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侃侃而談

鎖定
侃侃而談(拼音:kǎn kǎn ér tán)是一則漢語成語,成語最早出自戰國·孔子及孔子的學生等《論語·鄉黨》。 [1] 
“侃侃而談”指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説話;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1] 
中文名
侃侃而談
拼    音
kǎn kǎn ér tán
近義詞
口若懸河誇誇其談娓娓而談
反義詞
閉口無言吞吞吐吐張口結舌
注音字母
ㄎㄢˇ ㄎㄢˇ ㄦˊ ㄊㄢˊ
成語出處
《論語·鄉黨》
語法結構
偏正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侃侃而談成語出處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戰國·孔子及孔子的學生等《論語·鄉黨》) [1] 
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侃侃而談”。 [1] 

侃侃而談成語故事

在周朝的等級制度中,大夫是諸侯下面的一個等級。其中又分為兩等,最高一級稱為卿,即上大夫,其餘稱為下大夫。孔丘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又是儒家學派的創始者。但他在當時的地位僅相當於下大夫。 [2] 
孔子大力宣傳“仁”的學説,並提出“仁”的執行要以“禮”為規範,極力維護貴族等級秩序,所以他是一個一舉一動、 一言一行都力求合乎周禮的人。 [2] 
在家鄉,在朝廷上,和上大夫説話,和下大夫説話,他都有不同的舉止和言語。平時,在家鄉與鄉親們談話,他顯得温和恭順,好像不善辭令的樣子;但在祭祀和朝見的場合,他卻十分善言,只是比較謹慎罷了。在朝廷上,當國君不在場時,與下大夫説話,他言談毫無顧忌,侃侃而談,顯得從容不迫;但和上大夫説話,他和顏悦色,十分謙恭;如果國君臨朝,在國君面前,他一切都按朝儀去做,小心謹慎,還怕有不妥之處。 [2] 

侃侃而談成語寓意

孔子宣傳:“仁者愛人,克己復禮”,與人談注意場合、講究分寸、堅持適度的原則,而且態度温和恭順、謹慎細微,成為了佳話。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與交流的重要橋樑,由於時間、空間、環境等種種原因,決定了人們在交流中,在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人,都要有不同的語言和態勢,以及不同的交流方式,而且要出語得當、尊重他人。俗話説:禍從嘴出,病從口入。説話就好像潑出的水,不可收回,告誡我們不能亂説話。另外,在與人交談中,人們應該落落大方、淡定自若、精神飽滿、充滿自信而又理直氣壯,才能贏得他人的好評。 [2] 

侃侃而談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侃侃而談”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定語;含褒義;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説話。 [1] 
  • 運用示例
清·文康《兒女英雄》五:“我即這等苦苦想問,你自然就該侃侃而談,怎麼問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3] 
清·頤鎖《黃繡球》三:“黃繡球只是侃侃而談,全不像他平時的性質。” [4] 
現代文學家魯迅《華蓋集·並非閒話》:“‘偏袒’也在所不免的......這也算人情之常,不足深怪;但當侃侃而談之際,那自然也許流露出來。” [5] 
現代作家鄭振鐸《桂公塘·三》:“卻從來不曾見過象這位蠻子般的那末侃侃而談,旁若無人的氣概。” [1] 
參考資料
  • 1.    侃侃而談  .漢典[引用日期2019-11-13]
  • 2.    陳營編著. 開闊閲讀 讓孩子更聰明的成語故事 中華成語故事[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4:324-325
  • 3.    李行健主編. 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M]. 長春:長春出版社, 2000.07:193
  • 4.    趙振鈞主編. 新編成語十二用詞典[M]. 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1997.05:171
  • 5.    魯迅著. 魯迅文集 4[M]. 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 2018.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