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仙鋸鸌

鎖定
仙鋸鸌(學名:Pachyptilaturtur)是鸌科、鋸鸌屬海洋鳥類。體長25-28釐米,翼展56-60釐米,體重88-175克。頭部呈圓形,顏色通常顯得蒼白並且不是很明顯。上體羽毛為藍灰色,有一個黑色的“M”延伸至翼尖。尾巴呈楔形,尖端呈黑色。喙淡藍色,腿和腳藍色。羽毛沒有性別二態性,因此無法在海上確定年齡和性別。然而,雄性的尾莖稍長。從上方觀察時,雙翼的後緣通常比雙翼的其餘部分呈淺灰色。展開的尾部呈楔形。與上體的其餘部分一樣,也是藍灰色,並在大約遠端三分之一處有一條寬黑條標記。下體白色,除了中央尾羽的尖端是黑色的,以及外部初級飛羽的尖端略帶黑色。在胸部的兩側,淺灰色區域從上部溢出,形成半領延伸到上側。
主要出現在近海。該物種具有高度的羣居性,在大洋島嶼的沿海地區挖洞築巢。在海面通過猛撲或拍打來捕捉獵物。當它們在船隻周圍覓食時,經常與其他鋸鸌和藍鸌混羣。食物主要由甲殼類動物(尤其是磷蝦)組成,但偶爾也包括一些魚和魷魚。遍佈南半球的海洋和沿海地區。繁殖地分佈在福克蘭羣島、澳大利亞巴斯海峽羣島、克羅澤羣島、查塔姆羣島、安提波德斯羣島和新西蘭斯納爾斯羣島等許多地方。
中文名
仙鋸鸌
拉丁學名
Pachyptila turtur
外文名
英文 Fairy Prion
法文 Prion colombe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1]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鸌形目
鸌科
鋸鸌屬
仙鋸鸌
亞    種
2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Kuhl, 1820)

仙鋸鸌動物學史

德國博物學家海因裏希·庫爾(Heinrich Kuhl)於1820年以二項式名稱"Procellaria turtur"正式描述了仙鋸鸌。仙鋸鸌已經與其他鋸鸌一起歸入鋸鸌屬(Pachyptila),由約翰·卡爾·威廉·伊利格(Johann Karl Wilhelm Illiger)於1811年引入。該屬名結合了古希臘語"pakhus",意思是“密集”或“厚”,與"ptilon",意思是“羽毛”或“羽毛”。具體的種名"turtur"在拉丁語中是“斑鳩”的意思。鋸鸌一詞源自古希臘語"priōn",意思是“鋸子”,指的是其喙的鋸齒狀邊緣。 [4-5] 
仙鋸鸌是鋸鸌屬的成員,1866年。它們與藍鸌一起組成了鋸鸌。它們又是鸌形目鸌科的成員。鋸鸌很小,通常只吃浮游動物,但作為鸌形目的成員,它們具有某些共同的識別特徵。它們有鼻孔,附着在上喙上,而信天翁的鼻孔位於喙的兩側。鸌形目的喙也很獨特,因為它們被分成七到九個角質板。 [3] 
這些鳥產生一種由蠟酯和甘油三酯組成的胃油,儲存在腺胃中,用於對抗捕食者,併為雛鳥和成年鳥在長途飛行中提供豐富的能量食物來源。它們的鼻道上方還有一個鹽腺,從鼻子中排出高鹽溶液,由於它們吸收了大量的海水,有助於淡化身體的鹽分。 [3] 

