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也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

鎖定
也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阿拉伯語:المملكة ‏المتوكلية اليمنية‎),或稱也門王國,是也門在1918年至1962年間的國號。也門原本是由奧斯曼帝國統治的地方之一,於1918年從奧斯曼分裂出來。1934年,也門王國在同沙特阿拉伯王室的戰爭中失敗,英國乘機迫使其簽署不平等條約,承認英國對南也門的佔領,也門被正式分割為南北兩方。 [1] 
中文名
也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
簡    稱
也門王國
所屬洲
亞洲
國    歌
Royal Salute
政治體制
君主制
國土面積
195000 km²

目錄

也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簡介

المملكة ‏المتوكلية اليمنية
也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1918年–1962年)
首都
薩那(1918-1948)
塔伊茲(1948-1962)
政府
國王
· 1918年-1948年
葉海亞·穆罕默德·哈米德丁
· 1948年-1962年
艾哈邁德·本·葉海亞
歷史年期
- 獨立
1918年11月1日
- 加入聯合國
1947年9月30日
- 北也門內戰
1962年9月27日
面積
195,000 km2
國歌
向皇室致敬

也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歷史背景

也門王國由伊斯蘭教什葉派教長葉海亞·穆罕默德·哈米德丁建立,他統治北也門長達近半個世紀(自獨立前的1904至1948年)。 [1] 
1962年9月,以阿卜杜拉·薩拉勒為首的一些軍官發動政變,推翻君主制,建立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北也門內戰隨即發生。也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在沙特阿拉伯支持下成立流亡政權,繼續抵抗埃及支持的共和國派8年之久。 [1] 
1970年12月1日,北也門內戰結束,也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的殘餘勢力與阿拉伯也門共和國達成和解,也門王國王室成員及其效忠者獲得共和國派全數赦免,也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正式消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