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傣族白象舞

鎖定
白象舞是雲南耿馬自治縣傣族羣眾盛行跳的一種民間舞蹈,也是耿馬特有的舞種,每年傣族潑水節等重大節慶都要跳傣族白象舞。曾先後參加省市藝術節匯演,受到省內外觀眾一致好評。白象舞屬雙人擬獸舞,十分講究舞方之間的默契配合。該舞蹈步伐穩健、有力。舞蹈基本動作有:“原蹈步”、“前後跳”、“左右跳”、“鼻走”等。經過民間藝人長期不斷改進,而今,耿馬白象舞已經成了一整套基本舞步,表演者藉助白象道具模仿大象動作,把笨拙的大象表現得活潑可愛、步伐穩健、韻律十足。
中文名
傣族白象舞
地    點
雲南耿馬自治縣
流行人羣
傣族
類    型
民間舞蹈

傣族白象舞歷史起源

白象,被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傣族德昂族阿昌族視為吉祥美好的象徵。佛經中,象的形象是很聖潔的。又因佛教尚白,故曰白象。據傳説,佛的母親因夢白象而孕育了釋迦牟尼。《雜寶藏經》卷二、三,《賢遇經》卷十二,《太子須大拿經》等經書中,都把象寫得很吉祥、聖潔和賢良,甚至把它説成是御國法寶,只有國土司和國王才有資格將其作為座騎。
在傣族、德昂族和阿昌族的文學作品中,白象被視為真、善、美的象徵。在長詩《相勐》裏,公主楠西里總布被妖精困在魔洞中,她夢見白象來救自己,並將情人相勐比作神聖的白象。長詩《召波拉》中寫道:“夢見白象是吉兆,將有貴子到我家。”《蘇年達的故事》敍述了主人尋找七頭七尾寶象的過程等等。
佛教節日中亦專門有白象節,每年春耕栽插完畢,瑞麗等地的傣族即舉辦“大象擺”。屆時聚會,抬着篾插紙糊、外粘棉花的白象表演。近年來,製作白象的工藝越來越高,白象舞也愈跳愈好。

傣族白象舞簡介

白象舞是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思茅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傣族民間用於喜慶祈福場合的道具舞。每逢潑水節等民間節慶活動,人們都要扎白象跳舞,以祈求上蒼保佑風調雨順。
白象舞道具造型分白牙白象和紅牙白象兩類,舞蹈意義相同。馬鹿舞傣語原名“戛朵”,“戛”意為玩、耍,“朵”相傳是一種形似馬鹿的長體、長角的神秘野獸,“恩朵”即模仿這種野獸跳的舞。由於“恩朵”與馬鹿舞形象、跳法近似,久而久之民間漸將兩者合二為一,統稱為馬鹿舞。舞蹈起於古代先民居於山林常與大象、馬鹿交往對其產生好感而跳舞模仿,相傳大象是佛的使者,“朵”是去朝佛時被佛發現的,它們後來都成了拜佛舞蹈的內容。
白象道具用竹木扎制襯架,上糊紙布並飾以須穗絨毛、亮珠,適當加以彩繪,使眼、鼻、嘴、牙、尾等能隨意擺動。二人將上身鑽入其內,一前一後挎架着道具,操縱進行表演。馬鹿舞一般是兩隻馬鹿配合在一起表演,腳上基本動作為走步、點步、跳步、碎步跑、起伏步。白象舞的舞蹈動作按舞蹈分類法可分為原地後踢步、踏步轉身、前進或後退踏步、雙吸腿跳、雙腳跳步轉圈、前騰躍步、抖身踏步7種舞蹈動作。兩種舞蹈通常同場演出,在象腳鼓、鋩、鈸等打擊樂伴奏下相配共舞,動作有的仿生,有的誇張,忽而跳躍,忽而翻滾,動頭搖尾晃身,姿態優美又生動有趣,富有藝術魅力,能營造出熱烈歡騰的喜慶氣氛。兩種舞蹈均由男子表演,在民間有廣泛的羣眾基礎。在大型活動中,馬鹿數量不限,少則兩隻,多則十幾只。
白象舞是傣族特有的舞蹈,歷史悠久,傳承情況良好。目前,臨滄傣族白象舞在勐永鎮僅楊永富能製作道具,能完整進行表演者也大多為老年人,年輕一輩中缺乏掌握白象舞表演技巧和道具製作的人。馬鹿舞在孟連傣族村寨流行盛廣,勐馬鎮和娜允鎮的30多個村寨都有多人會跳馬鹿舞,勐阿馬鹿舞腿腳動作富於跳躍,更具武術性,而勐梭的馬鹿舞動作舒緩靈活,表演性較強。

