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短尾鸌

鎖定
短尾鸌(學名:Ardenna tenuirostris)為鸌科、鸌屬的鳥類。體長350-400毫米,體重480-800克。為中型海鳥。體形較小,頸短,嘴細尖端有鈎,鼻管短,位於嘴峯基部。翅長而窄,呈鐮刀狀。身體腹部肥胖,呈紡錘形。尾為圓尾,比較短。上體暗褐色,下體較淡,呈灰褐色。頭和頸幾近黑色;頦、喉灰色,飛羽內側淡灰色,翅下覆羽灰色,具淡灰色尖端。虹膜褐色。嘴黑褐色,嘴峯和鼻管黑色,跗蹠暗褐色。
是一種遷徙物種,常成羣活動在開闊的海洋上,除繁殖期外全在海上活動,活動在白天,但有時晚上也活動。繁殖主要發生在沿海島嶼上,通常是草原或其他植被區域,但有時是懸崖或裸露地面。食物包括魚類、甲殼類動物和魷魚。繁殖在南太平洋澳大利亞東南沿海、巴斯海峽,塔什馬尼亞島。繁殖期外通常向北太平洋遊蕩到日本、小笠原羣島、加利福尼亞、白令海、阿納德爾灣、堪察加半島、阿拉斯加、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海岸和克馬德克羣島。
中文名
短尾鸌
拉丁學名
Ardenna tenuirostris
別    名
細嘴鸌
外文名
Short-tailed Shearwater
同義學名
Puffinus tenuirostris (Temminck, 1835)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3]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鸌形目
鸌科
鸌屬
短尾鸌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無亞種 [4] 
命名者及年代
(Temminck, 1835)
保護級別
CITES 2019年版附錄Ⅱ [5] 

短尾鸌動物學史

短尾鸌屬於較大的海鳥物種,根據線粒體DNA的系統發育分析,它們已被轉移到一個單獨的屬“鸌屬”(Ardenna)中。在2014年之前該物種被歸入“剪水鸌屬”(Puffinus)。 [1] 

短尾鸌形態特徵

短尾鸌體長350-400毫米,翅長254-330毫米,嘴峯30-35毫米,尾80-85毫米,跗蹠49-52毫米;體重480-800克。為中型海鳥。體形較小,頸短,嘴細,尖端有鈎,鼻管短,位於嘴峯基部。翅長而窄,呈鐮刀狀。身體腹部肥胖,呈紡錘形。初級飛羽11枚,次級飛羽10枚,第2枚初級飛羽與第一枚等長或稍較短。尾為圓尾,比較短。跗蹠甚側扁,前後緣稜明顯,被網狀鱗,前三趾被全蹼,但較窄,趾間微凹,後趾短小,着生位置較其他趾高,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羽毛厚而密,相當硬,特別是在背面。上體暗褐色,下體較淡,呈灰褐色。頭和頸幾近黑色;頦、喉灰色,飛羽內側淡灰色,翅下覆羽灰色,具淡灰色尖端。 [2]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嘴峯和鼻管黑色,跗蹠暗褐色。 [2] 

短尾鸌棲息環境

繁殖主要發生在沿海島嶼上,通常是草原或其他植被區域,但有時是懸崖或裸露地面。在繁殖過程中,該物種會交替進行到當地水域的短途覓食之旅和前往極地鋒區的長途覓食之旅(長達17天)。短途旅行可以在犧牲身體狀況的情況下提供更多的雛雞食物,然後在更豐富的亞南極水域中恢復健康。 [1] 

短尾鸌生活習性

短尾鸌遷徙

短尾鸌是一種遷徙物種,主要在巴斯海峽和塔斯馬尼亞的小島上繁殖,並遷徙到北半球過寒帶夏季。是一種跨赤道的候鳥,在阿留申羣島越冬,其中一些向白令海峽北部移動。 [1] 
在5月初開始成小羣逐漸向北太平洋遊蕩,往北經過日本、小笠原羣島、加利福尼亞,加拿大東海岸、夏威夷羣島、阿拉斯加、堪察加半島、阿納德爾灣和白令海,往南到新西蘭北島沿岸及其克馬德克羣島等鄰近島嶼。偶爾漂泊到中國台灣。中國於1981年在台灣沿海綠島和1988年4月於台東沿海分別見到1只,屬於偶見迷鳥 [2] 

