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思·疾世

鎖定
《九思·疾世》是漢代文學家王逸創作的一首詩,是《九思》的第三篇。此詩通過描寫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竭忠信事君而不見用,想往周遊從東海至西極,日暮歲邁年老悲催,若背忠信以趨時俗,則違本心故不忍為的心情,表達了屈原對不被世容的憤懣。全詩充滿浪漫主義的想象,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作品名稱
九思·疾世
作品別名
疾世
出    處
楚辭 [1] 
作    者
王逸
創作年代
東漢
作品體裁
騷體詩

九思·疾世作品原文

九思·疾世
周徘徊兮漢渚,求水神兮靈女1
嗟此國兮無良2,媒女詘兮謰謱3
鴳雀列兮譁讙4,鴝鵒鳴兮聒餘5
抱昭華兮寶璋6,欲衒鬻兮莫取7
言旋邁兮北徂8,叫我友兮配耦9
日陰曀兮未光10,闃睄窕兮靡睹11
紛載驅兮高馳,將諮詢兮皇羲12
遵河皋兮周流,路變易兮時乖13
濿滄海兮東遊14,沐盥浴兮天池15
訪太昊兮道要16,雲靡貴兮仁義。
志欣樂兮反徵,就周文兮邠歧17
秉玉英兮結誓,日欲暮兮心悲。
惟天祿兮不再18,揹我信兮自違。
逾隴堆兮渡漠19,過桂車兮合黎20
赴崑山兮馽騄21,從邛遨兮棲遲22
吮玉液兮止渴23,齧芝華兮療飢24
居嵺廓兮尠疇25,遠梁昌兮幾迷26
望江漢兮濩渃27,心緊絭兮傷懷28
時昢昢兮且旦29,塵莫莫兮未晞30
憂不暇兮寢食31,吒增嘆兮如雷32 [1]  [2] 

九思·疾世註釋譯文

九思·疾世詞句註釋

  1. 靈女:水中女神。
  2. 此國:指楚國。
  3. 詘:嘴笨,不善言辭。謰謱(lián lóu):形容委曲繁雜,累語不清。
  4. 鴳(yàn)雀:小鳥。譁讙(huá huān):喧譁。
  5. 鴝鵒(qú yù):鳥名,即“八哥”。
  6. 昭華:玉名。寶:珍藏,這裏用作動詞。璋:一種玉器,形狀像半個圭。
  7. 衒鬻(xuàn yù):叫賣,誇耀自己的貨品以便出售。
  8. 言:此處為第一人稱代詞,我。旋邁:即刻出行。
  9. 配耦:即“配偶”,以夫婦關係來比喻朋友關係。
  10. 曀:昏暗。
  11. 闃:寂靜。睄窕(qiáo tiǎo):蕭條昏暗深遠的樣子。
  12. 皇羲:即伏羲,是對伏羲的尊稱。
  13. 時乖:與伏羲的時代背離。
  14. 濿(lì):渡過。
  15. 沐:洗頭髮盥:洗手。浴:洗澡。天池:成池,傳説太陽出來前先在此沐浴。
  16. 太昊:即伏羲氏。
  17. 就:遵循。周文:周文王。邠:古國名,也作“豳”。周人始祖后稷的後人公劉由邰遷居於此。岐:古地名,今在陝西省岐縣東北,周人曾在此建國。
  18. 天祿:天賜的福祿。
  19. 隴堆:山名,即“隴坻”,亦即隴山。隴山地處寧夏南部,位於西安、銀川、蘭州的三角地帶中心,是陝北黃土高原和隴西黃土高原的界山,及渭河與涇河的分水嶺,曲折險峻。古代盤道六重始達山頂,故名。漠:地名,即今陝西乾縣西北的漠谷。
  20. 桂車:山名。合黎:山名,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
  21. 馽騄(zhí lù):行動遲緩。
  22. 邛遨:傳説中的獸名。王逸《楚辭章句》釋為“獸名”,洪興祖楚辭補註》曰:“邛,謂邛事距虛也。”棲遲:遨遊棲息。
  23. 玉液:花朵中的瓊漿,古代傳説飲之能使人昇仙。
  24. 芝華:靈芝的花朵。
  25. 嵺(liáo)廓:空曠,高遠。尠(xiǎn):同“鮮”,少的意思。疇:通“儔”,同伴,伴侶。
  26. 梁昌:即“踉蹌”,處境狼狽,進退無據。
  27. 濩渃(huò ruò):大水。
  28. 緊絭:猶“繾綣”,糾纏縈繞,固結不解。這裏形容情意綿綿,捨不得離開的樣子。
  29. 昢昢(pò pò):太陽剛出來,尚不明亮。
  30. 莫莫:塵土飛揚的樣子。晞:消散。
  31. 不暇:沒有空暇,顧不上。
  32. 吒:對人大聲叫喊。 [1]  [2]  [3] 