傣族白象舞沿革

藝術源於一定的生活實踐和文化背景,又表現和反映這種生活和文化背景,就傣族的民間舞蹈藝術而言,它反映着傣民族的文化心理,表現出了該民族的審美情趣、感情趨向。透過古樸優美的民間舞蹈藝術形式,可以窺見傣族温柔、細膩的民族性格和剛柔相濟,兼容幷蓄,博大深邃的文化特徵。另一方面,世俗的藝術、其起源與宗教信仰、祭祀儀式等有關。在小乘佛教傳入傣族聚居前,傣族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而今傣族地區依然存在兩者共存的文化現像。在傣族原始信仰中,孔雀、金鹿、大象曾作為傣民族的圖騰物,而在小乘佛教中,它們又是佛教中重要的文化因子。如今。這些珍禽異獸已演變成為傣民族典型的文化象徵符號,象徵光明美好、吉祥幸福。以白象舞為例,傣家人由於對白象的崇拜,在跳白象舞前,都要舉行莊嚴而隆重的請白象跳舞儀式。
隨着時代的變遷,西方文化、中原文化、其它民族文化等對當地民族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新格局,白象舞在這種大環境中受到了衝擊,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人們對白象那種如神般的崇拜已逐步淡化,看白象舞時的那種虔誠、隆重的場面也漸漸地發生變化。年輕人對跳白象舞這種傳統舞蹈沒有跳迪高、唱流行歌曲那樣熱忱,即便學跳,也學得不深,沒有很好地去鑽研、把握白象舞蹈精髓。好在近年來,隨着各級政府對民族文化的重視,白象舞這一寶貴的傳統藝術資源也得到了各級政府和專家們的高度關注,已採取有力措施,積極組織文藝工作者和民間藝人進一步挖掘、豐富白象舞,培養白象舞接班人。每逢重大節慶日,都要專門安排跳白象舞,白象舞又重新回到人們的生活當中。

傣族白象舞傳説

相傳,古時有個國王叫樸善宰,生下王子依生達納時,宮中大象亦生一頭小白象,國家從此人壽年豐。王子成人,見某鄰國蒙災,便慷慨賜象,使之振興富強。國王震怒,將王子逐入山林。傣家民眾請求國王接回王子,鄰國聞訊也送回白象。其時,天 空普降米花、蠟條,傾刻皆化為金銀,人們不禁歡騰起舞。此後,傣家每逢喜事便舞“白象”慶賀。“白象” 如真象大小,用竹、木扎身架,以白布貼棉為皮,頭、 耳、鼻均可活動,頭置九面圓鏡,身綴各種圖的銀飾,背架孔雀鞍(鞍飾孔雀頭、翅、羽),馱一座五彩八角亭。表演時,兩精壯小夥腳套白布所做象腿,鑽進象腹,託着象身,和着鼓點,時而躍騰,時而甸旬,時而旋轉,時而疾奔。一老爹牽引象鼻開道,三小女跳 象腳鼓舞相陪,一大媽着白上衣尾隨,連呼“水!水!” (傣語“好!好!”),不時向空中拋撒潔白的紙花。整個 舞蹈象徵白象給人間帶來吉祥。

傣族白象舞舞蹈特點

白象起舞,主要靠兩個精壯的卜冒(傣語:小夥子)舞動。前邊有位波濤(傣語:大爹)拉着象鼻子牽引,旁邊有三個小卜冒有節奏地跳起象腳鼓舞陪伴。激越奔放的象腳鼓敲起來了,白象也隨着鼓點起舞了。只見它四腿靈活自如,時而躍起,時而匍匐,時而轉身,時而疾行,是那樣地逼真,那樣地傳神。跟在起舞的白象後面有一位穿白上衣的咪濤(傣語:大媽)不時將一把把米花撒向空中。隨行圍觀的人羣中不時響起一片“水!水!水!”的歡呼聲,歡慶白象給傣家帶來的吉祥和幸福。

傣族白象舞白象的製作

居住在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勐永鎮一帶的傣族羣眾盛行跳白象舞,每年潑水節都要跳這種傳統舞蹈。白象舞是一種擬獸舞,表演者藉助白象道具模仿大象動作,把笨拙的大象表現得活潑可愛、步伐穩健、韻律十足。而白象作為專用道具,它的製作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如今只有當地的傣族老藝人會製作。製作白象需要的材料有木料、竹子、棉花、白緞子、彩條、綵線等,製作工具則需要鑿子、砍刀、鐵錘、木鑽、刨、鋸等。
第一步:製作龍骨架。龍骨架直接關係到做出的白象是否結實牢靠,因此選材很重要。必須選堅硬、有韌性的木材,拿回家晾乾後鋸成方條,按照所作白象的尺寸下好料,在相應的位置鑿上眼或製成榫頭,按順序穿鬥在一起,工藝精準細緻。
第二步:編制身體。編制白象身體的材料是竹子,竹子的選材很關鍵,老、嫩要合適,太老則脆,太嫩則過軟。按習俗,選好竹子後,砍竹子時要避開屬牛、兔、羊和月圓的日子。把竹子砍回來劈成竹片,將竹片沿着龍骨架的脊,依次一根根固定好,再按白象的胖瘦將這些竹片彎成弧形固定在腹部。在前腿和後腿位置間不編竹片,便於前後兩個表演者鑽進白象腹中表演。
第三步:裝飾。裝飾的工序有三道:首先是鋪紗布,將新紗布裁剪好後,用釘子或膠水牢牢地固定在白象架子上;二是鋪棉花,將新棉花按1~2釐米的厚度均勻鋪在白象身上,以使做出的白象看上去豐滿、勻稱;三是用白緞子縫製成白象外套套上,用圓珠子、彩絲線等飾品裝飾點綴,再做一個小彩亭系在白象背上。 [1] 

傣族白象舞價值

白象舞是傣族人民獨有的舞蹈,透過白象舞表演的這種表象,我們可以看到傣族是一個崇尚自然、酷愛和平、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民族。從他們對白象動作的模仿和創新,把笨拙的大象表現得活潑可愛、步伐穩健、韻律十足,實在是一份難得的藝術精品。從白象舞的來源及人們對白象舞的那份虔誠,我們不難看出,傣族人民萬物有靈光的雛形。對白象舞的挖掘與開發,不僅能體現黨的民族政策和優越性,而且對發展當地的旅遊業,繁榮民族文化資源庫都有相當高的價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