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佤邦聯合軍

鎖定
佤邦聯合軍(United Wa State Army,UWSA), [4]  簡稱:佤聯軍,為緬甸少數民族地方武裝組織。正規部隊總數約3萬人左右,總部設在緬甸邦康,在緬甸南方的泰緬邊境設有一個軍區(171軍區),為緬甸最大的少數民族地方武裝組織。 [3] 
中文名
佤邦聯合軍
外文名
UWSA [4] 
成立時間
1989年4月17日
組織性質
緬甸少數民族地方武裝 [3] 
活動地點
緬甸撣邦第二特區
控制面積
2.7萬平方公里
管轄人口
約60萬人
人    數
約3萬人

佤邦聯合軍歷史發展

1989年4月17日,是佤邦聯合軍建軍節。原定名緬甸民族民主聯合軍,由於形勢需要,1989年11月4日,改名為佤邦聯合軍。
佤邦聯合軍是佤邦各族人民的子弟兵,是在佤邦聯合黨絕對領導下的,肩負着保衞佤邦、建設佤邦的武裝部隊。
佤邦聯合軍一支戰鬥隊:悍衞佤邦不受外來侵犯,為佤邦和平建設保駕護航,嚴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則;她又是工作隊:擔負着宣傳羣眾、組織羣眾的任務;她也是生產隊:積極開展部隊生產,提高部隊生活,減輕人民負擔,還要積極參加地方的建設。
佤聯軍 佤聯軍 [2]
1989年4月,先後組建了417師、418師、420師、421師、214師、獨立團、炮團、警衞團。5月份又組建了525師。1996年420師、525師合拼為171軍區。地方上,各縣組建了縣大隊(勐冒縣組建了629團)和民兵營。現任佤邦聯合軍總司令為鮑有祥,副總司令趙忠丹、巖倫,總參謀長趙忠丹,副總參謀長再三、李老二、田建明、趙巖忠、巖榮。佤邦聯合軍總部設於邦康市。
據2009年8月29日的媒體報道,佤邦聯合軍(UWSA)已加入果敢同盟軍與緬甸政府軍的戰事。其他同政府軍達成停火協議的少數民族組織也可能加入戰局。
2011年4月18日,緬甸撣邦第二特區(佤邦),為慶祝和平建設二十三年舉行盛大閲兵,進行了大量武器裝備的展示,據悉其現已成為緬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裝組織。
2015年2月9日,彭家聲領導下的果敢同盟軍在緬甸撣邦果敢地區同緬甸政府軍士兵引發衝突,隨後雙方爆發激烈交火,21日,妙吞吳中將在首都內比都舉行新聞發佈會,點名了佤邦聯合軍等5個緬甸民族地方武裝,稱他們也參與了攻擊緬甸國防軍的軍事行動。 [1] 
2013年1月,佤邦在政府軍臘戌軍區相鄰的薩爾温江以東地區舉行了軍事演習,以提高應付突發事件和未來戰爭的能力。
2015年10月12日,緬甸政府與緬北佤邦的少數民族武裝——佤邦聯合軍簽署互信協議。
佤聯軍盛大閲兵

佤邦聯合軍結構組成

佤邦聯合軍,是從緬共領導下的緬共人民軍中分離出來的民族地方武裝,現已成為緬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裝組織,總部設在邦桑(現改為邦康)。邦桑是原緬共中央和緬共東北軍區所在地。1989年4月,當時的緬共中央候補委員趙尼來鮑有祥策動兵變,將緬共中央領導人驅趕到雲南孟連縣的孟啊,終止了緬共在佤邦的一切活動,宣告成立緬甸國家團結黨(後改為佤邦聯合黨)和緬甸民族民主聯合軍(後改為佤邦聯合軍)。
佤聯軍轄區由北至南分成兩部分。北部轄區位於撣邦東北部,薩爾温江以東,北緯22°一23°和東經98°一100°之間。東北面與中國臨滄地區耿馬縣和滄源縣思茅地區瀾滄縣、西盟縣、孟連縣西雙版納勐海縣接壤,邊境線長502公里,在中緬邊境145至210界樁之間,西北與果敢同盟軍控制區(緬甸撣邦第一特區)相鄰,東南是緬甸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控制區(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西面至薩爾温江,南面是緬政府控制區。緬甸撣邦第二特區的北部轄區包括邦康、龍潭、南登3個特區和景北(勐冒)、景南、勐博和温高4個縣,約1.7~1.8萬平方公里,人口40餘萬。
佤邦聯合軍的帽徽、臂章、胸章 佤邦聯合軍的帽徽、臂章、胸章
南部轄區(即南部171軍區),指揮官魏學剛,政委鮑有義,副政委巖崩龍,副參謀長、軍訓總監李文。南部是泰國,東部隔湄公河老撾相望,東北是第四特區和緬政府控制區,西北是拉祜族民族武裝控制區和緬政府控制區,西南部是蒙泰軍(坤沙殘部)控制區。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人口20餘萬。又從北部南移近6萬人。緬甸軍政府還將原蒙泰軍所控制的近1萬平方公里的地區劃歸佤聯軍南部軍區管轄,使南部軍區的面積增至1.8~1.9萬平方公里,人口增至26萬。
171軍區訓練 171軍區訓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