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仲崇信

鎖定
仲崇信,植物生態學家,教育家。中國用米草植物與海爭地、綜合開發利用潮灘和改良鹽鹼土研究事業的開拓者。30年來使中國以米草栽種面積最廣、用途最多、收效最快、效益最佳、投入最少聞名於世。畢生從事植物生態學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培養了一批植物生態學專業人才。
中文名
仲崇信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08年5月22日
逝世日期
2008年3月2日 [1]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 [2] 
畢業院校
俄亥俄州立大學
職    業
植物學家
主要成就
中國植物生態學資源植物學開拓者
海上綠色長城的創始人
出生地
天津
代表作品
歷史植物地理學引論;歷史植物地理學;種內生態學五十年

仲崇信人物生平

仲崇信 仲崇信
仲崇信。祖籍山東省黃縣仲家集。1908年5月22日生於天津市。父親仲偉儀19世紀80年代畢業於山東省登州府(今蓬萊市)文會館(齊魯大學前身),1898年任新創辦的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首任天文算學教習(教授)、1902年任新創建的山東大學堂格致學教習(物理學教授),後創辦天津普通中學(青年會中學)和天津首家女學堂——淑範女學堂(母親張藴貞及姨母等均義務任教,以開風氣)。仲崇信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21年畢業於天津直指庵小學,隨即考入天津扶輪中學(今鐵路中學前身),兩年後考進北京清華學校(1925年改稱清華大學留美預備部)。在他求學期間正值“五四”運動和國民革命運動席捲全國,使他受到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1912年因避兵禍,全家一度遷居天津法租界,這使他一方面耳聞目睹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欺凌,北洋政府的喪權辱國,另一方面也親身體驗到列強科學的發達和經濟的繁榮,深切感到要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狀況只能向先進的西方學習,從而決心獻身“科學救國”和“教育救國”事業,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用植物學措施改變祖國山河面貌——減災防災、促進農、林、牧、副、漁各業興旺,使國家強盛、人民富足,以禦侮雪恥。 1929年公費赴美留學,先就讀於斯坦福大學,後轉入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植物學系,1931年獲學士學位與ZΦ(國外榮譽標誌)榮譽學會證書。1932年獲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植物系碩士學位,1933年獲Phi Episilon Phi植物學榮譽學會獎狀,1934年被接納為美國Sigma Xi榮譽學會會員。1935年獲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留學期間曾結交旅美共產黨員及開明人士,1931年當清華同學、共產黨員魏明華遭南京國民政府要求引渡和美國政府驅逐出境的緊急關頭,仲崇信毅然將自己的汽車贈魏以籌集旅費,使他得以流亡德國免遭殺身之禍。九一八事變後仲崇信即向美國朋友揭穿日本欺騙宣傳、介紹實情,並參加旅美中國留學生救亡大會。為預防和挫敗日本侵略軍的毒氣戰,他向來美招聘技術人員的國防設計委員會代表侯德榜推薦了橡膠工業專家、華僑同學林文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曾任輕工業部總工程師),以使中國能早日自己製造防毒面具等裝備。1935年學成回國後,仲崇信歷任北京師範大學、四川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生物系教授和齊魯大學兼任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國院系調整時,被調任南京大學生物系教授。先後教授過植物學和生態學等十餘門課程,撰寫了大量講義、教材和文稿,並對中國西南、華東、華北、東北、西北的天然植被進行過考查、觀測和研究,而將其所得及時反映到教學之中,以提高教育和科研水平,為祖國培養出許多優秀的植物學工作者。1981年被聘任為首批博士生導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仲崇信除主要擔任教學工作外,還積極投身於經濟建設:調查浙江森林資源、國防林樹種、黑龍江和烏蘇里江荒地,黃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和柴達木治砂。
1963年2月在“全國農業科學十年規劃會議”上,仲崇信提出了“引進與海爭地的尖兵——大米草”的建議,當即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與支持,同年被派往荷蘭、英國考察,引進了35株大米草草苗和少量種籽,從此使中國成為亞洲惟一引種大米草成功的國家,18年後栽種50餘萬畝潮來覆蓋、潮退裸露的不毛光灘,獲得了水利、農墾、農業、畜牧、水產、能源、食品等多方面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1978年國家科委委託仲崇信建立“大米草及海灘開發研究所”,並聘他為首任所長。
仲崇信1952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曾任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四屆、第五屆江蘇省政協常委、中國植物學會理事、中國生態學會理事、國務院科學名詞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委海洋學科組海岸河口分組成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委員和江蘇省高級職稱評審組成員。
85歲高齡的仲崇信今天仍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用植物學措施來造福人民的奧秘和方法。

仲崇信學習經歷

