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侗寨

(侗族村落)

鎖定
侗寨即侗族村落,大多就其地形,依山傍水,整體佈局在大致分為平壩型、山麓型、山脊型和山谷型種。
一般侗寨由風雨橋、鼓樓、涼亭、寨門吊腳樓、井亭、晾天架、薩殿組成。
中文名
侗寨
拼    音
dòng zhài
釋    義
侗族村落
重要交通設施
風雨橋橫卧溪河

侗寨簡介

侗寨組圖
侗寨組圖(5張)
走過侗寨,如虹飛架的風雨橋橫卧溪河,是侗鄉的重要交通設施,也是侗民祈福護寨的精神寄託。
跨過福橋,是一片鬱鬱葱葱、古木參天、翠綠如海的風水林,被侗民珍視為龍脈的崇拜圖騰物。一條蜿蜒曲折、古樸厚重的青石板路連接侗寨。寨寨都有寨門。
走進寨門,撲入眼簾的是鱗次櫛比的幹欄式吊腳樓。侗寨中央或寨邊拔地而起、巍峨壯觀的建築,就是侗寨建築的獨特標誌鼓樓,大多侗寨的鼓樓與戲台、蘆笙坪三者一體,是村民集會、娛樂、議事的重要場所。
完整的侗寨還有薩殿、飛山宮、祖宗廟、文廟城隍廟和南嶽軍團等宗教設置。
在侗寨建築中,侗族民居吊腳樓很有特色,它既保留古越人“幹欄”式建築風格,又吸引中原建築的特點。
在嚴格對稱的原則下,各個建築物之間有機相聯,形成多樣變化、均衡統一的整體,整個村寨的民居構成了一幅錯落有致,緊密相連,豪華大氣,天人合一的壯麗畫卷。

侗寨知名侗寨

侗寨肇興侗寨

侗寨鼓樓 侗寨鼓樓
肇興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是黔東南侗族地區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佔地18萬平方米,居民800餘户,4000多人,號稱“黎平第一侗寨”、“天下第一侗寨”。
肇興侗寨四面環山,寨子建於山中盆地,一條小河穿寨而過。寨中房屋為幹欄式吊腳樓,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頂覆小青瓦,古樸實用。
肇興侗寨全為陸姓侗族,分為五大房族,分居五個自然片區,當地稱之為“團”。分為仁團、義團、禮團、智團、信團五團。

侗寨林略侗寨

林略侗寨 林略侗寨
林略村地處貴州、湖南、廣西三省交界處。有着“一腳踏三省”的美名距三江縣城50多公里,林略村有900多户人家,4000多人,全村都是侗族。據傳是明朝萬曆年間由湖南、貴州等地遷移過來的。
林略村共有6座大大小小的鼓樓。走進三江林略侗寨,就像在欣賞一幅美麗的山水畫,給人一種超脱的美的享受,村寨的後面是氣勢磅礴相連的高大山脈,而整個村子則建在半山腰上,然後房子想四周展開而建,村的下面就是是梯田,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梯田景觀。在這裏,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層層疊疊,高低錯落。
從不同的角度望去,梯田的優美曲線一條條、一根根、或平行或交叉,蜿蜒如春螺、披嵐似雲塔,顯示了動人心魄的曲線美。其線條行雲流水,瀟灑柔暢;其規模磅礴壯觀,氣勢恢弘,到此遊覽的客人無不讚嘆其“梯田人家風光美”。
林略村的建築別具一格,依山傍水而建,遠遠望去,只見屋宇前低後高,鱗次櫛比,連成一片,層層而上,有“天上宮闕”的美譽,令人難忘的風光使得不少前來遊覽的客人讚歎不已,樂而忘返。林略村的茶葉聞名,產銷全國各地,這裏的天然風景使得民風古樸,似是世外桃源,旅遊業也逐漸發達。

侗寨黎平侗寨

黎平縣位於貴州省東南邊緣。侗鄉黎平旅遊原生的山水自然風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多彩的民俗風情珠聯璧合。更以原汁原味、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獨樹一幟。
最值得推薦的是其各種建築形式鼓樓、花橋是侗寨的標誌性建築,鼓樓造型美觀、結構獨特、不用一釘一鉚,利用槓桿力學原理,鑿榫銜接而成。花橋集橋、廊、亭為一體,橋身全部用杉木橫穿直套,鉚眼相接。

侗寨堂安侗寨

侗寨風雨樓 侗寨風雨樓
肇興東去6公里處的一個白雲繚繞的地方,寨門、鼓樓、花橋、亭閣若隱若現,宛如瓊樓玉宇,這便是堂安侗寨村,是中國與挪威兩國政府共同興建的“侗族生態博物館”,是中國唯一的一座侗族生態博物館,其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古樸優美。
堂安侗寨是人類返璞歸真的範例,歷史悠久,有着深遠的歷史科學研究價值,有着侗族文化以及侗族風情研究價值,有着侗民族旅遊資源開發價值和人類生態保護價值。
堂安村共有居民170多户,800多人,散居在“班柏”和“幾定”嶺及其間的“貴近”衝裏,各式各樣的吊腳樓以衝裏的鼓樓為主心,大多呈南北向。全寨人以贏、陸兩姓為主,另外還有潘、藍、吳、楊、石等五姓,千百年來,他們和諧相處在這塊土地上。
堂安侗寨 堂安侗寨
生態博物館不同於通常概念的博物館,沒有固定的館舍,其外延涵蓋了整個社區及居民生活、生產的周邊環境。堂安生態博物館,其內涵就是這整個村寨和周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侗寨小黃侗寨

