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偶見

(唐代韓偓七絕作品)

鎖定
《偶見》是唐代韓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出自《全唐詩》。
作品名稱
偶見
出    處
全唐詩
作    者
韓偓
創作年代
晚唐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字    數
28

偶見作品原文

偶見
鞦韆打困解羅裙,指點醍醐索一尊。
見客入來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門。 [1] 

偶見作品鑑賞

作者用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天真少女的聰慧調皮,詩中大量常用動詞,暗含心理的細微描寫。
李清照點絳唇·蹴罷鞦韆》雲:“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有人來,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對照韓偓這首絕句,可見,李詞化用了韓詩。聯繫二人的其他作品,也可看出,李清照對韓偓非常欣賞,她受韓的藝術影響多方而深刻。
這首《偶見》,詩人攝下的是一組小鏡頭,一次簡短的“偶見”,然而卻意趣盎然:一個打鞦韆的姑娘,在盡情玩樂之後,感到好不睏倦慵懶,便放情地解下羅裙,只剩下一點短衣。同時她又有些口渴,便向侍者招呼索取飲料。醍醐,古時稱從牛乳中逐次提煉出的精粹部分,也以代指美酒。尊,是古代酒器,中部較粗,口徑較大。一尊,猶言一杯。詩的前半通過兩個簡單的細節,刻畫出少女一種天然淡泊的美。詩的後半忽作轉折。正在姑娘悠閒品飲的時候,突然見有客人來家,姑娘自知有失雅觀,不好意思,便起身躲避。“走”即跑,當然這裏只是小跑,不是百米競賽。“和笑”二字傳神,既可以看出姑娘的羞怯,又可以見出她的活潑。有趣的是,姑娘並未一走了事,末句別出心裁,又是一轉。當她走到中門時,卻突然停下,爾後回身,若無其事地站在那裏,手裏搓弄着一顆順勢採摘的梅子,似乎本來就在那裏玩耍似的,一副聰慧調皮的樣子,十分可愛。“手搓梅子”是一種兒戲動作,李白長幹行二首》詩有“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之句。映,意同遮蔽。中門,指門的中央。古代門中設木為限,“橫界於門下者為閾,直豎於門中者為梱”(《説文通訓定聲》)門的二梱中間稱中門。《周禮·曲禮上》説:“立不中門。”但這姑娘偏就無邪顯眼地站在中門,可知她心中禮法觀念淡薄,而這恰是詩人所津津樂道的事情。
舊時講究“女德”、“閨範”,婦女要受種種束縛、禁錮,詩與文學中出現的女性形象也多是貞女烈婦,往往起着宣傳社會道德、箝制婦女的作用。韓偓這裏卻擯去陳規,自出機杼,表現了新審美情趣,這與當時的時代風氣有關。唐末戰亂頻仍,人命危淺,盛唐時代的豪情壯志和中唐時期的慷慨情懷消失殆盡,百姓看不到期望和前景,轉而產生了一種對人生意義本身的深沉反思。一股人道主義的潮流應運而起,表現在邊塞詩中,就是以無限的同情大量描寫慘死的士兵;表現在內地詩中,一方面是以悲憤的態度大量描寫官府的黑暗和生民的痛苦,另一方面則是以清麗的筆調大量描寫人的自然本性和享樂追求。這後一種傾向從杜牧温庭筠李商隱時期即已軒然而起,至韋莊司空圖、韓偓更是激流揚波。 [1] 

偶見作者簡介

韓偓,唐末詩人。字致堯(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號玉山樵人,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龍紀進士。官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天覆初,隨昭宗奔鳳翔,進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後以不附朱温遭貶斥,南依閩王王審知而卒。其詩多寫豔情,詞藻華麗,有“香奩體”之稱。後期詩風轉變,不乏感時傷亂之作。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韓內翰別集》。 [2] 
參考資料
  • 1.    周嘯天.唐詩鑑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708-709
  • 2.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