1929年 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留美預備部,公費留美,就讀於斯坦福大學
1931年 畢業於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植物學系,獲學士學位。
1932年 獲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碩士學位。
1935年 獲美國俄亥俄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仲崇信工作經歷

1935~1936年 任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教授。
1936~1942年 任四川大學生物系教授。
1942~1946年 任同濟大學生物系教授。
1944~1952年 任浙江大學生物系教授。
1948~1949年 兼任齊魯大學生物系教授。
1952~1990年 任南京大學生物系教授。
1978~1986年 任大米草及海灘開發研究所所長。
1990~ 任南京大學生物系返聘教授。

仲崇信主要論著

南京大學學報 南京大學學報
1仲崇信,張夢莊譯.歷史植物地理學引論.北京:科學出版社,1960. 2 仲崇信,陸定安,沈祖安等譯.歷史植物地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64.
3 仲崇信.種內生態學五十年.南京:南京大學生物系,1973:64.;增訂版,長春:東北師範大學,1980:70;增訂版2次印刷,蘭州:蘭州大學生物系,1983:68.
4 Chung C H.Low marshes,China in Lewis R R Ed.,Cre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coastal plant communities Chapter 6.Boca Raton,FL.:CRC Press,1982:131-145.
5 仲崇信.我國大米草的引進和利用.自然資源,1983,(1):43-50.
6 Chung C H.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Spartina anglica C.E.Hubbard in China.Bul.Mar.Sci.,1983,33(3):753-758.
7 Chung C H.The effects of introduced Spartina grass on coastal morphology in China.Z.Geomorphologie.N.F.Supplent-Band,1985,(57):169-174.
8 仲崇信,卓榮宗,周鴻彬等.大米草引種栽培實驗及其改土效果(米草研究的進展——22年來的研究成果論文集).南京大學學報,1985年專號:44-82.
9 仲崇信.大米草(賈慎修主編.中國飼料植物誌.第1卷,56).北京:農業出版社,1987.
10 莊樹宏,仲崇信.大米草生態學分化的研究.生態學雜誌,1987,(6):1-9.
11 Chung J Q, Chung C H. Genecological studies of Spartina altermiflora Loisel. Proc.of the 5th MICE symposium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1988. Nanjing, 1990: 168-183.
12 Chung C H. Sea level rise and measures to meet it. Ibid, 1990: 184-188.
13 Chung C H. Ecological engineering of coastlines with salt marsh plantations in Mitsch W J, Jorgensen S E Ed., Ecological engineering-an introduction to ecotechnology Chapter 13. New York: Wiley & Sons, 1989: 255-290.
14 Chung C H. Twenty-five years of introduced Spartina anglica in China in Gray A T,Benham P E M Ed. Spartina anglica-a research review Chapter 12, ITE research publication no.2. London: HMSO, 1990: 72-76.
15 仲崇信.採用米草生態工程開發黃河三角洲.植物雜誌, 1992, (2): 110.
16 Chung C H, Chen Q K. The first Chinese sheep farm with Spartina pastureand. Proc.Interntl. Symp. Exploitation and Manugement of Island coast and Embayment Resources, 1990. Hainan, China. in Wang Y, Schafer C T Ed. Island environment and coast development.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1992: 359-366.
17 Chung C H, Zheng C A, Ye C G et al. creation of Spartina anglica plantations in Zhoushan Islands, China. Ibid, 1992: 427-436.
18 Chung C H. Creation of Spartina plantations as an effective measure for reducing coastal erosion in Mitsch W J Ed., Global Wetlands.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cers, 1994: 443-452.
19 Chung C H. Thirty years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of Spartina plantations in China.Ecological Engineering, 1993, 2 (3): 15-30.

