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蓮縣誌

鎖定
《五蓮縣誌》是1992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五蓮縣地方誌纂委員會。本書主要講述了五蓮縣從古至1988年的各個方面的起源與發展。
中文名
五蓮縣誌
作    者
五蓮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編
出版時間
1992年
出版社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 
頁    數
702 頁
ISBN
7300014712
定    價
45 元

五蓮縣誌1992版

內容介紹
五蓮縣誌》自1982年始修,共蒐集多種資料600餘萬字,1988年6月完成初稿,經修改後於1992年出版。本志上限不限,儘量追溯事物發端;下限絕大部分止於1988年,個別事項要求其完整,略微下延。全書除序、概述、大事記、附錄、後記外,共設32編,依次為:建置、自然地理、人口、農業、林業、果業、蠶業、水利、工業、交通、郵電、城鄉建設、商業、糧食、財政·税務、金融、經濟管理、政黨、羣團、政權·政協、政法、軍事、民政、勞動人事、教育、文化、衞生、科技、體育、風俗、方言、人物。
五蓮縣位於魯東南,嶗山餘脈與泰沂餘脈交匯處,東近黃海,西望沂蒙,總面積1442.7平方千米。1988年,轄6鎮、16鄉,634個行政村。總人口490627人,其中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壯族、滿族、瑤族、白族、傣族、黎族、怒族、蒙古族、布依族、朝鮮族、土家族、哈尼族、傈僳族、撒尼族、金山族等少數民族人口114人,中國籍日本人1人,餘皆為漢族。五蓮縣建於1947年5月,因山得名。四千多年前,五蓮山區即有人類聚居,並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迄今已發現的有新石器時代的丹土村、東城仙、留村、李家莊子等文化遺址,有橫穿縣境北部戰國時期的齊長城遺址,有漢代崑山故城遺址及墓葬多處。歷代文人名士,流連駐足五蓮山區者頗多。
五蓮縣地處膠萊盆地和膠南隆起的兩個次級構造單元的邊緣,沂沭斷裂帶東側。境內羣山連綿,丘陵起伏,北部、西部有分割的小平原。低山、丘陵、平原分別佔總面積的50.1%、35.8%和14.1%。中部有橫亙全境的馬蹄鐵形低山隆起帶,沿隆起帶兩側,分佈着九組較大的山羣,犬牙交錯的山峯數以千計,其中500米以上的30座。境內河流呈放射狀分流四方,分別匯入濰河、沭河、傅疃河、潮白河四大水系,多系季節性河,有灌溉之利,無舟楫之便。縣內屬温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週期性變化明顯,四季分明。中部隆起帶對黃海暖濕氣流的輸送和北來冷空氣的入侵均有屏障作用,故境內氣候差異明顯,形成“山前桃花山後雪”的不同氣候區域。全境氣候濕潤,光照充足,適合各種作物生長。自然災害以旱為重,另有風、雹、洪水等。自然資源頗豐。有耕地4萬公頃,宜林山灘6.67萬公頃,可利用的水資源1.37億立方米。礦藏廣泛出露,品種較多,已探明的礦藏有20餘種、60餘個礦點。樹木品種繁多,其中,有蘋果、板栗、山楂等果樹20餘種。林間、河甸草地面積廣闊,可利用面積達5.33萬公頃。有野生動物幾十種、野生藥材460餘種,可食用菌類植物十餘種。五蓮山多,山秀石奇,發展旅遊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五蓮、九仙、卧象三山毗連,各具丰采,儀態萬千。蘇軾曾有語贊三山:“奇秀不減雁蕩。”1988年,三山被確定為省級旅遊開發區。