短尾鸌習性

常成羣活動在開闊的海洋上,除繁殖期外全在海上活動,活動在白天,但有時晚上也活動。繁殖期則晚上活動。善飛行,常不知疲倦和不分晝夜的在海面低空飛行。飛行快而輕捷,飛行時兩腳向後伸,遠遠突出於尾外。通常以俯衝、滑翔並結合短暫的兩翅快速煽動的方式飛翔。亦善於游泳,但在陸地行走困難而笨拙;在陸地起飛亦較困難,通常需要爬到高處往下才能飛起,在平地不能起飛。 [2] 

短尾鸌食性

最多時聚集達20,000只鳥的羣體進行覓食,並且已發現這種現象與鯨類動物有關。食物包括魚類、甲殼類動物和魷魚。覓食主要在海面進行,常常邊游泳邊覓食,也常跟隨鯨和捕鯨船啄食丟棄的可能利用的食物。同時鯨浮出水面時也將水下面的動物帶到水面,從而為它們提供了覓食的機會。 [2] 

短尾鸌分佈範圍

非繁殖地:南極洲、哥斯達黎加、關島、馬紹爾羣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北马里亞納羣島和美國。
旅鳥:斐濟;
留鳥: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日本、韓國、墨西哥、新西蘭、俄羅斯(東亞區)、所羅門羣島和斯里蘭卡;
遊蕩:毛里求斯和泰國。
起源不確定(季節性不確定):美屬薩摩亞、庫克羣島、法屬波利尼西亞、基里巴斯、瑙魯、新喀里多尼亞、紐埃、諾福克島、巴布亞新幾內亞、皮特凱恩、薩摩亞、托克勞、湯加、圖瓦盧、美國本土外小島嶼、瓦努阿圖、瓦利斯和富圖納羣島。 [1] 
短尾鸌分佈圖 短尾鸌分佈圖 [1]

短尾鸌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9月末至翌年5月初。營巢於海岸或海島上地洞中。常成大羣在一起營巢繁殖,因此巢相當密集,平均每平方米就有一個巢,通常成鳥在9月來回到繁殖地。一般都回到原有的巢位並和原有配偶結合。巢洞由親鳥自己挖掘,而且是在晚上進行的,白天在海上休息和覓食,但亦有白天留在海岸的。挖洞持續時間長達10-40天,因此洞全部挖好大約在10月初。洞挖好後所有鳥類又部回到海上,在海上生活大約20天左右後才又回到洞中產卵。 [2] 
產卵時間極為穩定,在不同地方的不同種羣之間變化也不大,通常在每年11月20日左右產卵,產卵高峯出現在11月2日至26日之間,在同一營巢地上的同一種羣之間相當一致,幾乎在同一天產出。每窩產卵一枚。卵為橢圓形,白色,光滑無斑,大小為63.5-77.2毫米×41-51.5毫米,平均71毫米×47毫米。卵產出後首先由雄鳥孵化12-14天,然後雌鳥再接着孵化;在整個孵卵期間雌雄之間要交換2次以上。孵卵期平均53天左右,也有55-56天的記載。 [2] 
雛鳥孵出後頭一個星期,親鳥僅在每天晚上去餵食,以後去到巢中次數逐漸減少。雛鳥生長也很快,剛孵出時體重僅15.1克,被有厚密的灰色絨羽,大約2個月左右,雛鳥即換掉了絨羽,長出了羽毛。此時親鳥不再餵食,通過飢餓迫使幼鳥從洞中出來,自己在晚上慢慢去到海上,時間大約在4月或5月初。由於幼鳥幾乎同時出來,所以在海上聚集了相當大數量,它們在巢附近海域停息短暫時間後則分散成小羣逐漸向巢域四周遊蕩。 [2] 

短尾鸌保護現狀

短尾鸌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ver3.1——無危(LC)。 [1]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6] 

短尾鸌種羣現狀

2004年,短尾鸌在全球的總量估計超過2,300萬隻,而全球總量估計包括:中國台灣遷徙數量少於1,000只;日本遷徙數量超過1,000只,俄羅斯遷徙數量超過1,000只(2009年)。 [1] 
趨勢理由:儘管短尾鸌在北美的數量呈增長趨勢(基於BBS/CBC數據:Butcher和Niven 2007年),但由於氣候變化導致的生態系統變化,全球總量認為正在下降(Brooke 2004年)。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