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俾斯麥體系

鎖定
俾斯麥體系,又稱大陸聯盟體系,是素有鐵血宰相之稱的德意志帝國時任首相俾斯麥為孤立法國耗時近二十年在歐洲大陸建立的外交,軍事聯盟體系。此體系始於1873年,正式終結於1892年。德奧同盟三皇同盟三國同盟的建立標誌着俾斯麥大陸體系的初步形成。《三國同盟續約》、兩次《地中海協定》和《再保險條約》,俾斯麥為德國構建安全體系最終形成。 [1]  隨着德皇威廉二世親政,俾斯麥下台,1892年法俄締結軍事同盟標誌着俾斯麥聯盟體系的解體。
中文名
俾斯麥體系
外文名
Bismarck’s system of continental alliances [2] 
別    名
大陸聯盟體系
指導思想
均勢原則、大陸政策
核心人物
俾斯麥
出現時間
1873年—1894年

俾斯麥體系產生背景

普法戰爭與德意志帝國的建立
普法戰爭形勢圖 普法戰爭形勢圖
1870年,法國與普魯士為爭奪歐洲霸權爆發了普法戰爭,7月法國向普魯士宣戰。9月,雙方在色當會戰,法軍慘敗,拿破崙三世和10多萬法軍當了俘虜,法蘭西第二帝國崩潰。1871年1月,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德意志完成統一。1871年5月,德法簽訂《法蘭克福和約》。 [3]  主要內容:法國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割讓給德國;法國向德國賠款50億法郎;德國留駐法國,直至賠款支付完畢,軍費由法軍承擔。普法戰爭在德法之間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法德之間的敵對情緒一直持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約成為法俄未來結盟的基礎。 [1] 
維也納體系的瓦解
在俾斯麥體系建立之前,歐洲處在梅特涅塑造的維也納體系之中。1848年革命衝擊了正統主義原則,打擊了神聖同盟;克里米亞戰爭打破了歐洲協調機制;意大利和德國的統一改變了歐洲舊有的均勢格局。維也納體系構建的歐洲秩序宣告瓦解。 [2] 
俾斯麥消除德國安全困境的努力
俾斯麥 俾斯麥
德國的安全困境主要體現在:一是特殊的地緣政治環境,德國地處中歐,與多國接壤,很容易受到他國攻擊,國防線延伸四面八方。二是德國面臨複雜的外交環境,德法成為宿敵後,德國必須阻止俄、奧加入法國陣營。 [1] 
為此,俾斯麥精心設計了其戰略構想。他奉行名為大陸政策的均勢外交原則,建立德國為中心的聯盟體系,聯合俄奧,拉攏英國,孤立和打擊法國,避免法、俄兩國夾擊德國,鞏固和保障德國在歐洲大陸已取得的霸權地位,從而保證歐洲國際體系的穩定。 [3] 