仲崇信科學成就

植物學教育
仲崇信 仲崇信
不斷改革植物學教育的六十年 仲崇信自20世紀30年代起,先後講授過普通植物學、植物解剖學、植物生理學、植物形態學、植物生態學、地植物學、植物地理學、中國植物地理學、世界植物地理學及在研究生院開設的歷史植物地理學、高級生態學等課程,直到82歲退休。
他的教育思想是提倡德智體全面發展,能文能武,通才教育與專長訓練相結合,將中國書院制、歐洲教授制與美國課堂制各擇其優點而用之。
他主張在植物學的教學中,至少對普通植物學教學應改為講授與實驗合一,採用問題啓發式:即提出問題→觀察、實驗、思考、討論→最後由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反對當時盛行的重複畫顯微鏡圖的傳統實驗教學方法。
在植物學科學思想方面,他主張由表及裏、自果推因,而摒棄擬人主義和目的學派似是而非的説法。例如他作植物葉氣孔開放現象批判了“植物為了生存而進行光合作用,張開氣孔吸入CO2”,而代之以“光使保衞細胞內CO2量降低(因進行光合作用)→使胞內pH值增高→使澱粉酶促澱粉水解成糖→包衞細胞的水進入糖多的包衞細胞內→吸水膨脹使較薄的外壁伸張,胞向外彎曲,於是氣孔張開。”氣孔關閉的機理則與此相反……
仲崇信強調教學要聯繫實際——着重中國的和本地的實際,他曾對四川、貴州、雲南、浙江、江蘇、安徽、江西、陝西、內蒙古、東北等許多地區不同類型環境的天然植被進行過考查、觀測和研究,並將其成果及時寫入教材之中,不斷更新同一門課程的教學內容,以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
仲崇信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對事物辨析與解釋的能力,首先要求堅持真理、反對盲從。他本人就既不贊成達爾文的惟競爭論,也不附合李森科的“種內無競爭”説,而主張更符合實際情況的既有競爭,也有附生、共生等多種關係。
在給研究生講課中常選用權威性的和最新的書評,使他們知道即使是最好的書也都會有缺點和不足,並結合介紹著名學者的傳記和軼事來激勵學生們的求索精神。
仲崇信認為科學研究是全球性的,故學者都必須掌握國際通用的交流手段——外語,他本人就懂英、德、俄、法等語。為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他要求學生能讀原文文獻,給研究生用英語講課、問答,使研究生在學習專業的同時還得到了英語訓練,很受歡迎。
在仲崇信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因材施教、不斷革新的60年辛勤耕耘下,為祖國培養出許多優秀的植物學工作者。為表彰他對發展中國高等教育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1992年10月國務院特發給他政府特殊津貼證書。
中國植物生態學和資源植物學的開拓者
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植物學作為一門現代科學在中國建立伊始,分類、形態、生理和生態各領域工作相繼開展,限於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條件,分類學較發達,生態學工作相對較少,但錢崇澍、劉慎諤、李繼侗、李順卿和曲仲湘等先輩的開拓性論著至今為人們所引用,仲崇信就是躋身於這個行列之中、現今健在的前輩生態學者,且兼研究陸地與潮灘兩類生態。
仲崇信一貫認為植物生態學是對人類生存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它應和經濟植物學密切結合,相輔相成。
1939年四川大學因避日本侵略軍空襲,遷至峨眉山,仲崇信便利用當地天然植被的優勢研究其春夏季相、低山植被以及植物種的天然垂直分佈等。1940年即開設了以本地植被為基礎的植物生態學新課,這在國內是比較早的。他曾十上峨眉山,並於抗日戰爭勝利後復員前夕,辭別老母妻兒,克服家庭經濟困難,最後一次自費獨闖虎狼出沒的峨眉深山密林。
