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里村

(河南省信陽新縣田鋪鄉下轄村)

鎖定
九里村位於田鋪鄉東距鄉鎮府21.5千米。東與湖北麻城福天河鎮純陽山村相鄰,南與湖北麻城福田河鎮楓樹廟村護子嶺交界,西與陶衝村接壤,北與周河鄉柳鋪村一山之隔。總面積17.9平方千米,耕地面積372畝,其中水田355畝,旱地十七畝。山場面積25428畝,九里河流域面積1100畝。全村共175户,641人,其中南362人,女279人。七個村民組,14個自然村。 [1] 
中文名
九里村
所屬地區
河南省信陽地區
下轄地區
戴灣村民組、杉樹灣村民組、令牌石溝村民組
電話區號
0376
郵政編碼
464000
火車站
新縣火車站
車牌代碼
豫s

九里村村情概括

村民主要是從事農業,林業,建築業。農作物有水、,小麥、花生、紅薯、豆類。畜牧業有家養黃牛、白山羊、豬、雞等。特產有杭白菊茶油、野生蜂蜜
村內主河為九里河,發源於界嶺,全長4千米,由北向南流入陶衝至舉水河。道路039道貫穿全村,南至陶衝,北至周河鄉柳鋪村,路揪陵關,路寬3.5米,水泥硬化路面。 [2] 
九里村,1930年前屬湖北麻城縣仁美區。1932年劃歸徑扶縣。1947年為新縣泗店區九里鄉。1963年為九里大隊1981年冬,九里村分為九里村、陶衝村。沒分村之前,村部設在地藏奄,分村後,村部設在吳灣,有土木結構瓦房間,建築面積150平方米。於有農家書屋1個,標準衞生間1個。教育上,1940至1948年,為民辦私塾。1949年起先後在陳灣、雙河口設立公辦教學點。1982年秋在吳灣建立九里村小學,有1至5年級變為學前班,1至2年級。2008年學校撤銷併入陶衝小學。 [1] 

九里村下轄村民組

1.戴灣村民組
九里村西南0.7千米處有兩個自然村,即戴灣、太平橋。戴灣是康熙年間戴姓人氏在此定居得名。東至九里河,西鄰西吳灣,北界吳灣,南寧九里河。全組22户,79人,主要姓氏為林、吳、江、陳姓。
耕地面積55畝。村前有水塘一口,容水100立方米,村北有500年之久的銀杏樹一棵,高18.5米,直徑1.46米。農業以種水稻小麥油菜花生紅薯及豆類。養殖業為家養豬、雞、牛、羊,特產杭白菊、茶油、乳豆腐。
2.吳灣村名組
吳灣組位於村部南200米。東至湖北花石寨,南接戴灣村名組,西於邊店一山之隔,北至大田畈,天鬥榜。全村49户。主要姓氏為吳、魏、胡、李、明、田姓。村南有水塘一口,容水量為100平方米。
全組有耕地78畝。主要農作物水稻、小麥、油菜、紅薯、豆類。養殖為家養白山羊、牛、豬、雞、鴨等。特產杭白菊豆腐乳。
3.杉樹灣村民組
位於村東北1.5千米處有四個自然村,即杉樹灣、吊鋪、大田畈、高窪。清初吳姓人氏從湖北麻城仁美區吳灣遷此定居。因村後有許多杉樹而得名。東連湖北李家山分水嶺,南接大田畈,西至吊鋪,北界陳灣。
全組31户,118人,耕地74畝,種植水稻、小麥、油菜、花生、大豆、紅薯等。經濟作物有杭白菊、油茶、油桐、板栗、乳豆腐。養殖為家養豬、雞、黃牛。
4.陳灣村民組
位於村北1.8米處,有三個自然村,即陳灣、白果窪、六鬥榜。乾隆時期陳姓從福天河楓樹廟陳家咀遷此定居,因居民姓氏得名。東至李家山分水嶺南接杉樹灣,西至白果窪,北界雙河口。
全組33户,114人,主要姓氏陳姓,耕地53畝,種植水稻、小麥、油菜、花生、大豆、紅薯等。特產有油菜、油桐、板栗、野生蜂蜜、杭白菊、乳豆腐。經濟來源外出務工為主。養殖業以家養豬、雞、牛、羊等。
5.雙河口村民組
位於村東北3.2千米處,是由於令牌石溝河與朱巖河在此村北交匯而得名。東連福田河純陽山大嶺,南接陳灣,西鄰朱巖潭榜、陶衝村黃灣大嶺,北接令牌石村。主要姓氏為胡、劉、孫姓。
全組18户,53人,有3户是2012年冬由下朱巖遷此。有耕地46畝,農業以種水稻、小麥、油菜、花生、紅薯、豆類為主。經濟作物有杭白菊,特產有油茶、油桐、野生蜂蜜及乳豆腐。養殖以家養黃牛、山羊、豬、雞。
6.令牌石溝村民組
令牌石溝村民組位於村東北4.8千米處,該組東北0.4千米處有一自然巨石,形似令牌,而村莊地處山溝,故得令牌石溝。東連湖北齊頭山,南接雙河口,西鄰界嶺分水嶺,北界周河鄉柳鋪村長嶺廟分水嶺餘北山六角墩大嶺。
全組18户,70人,主要姓氏為熊姓、余姓。全組耕地43畝,多為小塊田地。
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油菜、紅薯、豆類。經濟作物有杭白菊、油茶、油桐、少量板栗、野生蜂蜜。養殖業以家養黃牛、白山羊、豬、雞等。
自然景觀有:令牌石、紅石巖及瀑布帶。
古蹟有木陵關,界嶺廟。
7.朱巖村民組
朱巖村民組位於村西北7.2千米處。朱巖分上朱巖、下朱巖兩個自然村,中間相隔一輛5000米。是以自然形成的石質巖和朱姓最早定居而得名。
上朱巖,東連石旯,南接黃毛尖大嶺,西鄰大坪,北界周河鄉餘衝村。
下朱巖,境內有集中飲水工程(全村)水源地1處。自然景點有釣魚潭、黑龍潭瀑布。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