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藍鸌

鎖定
藍鸌(學名:Halobaena caerulea)是鸌形目、鸌科的一種小型海鳥,也是藍鸌屬的唯一一物種。體長26-32釐米,翼展62–71釐米,體重約為200克。該物種的翅膀顏色前部呈灰色,後部呈白色,從上面看上去形成了一個“M”字型。尾部尖端為白色。
主要以磷蝦為食,也會捕食其他甲殼類動物、魚類和烏賊。可以潛水下達6米深。在亞南極地區的海島上築巢,分佈於南半球的海域,從非洲南部、澳大利亞和南美洲到南極地區均有生活。
中文名
藍鸌
拉丁學名
Halobaena caerulea
別    名
藍海燕
外文名
英文 Blue Petrel
法文 Pétrel bleu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1]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鸌形目
鸌科
藍鸌屬
藍鸌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Gmelin, 1789)

藍鸌動物學史

1777年,德國博物學家喬治·福斯特(Georg Forster)在其著作《環遊世界》中首次描述了藍鸌。他曾陪同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參加庫克第二次前往太平洋的航行。福斯特並沒有給藍鸌起一個二項式的名字,但當德國博物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Johann Friedrich Gmelin)於1789年更新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的《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時,他對這種鳥進行了簡要描述,創造了二項式名稱"Procellaria caerulea",並引用了福斯特的書。 [3] 
藍鸌是藍鸌屬(Halobaena)中唯一的物種,該屬由法國自然學家查爾斯·呂西安·波拿巴(Charles Lucien Bonaparte)於1856年引入。"Halobaena"這個名字結合了古希臘語"hals"、halos的意思是“海”和bainō的意思是“踩踏”。具體的種名加詞"caerulea"源自拉丁語"caeruleus",意思是“藍色”。"petrel”一詞源自聖彼得和他在水上行走的故事(行在水面上)。這是指藍鸌似乎在水面上奔跑以起飛的習慣。該物種是單一型的:沒有識別出任何亞種 [3] 

藍鸌形態特徵

藍鸌體長26-32釐米,翼展62–71釐米,體重約為200克。羽毛主要是藍灰色,有一個深色的“M”從翼尖延伸到上翼。具有一個突出的黑色帽子和白色的臉頰。除了脖子側面有黑斑外,下體是白色的。方形尾巴有一個白色的尖端。具細長的黑色喙, [3] 

藍鸌棲息環境

棲息於南部海洋,北至南非、澳大利亞和南美洲部分地區。它們大多隻在南極極鋒兩側從南緯47°到56°的狹窄緯度帶內繁殖。築巢於亞南極島嶼,如迭戈·拉米雷斯羣島、克羅澤羣島、凱爾蓋朗羣島、麥誇裏島、南喬治亞島、愛德華王子島。最高的藍鸌巢穴海拔為200米。 [3] 
2014年,在南大西洋中部的戈夫島(南緯40°,西經10°)發現了一個繁殖羣,距離其已知和通常的繁殖範圍以北700多千米。這裏的繁殖似乎比更南邊的居住地要晚,因此儘管這一發現是最近的,但並不一定代表最近的範圍擴展。 [4] 

藍鸌生活習性

藍鸌行為

藍鸌是環極性的海島,在許多亞南極島嶼繁殖,但不在新西蘭地區。它們在夏季繁殖期是留鳥,但隨後廣泛分佈在南部海洋的浮冰和南緯約40度之間。凱爾蓋朗羣島育雛期間的覓食需要定期交替進行,即在島嶼附近的短途旅行和前往南極水域的長途旅行。短途旅行可以增加雛雞餵食頻率,但會犧牲長途旅行中積累的能量儲備。潛水深度可達6.2米。藍鸌是羣居動物,在大型羣落中築巢。 [3-4] 

藍鸌食性

主要以磷蝦為食,也吃其他甲殼類動物、小魚、魷魚,偶爾也吃昆蟲。它們在飛行或游泳時從海面上蘸取。它們偶爾會跟隨船隻或取食鯨魚的殘羹。 [3] 

藍鸌分佈範圍

繁殖地:澳大利亞、智利、法屬南部領土、聖赫勒拿島、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南非、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羣島;
非繁殖地:南極洲、烏拉圭;
留鳥:阿根廷、巴西、福克蘭羣島(馬爾維納斯)、新西蘭;
來源不確定(季節性不確定):布韋島、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羣島。 [1] 
遍佈南大洋。繁殖地包括克羅澤羣島和凱爾蓋朗島(法屬南部領土)、馬裏恩島和愛德華王子島(南非)、麥覺理島(澳大利亞)和南喬治亞島(喬治亞斯德爾南)。 [1] 
藍鸌分佈圖 藍鸌分佈圖 [1]

藍鸌繁殖方式

藍鸌的繁殖時間從9月開始,在草叢下的鬆軟土壤中挖出的長洞穴中築巢。在洞穴內的巢中產下一枚卵。雌雄雙方孵化約50天。孵化後,幼鳥大約需要55天才能長出羽毛。 [3] 

藍鸌保護現狀

藍鸌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20年ver3.1——無危(LC)。 [1] 

藍鸌種羣現狀

藍鸌在2004年全球數量估計至少有3,000,000只。趨勢論證:2016年對賊鷗飲食中藍鸌的比例進行的分析表明,儘管繁殖成功率最初迅速增加,但在1991年消滅貓之後,馬裏恩島的藍鸌數量並未大幅恢復。引入的家鼠(Mus musculus)捕食藍鸌雛鳥和卵可能會對恢復率產生負面影響(Dilley等,2017年)。此外,2019年的調查發現,凱爾蓋朗梅耶斯島藍鸌的洞穴佔用率長期下降,1992年至2013年間,洞穴佔用率減少了70%。愛德華王子島,包括馬裏恩島在內的凱爾蓋朗羣島被認為養育着全球相當大比例的藍鸌(Dilley等,2017年),因此總體物種數量的趨勢被認為正在下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