仲崇信堅信地球表面(除極端條件外)均有天然植被的形成和發展以及植被無時無刻不在改變着環境,後者更是改造自然的理論基礎,例如地衣(lichen)和苔蘚(Bryophytes)泌酸分解岩石成土,生物成礦(主要是細菌),沙生植被固定流沙,如歐洲沙葦(Ammophila arenaria(L.)Link)變沙荒為產樹脂的林區,沼澤植被演替成林、成陸和潮灘植被能促淤造陸、改良土壤……
仲崇信認為摧毀天然植被是加重自然災害之源,欲求減災防災和增加生產,必須恢復天然植被。首先應儘可能保護當地的原有植被,像瑞士那樣農、林、牧各佔1/3的配置。他曾向有關部門建議:廢除拖拉機集材法及保護淺沼落葉松幼樹以增加大興安嶺林地面積2/5……其次,則應開展生態工程——建立人工植被;增加農田、草原的防護林帶,桐糧間作,廣造薪炭林,長期利用再生資源。他認為中國的許多良種,特有種植物如刺梨(Rosa roxburghil Tratt)、水杉(Metaseq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杜鵑(Rhododendron)等都應使之發揮更大的作用。他主張大力發展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等木本糧食作物、沙棘(Hippophae khamnoides L.)、沙棗(Elaeagnus angustifolia L.)、榿木(Alwus cresmatogyne Burkill)等木本根瘤植物。他還建議引進國外良種:如干旱鹽鹼地栽種蘆筍(Asparagus officinalisL.)、西北地區栽種地中海芳香植物薰衣草(Lavandula augustifolia Mill,Lavandula latifolia Vill)、長江流域栽種意大利黑麥草(Lolium multifolim L.)等。被採納引種成功後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認為:天然羣落的種類組成雖有多樣性,它們分別利用環境的不同要素,但常常仍然可以引進更優質的植物以增加總的生產力。對於“綠化祖國”一般都理解為造林,而仲崇信除提倡造林外還傾向於種草,因草易成活、生長快、覆蓋面積大,另外他還主張在海底栽海草、荒漠中繁殖蘭藻等……
仲崇信非常重視利用抗逆性強、高產、優質的植物,特別是先鋒植物中的高等植物,如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 C.E.Hubbard)等,他善於從羣落中選出多年生的先鋒植物,如苦楮(Castanopsis sclerophylla(Lind.)Schott)、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等,他強調並利用惡劣環境中能演化出抗逆性強的植物這一規律。
仲崇信在南京大學創建了植物生態學及地植物學教研室。在此期間率同仁於20世紀50年代中翻譯了蘇聯E.B.吳魯夫(Byльф)的名著《歷史植物地理學》(研究包括地質時期的植物分佈,至今國外尚無英譯本),當時“板塊學説”尚未為中國學術界所廣泛承認,而該書中已用地質時期和全球植物區系分佈為這一學説提供了大量證據,對中國地學界有一定影響。雖經仲崇信積極倡導,但由於當時全國統一學制、學時的限制,終未能正式設置資源植物學課程。他便將其內容(除植物化學外)有機地融合於有關課程之中,並在其中增加了密切結合中國國情的治沙、治瘠、治鹽等改造自然的內容,更率本專業師生利用暑假進行浙江西部森林調查、黃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中蘇合作黑龍江流域植被土壤考察、江蘇省農業地理考察、五大連池火山灰熔岩植被考察和中國科學院青海治沙隊的調查……在調查考察中,充分運用了這些內容。
仲崇信以美國、蘇聯兩國氣候帶的不同導致苔蘚演替森林的有無或多少解釋了兩學派生態學者的長期爭論。他不贊成植物演替單頂極説,認為多頂極説更能解釋實際現象。
總之,仲崇信畢生倡導並實行“將生態學從認識自然的科學提高到改造、利用自然的科學。”最突出的成就乃是他對大米草引種和利用的研究。
海上綠色長城的創始人
植物生態學報 植物生態學報