俾斯麥體系形成條件

1873年三皇同盟
普法戰爭後,俾斯麥的外交策略是儘可能地孤立法國,防止歐洲其他大國與法國結盟。1872年9月6日,德、俄、奧三皇在柏林會晤。除了一致表示反對社會主義國際的革命運動以外,並未產生一項共用的政治協定。1873年6月,俄奧簽訂《興勃隆協定》,約定:遇有第三國侵略危及歐洲和平時,兩國應立即商討共同的行動方針。10月,德國加入該政治協定,從而結成了第一次三皇同盟 [4] 
通過同盟,德國實現了孤立和削弱法國的目標。俄國加強了在中亞地區對付英國的力量和西部邊疆安全的保證,使俄奧當時在巴爾幹的矛盾有所緩和。 [1] 
“東方問題”再現
19世紀70年代,近東危機爆發。1875年,在奧斯曼帝國北部的黑塞哥維那和波斯尼亞兩省爆發了基督教徒起義,起義得到了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同情和支持。奧斯曼帝國派出軍隊鎮壓,但收效不大。巴爾幹局勢引起了俄、奧匈、英、德歐洲列強的注意。俄國支持泛斯拉夫運動,贊成巴爾幹斯拉夫獨立,以達到它在遠東的目標,廢除1856年《巴黎和約》的限制、控制君士坦丁堡和確立有利於俄國的海峽體制。1871年,俄、土、德、奧匈、英、意、法七國在倫敦簽訂公約,廢除了《巴黎和約》所規定的黑海中立條款,再次確定了封閉海峽、禁止外國軍艦通行的原則,並同意土耳其有權在平時對友好和同盟國家的軍艦開放海峽。英國與奧匈主張維持奧斯曼帝國現狀,圍繞近東危機各國展開一系列外交努力。 [1] 
在各種斡旋無果下,1877年俄國向奧斯曼土耳其宣戰,俄土戰爭爆發後,英國積極進行外交活動來阻止俄國佔領君士坦丁堡,1878年,土耳其被迫與俄國簽訂《聖斯特法諾和約》。和約規定:土耳其承認門的內哥羅、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完全獨立;俄國獲得比薩拉比亞西南部分;土耳其保證在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實行改革;建立一個大保加利亞自治公國,其疆域包括保加利亞、東魯米利亞全部及馬其頓大部分,由俄國軍事佔領兩年。《聖斯特法諾和約》使俄國大大擴張了在巴爾幹的勢力。
1878年柏林會議與《柏林條約》
1878年,商討解決近東危機的會議。德、俄、英、奧匈、法、意、土耳其參加會議。俄土戰爭後,雙方簽署《聖斯蒂法諾和約》引起英、奧兩國的強烈不滿。兩國逼迫俄國同意召開國際會議重新審議和修改這一和約。俄國被迫做出重大讓步,接受《柏林條約》,取代了《聖斯蒂法諾和約》,其實質是列強共同瓜分土耳其和大國權力的再分配,並迫使俄國吐出已經獲得的部分戰利品,加劇了俄國與德奧的矛盾。柏林會議結束後,英、俄、奧三國的勢力在近東形成了一種新的均勢,近東危機暫時緩解。 [1] 
1879年德奧同盟
柏林會議標誌着俄奧協調的失敗,歐洲君主聯合的三皇同盟動搖。德俄關係也倒退。俾斯麥先着手鞏固德奧關係,以此迫使孤立的俄國放棄反德立場回到王朝歐洲聯合的大陸上。即使俄轉而尋求法國支持, 德奧同盟也可進行抗衡。奧也有意與德國簽訂共同抵制俄國侵略的防禦性條約。1879年10月7日,《德奧同盟條約》。德奧加強了抑制俄國侵略的力量。對德國而言,如法國進攻德國,可獲得奧善意中立;如俄法聯合進攻德國,可獲得奧援助;又不需要承擔奧主動進攻俄國時的援助義務,從而避免自己因奧擴張政策而捲入與俄國戰爭。德國從一開始就取得對該同盟的主導權。 [4] 
1881年三皇同盟
英國是俄國在近東及亞洲的主要敵人。 俄國有意與德奧訂立條約以保障其近東利益, 擺脱孤立的地位。 [4]  1881年,在柏林俾斯麥與俄奧兩國大使簽訂了《三皇同盟條約》。條約為期3年,1884年續約。條約規定:締約國之一同第四國交戰時,其餘兩國應對盟國保持善意中立並努力使戰爭局部化;對土耳其歐洲部分領土現狀的任何改變必須經三個締約國共同協商;締約國承認封閉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是一個具有普遍約束性的歐洲原則,土耳其如違反這一原則,將被視為與受害國處於交戰狀態,並失去《柏林條約》保證其領土安全的權益。另外,三國又簽訂了一份附加的議定書,議定書規定:奧匈對波黑兩省保留隨時合併的權利;三國不反對保加利亞和東魯米利亞合併。《三皇同盟條約》簽訂時內容保密,直至1920年它的具體條款才被公諸於世。1887年條約期滿後,由於俄奧在巴爾幹的衝突加劇而未能續約。1881年德俄奧同盟史稱第二次三皇同盟。 [1] 
德、奧、意三國同盟
19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意大利擴張的目標:一是伺機從奧手中奪回原屬於意大利的特蘭提諾和的里亞斯特;二是將臨近意大利的北非納為自己的殖民地。但難以實現。意大利德普雷提斯內閣決定與德奧結盟換取支持。俾斯麥對法俄接近跡象擔心三皇同盟不足以保證德國的絕對安全,贊成與意大利結盟 。 [4] 
俾斯麥的同盟體系 俾斯麥的同盟體系
1882年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在維也納簽訂的同盟互助條約。條約規定:如意大利未有直接挑釁行為而遭到法國進攻,德奧必須以它們的全部軍隊援助意大利;如德國遭到法國侵略,意大利也擔負同樣的義務;如俄奧發生戰爭,意大利將恪守中立。該條約的簽訂,標誌着三國同盟的正式形成。此外,1887年,三國還續訂了《三國同盟條約》。 [1] 

