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員分流

鎖定
人員分流是一個單位、企業人員在原崗位剝離出去一部分,重新安排工作或下崗轉崗等的用語。企業、機關、機構臃腫造成的浪費是巨大的。有的單位本來兩個人就能幹的事三個人幹,甚至五個人幹。因此,建設節約型機關,必須盤活人才資源,讓每個機關幹部盡其力、盡其才,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創造出最大的價值。
中文名
人員分流
定    義
一個單位、企業人員在原崗位剝離出去一部分,重新安排工作或下崗、轉崗等的用語
類    型
經濟術語

人員分流主要作用

分流機關閒置人員,讓機關幹部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不僅有利於機關精兵簡政,改善機關人員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專業結構,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為單位節約了人才、節省了開支,更為社會創造了社會價值。因此,人員分流不僅解決了人力資源浪費問題,而且本身也是一種節約。
當然,人員不可盲目地分流。在人員分流過程中,要本着“無情分流、有情操作”的原則,認真做好分流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時掌握分流人員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維護大局,支持改革,正確對待個人工作崗位的變化;要不斷拓寬渠道,努力使分流人員各得其所,人盡其才;各企事業單位應按政策標準積極接納分流人員,為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創造條件。
另外,人員分流必須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嚴格按規定程序和規定的編制員額、職數及比例配備人員,堅決執行政策標準,不準搞“特殊政策”,切實把人員定崗分流同完善競爭、激勵機制新陳代謝機制結合起來,平穩地分流人員,真正達到優化隊伍結構、提高隊伍整體素質的目的。

人員分流注意事項

1、積極宣傳,營造氛圍
面對分流這個羣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首先要做好宣傳工作。要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宣傳新礦或新型產業的發展前景。員工會團可以編排一些文藝節目進行演出,團委可以通過開展團員青年座談會、演講賽、青年職業導航等活動,教育青年職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營造良好的分流氛圍,引導職工服從分流,積極踴躍地參與分流。
2、分析形勢,正確引導
對於分流這個敏感話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心平氣和地做職工的思想工作,讓職工明白為什麼進行分流,認清每個企業必須經歷的幾個發展階段,使大家認識到分流是大勢所趨,只有分流,企業才能走出困境,才能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同時要引導職工樹立大局意識、服從意識。領導班子從維護職工的切身利益出發,將企業的形勢耐心細緻地給大家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讓職工理解礦領導的良苦用心,作出積極、正確的選擇。
3、找準心結,對症下藥
分流是一項具體到每個職工切身利益的大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將這項工作做細做實、做穩做好,才能收到成效。對症下藥,切實做好職工的思想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待遇問題。
俗話説: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有職工認為,目前自己的待遇還可以,到新單位後收入如何,誰也不知道,所以對此有些擔心。企業雖然不能給職工任何承諾,但是可以幫助職工進行正確的分析,讓職工明白到有發展的地方去工作,收入一定不會比現在差,從而解除了職工的心理顧慮。
二是崗位問題。
有職工認為,自己現在從事的是技術工作,到新單位後不知道會被分配到什麼崗位。對此,企業可以明確地告訴職工,有一技之長的人,在哪裏都不會失去技術崗位,而且會發揮更大的作用,讓有~技之長的人滿懷信心地奔赴新的崗位。
三是照顧老人子女的問題。
大多數職工認為,原來的工作崗位離家較近,在工作生活之餘可以照顧家裏的孩子、老人,可一旦分流去了其他單位,就無法照顧家裏的孩子、老人了。對此,企業可以按照夫妻同在礦上工作的雙職工只分流一個的原則進行分流,消除職工的後顧之憂,使被分流的職工能夠輕鬆上崗,留下來的職工能夠安心工作。
四是工作環境問題。
也有職工擔心分流後的工作環境問題。對此,企業可以組織大家重温企業的發展史,前輩們艱苦奮鬥、拼搏進取、勤奮工作的結果,引導職工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失去良好的發展機遇。相對於老礦來説,新單位存在更多的機遇,自我發展提升快,順應企業分流的需要,也是抓住了個人發展的機會,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4、人性化分流讓職工心服口服
長期在一個地方工作、生活,必然會對這裏的一草一木產生感情,突然要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情感上一時難以接受,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但對於資源所剩不多的老礦,在集團公司下達的生產任務並沒有減少的情況下,為保障企業正常有序、又好又快發展,就必須進行人員分流。在人員分流的過程中,可遵循以下原則,使職工心服口服。
一是大中專畢業生優先分流的原則。
大中專畢業生思想活躍,文化層次高,接受新事物快,而且需要一個能夠鍛鍊自己的平台。分流到新單位,不僅發展機會多,展示自己的平台也多,空間更大,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二是對經驗豐富、身體素質好的同志進行分流的原則。
由於這些人經驗豐富,身體素質好,對未來信心十足,分流對他們來講就是一次潛在的機會,因此他們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分流。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