九思·疾世白話譯文

我在漢水之濱徘徊周遊,想去把漢水女神追求。
楚國已無賢良使人悲嘆,媒人不善言辭口舌笨拙。
燕雀成羣叫聲喧譁,八哥鳴叫聒噪惹人心煩。
我胸懷昭華珍藏寶玉,想要出售卻無人問津。
轉身向北直奔遠方,聲聲呼喚我的佳友。
日頭無光天空陰暗,四周昏暗深遠寂靜無聲。
忙亂中我乘車馬遠遠奔走,向古帝伏羲求教詢問治國之略。
沿着黃河岸邊周行尋找,道路因然更改時代也已背離。
渡過茫茫滄海向東遠遊,在天池裏沐浴盥洗身體。
訪問東方青帝天道要領,太昊回答最寶貴便是仁義。
心中欣喜轉車向西而去,我請教周文王來到那邠岐。
手執玉花與文王立下誓言,看到日暮西山我內心悲慼。
天賜福祿不可再得,放棄忠信就是違背自我。
我越過隴堆穿過大漠,經過桂車又到達合黎。
取道崑崙仙山我漫步行走,跟從邛遨我悠閒休息。
我要吮吸瓊蕊精氣止渴,再去吃那靈芝花朵充飢。
身居空曠山野寂寞無伴,處境困窘進退無據。
眺望長江漢水浩森無邊,鄉情縈懷令人傷心失意。
旭日初昇天方微明,四周濃霧瀰漫尚未散離。
心中憂愁使我廢寢忘食,我大聲怒吼啊浩然嘆息。 [3] 

九思·疾世創作背景

這是代言體作品,王逸代屈原抒發憂憤之情。其寫作時間在漢順帝時。王逸的故鄉與屈原一樣都屬於楚國,對屈原的悲悼之情更不同於平常人。他私下裏傾慕劉向王褒之風範,寫下了《九思》。《九思·疾世》是其中的第三篇。 [3]  [4] 

九思·疾世作品鑑賞

《九思·疾世》詩文可以分為四層:第一層是從首句到“欲衒鬻兮莫取”。這一層詩人從周遊徘徊漢水之濱,祈求水神神靈,嗟嘆權臣不善,言己竭忠信以事君而不見用,猶抱此昭華寶璋炫賣。作者以漢水代表楚國,表達了屈原及作者本人對漢水和家鄉的熱愛。
第二層是從“言旋邁兮北徂”到“路變易兮時乖”,述説要北上遠遊,叫上朋友和配偶同行。眾朋友紛紛離開南方,載物驅車。沿着河岸去周遊,道路變易時乖離。
第三層是從“濿滄海兮東遊”到“揹我信兮自違”,述説想往周遊,從東海至西極,無處不到。訪太昊,問天道;就文王,聞仁義。日暮而歲邁,年老悲催,福不再至,年歲終訖。若背忠信以趨時俗,則違本心,故不忍為。
第四層是從“逾隴堆兮渡漠”到結尾,講述就文王不成,只好上崑崙山。南北不能去,東西無處就,可謂無地容身。漂泊失意,吸吮玉液止渴,啃食靈芝療飢。居住空曠高遠鮮有同類,地偏遠進退失當幾度迷失。遙望漢江滾滾下流,心緊絭縮內傷懷。日剛出且在晨旦,朝塵飛揚還未破曉。因憂愁無暇寢睡進食,怒叱憤嘆,吼聲如雷。後兩句寫出作詩歌的時間和心情,道出不被世容的憤懣。 [4] 

九思·疾世作者簡介

王逸,東漢文學家。官字叔師,南郡宜城(今屬湖北)人。至豫州刺史,豫章太守。所作《楚辭章句》,是《楚辭》中最早的完整注本,頗為後世楚辭學者所重。又作有賦、誄、書、論等21篇,及《漢詩》123篇,今多散佚,僅存《九思》。明人輯有《王叔師集》。 [5] 
參考資料
  • 1.    吳廣平 譯註.楚辭.長沙:嶽麓書社,2001:389-391
  • 2.    王泗原.楚辭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4::451-479
  • 3.    王承略 李笑巖 譯註.楚辭.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4:303-326
  • 4.    周嘯天.詩經楚辭鑑賞辭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1339-1376
  • 5.    馮天瑜.中華文化辭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