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亦村

鎖定
亦村是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臨漳鎮下轄村,位於臨漳縣北環1公里處,全村境域面積達到150萬平方米,其中耕地面積達到1500畝,第六次人口普查總人口達6000人,其中常住人口約5000人,下設亦村北村和亦村南村兩個村委會。
中文名
亦村
外文名
Yicun Village
別    名
亦南村
亦北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臨漳鎮
地理位置
河北省南部、邯鄲市東南部
面    積
共計5000畝(耕地)
電話區號
0310
郵政編碼
056700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亦南1796人、亦北2592人(2012年)
機    場
邯鄲(馬頭)機場
火車站
邯鄲高鐵(東)站、邯鄲(西)站
車牌代碼
冀D
方    言
磁漳小片-邯鄲話—臨漳片語

亦村亦村簡介

臨漳縣臨漳鎮亦村衞星圖 臨漳縣臨漳鎮亦村衞星圖
地處東經114°03'~40',北緯36°20'~44'之間,西南兩面與臨漳縣接壤,距臨漳縣城僅1公里。全村包括種地面積在內達150萬平方米,總人口數量達6000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其中常住人口約5000人。
亦村南北距離長達2公里,為方便村務管理,特設亦村南村委會與亦村北村委會,本村民對於亦村南稱作前街,對於亦村北稱作后街。亦村小學於2007年重建,教育階段由一年級到五年級。詳瑞之花是月季,幾乎每户人家、每條小巷都開着月季花。在每月的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都是本村的傳統集會,本村村民及周邊村民都會將自家的產品拿到集市上與別人交易。每到節日,村民會自發組織進行戲曲、相戲等傳統文藝表演。

亦村歷史沿革

亦村地處漳河故道,建村較早,歷史悠久。千年古村落,久為成安屬地,今歸臨漳管轄。
據查,北宋重修二祖塔記,已有亦村村名(見成安縣二祖寺塔地宮碑文)。 [1] 
明朝嘉靖《廣平府志》載有亦村社之名,隸屬廣平府成安縣 [2] 
清朝康熙年間,為直隸廣平府成安縣北漳堡亦村社。
清朝嘉慶年間,亦村社轄東徐村、前裴裏村後裴裏村、西徐村、大郭莊、東亦村、小郭莊等共16村。
民國20年,全縣化為五區,東亦村(今東郭莊南頭蔡莊)、西亦村(今亦村),屬河北省成安縣第四區(駐北徐村)。 [3] 
1945年,成安縣與磁東縣合併為成磁縣,屬晉冀魯豫邊區冀南區三專區成磁縣第六區(駐北徐村)。
1949年,成磁縣改稱成安縣。次年,全縣併為四區一鎮,改屬邯鄲專區成安縣第三區(駐商城鎮)。
1953年,區下增設鄉建置,東亦村、西亦村屬第三區小郭莊鄉(駐小郭莊)。 [3] 
1957年,撤區並鄉,東亦村(蔡莊)併入小郭莊,西亦村改稱亦村,屬成安縣北徐村鄉(駐北徐村)。 [2] 
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屬商城公社,下設管理區,亦村屬大郭莊管理區;年底,成安、臨漳、磁縣三縣合併為磁縣;次年,合併管理區,亦村村屬磁縣商城公社徐村管理區(駐北徐村)。 [3] 
1961年,恢復成安縣建置,管理區更名公社,屬成安縣徐村公社(駐北徐村)。
1970年,邯鄲專區改稱邯鄲地區,亦村屬邯鄲地區成安縣徐村公社。
1984年,撤銷公社建制,徐村公社改為徐村鄉,亦村屬徐村鄉。 [3] 
1986年,劃分為亦村南村和亦村北村兩個村委會,分管村北部分與村南部分。
1996年,並鄉擴鎮,徐村鄉併入辛義鄉,亦村南村和亦村北村改屬辛義鄉。
1993年,邯鄲地市合併為邯鄲市,屬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辛義鄉 [1] 
2018年11月19日,亦村南村和亦村北村由成安縣辛義鄉劃歸臨漳縣臨漳鎮

亦村志書記載

《成安縣地名志》
亦村位於成安縣城西南12.65公里,徐村公社駐地西南3.95公里 處。全村人口 2848人,均為漢族。耕地5138畝,大部為兩合土質。 [2] 
據傳,該村原名叫天台村,明崇禎年間,村上有人到縣打官司稱是天台人。縣官怒曰:“什麼天台,亦村而已”(意思是説也是個村罷了)。從此改名亦村。 [2] 
據査,嘉靖《廣平府志》已有“亦村社”之名。如果傳説屬實,時間應在嘉靖之前,不應在崇禎年間。
村南有民有北乾渠流經這裏。 [2] 
2014年《成安縣誌》
亦北村:位於辛義鄉政府駐地西南5.8公里 處。亦村分南、北兩個行政村,因該村在北面,故名亦北村。全村總户數653户,總人口2592人,耕地面積2639畝,年人均純收入4480元。 [1] 
亦南村:位於辛義鄉政府駐地西南6公里 處。亦北村南,與亦北村相連。因該村在南面,故名亦南村。全村總户數457户,總人口1796人,耕地面積2301畝,年人均純收入4450元。 [1] 

亦村民間傳説

村民相傳説,當時北宋政治家、詩人寇準擔任成安縣知府時,曾到成安縣西南部某村(今亦村)體察民情,當時亦村農業發展良好,同時村民在傳統集會上互市,在看到這一切後,知府不由讚歎為成安第一村,隨着歷史發展,也演變成今天的亦村,當然這些民間傳説已都無從考證,只是村民們茶餘飯後的一些笑談。

亦村交通環境

亦村交通便利,西南兩面接邯大路,東接臨漳至邯鄲快速公路,距邯鄲西客站約30公里,邯鄲東站約35公里,距飛機場約30公里。嶽城水庫支流民有北乾渠流經村南頭,河道於2005年整修。

亦村發展現狀

亦村經濟

亦村南村和亦村北村地圖 亦村南村和亦村北村地圖
亦村的經濟結構多元化,包括農業種植、社會打工和創業等,種植農作物包括小麥、玉米、棉花等,社會打工行業主要為建築行業,其次是以大學生為代表的互聯網等行業,而創業的行業主要為個體户經營、互聯網等。

亦村教育

亦村小學於2007年升級改造,教育階段由一年級到五年級。目前亦村小學在校生總數達到500人以上,專任教師超過30人(不含幼師),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
亦村已培養超過百名大學生,研究生數十名,在以後的發展中,亦村將會更加註重文化教育,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棟樑之材,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亦村衞生

亦村衞生條件良好,診所已超過10家,2014年建成了亦村最俱規模的診所,免費為村民提供一些醫療服務,同時還代理兼辦醫療合作,極大的方便了村民。
參考資料
  • 1.    姜海明.成安縣誌: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年:694頁
  • 2.    成安縣地名志  .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18-12-05]
  • 3.    常運鋒.成安縣誌:新華出版社,1996年:41-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