五蓮人民富有光榮的鬥爭傳統。五蓮人民以農為本,種植業是賴以生存的基礎。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農業一直是縣內國民經濟構成的主體。1949年,農業總產值佔工農業總產值的97.6%。解放前,最好年景,糧食每公頃產量也不過1500千克。新中國成立後,生產力獲得解放。自20世紀50年代起,全縣人民向窮山惡水開戰,進行農田基本建設,開展水土保持、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使生產條件得到改善。農業機械化及科學種田的水平不斷提高。1988年,糧食總產量是1949年的4.28倍,每一農業人口占有糧食是1949年的2.94倍。境內宜林山灘及柞嵐面積廣闊,當地人民羣眾亦有植樹栽果和放蠶的傳統習慣,並以此為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所產板栗、柞繭及柞繭絲,自清末民初即大宗運往外埠。抗日戰爭前夕,境內林木覆蓋率為28%,後在戰亂中遭破壞。1979年,全縣有果園5467公頃,其他林木2.92萬公頃。柞繭總產60.35萬千克,跨入年產萬擔縣行列。林業生產持續發展,果業生產直線上升。1988年,果園面積居全省首位,果品總產量居全省第二。全縣林木覆蓋率36.3%,曾先後兩次被中央綠化委員會授予“綠化先進縣”稱號,成為聞名全省內外的林果之鄉。
五蓮的工業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僅有為數極少的手工作坊。1958年開始較大規模地發展工業生產。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已有12個工業門類。1978年後,調整工業內部結構,在繼續發展國營和縣屬集體企業的同時,大力興辦鄉(鎮)村企業,形成了以國營和縣屬企業為依託,以鄉鎮企業為骨幹,以開發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和農副產品為重點,以發展外向型經濟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攻方向的工業格局。1988年有以機械、食品、建材、紡織、化工、採礦為主的24個工業門類,2929家企業,130餘種主要產品。有26種產品獲省部級以上優質產品稱號,有30種產品進入國際市場。1949年至1988年,工業總產值(按1980年不變價) 平均每年遞增20.2%。到1986年,工業總產值已佔工農業總產值的一半,1988年,上升到66.9%。1988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60654萬元,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總產值,分別佔國民生產總值61.3%、19.3%和19.4%。
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前,五蓮山區交通閉塞,信息不暢。經幾十年努力,交通郵電事業面貌一新。1988年,公路總長3400餘千米,已形成國道、省道與縣鄉路、連村路、進山營林路皆相連接的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郵路總長1986千米,村村通郵、通電話,電報收發和電話實現了程控化。
新中國成立後,教育事業逐步發展。1978年以後,教育事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振興景象。1988年,全縣有幼兒園485所,小學484所,聾啞學校1所,普通中學及中等專業、職業學校60多所,電視大學及衞星電視師專教學班7個。各類學校教職工5000人,在校學生7萬餘人。另外,各鄉鎮、村還普遍舉辦農民文化技術學校。五蓮縣榮獲全國“掃除文盲先進縣”稱號。
1988年,縣及鄉鎮均設有文化館(站) 、廣播站、電影放映隊,共有電影院5座,縣書店及鄉鎮圖書文具店14處,另有數以百計的業餘文藝演出團體、圖書室及電影俱樂部遍及農村廠礦;有專業科技研究所及科技學會、研究會9個,農村廠礦科技協會、研究會600多個,具有初級以上技術職稱的專業科技人員7775人。有衞生專業機構6個,縣鄉兩級醫院18所,農村廠礦衞生室及私人診所668處,醫務人員2048人,病牀703張。縣鄉村及廠礦三級文化、科技和醫療衞生網絡均已形成。
新編《五蓮縣誌》1994年獲全國新編地方誌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1] 