中國海岸線長達30500多千米,其中大陸海岸線16500千米,潮灘面積3000萬畝,除極少數水產養殖場及鹽場外,大部未被利用,天然植被貧乏;此外在風浪侵蝕下每年均有部分海岸被迫後退,同時中國河流輸沙量佔世界首位,造成航道淤塞。仲崇信認為用大米草生態工程保灘護岸、促淤造陸是可行的,因他於1934年在美攻讀博士學位時就首次由文獻中讀到了能與海浪作鬥爭並取得勝利的大米草,翌年又在愛爾蘭考伯港看到了這種植物,可惜回國後不久抗日戰爭爆發,迫使他遠離了祖國的海岸線。當他1946年隨浙江大學遷回杭州親眼見到錢塘江潮害、海塘工程的艱鉅和耗資的巨大後,更感到引種大米草的迫切性。但當時南京國民政府正忙於內戰,他的願望根本無從實現。解放初期他曾做學術報告提倡引種,但因無法獲得種苗,種子也未能進行試驗。
1963年2月仲崇信抱病參加“全國農業科學十年規劃會議”,並積極響應黨中央“為人民解決吃、穿、用問題獻計獻策”、“開發海洋”的號召,提出引進大米草的建議,當即獲得國家科委領導的熱情支持,同年被派往荷蘭、英國考察,引進35株大米草草苗(存活21 棵)和少量種籽,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新洋試驗站和南京大學生物系試種。翌年仲崇信至沿海踏查,選定在浙江省蕭山縣錢塘江邊和温嶺縣海灘(當地稱海塗)栽種均獲成功,使中國成為亞洲第一個引種大米草成功的國家。
在仲崇信的不懈倡導、親身參加和積極推動下,由於大米草研究所全體人員和國內科技工作者的一致努力,中央及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沿海羣眾的辛勤勞動,18年來上述21株大米草苗大量繁殖,擴展到北起遼寧省,南至廣西壯族自治區全部沿海10省、市、自治區,栽種了54萬畝海灘,使我國的海岸線上湧現出了一道由人工植被組成的綠色長城,使中國從沒有一棵大米草的國家一躍而成世界上大米草佔領潮灘面積最大的國家,同時還取得了下列諸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應用實效:
1、促淤造陸,與海爭地:大米草帶能滯流、消浪、攔淤,增高灘面,促淤效果比天然淤積快數倍,例如1964年栽在江蘇省大半縣中路港的100棵大米草,20世紀80年代中期草帶隨海岸線向前推進了2400多米。浙江省温嶺縣東片海灘1966~1968年栽種4000餘畝大米草,1973~1974年淤高80釐米,比鄰近光灘提早4~5年圍成團結塘——中國首次用大米草從海水中爭得的土地,共4991畝(266.7公頃),面積雖不及世界第一塊大米草新陸(荷蘭斯婁丹,490公頃),但只用了7年時間,而荷蘭卻花了24年;1975年植塘松(Suaedasp.),1976年栽田菁(Sesbania cannabina[Retz.]Pers.),同年秋播大麥,繼而種小麥、油菜等,1980年其中2000餘畝改植橘樹,4年即結橘子。 2、消浪抗風,保灘護岸:起先東片海堤被沖毀1/3,中潮帶栽400米寬、2000米長的大米草帶後,海堤便完全免除了風浪的威脅。1977年8月江蘇省啓東縣興墾農場海堤上的大米草土塊護坡成功地抵禦了10~11級颱風的襲擊,而鄰近堤坡則被蝕退20~70釐米、刷深25~40釐米。
3、改造鹽土,速成良田:大米草莖葉茂盛、根系異常發達,不僅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有機物、固氮菌和肥度,而且還能加速土壤的脱鹽和熟化:浙江省玉環縣在堤內種5個月大米草,土壤含鹽量降到0.317%,而對照卻是0.513%(栽水稻三年的為0.467%),解決了長期以來潮灘圍而不能墾的難題。由他設計在河北省南皮縣用地下鹹水灌溉大米草,兩年即將重鹽土改為中鹽土,首次使華北人民看到困擾他們的春旱、夏澇、鹽鹼等災害有了解決的辦法。
4、割充綠肥,增產糧棉:在中國第一塊大米草新陸(團結塘)上1978年平均畝(667平方米)產大麥160千克,比光灘中產量(62.5千克/畝)高97.5千克,其中最高畝產達300千克。100千克大米草綠肥的肥效相當於1千克尿素,高於等量豬欄雜肥。每畝田施大米草400~500千克,水稻增產37.8~75千克/畝;棉花在浙江省鎮海縣初試增產14.5千克/畝。
