入河北高陽等地,發展成為北昆,具有粗獷雄渾的特點;有些保留在地方戲中。從而出現了“四方歌曲必宗吳門”。改革後的崑山腔因為吸收了海鹽腔和弋陽腔的長處,又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兩方面的特點:一是在演唱上,極講究平上去入、抑揚頓挫、啓口輕圓、收音純細等;二是在旋律上,顯示出的是悠遠流暢、舒緩細膩,總體上構成了崑山腔的清麗婉轉、精緻纖巧,聲音像在水中打磨過的一樣,又成為“水磨腔”。 梁辰魚把音樂革新成果與藝術實踐相結合,注重運用音樂塑造形象,使崑山腔達到了戲曲音樂上一個空前的高度。《浣沙記》。
明萬曆後期傳入北京,被成為“雅部”清乾隆後衰敗,但以摺子戲出現在舞台上,在地方戲和京劇中生存。《牡丹亭》《桃花扇》《長生殿》。
崑山腔是明代南戲聲腔的一大流派,元末明初之際,在江蘇崑山地區流行。
明嘉靖、隆慶年間,寓居太倉的魏良輔張野塘謝林泉等人對崑山腔進行改革,發揮其本身“流麗悠遠”、“聽之最足蕩人”(明徐渭《南詞敍錄》)的特色,使之成為“轉音若絲”(清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的新聲。當時稱為“崑腔”,又稱“水磨調”、“冷板曲”。
梁辰魚創作《浣紗記》之後,崑山腔便居諸聲腔之首位,迅速流傳。明馬佶人所作《荷花蕩》(有崇禎年間刊本)中,有一幅崑山腔演出圖。這是一出“戲中戲”,描述揚州姓蔣的商人宴請賓客,邀蘇州老串客和名妓劉谷香演出《連環記》。
根據魏良輔在《南詞引證》中記載:元朝有顧堅者,雖離崑山三十里,居千墩,精於南辭,善作古賦。擴廊貼木兒聞其善歌,屢招不屈。與楊鐵笛、顧阿瑛、倪遠鎮為友,自號風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野集》十卷、《風月散人樂府》八卷,行於世,善發南曲之奧,故國初有“崑山腔”之稱。
崑山腔起源於崑山地域,是有其社會生活基礎和歷史經濟因素的。唐宋以來,崑山本地已流行着各種歌舞伎藝,南宋龔明之《中吳記聞》説:“崑山縣西二十里,有村曰綽墩,故老相傳;此黃番綽之墓,至今村人皆善滑稽及能作三反語。”宋理宗時編刊的《玉峯志》記載:鄉民以“伎樂”送神,才藝出眾。元代崑山商業經濟的發達,也是促成崑山腔形成的主要原因。當時崑山的瀏河口(婁江東入長江處),是進行國際貿易的海運中心,建有海運倉,稱為:“六國碼頭”。由於海外通商的激發,瀏河鎮成了“東南大埠”。明初鄭和七次下西洋,都是由此出海的。這造成了崑山地區工商交流的便捷,崑山腔便在元末明初風行起來。
崑山腔屬於南戲四大聲腔之一,而浙江海鹽腔、餘姚腔、江西弋陽腔已衰落消失,惟有崑山降經過六百年的歷程,至今尚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