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禽人物生平
編輯伯禽受封魯國
伯禽是周公旦的長子,周武王的侄子。周武王死後,其子周成王繼位。當時周公旦受封魯國,由於周成王年幼繼位,於是周公旦便留在都城鎬京(今陝西西安)輔佐周成王,而派長子伯禽代替他受封魯國。
[1-2]
周成王則下令將奄國和“殷民六族”賜給伯禽,並送他許多典冊文物、寶器儀仗。
伯禽臨行前,周公旦告誡伯禽説:“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在天下也不算卑賤。然而我洗一次頭三次握起頭髮,吃一餐飯三次吐出食物,起來接待士人,也還擔心失去天下賢人。你到魯國後,千萬不要因有國土而驕慢於人。”
[3]
伯禽政績緩慢
伯禽在魯國苦心經營三年,才到鎬京向父親周公旦彙報政績。周公旦説:“為什麼報政如此緩慢?”伯禽回答説:“我在改變當地的風俗,變革當地的禮儀。尋常百姓父母死後也要服喪三年,所以到這時候才來報政。”
[4]
伯禽平定徐戎
後來,伯禽的伯父管叔鮮、叔父蔡叔度等人因不滿周公旦攝政,於是挾持商紂王之子武庚發動叛亂
[7]
,史稱“三監之亂”。當時的淮夷、徐戎等也聞風興兵作亂,前來攻打魯國。伯禽率軍到達費邑(《史記》誤作肸邑)抵禦叛軍,並親自寫作《費誓》(《史記》誤作《肸誓》),以嚴明軍紀。《費誓》中説:“準備好你們的盔甲,不準馬虎。不準損壞牛欄馬廄。馬牛走失,奴隸逃亡,不準越次追逐,得到的應敬還原主。不許逾越牆垣而搶劫盜竊。三方遠近郊區,置辦草料、糧食、築壘工具,不得缺少。我們甲戌日修築營壘而征討徐戎,不得遲到,否則處死!”,在全體將士努力奮戰以及齊軍的支援下
[8]
,不久戰事就形成相持局面。三監之亂平定後,齊、魯、週三支軍隊經過兩年苦戰,最終擊敗叛軍,安定魯國。
[9]
伯禽為政舉措
編輯伯禽歷史評價
編輯伯禽史籍記載
編輯伯禽家庭成員
編輯祖父:周文王
父親:周公旦
弟弟:周平公、蔣伯齡
- 參考資料
-
- 1.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第三》: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為魯公。
- 2.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第三》:(周公旦)於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於魯。
- 3.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第三》: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 4.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第三》:魯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魯,三年而後報政周公。周公曰:“何遲也?”伯禽曰:“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然後除之,故遲。”
- 5.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第三》:太公亦封於齊,五月而報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簡其君臣禮,從其俗為也。”
- 6.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第三》:及後聞伯禽報政遲,乃嘆曰:“嗚呼,魯後世其北面事齊矣!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 7. 《史記·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專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為不利於成王,乃挾武庚以作亂。
- 8. 《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第二》:及周成王少時,管蔡作亂,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齊由此得征伐,為大國。
- 9.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第三》:伯禽即位之後,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並興反。於是伯禽率師伐之於肸,作肸誓,曰:“陳爾甲冑,無敢不善。無敢傷牿。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敬復之。無敢寇攘,逾牆垣。魯人三郊三隧,歭爾芻茭、糗糧、楨榦,無敢不逮。我甲戌築而徵徐戎,無敢不及,有大刑。”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魯。
- 10. 《史記集解》徐廣曰:“皇甫謐雲伯禽以成王元年封,四十六年,康王十六年卒。”
- 11. 《史記索隱》:系本作“就”,鄒誕本作“遒”。
- 12.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第三》:魯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
- 13. 潘氏受姓始祖季孫公畫像 .潘氏宗親網[引用日期2017-03-08]
- 14.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第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10-17]
- 15. “魯公”為伯禽專稱 .中國歷史研究網[引用日期2022-07-17]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