5、飼養畜禽,放牧海邊:大米草營養成分高,適口性好(甜中帶鹹),牛、馬、騾、羊、豬、兔、鵝、鴨、雁等均喜歡吃,不僅使畜、禽增重多、快,節省飼料,並且縮短了放牧時間。1976年在江蘇省啓東縣興墾農場大米草灘上建立起中國第一個海灘牧場,放養綿羊和山羊,載畜量遠比內地草場高,還少得畜病。
6、優良餌料,發展水產:江蘇啓東、連雲港、浙江海鹽、福建泉州、遼寧錦西等地用大米草養魚都取得了極好的效果。天津、河北、浙江、江蘇等省、市栽草後,沙蠶、蟹等均大量增加,1980~1984年僅江蘇、浙江6縣出口大米草根區的沙蠶收入就超過了600萬美元。
7、減少回淤,暢通航船:最後中國由於泥沙輸出量大,河口、航道極易淤塞,特別是在華北因水量小難以將淤塞的泥沙衝入海中,問題更為嚴重。大米草能將河岸兩邊淤高,使河道變狹,流速加快,減少泥沙淤塞河牀、河口和海潮的回淤。河北省黃驊縣子牙新河口栽種大米草後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8、淨化環境,減少污染:大米草根部對污染物質如重金屬汞等有很強的吸收、儲存能力,莖葉中卻很少,從而減輕了對環境的污染。
9、輕工原料,燃料能源:大米草可造紙、制繩。還可作燃料、制沼氣,部分解決某些海濱地區人民生活的需要。
10、飲料食品,醫療保健:大米草中含14種微量元素及類黃酮等,已開發出用大米草為添加劑的啤酒、汽水、牛奶、葡萄酒及口服液,做成了飴糖等食品。另外更發現大米草對防治甲肝、乙肝、慢性膽囊炎、急性腎炎等病有一定療效。
1985年仲崇信將大米草解剖、細胞、生理、植化、生態、栽培、應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編輯成《大米草研究的進展——22年來的研究成果論文集》(論文53篇,共358頁)出版。
仲崇信引種大米草這一獨創性的工作為開發中國漫長的海岸線開闢了一條嶄新的生態學道路——依靠大米草繁殖快、產量高、用途廣、抗逆強的優良特性,建立人工優質植被,高速、廉價地改善生態環境的道路,這不僅對中國而且對第三世界都有着深遠和現實的意義。因為在短短的30年間中國的大米草已創造了眾多的世界之最:栽種面積最廣,用途最多,促淤、保灘、改土、抗風效果最好,投入最省,收效最快,栽種緯度最低(中國能在北迴歸線稍南植活,世界其他熱帶國家均已失敗)……並帶來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其中用以綠肥、魚餌、養蚌、飲料添加劑、食用菌的培養基、中藥、燃料、制沼氣等更均屬中國獨創。
由於中國沿海緯度遠低於英國和荷蘭,夏季日照時間短,使落户於中國的大米草變矮。為彌補這一不足,1979年仲崇信建議並率考察組訪美,考查了美國東海岸潮間帶的植物羣落,引進了互花米草等。互花米草在南京大學植物園試種成功後,1980年移植福建省羅源縣,並擴種自粵至津各省、市10萬餘畝潮灘,其中江蘇省東台縣已圍墾10萬畝。1990年台風使浙江省甌海縣23千米長光灘後的永強海塘全線過水、多處沖毀,而靈昆島3000畝圍墾區因堤前已栽200~500米寬互花米草則毫無損失。該地區護塘每平方米拋石需36 元,栽草則僅0.2元。如果按照仲崇信的計劃迅速築起大米草海上綠色長城,則僅每年避免和減輕的颱風損失就已不可估量,因中國是世界上台風登陸次數最多的國家。
中國大米草事業的成就早已使國際生態學界矚目,因為國外的許多生態學者還在理論上設想、計劃如何用植被來改造環境的時候,中國早已在廣闊的潮灘上成功地建立起了人工大米草植被——創造出了新型人工生態環境,這是國外小規模試驗區所無法相比的。所以英、荷、丹、美、法、德、日、加、印、澳大利亞、西班牙等國專家、教授來函向仲崇信祝賀,索取論文,邀請他撰寫論文和專著,有的更專程來華參觀、訪問和邀他出國交流、講學。1991年國際《生態工程》期刊(Ecological Engineering)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創刊,他即被聘為編委(各國編委共22人,中國原3人,現2人)。美國《生態學》期刊載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L.W.巴恩特豪斯(Barnthouse)在對《生態工程——生態技術引論》一書的評論中寫道:“書中其餘大部分‘專題研究’或者是理論性探討,或者只是一些評論而已,只有中國科學家們的研究才論證了本書所提出原理的應用價值。這些研究包括……大米草種植在促淤造陸中的應用(仲崇信)……應當使這些研究引起西方生態學家們的關注。”