五蓮縣誌2009版

五蓮縣誌基本信息

《五蓮縣誌》 [2]  五蓮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單亦靈 主編 劉彥萍 釗守亮 湯志明 副主編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9年12月 3000冊 1168千字 948頁 158元
ISBN 978-7-5098-0511-4

五蓮縣誌主要內容

五蓮縣建於1947年5月, 由原日照、莒縣、諸城三縣的邊緣山區組劃而成,以境內五蓮山而得名。地理座標為東經118°55′—119°32′,北緯35°32′—35°59′。位於山東半島東南部,東距青島市160公里,北隔濰坊市110公里,南至日照港55公里,隸屬日照市。境內東西最大橫距51.6公里,南北最大縱距46.5公里,總面積1443平方公里。2005年,全縣轄9鎮3鄉,621個行政村,11個居委會,734個自然村,509121人,其中滿、彝、蒙古等23個少數民族293人。
地形多樣,氣候温和。 地處魯東南低山丘陵區,嶗山支脈自東北向西南貫穿全境,泰沂山餘脈延伸至境內,構成由東至西穿越全境的馬蹄鐵型隆起帶,中部低山隆起,河水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羣山連綿,丘陵起伏,沿隆起帶兩側,分佈着九組較大的山羣,海拔100米以上的山103座,500米以上的24座,平均海拔175米。山地、丘陵、平原分別佔總面積的50%、35.8%、14.2%。屬温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性氣候區,日照充足。年均氣温12.9℃,無霜期205天以上,年均降雨量767.1毫米。自然植被保持完好,林木覆蓋率達40.6%;空氣、生活飲用水質量優良。1995年被授予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2004年榮獲“全國封山育林先進單位”。
礦產豐富, 生態優良。 全縣土地總面積14.43萬公頃,人均佔有土地1.51畝。耕地5.132萬公頃,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36.3%。 水庫總容量19770萬立方米, 地下可利用水0.47億立方米。已發現礦產37種,其中,紅柱石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第5位,硫鐵礦居全省第一位。全縣林地面積87.9萬畝,樹種88科、286種和變種。野生動物多達數百種。
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由以農業為主的單一經濟,逐漸轉變為農工商全面發展的綜合經濟。 1993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13億元,提前7年實現翻兩番的目標, 1997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27億元,五年間年均增幅達21.8%,比全市高3個百分點,縣內財政收入達1.4億元,年均增長29.3%,農民人均純收入2080元;2005年, 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4.52億元,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11.1億元、34.39億元、19.03億元。
山區農業較快發展。 1989年至2005年,全縣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出發點,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到2005年,全縣糧食總產量達到20萬噸,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種植比例基本持平;全縣水利灌溉總面積達到54.49萬畝, 水土流失治理率達76%;農業運輸、農田灌溉、糧食播收、農副產品加工等基本實現機械化或半機械化,全縣農機總動力達到49.78萬千瓦,農用拖拉機4萬台,各類配套農機具達到11.94萬台,全年完成機收面積11.8萬畝,機播面積32.37萬畝;淡水養殖面積發展到4.13萬畝,實現了水產養殖名優化、生態化、高效化。
工業經濟從無到有。全縣工業從20世紀90年代初的一、二輪承包經營,到企業產權股份制改革,不斷創新企業改革發展的新思路、新辦法。截至1997年,全縣鄉鎮以上工業達到126處,其中縣屬企業34處,全縣大中型企業27處,其中大型企業8處。鄉鎮及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8.45億元, 其中縣屬工業17.7億元,比1988年分別增長8.8倍和7.4倍。形成以開發和深加工當地資源為主體包括機械、冶金、建材、紡織、電力、食品、工藝美術等10大支柱行業、24個部門的地方工業體系。從1998年開始,縣委、縣政府發出“工業強縣”的號召,制定“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和骨幹帶動的戰略決策,提出“寧可少活三五年,也要工業上台階”、“弘揚五蓮精神,打造工業優勢”的口號。2003年,出台《關於工業“二次創業”的意見》,加快了全縣工業化進程。以骨幹企業為龍頭,依靠科技創新,提高產品科技含量,以招商引資膨脹企業規模,實現全縣工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至2005年底,全縣工業企業達到5909家,規模以上企業109家,工業總產值166.4億元,是1989年的31倍。五徵集團年銷售收入50.38億元,成為全國著名的機械製造企業。縣內工業主導產品有農用運輸車、 紗、 布、花崗石板材、 水泥、黃金、雷管、特麴酒、工藝品等100多種,產品遠銷美、德、日、韓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石材加工企業達到1000多家,年加工板材2000萬平方米,街頭鎮被譽為“江北石材第一鎮”。全縣累計開發新產品1000多種,其中省級新產品32項, 省級以上名牌產品10項。2005年,全縣計劃投資50萬元以上的技改項目達到307項,實現投資16.2億元,是1990年的64.8倍。