仙鋸鸌形態特徵

仙鋸鸌體長25-28釐米,翼展56-60釐米,體重88-175克。上體羽毛為藍灰色,有一個黑色的“M”延伸至翼尖。尾巴呈楔形,尖端呈黑色。下體大部分為白色。該物種有淡藍色的喙,藍色的腿和腳。兩性相似。從外觀上看,它與厚嘴鋸鸌非常相似,並且這兩個物種在海上無法區分。羽毛沒有性別二態性,因此無法在海上確定年齡和性別。然而,雄性的尾莖稍長。在種羣內的個體間和不同種羣之間都可以觀察到形態和羽毛的變化,有時很明顯。 [3] 
與所有鋸鸌一樣,仙鋸鸌上體呈淡灰藍色,帶有黑色“M”形圖案,從翅膀尖端開始,到達腕部,然後傾斜地在臀部相遇。從上方觀察時,雙翼的後緣通常比雙翼的其餘部分呈淺灰色。展開的尾部呈楔形。與上體的其餘部分一樣,也是藍灰色,並在大約遠端三分之一處有一條寬黑條標記。下體白色,除了中央尾羽的尖端是黑色的,以及外部初級飛羽的尖端略帶黑色。在胸部的兩側,淺灰色區域從上部溢出,形成一個謹慎的半領,巧妙地延伸到上側。 [3] 
頭部呈圓形,顏色通常顯得蒼白並且不是很明顯。上體從喙到頸背均為灰色。頭頂灰色,由相對較小且較細的白色眼眉毛(根據個體的不同而很難定義為清晰)突出顯示,眼眉被眼睛前面的灰色帶切割,謹慎且有時不可見。下頦、喉部和臉頰均為白色。有帶紋穿過眼睛下方,然後繼續向後延伸。眼睛黑褐色。喙呈淡藍色,堅固,邊緣筆直(其他鋸鸌種類的喙邊緣呈圓形)。喙長20.3-24.3毫米,寬9-12.5毫米。鳥的鈎狀喙與管狀鼻孔明顯分開。腿藍色,有粉紅色網紋。 [3] 
指名亞種與亞南極洲亞種不同。亞南極洲的鳥喙較大,羽毛較淺。然而,在海上不可能注意到這些差異。在亞種內,根據地理分佈也會存在差異。幼鳥身上覆蓋着灰色的絨毛。 [3] 

仙鋸鸌棲息環境

棲息地既有海洋也有陸地。仙鋸鸌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進食和度過,上岸繁殖。在海上是一種遠洋鳥類。在大陸架和懸崖上以及公海中都可以觀察到它們。該物種經常出沒於亞南極和亞熱帶水域。在植被環境中的洞穴中繁殖,通常選擇岩石碎石、懸崖頂、草坡等,喜歡將巢穴安置在海角和島嶼上。 [3] 

仙鋸鸌生活習性

仙鋸鸌行為

仙鋸鸌具有典型的鋸鸌飛行方式,快速而充滿活力,沿着水面飛行。它會在滑行之間交替,順風時滑行時間較長,而拍打飛行序列較短,雙翼上有快速、急促的節拍和擺動。海況對飛行的外觀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強風中,它會展開翅膀並左右擺動:上體部分(藍色)和下體部分(白色)交替出現。在温和的風中,飛行會更加平靜。進食時,仙鋸鸌在波浪之間低速掠過,翅膀伸直或微微抬起。會經常讓自己的腿懸垂着。 [3] 
仙鋸鸌是一種羣居物種,無論是在海上還是在陸地上。在海上,人們經常觀察到它們成羣結隊,可達數千只,有時還與鸌屬的其他物種一起混羣出現。但很少跟隨船隻。仙鋸鸌會在天黑時返回棲息地或離開,即日落後1-3個小時和黎明前,特別是為了躲避其主要捕食者褐賊鷗。夜幕降臨前,成千上萬的仙鋸鸌會聚集在繁殖地之外。
為了找到自己的洞穴,仙鋸鸌使用嗅覺。在南喬治亞島,鳥羣在白天也很活躍。配對是有領地性的。如果入侵者進入洞穴,居住者會張開翅膀並用喙準備咬住,將其推開。打鬥的形式是拳打腳踢,以及喙和翅膀的撞擊。在羣體中,它經常與在相似棲息地挖洞的藍鸌競爭。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它通常在灰鸌短尾鸌的羣體中築巢。仙鋸鸌是一種相對定居的物種:它停留在築巢區的水域中,很少移動到2,000千米以外的地方。在繁殖季節,為了獵捕食物,它們可以移動到距離棲息地300多造福的地方。在冬季(6-10月),暴風雨過後,仙鋸鸌會定期被衝上海岸,並可能被風帶到內陸。 [3] 

仙鋸鸌聲音

仙鋸鸌可能在海上保持沉默。在聚居地,它們在洞穴裏唱歌,發出典型的低沉粗暴的呻吟聲,“poor-popper,popper,popper pop”,“kuk kuk coo-er”,甚至是它們重複的“cup-a-curr”。這些聲音很生澀,類似於喉音咕咕聲。最後一個音節的語調比第一個音節的語調強。雄性和雌性的聲音相似,但經過訓練的耳朵可以區分。它們還會發出非常高亢的求救叫聲,可以轉錄為“pihihihi...”。 [3] 
雛鳥們會發出類似生澀的吱吱聲的短哨聲來乞求食物。隨着年齡的增長,叫聲變得更深沉、更接近成鳥的鳴叫聲。 [3] 

