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種志研究方法

鎖定
人種志研究方法是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交互作用”的實地調查研究,試圖在研究現場發現有意義的東西,可以應用於各種情境。
中文名
人種志研究方法
第一條
定義
第二條
適用性
第三條
研究過程

人種志研究方法適用性

尤其適合於對社會羣體、個體與羣體所處的背景以及人際交往過程的研究。
是研究者在現場進行長期的觀察、訪問、記錄,針對所選擇的場所、針對自然發生的對象而作的研究。

人種志研究方法研究過程

從初始的觀察,推出嘗試性的結論,這些結論再啓發進一步的觀察,然後修正結論,是在研究情境中所獲經驗指導下的探索過程。
人種志研究的基本特點是需要參與研究對象的日常生活,在自然情境下觀察並收集數據,通過敍事的方式描述資料,從而得出研究結論。人種志研究本質上具有綜合性和整體性,同時又非常具體,細節豐富。
人種志研究方法的核心是參與觀察,包括與研究對象長期居住、直接聯繫、反覆觀察、詢問、閒聊等,在自然情境中收集資料。
收集資料的技術包括:生活史、面談、問卷、文獻、錄音、錄像、事件分析等。

人種志研究方法基本假設

因為學校生活、課堂生活是師生個體在環境相關的人、事、物不斷交往中構成的意義世界,研究者必須瞭解他們的思想、情感及行為,才能解釋現象的意義;只有在相同情境中生活的成員才能瞭解各種符號的意義並分享其價值觀;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以及師生關係是解釋課堂現象的重要資源,研究者可以依賴教師與學生陳述對情景的理解,運用自然的、生態的方式獲得資料。

人種志研究方法舉例

學生課業負擔調研,隨堂聽課,參與學生活動,瞭解學生課餘生活
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專業的研究生到仙林大學城周圍的網吧調研上網人羣的行為、規律和關注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