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假升麻

鎖定
假升麻(Aruncus sylvester Kostel. ex Maxim.)是薔薇科、假升麻屬植物。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質化,高達1-3米;莖圓柱形,無毛,帶暗紫色。大型羽狀複葉,通常二回稀三回,總葉柄無毛;小葉片3-9,菱狀卵形、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大型穗狀圓錐花序,長10-40釐米,直徑7-17釐米,外被柔毛與稀疏星狀毛,逐漸脱落,果期較少;花梗長約2毫米;苞片線狀披針形,微被柔毛。蓇葖果並立,無毛,果梗下垂;萼片宿存,開展稀直立。花期6月,果期8-9月。
分佈於中國、俄羅斯(西伯利亞)、日本、朝鮮等地。在中國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甘肅、陝西、湖南、江西、安徽、浙江、四川、雲南、廣西、西藏。生長於海拔1800-3500米的山溝、山坡雜木林下。
嫩莖鮮嫩可食,口感好、風味獨特,是黑龍江省珍貴的山野菜品種。根或全草入藥。性味微酸,性平。補虛,收斂,解熱主治勞損,筋骨疼痛。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假升麻
拉丁學名
Aruncus sylvester Kostel. ex Maxim. [7] 
別    名
棣棠升麻
升麻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薔薇目
薔薇科
假升麻屬
假升麻
命名者及年代
Kostel.,1844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假升麻植物學史

A. Pojarkova在《蘇聯植物誌》中將歐洲所產假升麻與亞洲所產者劃分為兩種,前者命名為Aruncus vulgaris Raf.,後者命名為Aruncus asiaticus Pojark.,其唯一區別在於後者的雌花序較為稠密,經檢查各地標本很難區分,故合而為一。Aruncus vulgaris Raf. 一名較之Aruncus sylvester Kostel.發表為早,但因系裸名,無原始記載,也不能成為有效名稱,故仍採用假升麻(Aruncus sylvester Kostel.)一名為宜。 [2] 

假升麻形態特徵

假升麻
假升麻(8張)
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質化,高達1-3米;莖圓柱形,無毛,帶暗紫色。大型羽狀複葉,通常二回稀三回,總葉柄無毛;小葉片3-9,菱狀卵形、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5-13釐米,寬2-8釐米,先端漸尖,稀尾尖,基部寬楔形,稀圓形,邊緣有不規則的尖鋭重鋸齒,近於無毛或沿葉邊具疏生柔毛;小葉柄長4-10毫米或近於無柄;不具托葉。 [2]  [8] 
大型穗狀圓錐花序,長10-40釐米,直徑7-17釐米,外被柔毛與稀疏星狀毛,逐漸脱落,果期較少;花梗長約2毫米;苞片線狀披針形,微被柔毛;花直徑2-4毫米;萼筒杯狀,微具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全緣,近於無毛;花瓣倒卵形,先端圓鈍,白色;雄花具雄蕊20,着生在萼筒邊緣,花絲比花瓣長約1倍,有退化雌蕊;花盤盤狀,邊緣有10個圓形突起;雌花心皮3-4,稀5-8,花柱頂生,微傾斜於背部,雄蕊短於花瓣。蓇葖果並立,無毛,果梗下垂;萼片宿存,開展稀直立。花期6月,果期8-9月。 [2] 

假升麻近種區別

假升麻屬外形極似虎耳草科的落新婦Astilbe chinensis Franch. & Sav.),惟後者葉片一般質地較厚,有托葉,兩性花,雄蕊8-10,心皮2-3,基部合生,可以區別。 [2] 
假升麻與貢山假升麻Aruncus gombalanus Hand.-Mazz.)相近,但後者多具三出複葉,花序較短,長5-25釐米。 [3] 

假升麻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俄羅斯(西伯利亞)、日本、朝鮮等地。在中國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甘肅、陝西、湖南、江西、安徽、浙江、四川、雲南、廣西、西藏。生長於海拔1800-3500米的山溝、山坡雜木林下。 [2] 
假升麻 假升麻

假升麻繁殖方法

種子採集:假升麻是雌雄異株植物,7月中旬至8月中旬種子成熟,應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雌株進行採種,種子採收即可播種,如翌春播種可將種子封入塑料袋內室外冬貯或放入窖內及其它温度較低處貯藏。 [4] 
播種方法: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便於排灌的地塊進行育苗。牀高10釐米、寬1米、長20米或視實際情況而定,播前澆足底水,將種子拌土或少量鋸未均勻地撒於牀面上,覆土0.5釐米,播種量每畝0.5千克。由於假升麻萌發生長需較高的濕度,因此播後應蓋草澆水保濕,8天左右種子萌發,10-15天幼苗出土,20天左右即可撤去覆蓋物,一個月左右即可定苗,每平方米淨面積保留苗木400株,但應注意,幼苗在整個生長期內都需經常噴淋保濕,否則長勢不良,有日灼現象發生。 [4] 

假升麻栽培技術

栽植方法:幼苗生長1-2年即可移栽,時間以4月中旬至5月上旬為好,移栽地塊要求與育苗地相仿,每畝施農家肥30004000千克,過磷酸鈣20千克,做牀要求與育苗相同,定植密度為每畝2000朱,起苗前及定植後應澆足底水,定植當年應注意鋤草和澆水,避免草荒及保持土壤濕度。定植兩年後即可進行春採,採收期月左右,每畝產量200-300千克。 [4] 
田間管理:定植第二年春追肥1次,每畝施氯化鉀、二銨、過磷酸鈣各10千克,以後視情況逐年追施人糞尿及化肥,並進行除草鬆土。假升麻應進行留母莖採收,即從採收第一年起每叢保留母莖3支,以便其營養生長為根部積累養分,有利於下一年春季萌芽。 [4] 

假升麻病蟲防治

病害:假升麻病蟲害較少發生,苗期主要病害是立枯病,育苗前應做好苗牀土壤消毒工作,立枯病一旦發生應用可濕性福美雙500-1000倍液噴灑苗牀進行防治。栽培期主要病害是白粉病黑斑病,可用二硝散50%可濕性粉劑250倍液噴霧防治。 [4] 
蟲害:苗期主要害蟲是螻蛄蠐螬粘蟲等,可用氯丹5%粉劑,每畝施2千克左右進行防治。栽培期主要蟲害是卷葉蛾蚜蟲,可用鋅硫磷1000倍液噴霧防治。 [4] 

假升麻主要價值

嫩莖鮮嫩可食,口感好、風味獨特,是黑龍江省珍貴的山野菜品種。 [4]  根或全草入藥。性味微酸,性平。補虛,收斂,解熱主治勞損,筋骨疼痛。 [5] 

假升麻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