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四遺事

鎖定
《五四遺事》是作家張愛玲創作的短篇小説,初載於1957年1月台北《文學雜誌》第一卷第五期,收入《續集》,中國大陸地區版本收錄於小説集《怨女》。
該小説講述了青年羅文濤等人追求高雅的愛情而最終落入世俗的故事。小説以諧仿古典愛情故事的方式,對五四時期新知識青年追求愛情的心態和責任能力作了冷峻的審視和批評,提供了一種反思新文化運動的獨特視角。 [1] 
作品名稱
五四遺事
外文名
Stale Mates
作品別名
五四遺事——羅文濤三美團圓
作    者
張愛玲
文學體裁
短篇小説
發表時間
1957年1月
字    數
約6800

五四遺事內容簡介

五四時期,兩男兩女泛舟於杭州西湖之上,他們是典型受到五四思想解放浪潮感染的新青年。男主人公羅與女主人公密斯範相愛,但羅家中已有在包辦婚姻下所迎娶的結髮妻子,羅為了與密斯範有情人終成眷屬,開始了離婚拉鋸戰。歷時六年,在大功告成之際,密斯範耐不住各方面的壓力去相親。羅知道後非常生氣,和密斯範鬧不愉快。羅離婚之後立即娶了王小姐為妻,而密斯範的婚事沒有成功。後來,重逢的羅和密斯範舊情復燃,羅準備再度離婚。又歷時五年,兩人終於結合。他們婚後的生活並不如意,此前種種浪漫的光環漸次消退。最後,在他人的勸説下,羅將原配和王小姐接回。於是,三位太太 “濟濟一堂”,是謂 “三美團圓”。 [2]  [3] 

五四遺事創作背景

14歲的張愛玲在其少作《摩登紅樓夢》中,將秦鍾與智能兒私奔的目的地設置在西湖。此外,少年時期的張愛玲還曾不顧母親的反對,固執地將西湖作為其小説女主人公的殉情之地。1951年,張愛玲的小説《十八春》於《亦報》連載完畢,她突然又想起了西湖。此時的張愛玲似乎想完成兒時未竟的理想,真正地創作一篇以西湖為背景的小説。為此,她參加了中國旅行社組辦的觀光團,赴杭州採風。經過5年的醖釀,1956年9月,張愛玲發表了以西湖為背景的英文小説《Stale Mates》。隨後,張愛玲用中文重寫這篇小説,名之為《五四遺事》。 [2] 

五四遺事人物介紹

羅文濤:故事主人公。他身材瘦長,長長的臉,一件湖色熟羅長衫在他身上掛下來,自有一種飄然的姿致。他在沿湖一箇中學裏教書,都是以教書為藉口,藉此可以住在杭州。羅也接受了新思潮的影響,但他只追求自由戀愛,併為此進行了兩次離婚大戰,前後耗了十一年的時間,他的大部分精力便耗費在這世俗的糾紛中。然而他費時費力爭取來的新式婚姻並不盡如人意。 [4] 
密斯範:羅的戀人。密斯範出場時是個十足的新女性,她打扮入時,接受新教育,追求自由戀愛。對她而言,她並不近視卻偏戴着眼鏡,因為眼鏡正入時。結婚後她卻變了個人——邋遢懶惰,言辭尖酸,還迷上了打麻將。在密斯範心裏,婚姻是一種保障,結了婚就可以放縱自己,完全不顧形象,將以前美好愛情的夢想扯得粉碎。 [5] 