對外開放成效明顯。五蓮是國務院批准的全國沿海開放縣,處於山東半島“一小時經濟圈”。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開放興縣”戰略,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堅持以大招商促進大開放,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牢固樹立親商、富商、安商的招商理念,不斷完善政策體系、服務體系和保障體系,營造了優越的投資環境。至2005年,全縣共引進各類項目2289個,總投資額119.8億元,到位資金63.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949.5萬美元。成功爭引台灣佳展塑膠、 世界500強企業美國丹納赫集團獨資建設的丹納赫工具(山東)有限公司、美國斯比凱可公司併購金粟公司等一批較大項目,其中丹納赫工具(山東)有限公司總投資額為1.54億元, 斯比凱可(山東)生物製品有限公司被山東省科技廳認定為“山東省高新科技企業”,填補縣內空白。2005年全縣共引進項目940個,投資總額63億元, 實際利用縣外資金30億元,合同利用外資496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36萬美元。2002年在潮河鎮創建日照市大型加工貿易區,後經省政府批准,改名為山東五蓮工業園區,迅速成為五蓮工業和經濟的重要隆起帶。積極實施外向帶動戰略和國際經濟化戰略,深化外經貿體制改革,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和政策促進機制,搶抓機遇,開拓創新,全縣外經貿事業得到快速發展。1989年至2005年, 全縣完成自營進出口3.95億美元, 其中出口3.22億美元,進口7258萬美元,完成加工貿易出口7622萬美元。
生態建設成果斐然。經過封山育林、興修水利、治山造林,五蓮縣成為全省唯一的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從1999年起,旅遊業逐漸成為全縣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對外開放的先導產業。進入新世紀,縣委、縣政府及時提出“生態建縣”的戰略,對旅遊業實行重點培植。2003年以來,全縣先後投資2000多萬元, 開發建設五蓮山、九仙山、大青山、李崮寨4大景區,開發一批像龍潭大峽谷、野生杜鵑大花園、“水簾煙雨”等高檔旅遊景點,使五蓮縣成為名副其實的半島城市羣“後花園”和全省著名旅遊區,其中五蓮山旅遊風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2005年,全縣接待遊客達40萬人次,生態旅遊業帶動全縣相關產業收入達3000多萬元。
文體事業日益繁榮。1989年至2005年,文體事業日益繁榮,全縣文體機構逐步建立,從業人員不斷增加,新聞、圖書、電影、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迅速。文體設施不斷改善,縣博物館、廣電大樓、體育場等相繼建成;文體活動蓬勃開展,羣眾性活動豐富多彩, 文體人才大批湧現。全縣在市級以上文藝比賽中共獲得269個獎項。其中獲省級和國家級獎項93(部)件。盲童王賓參加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我的夢”專場演出,受到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91年至2005年,先後向省以上運動隊輸送優秀體育後備人才56名,以劉世香為代表的運動員在國內外比賽中獲獎牌16枚。
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全縣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正從温飽型進入“小康型”。截至2005年,全縣職工年平均工資達8980元, 為1989年的5.15倍;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4000元, 是1989年的5.88倍。 全縣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達到2034元,為1989年的3.9倍。社會保障制度健全完善,2005年,全縣參加各類保險的人數達27.22萬人,其中,社會養老參保人數16.65萬人。全縣農村人均住房面積為24.6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8.46平方米。全縣農村每百户擁有計算機8台、 彩電103台、電冰箱26台、摩托車70台、影碟機38台、電風扇185台、大型傢俱87件、自行車123輛。農民人均文化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費用由1989年的27元增加到228元, 是1989年的8.4倍。城鄉居民儲蓄不斷攀升, 1991年至1996年, 全縣儲蓄餘額每年平均增長30.6%, 2000年儲蓄餘額為153287萬元;2005年儲蓄餘額上升至317351萬元,為1989年的14.56倍。
精神文明成效顯著。縣委、縣政府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硬。五蓮縣分別於1991年、1995年、2001年爭創了第一、第三、第五屆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縣。2002年10月,五蓮縣國税局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到2003年,全縣有國家級文明單位1個,省級文明單位8個,市級文明單位43個,縣級文明單位289個。
2000年以來,五蓮先後榮獲全國第一批生態示範縣、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範縣、全國綠化先進單位、全國科普示範縣、全國教育管理信息化標準應用示範區、全國國防工程軍民共管先進單位、全省實施名牌戰略質量興市先進單位,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縣、全省社會文化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平安山東”建設先進縣、全省信訪工作先進縣、全省雙擁模範縣等40餘項省級以上榮譽稱號。五蓮的各項事業已邁入和諧發展的快車道,必將迎來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