遊客在小黃侗寨 遊客在小黃侗寨
小黃侗寨位於貴州從江縣高增後坡的山頂上,距高增鄉約15公里,距從江縣城20多公里。小黃侗寨如今早已是天下聞名的“侗歌之鄉”和“音樂天堂”了,到那裏去旅遊的確別有情趣。
小黃村居民均系侗族,過去我們常用“詩的故鄉,歌的海洋”來形容少數民族地區善於歌唱的情況,而這樣的形容只有用在小黃侗鄉也許才使人感覺名符其實。
因為小黃村不僅人人會唱歌也愛唱歌,而且村中正式的歌隊就有20多支,成員有1000餘人。這樣的情況在別的地方顯然是不多見的。
小黃包括小黃、高黃、新黔三個寨子,有600多户、3000多人。小黃的侗歌在侗鄉中很有名,侗語稱之為“嘎小黃”,即“小黃的歌”。
“侗歌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清泉閃光”,無論這些名號有多麼動聽,都比不上小黃的歌聲悦耳。大山深處的小黃與外界交流十分有限,整個村寨都保持了比較原始的風貌,許多古老的習俗也被完好地保留下來,演唱大歌便是其中之一。
小黃的侗家姑娘不僅極善於歌唱,而且非常熱情。對於遠方客人想聽歌的請求,她們的回答便是讓你坐在她們的膝蓋上聽她們演唱。
這種古樸風俗時常使得遊客手足無措,其實,入鄉隨俗才好。在小黃,迴歸自然是最佳的選擇。

侗寨高定侗寨

高定村以吳姓為主,有500多户人家,2000多人,據傳是明朝萬曆年間由湖南等地遷來的。高定村共有7座大大小小的鼓樓寨子正中間的大鼓樓是全村共用的,其它小一點的都是各姓各分支用的走進三江的高定侗寨,你則會看到另一幅美麗的景象在這裏,寨子分佈於斜坡的坳間,四周竹樹簇擁環抱,風景秀美吊腳木樓和六座鼓樓交相輝映,令人難忘三江的風光使得不少前來遊覽的客人樂而忘返,讚歎不已。
柳州市十大美麗鄉村
廣西生態文明村
生態文明村
桂林國際旅遊大圈三江景區高定景點
集侗族人民智慧與一體的侗族鼓樓風雨橋,吊腳樓、最為著名的當屬“五通樓”又名“獨柱樓”、現列為縣寶,其技藝之精湛堪稱建築界的經典!
侗寨 侗寨
瓦耶(村與村聯誼)

侗寨侗寨失火

案例1:
2009年11月6日凌晨兩點,美麗的林略村侗寨在一場寨火中化為烏有,原來的村莊面貌被破壞得蒼穹百孔,破敗不堪,但是經過黨和國家的大力幫助建設,直到2014年,村莊大體恢復了樣子。
林略村火災
林略村火災(5張)
官方數據:“該村共有766户3276人,這次火災共燒燬民房196座近400户,造成1121人受災,5名村民在大火中喪生,經濟損失經達上千萬元。”
失火前的報京侗寨 失火前的報京侗寨
案例2:新華網貴陽1月26日電(記者 李黔渝)記者從貴州省鎮遠縣宣傳部瞭解到,鎮遠縣報京鄉報京侗寨25日晚發生寨火,100餘棟房屋被燒燬,目前大火已經被撲滅。
據瞭解,寨火發生在2014年1月25日晚23時30分左右,截至26日3時50分許,火勢已得到全面控制,目前尚未發現人員傷亡。
報京大寨是黔東南北部地區最大的侗寨,曾是中國保持最完整的侗族村寨之一。報京大寨距離鎮遠城南39公里,居住着470餘户、2000名侗族同胞,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
接到事故報告後,當地消防、公安、醫療、應急等部門組織約500餘人全力撲救。目前,災民安置及善後處理事宜正在進行中,失火原因及經濟損失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
另據中新網,記者電話採訪當地縣城郭姓居民獲悉,火災大致發生在凌晨,火勢大時竄起數米高的火苗,將黑夜變成了白天。“站在遠處的山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大火熊熊,整個寨子都大火淹沒。”
火災1
接到寨火報告後,當地政府立即啓動應急預案,公安、消防、民政等約500餘名救援人員趕赴現場全力撲救,同時,及時協調周邊縣消防大隊官兵增援。現場救援人員通過電話告訴記者:“太慘了,火災過後基本上什麼都沒有了!” [1] 

侗寨牛王爭霸

2015年9月6日,是貴州省榕江縣七十二寨羣眾自發組織的首屆侗家牛王爭霸賽的第四天,53頭鬥牛在賽場上進行激烈的角逐,爭奪牛王爭霸賽A組冠軍。鬥牛是當地侗族同胞傳統的自娛自樂活動。
9月3日至9月6日,貴州省榕江縣七十二寨羣眾自發組織首屆侗家牛王爭霸賽,這次牛王爭霸賽有來自廣西、雲南、貴州等地的260頭鬥牛到場參賽,賽場上名牛角逐,場面異彩紛呈。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