五四遺事作品鑑賞

五四遺事作品主題

《五四遺事》揭露了五四思想解放運動的不徹底性與五四浪潮退卻後青年無路可走的苦悶與彷徨。小説中的男女身着五四解放思想的外衣,而吞嚥的是舊時代的糟粕和現代文明的膿瘡。他們是一羣在動與靜變化日益激烈、日益詭譎的亂世中無法協調個體與自我、與他人、與環境關係的小人物。這些小人物不過是想在這亂世中尋求到安穩和依靠。五四的歷史前進毋庸置疑使人的獨立性、自由度日益增強,但面對舊傳統的土崩瓦解和新式思想的洶湧襲來,過去一切的座標和參數失去了明晰與確定。《五四遺事》中,男女在歷史中的倒退就是這種面對革新與發展帶來的無常而對五四時代浪潮存疑的影射。這揭示出在西方科學民主思潮影響下,在“打倒孔家店”的召喚下顛覆一切既定標準時期的中國社會的一種存在於民間的集體心態,在中心離散、價值多元的時代,俗世生活中的平凡人對於神聖權威、統一價值的渴求,這是一種民間聲音和主流意識的鴻溝,實踐落後於學理的事實以一種日用而不知的形式存在於民間中,在張愛玲的文字中暢行無阻,被掩埋在歷史地表之下。張愛玲以《五四遺事》中各色小人物對時代浪潮的解構宣告了五四解放神話的不攻自破。 [3] 

五四遺事藝術特色

《五四遺事》的敍事是全知全能的外聚焦敍事,這種敍事方式暗示着寫作者的一種“看客”心態。張愛玲從世俗社會的人際關係模式中生活過來,宿命論觀念使她對世俗社會秩序的強大力量無可奈何,所以她不相信任何超越世俗社會的神話,哪怕這種超越來自於詩性的激情。 [6] 
整篇小説的意象和氛圍有一種對於時代浪潮的反諷與顛覆之感。小説中的男女主人公沒有具體姓名,以姓氏和英譯文密斯來代替,以抽象符號代替具體姓名,彰顯出兩個五四青年本身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而張愛玲在刻畫人物外貌時,濃墨重彩描寫了兩位“密斯”的“黑框眼鏡”“金錶”“前劉海齊眉毛”等代表五四新女性裝扮的特徵,兩位青年男子身着五四時興的長衫在湖上泛泛而談詩人雪萊,種種的浪漫景象本該與承載歷史記憶的杭州西湖相得益彰,而在張愛玲筆下有一種濃得化不開的世俗氣,西湖成了張愛玲筆下“前朝名妓的洗臉水”,那些“遊湖的女子即使穿的是最新式的服裝,映在西湖的湖光山色中,也有一種與時空不協調的突兀感,彷彿是屬於另一個時代的。”而吟着新詩遊湖的男子,心中所想的也不過是風流韻事。張愛玲讓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與周遭環境沾染世俗污濁、晦暗、混沌的氣息,在這陰暗沉迷的環境中,代表時代前進方向的五四新青年們卻在戀愛和婚姻中暴露出對舊傳統的依戀和迴歸,上演以自由戀愛、一夫一妻始,百轉千回,又以舊式一夫多妻傳統終結的反傳奇鬧劇。 [3] 

五四遺事作品評價

評論家夏濟安:張愛玲的小説的確不同凡響,好處固如兄所言,subtle irony豐富,弟覺得最難能可貴者,為中國味道之濃厚。假如不是原稿上“範”“方”二字間有錯誤,真不能使人相信原文是用英文寫的。 [7] 

五四遺事作者簡介

張愛玲(1920—1995),中國現代作家,原名張煐。原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5歲入私塾受教,1931年入讀上海聖瑪利亞女校,1939年考入香港大學文科,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返回上海。1943年發表小説《第一爐香》《第二爐香》,一舉成名。1952年離開大陸去香港。1955年離開香港去美國,1995年9月逝於洛杉磯。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半生緣》《小團圓》,中短篇小説《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散文集《流言》等。 [8] 
參考資料
  • 1.    王力.論《五四遺事》的諧仿敍事和文化批評[J].連雲港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03):75.
  • 2.    李清宇.戲仿與影射:從《五四遺事》論張愛玲浪漫主義態度[J].北方論叢,2014(02):49-50.
  • 3.    何心爽.淺析張愛玲小説《五四遺事》[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02):57-58.
  • 4.    黃靜.消解“五四”愛情神話:《傷逝》與《五四遺事》比較[J].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5):53.
  • 5.    殷瑤,李平.談五四主流文學的“叛逆者”《五四遺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4(06):56.
  • 6.    馮黎明.啓蒙現代性之尷尬——與《五四遺事》有關的遺事[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3):28.
  • 7.    陳子善 編.私語張愛玲.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5:47
  • 8.    周玲.中外文學通論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