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洞橋

(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黃岩五洞橋也名西橋,坐落在黃岩城西西街與橋上街之間,橫跨西江。寧海五洞橋即深甽橋,號稱“緱北第一橋”。兩座橋皆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五洞橋
地理位置
中國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環城西路 [1]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1] 
跨    度
25米
類    型
五孔石拱橋
60多米

五洞橋建造藝術

黃岩五洞橋 黃岩五洞橋
黃岩五洞橋始建迄今七百餘年,位於赤溪鎮過溪村,東西走向,橫跨西江河。縱聯分節並列砌築。橋面隨橋孔呈五折起伏,砌石級上下。兩側設覆蓮望柱和欄板
五洞橋長60多米,寬4.3米,4洞跨水。橋面石欄雕刻蓮柱,橋兩旁築拱石墩台。五洞的拱圈矢跨為二分之一,縣有拱腳推力小,橋孔淨空大,外形壯觀,適宜西江船隻往來等優點。每洞拱圈5道,採用無鉸拱石,砌置方式以分節並列為主,直與橫拱石相間,半拱部用長條石縱聯,以加固5道拱圈的聯繫。這種砌置工藝,在橫向整體性上,優於傳統的並列、縱聯等技術。橋墩築“分水金剛雁翅”,能減弱水流的衝擊。拱圈與橋面之間。又設置長度超過橋寬的長條石,用以聯緊兩側邊牆,使拱上建築對拱圈起鞏固作用。
五洞橋的構造技術,經受了時代嚴峻的考驗。1933年西江閘建成7墩8孔,設計最大過閘流量每秒141立方米。每當洪水期閘門大開時,西江上游滾滾激流連同各種雜物衝擊五洞橋,使橋墩長期承受單邊水流的推力,但五洞橋以凝重的雄姿屹立,60年未發生移位現象。1958年,西部山區長潭建造水庫,急切需運物資,於是填平5折橋面,載重汽車川流不息,五洞橋以堅實的軀體承受重壓,造成拱圈少許開裂現象。以上可以足見世月和尚設計和施工的高超技藝。
五洞橋使用“分節並列”砌拱技術,半圓拱矢跨為1/2的五折石拱橋,具有拱腳推力小,橋孔淨空大、外形壯觀等優點。橋面石欄雕刻蓮柱,橋兩旁築有聯拱石墩台。清末已四洞跨水。橋全長63.5米、寬4.3米,五孔石拱橋,每孔淨跨8.7米,橋身拱券起伏波折,遠望如水中游龍,頗具特色。1958年填平橋面通汽車,1963年停止行駛。
橋身和拱圈由一塊塊堅硬整齊石條形青石砌成,勾縫特別嚴密,經得起大水衝擊。設計合理,除了石拱橋本身的構造優點外,橋的四個橋墩在朝向上游的部位都設有三角形分水尖,迎着來水,水流自然分開,從兩邊急速而去、減輕了對橋身的衝擊。
五洞橋造型別致美觀、省工省料,具有獨特的地方風格。其造橋技術工藝廣泛流行於温黃平原,成為這懿地區古代橋樑工程的代表之作,具有較高的科學、歷史、藝術價值

五洞橋修建歷史

五洞橋
五洞橋(5張)
五洞橋始建於宋元佑(1086-1094)年間,縣令張孝友率眾壘石為橋,鄉人為了紀念他,故又名孝友橋橋跨永寧江別浦,河闊浪險,建成後不到一百年,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毀於水。現存的橋系南宋慶元二年黃岩縣趙伯澐率眾重建。據説工程十倍於舊橋。石拱5洞,橋面亦5折。後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重建,仍保持宋代形制。這一橋樑形式在温州、黃岩等地較為流行。黃岩古代為浙江重鎮,設“黃岩鎮”總兵府。在總兵吳進義寧夏朔縣人)道捐俸薪發起募囊,籌足款額。吳總兵委託縣城明因寺(今址第一醫院)僧人世月負責設計和施工。世月和尚按原橋形狀加以改進,招集橋工,經年餘辛勞,於雍正年(1726)建成。

五洞橋目前狀況

經歷滄海桑田變化,現在的五洞橋被淤泥堵塞,橫卧于田野之上,又形成了橋邊“稻香千畝、蛙聲一片”的奇特環境。橋附近有打鐵宮,是宋鹹淳年間為紀念熔鐵名匠林祖清而建。宮內有一座古戲台,外觀呈亭台狀,造型典雅精緻,巧奪天工。

五洞橋世人評價

元代詩人潘士驥詠黃岩五洞橋所作的《西橋待秋》詩:“玉虹橫處隔市喧,夜痕冷浸青青天。風生萬籟瀉金液,風定一顆摩尼圓。”

五洞橋文物保護

一九八二年二月黃巖區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九年十二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