俾斯麥體系調整體系

保加利亞危機和三皇同盟的終結
保加利亞亞歷山大大公力圖擺脱俄國控制,保俄關係緊張。1885年9月,東魯米利亞爆發反土起義,自行宣佈與保加利亞合併。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不能容忍一個不聽命於俄國的統一的保加利亞的存在,要求列強施加壓力,迫使亞歷山大大公解散保的合併。1885年10月,君士坦丁堡會議,俄國建議恢復《柏林條約》規定的現狀。俾斯麥支持俄奧合作。1886 年 8 月,俄利用保國內親俄勢力發動政變,廢除亞歷山大大公。但保攝政當局在英奧支持下對俄進行抵制。 [4] 
1887年保加利亞會議選出了親奧、德的斐迪南新大公,危機平息,挫敗了俄國重新控制保加利亞的企圖,使俄國喪失了1877—1878年俄土戰爭後在保加利亞的政治優勢,是俄國外交上的失敗。由於俄奧在巴爾幹的衝突,導致《三皇同盟條約》未能續約。 [1] 
法德關係危機和
保加利亞危機期間,德法關係再次緊張,法國出現布朗熱運動是德法關係緊張的一個重要原因。俾斯麥擔心法國趁機進攻德國。為嚇阻法國,俾斯麥採取加強德國軍事力量的威脅手段。俾斯麥決定加強德奧意三國同盟關係,以確保德國的安全。意也有意續訂三國同盟條約以獲益。 [3] 
1887年2月10日,《三國同盟續約》。通過《三國同盟續約》,意在條件允許時若主動對法開戰,將得到德國的援助,這使得三國同盟演變成具有侵略性的軍事同盟。 [2] 
兩次《地中海協定》
俾斯麥構建結盟體系的重要考慮:希望通過英意和英奧之間的協約聯繫,將英國也拉入到牽制法俄的路線上來。英意在地中海存在着遏制法國的共同利益,英奧在巴爾幹問題上也存在遏制俄國的相同立場。
英雖與法俄有利益矛盾,但不信任德國,主張與意奧只訂立一種不承擔明確援助義務的協定,並將範圍界定在維持地中海地區的現狀。1887年2-3 月,英意奧以互相交換照會的形式達成了第一次《地中海協定》。12 月,三國又以照會形式達成了第二次《地中海協定》。德國雖沒有參與這兩個協定,但通過其盟國意奧的參與而間接地實現了與英國的非同盟性聯合。 [4] 
但由於協定條款規定了英國承擔義務時的模糊性,又揭示了英德合作的有限程度。俾斯麥希望與俄國訂立協定,獲得三皇同盟所規定的俄國雜法德戰爭時採取善意中立的保證。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也有意從德國那裏獲得其在巴爾幹和海峽問題上的支持。
《再保險條約》
1887年6月18日,俄德《再保險條約》。自三皇同盟終結後,俾斯麥藉助《三國同盟續約》、 兩次《地中海協定》和《再保險條約》,實現了對其結盟體系的調整,而其目標就是要牽制法俄的力量,阻止法俄結合,確保德國在歐洲大陸佔據支配地位。但調整後的結盟體系仍很脆弱。 [4] 
通過《三國同盟續約》、兩次《地中海協定》和《再保險條約》,俾斯麥基本上完成了對聯盟體系的調整。20年間歐洲沒有發生過全面戰爭,這個時期歐洲列強在歐洲本土的直接衝突很少,歐洲體系相對穩定。 [1] 

俾斯麥體系體系瓦解

德國外交戰略的轉變
威廉二世獨攬大權,在具體的外交策略上偏重於反俄聯英逐漸開始走向殖民擴張的道路。反俄聯英的外交策略主要表現為德國拒絕續訂《再保險條約》,1890年德國與英國簽訂旨在把英國拉入三國同盟的《赫爾果蘭—桑給巴爾條約》,通過該條約德國獲得了1814年以來英國所擁有的赫爾果蘭島,作為回報,德國放棄對桑給巴爾島的權利,從而極大地便利了英國對東非的控制。但英國不想失去其對外政策的獨立性和靈活性,對三國同盟的承諾義務持保留態度。 [1] 
1897年,威廉二世拋棄了“大陸政策”,逐漸推行全球爭霸的“世界政策”,導致歐洲軍備競賽加劇和相互敵對的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這一政策一直延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法俄同盟的建立
1893年,法俄秘密簽訂的協定。規定:如果德國或意大利在德國支持下進攻法國,俄國應全力進攻德國;如果德國或奧國在德國支持下進攻俄國,法國應全力進攻德國;如果三國同盟國家動員其軍隊,法俄兩國無需協商便立即動員其全部軍隊,並調往邊境;雙方不得單獨媾和,不得泄露協定秘密;協定還規定了兩國保持經常性的軍事合作、互換情報、不得單獨媾和、協定的有效期與三國同盟相同。至此,兩大軍事集團初步形成。標誌着俾斯麥體系的解體。 [1] 
參考資料
  • 1.    劉德斌.《國際關係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 2.    Energy; New Energy Study Results Reported from 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rmal Bridges of Living Wall Systems)[J]. Energy Weekly News,2019.
  • 3.    申博聞.俾斯麥體系——歐洲均勢的一次重要嘗試[J].滄桑,2011(05):35-37.
  • 4.    唐賢興.《近現代國際關係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年:12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