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婁謙

鎖定
伊婁謙(535-589年),複姓伊婁,字彥恭,樓煩郡(今山西省婁煩縣)人,鮮卑族。隋朝大臣,隆州刺史伊婁靈第五子。 [2] 
西魏時期,憑藉門蔭入仕,累遷直閣將軍。北周建立後,授內侍上士,累遷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候正。奉命出使北齊,遭到囚禁。北齊滅國後,得以回朝,累遷上開府、前驅中大夫,冊封濟陽郡侯。 [3] 
隋文帝即位後,擔任左武候大將軍濟陽郡公, [1]  負責保衞皇城安全。開皇六年,出任澤州刺史,下車佈政,寬猛相濟。開皇九年,去世,時年五十五,葬於涇陽縣石安原。
彥恭
民族族羣
鮮卑
本    名
伊婁謙

伊婁謙人物生平

北魏獻帝將部落分為十姓,六弟為伊婁氏,歷代擔任代郡的部落首領。伊婁謙是伊婁靈的第五子。西魏大統十七年,以貴遊子弟,選補親信。善於馳射,微涉經史。魏前元年,授直寢。二年,轉直閤將軍。身佩蓮抱之劍,帶着靈飛之綬,威嚴整肅,宮闈敬憚。

伊婁謙北周時期

北周建立後,授內侍上士。武成元年,轉舍人上士。保定元年,授都督、宣納上士,參議朝廷事務。保定三年,轉帥都督,遷大都督。建德元年,授儀同三司,遷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領候正。獨當爪牙之寄,特以巡警之委。保定四年,奉命出使北齊。參加河陽之役,受到北齊的囚禁。建德六年,北周武帝親率六軍平定北齊,説道:朕恐卿死矣,故來遠拔,今得相見,何快如之,即授上儀同、候正
宣政元年,又授中大夫、開府儀同大將軍,遷前啓中大夫、候正上士、前驅中大夫。大象元年,冊封濟陽縣侯,食邑三千户。大象二年,轉上開府儀同三司

伊婁謙隋朝時期

開皇元年,皇帝下詔説:伊婁謙舊司禁衞,早立勳猷,心腹爪牙,誠有攸屬。可以擔任左武候大將軍,進爵為濟陽公,拜大將軍。開皇六年,授以使持節、都督澤州諸軍事、澤州刺史,且令養疾,得以卧治。公褰帷入境,下車佈政。寬猛相濟,大小必情,病重還京。
開皇九年十一月十五日,薨於長安私第,時年五十五,葬於涇陽縣石安原。

伊婁謙親屬成員

祖父:伊婁信,北魏中部太守。
父親:伊婁靈,相隆二州刺史、盧奴縣公。
哥哥:伊婁穆,北周小司馬 [2] 
兒子:伊婁傑
晉善賢墓誌銘 晉善賢墓誌銘
夫人:晉善賢(參考《隋故左武侯大將軍濟陽郡公伊婁彥恭夫人晉氏墓誌銘並序》)

伊婁謙史書記載

《隋書 卷五十四》 [1]  記載:伊婁謙,字彥恭,本鮮卑人也。其先代為酋長,隨魏南遷。祖信,中部太守。父靈,相隆二州刺史。
伊婁謙性忠直,善辭令。仕魏為直閣將軍。北周受禪,累遷宣納上士,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周武帝將伐齊,引入內殿,從容謂曰:“朕將有事戎馬,何者為先?”謙對曰:“愚臣誠不足以知大事,但偽齊僭擅,跋扈不恭,沉溺倡優,耽昏麴櫱。其折衝之將斛律明月已斃,讒人之口,上下離心,道路仄目。若命六師,臣之願也。”帝大笑,因使謙與小司寇拓跋偉聘齊觀釁。帝尋發兵。齊主知之,令其僕射陽休之責謙曰:“貴朝盛夏徵兵,馬首何向?”謙答曰:“臣憑軾之始,未聞興師。設復西增白帝之城,東益巴丘之戍,人情恆理,豈足怪哉!”謙參軍高遵以情輸於齊,遂拘留謙不遣。帝克幷州,召謙勞之曰:“朕之舉兵,本俟卿還;不圖高遵中為叛逆,乖朕宿心,遵之罪也。”乃執遵付謙,任令報復。謙頓首請赦之,帝曰:“卿可聚眾唾面,令知愧也”。謙跪曰:“以遵之罪,又非唾面之責”。帝善其言而止。謙竟待高遵如初。其寬厚仁恕,皆此類也。尋賜爵濟陽縣伯,累遷前驅中大夫。大象中,進爵為侯,加位開府。高祖作相,授亳州總管,俄徵還京。既平王謙,謙恥與逆人同名,因爾稱字。
隋高祖受禪,以為左武候將軍,俄拜大將軍,進爵為公。數年,出為澤州刺史,清約自處,甚得人和。以疾去職,吏民攀戀,行數百里不絕。數歲,卒於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