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節菖蒲

(中藥)

鎖定
九節菖蒲,中藥名。為毛茛科銀蓮花屬植物阿爾泰銀蓮花Anemone altaica Fisch.ex C.A.Mey.的根莖。具有化痰開竅、祛風除濕、消食醒脾、解毒的功效。主治熱病神昏、癲癇、氣閉耳聾、多夢健忘、風濕痹痛、胸悶脘脹、癰疽、疥癬。 [1] 
中文名
九節菖蒲
別    名
九節離
小菖蒲
別    名
外菖蒲
漢語名稱
Jiu Jie Chang Pu
性味歸經
味辛,性温;歸心,肝,脾經
藥材分類
植物

九節菖蒲功能

化痰開竅、祛風除濕、消食醒脾、解毒。 [1] 

九節菖蒲主治

熱病神昏、癲癇、氣閉耳聾、多夢健忘、風濕痹痛、胸悶脘脹、癰疽、疥癬。 [1] 

九節菖蒲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6g;或入丸、散;或鮮品搗汁服。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敷;或研末調敷。

九節菖蒲注意事項

陰虛陽亢、煩躁汗多、精滑者慎服。

九節菖蒲藥理作用

1、鎮靜作用:九節菖蒲水煎醇沉液7.418g/kg(1/5LD50),3.709g/kg(1/10LD50)小鼠腹腔注射給藥,對硫賁妥鈉40mg/kg的催眠作用有明顯的加強,呈協同作用。用光電管法記錄小鼠自發活動,7.418g/kg腹腔給藥,還能明顯抑制小鼠自發活動。並能顯着地抑制苯丙胺(4mg/kg)的運動性興奮。
2、鎮痛作用:皮下注射九節菖蒲用熱板法在給藥後60min可延長小鼠反應時間。
3、對胃電活動的抑制作用:九節菖蒲水煎劑對大鼠胃電活動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而該作用在阻斷A、B受體後不受影響在阻斷受體後,其作用與單純使用九節菖蒲相同。説明九節菖蒲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過迷走神經膽鹼能受體或(和)非膽鹼能受體介導的,與腎上腺素能的A、B受體無關。

九節菖蒲毒理作用

毒性:水煎醇沉液小鼠腹腔注射LD50為37.09g/kg。

九節菖蒲相關論述

1、《藥材資料彙編》:闢穢,開竅,宣氣,逐痰,治神經衰弱,消化不良風寒濕痹
2、《中藥志》:開竅醒神,散濕濁,開胃;外用解毒殺蟲。治熱病神昏譫語,癲癇發狂,下痢;因濕濁阻於胃中而致嘔吐不食等。外敷治癰疽疥癬。
3、《中藥材手冊》:開心通竅,祛風濕,除痰消積。治心氣不足,健忘,驚癇,耳聾,咳逆,煩悶,心腹痛,霍亂,風濕痹。

九節菖蒲相關配伍

1、治小兒急驚風,高熱抽搐:鮮九節菖蒲9g,搗爛濾汁,加薑汁數滴灌服。(《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2、治耳聾:九節菖蒲12g,水煎服;或鮮菖蒲搗爛,取汁滴耳(《甘肅中草藥手冊》)
3、治胸腹悶脹,消化不良:九節菖蒲9g,萊菔子15g,六曲12g。水煎服。(《新疆中草藥》)

九節菖蒲採收加工

栽培5年以上採收,5-6月葉倒秒前採挖,曬乾後搓去鬚根,簸去雜質。

九節菖蒲藥材性狀

根莖長紡錘形,稍彎曲,長1-4cm,直徑3-5mm。表面棕黃色至暗棕色,具多數半環狀突起的節,其上有鱗葉痕,斜向交互排列,節上有1-3個突起的根痕。質硬脆,易折斷,斷面平坦,色白,有粉性,可見淡黃色小點(維管束)6-12個,排列成斷續的環。氣微,味微酸稍麻舌。

九節菖蒲植物種屬

毛茛科銀蓮花屬植物阿爾泰銀蓮花

九節菖蒲形態特徵

阿爾泰銀蓮花,又名:菊形雙瓶梅。多年生草本,高11-23cm。根莖橫生,圓柱形,長約4cm,直徑2-4mm,節間長3-5mm,有許多鬚根。基生葉1,有時早枯,不存在;葉柄長4-10cm,無毛;三出複葉,葉片輪廓寬卵形,長2-4cm,3全裂,中央全裂片又3裂,邊緣有缺刻狀牙齒,有細柄,側生全裂片不等2全裂,兩面近無毛。花葶1,苞片3,輪生,葉狀,中上部邊緣有不整齊鋸齒,具柄。花兩性,單朵頂生;花梗長2.5-4cm,被灰色柔毛;萼片7-10,花瓣狀,白色,倒卵形或長圓形,長1.5-2cm,寬3.5-7mm,先端圓,無毛;花瓣無;雄蕊多數,長5-6mm,花葯長約1mm;心皮20-30,被白色短柔毛,花柱短,柱頭小。瘦果卵球形,長約4mm,有白色柔毛。花期3-5月,果期4-7月。

九節菖蒲分佈區域

分佈於山西南部、陝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

九節菖蒲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200-1800m的山地溝谷邊或灌木叢中。

九節菖蒲生長見習

喜高山陰濕環境。廕庇度為60%-70%。以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的腐殖土栽植為宜。

九節菖蒲繁殖方式

用種子或根莖繁植。

九節菖蒲栽培技術

1、種子繁殖:5-6月葉片枯黃時,將成熟種子採下,濕沙貯存,7-9月將種子拌草木灰後,撒播畦面,覆土。幼苗於翌年3-4月出土,育苗1年,秋季按行株距10cm×5cm移栽。
2、根莖繁殖:採挖野生九節菖蒲,將細的根莖,剪成3-5cm小段,仍按行株距10cm×5cm開溝,平栽,覆土。夏季雜草旺盛,可除草2-3次,秋季可再除草鬆土1次,冬季在畦面覆蓋落葉一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