仙鋸鸌食性

仙鋸鸌通常成羣結隊捕魚,數量可達數百或數千個體。以甲殼類動物(特別是磷蝦和片足類動物)、長度小於6釐米的小魚和翼足類動物(腹足類軟體動物)為食。在新西蘭斯蒂芬斯島的繁殖季節,貝類佔飲食的99%以上。該物種會在水中前10釐米處以“滑水”或擺姿勢捕捉飛行中的獵物。它們停下來,把頭埋進水裏。還利用上頜骨的薄片過濾表面膜以回收浮游動物。仙鋸鸌也能夠潛入淺水深處,為了定位獵物,它們會利用高度發達的嗅覺。雛鳥通過不完全反流在洞穴中進食。 [3] 

仙鋸鸌分佈範圍

繁殖地:澳大利亞、福克蘭羣島(馬爾維納斯)、法屬南部領土、新西蘭、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羣島;
留鳥:阿根廷和南非;
遊蕩:南極洲、毛里求斯和納米比亞;
來源不確定(季節性不確定):智利、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羣島、新喀里多尼亞、諾福克島。 [1] 
仙鋸鸌遍佈南半球的海洋和沿海地區。它們的繁殖地分佈在新西蘭的查塔姆羣島、斯納爾斯羣島和安提波德斯羣島、澳大利亞的巴斯海峽羣島、南印度洋的克羅澤羣島(法屬南部領地)和福克蘭羣島等地。馬爾維納斯羣島和南大西洋的南喬治亞島。 [1] 
仙鋸鸌分佈圖 仙鋸鸌分佈圖 [1]

仙鋸鸌繁殖方式

仙鋸鸌是親族性動物,這意味着它們每年都會忠實地返回曾經的築巢地點,在同一個洞穴或附近的洞穴中。一雄一雌制,並且多年保持同一對伴侶。在幾對配偶的縫隙中,一年到下一年交換伴侶都是可能的。根據繁殖地的地理位置,繁殖期有幾周或幾個月的差異。這種地下築巢物種將巢穴定居在碎石堆中,或者在地面上挖一個曲折的洞穴,通常在岩石或樹根下,長度在20-80釐米之間,有時更長。巢安在一個小空間裏,裏面有樹枝和植被。相同的入口和大縫隙可供不同的配偶使用。只要狀況良好,洞穴一年又一年可以重複使用。成鳥於6月底至8月底(新西蘭)和9月底(克羅澤羣島)返回棲息地。就在這時,夫妻倆開始在洞穴中交配發生。 [3] 
雌性在10月中旬至12月底之間產下一枚卵(取決於地理分佈)。卵呈白色,平均長44毫米,寬32毫米,重約25克。孵化期持續44-55天。雄性和雌性各連續孵化1-7天(平均2.4天)。合作伙伴的變更是在當晚開始時進行的。卵可以在沒有孵化者的情況下保存幾個小時,但延遲三天就會致命。如果幾天後伴侶還沒有回來,孵化個體就被迫放棄卵去海上覓食,該物種不進行替代產卵。 [3] 
孵化後,雛鳥由兩隻成鳥中的一隻(有時是兩隻)一起育雛1-5天。雛鳥成長很快,不久兩隻成鳥就可以出海了。雛鳥出生時由父母雙方通過不完全反流餵養。在南喬治亞島,每隔一天喂一次。在生長末期,大約四十天時,它的最大重量達到150-200克,高於成鳥。在1月初(新西蘭)和3月初(克羅澤羣島)之間,即孵化後43-56天,羽毛重量將下降至110-140克左右。新西蘭斯蒂芬斯島的繁殖成功率約為75%。這個數字根據羣體和捕食者的存在或不存在而有很大差異。這些繁殖地從來沒有完全被遺棄:一年四季都可以在陸地上觀察到個體。 [3] 
幼鳥在長出羽毛後2或3年返回羣落周圍,並在3或4歲時首次繁殖。 [3] 

仙鋸鸌亞種分化

仙鋸鸌(2亞種)
序號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仙鋸鸌亞南極洲亞種
Pachyptila turtur subantarctica
Oliver, 1955
2
仙鋸鸌指名亞種
Pachyptila turtur turtur
(Kuhl, 1820)
[2] 

仙鋸鸌保護現狀

仙鋸鸌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8月7日——無危(LC)。 [1] 

仙鋸鸌種羣現狀

2004年 (Brooke)估計仙鋸鸌的全球物種數量數量約為5,000,000只。趨勢理由:在沒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脅的證據的情況下,認為種羣數量保持穩定。 [1] 

仙鋸鸌主要威脅

仙鋸鸌在其大部分分佈範圍內並未受到任何重大威脅,但凱爾蓋朗羣島的種羣卻持續遭受貓科動物的捕食。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