仲崇信領導的科研項目“大米草的引種和利用”,榮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985年教育部科技進步獎和1984年江蘇省開發蘇北優秀科技項目二等獎。1984年國家經委、國家科委、農牧漁業部、林業部聯合授予仲崇信全國農林科技推廣工作先進個人稱號,同年還被評為南京市勞動模範。他參加的“江蘇省海岸帶和海塗資源綜合調查”,獲江蘇省1985年度科技進步特等獎。1987年他被選為中國生態學會榮譽理事,1991年被聘為顧問。1988年被選為中國海洋學會河口海岸學會榮譽會員。1992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校友會和自然資源學院授予他“1992年度榮譽校友100人獎”。1994年被聘任美國格林奈爾學院客座教授。1995年美國濕地科學家學會授予他“國際學者終身成就獎”。而仲崇信卻認為最高的褒獎乃是沿海人民對大米草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浙江省温嶺縣人民稱大米草為“寶草”,傳頌着有了大米草“內地變糧倉,灘塗成銀行”……的佳話。
中國大米草事業的成功絕非偶然,最初國家科委領導詢問大米草引種能否成功時,仲崇信就毅然回答:“中國這麼大,總有與英、荷自然環境相似的地方,我看一定可以引種成功!”當荷蘭商人慾向中國推銷大米草苗時,仲崇信為了給國家節約外匯決定自行繁殖,為此他親自踏查了沿海大量潮灘,一次竟陷入了泥潭中不能自拔,幸由同事奮力搶救出才免遭滅頂。選定試種地後他又長期在海塗上蹲點,制定試驗方案,參加試種,觀察實驗,及時解決出現的新問題,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大米草的引種和利用上。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中個人被剝奪了科研權力時,也未停止過對大米草的研究和推廣,仍然冒着各種風險不斷自費向沿海和內陸各處寄贈草苗,平時更經常把草苗、種籽、論文、資料、研究成果、半成果和科研方向、方法的構思等毫無保留地送給有關部門和熱心的個人,他惟一的願望就是要讓祖國和人民早日受益。
仲崇信雖已年過85歲高齡,但對用植被來改造環境、化害為利、造福人類的奮鬥仍在爭分奪秒地進行着:探索、總結、撰寫(迄今共發表107篇、冊)、指導、宣傳。……他繼續奮鬥的目標是:
1、利用中國現有的大米草資源優勢,在幾十年到一百年內由“綠色長城”將中國的海岸全線向前推進,從而取得大面積的新國土,如使江蘇沿海沙洲並陸、消除海潮對泥沙的無效往返搬運、黃海變清和使舟山等沿海島嶼四周淤成大米草新陸後與大陸更為接近……
2、繼續1966~1968年因“文化革命”被迫中斷的研究課題——種植大米草使長江口兩岸灘面加固、結合工程措施束水攻沙、刷深長江口航道,以便今後5萬~10萬噸或更大海船的順利進出,最終根治長江口航道的卡脖子難題。
3、針對世界海平面上升,下世紀海水入侵內陸的威脅,採取生態工程對策——沿海廣種大米草、互花米草、海面線(Zostera marinal L.)等植物保護潮灘、海底,免遭颱風、潮海侵蝕,並淤高灘面,防止海水倒灌,保衞人類生存。
4、面對內陸土地鹽鹼化、沙漠化的嚴重擴展,大量種植可用鹹水灌溉的各種鹽土植物,建立鹽土農業,開發大片鹽鹼荒地,徹底改變中國乾旱內陸的生態環境。
仲崇信堅信只要黨和政府給予支持,依靠中國勞動人民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上述目標是完全可以在不太長的時期內勝利實現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