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鱘

(鱘科鱘屬動物)

鎖定
中華鱘(學名:Acipenser sinensis;英文名:Chinese Sturgeon):是硬骨魚綱、鱘科的魚類。常見個體體長0.4-1.3米,體重50-300千克;最大個體體長5米,體重可達600千克。是中國長江中最大的魚,故有“長江魚王”之稱。體呈紡錘形,頭尖吻長,口前有4條吻須,口位在腹面,有伸縮性,並能伸成筒狀,體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鱗,背面一行,體側和腹側各兩行。尾鰭為歪尾型,偶鰭具寬闊基部,背鰭臀鰭相對。腹鰭位於背鰭前方,鰭及尾鰭的基部具棘狀鱗,腸內具螺旋瓣,肛門和泄殖孔位於腹鰭基部附近,輸卵管的開口與卵巢遠離。 [46] 
中華鱘是底棲魚類,食性非常狹窄,屬肉食性魚類,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在海洋主要以魚類為食,甲殼類次之,軟體動物較少。中華鱘幼魚主食底棲魚類蛇鯤屬和蛹屬及鱗蝦和蜆類等,產卵期一般停食。 [40] 
夏秋兩季,生活在長江口外淺海域的中華鱘迴游到長江,歷經3000多千米的溯流搏擊,才回到金沙江一帶產卵繁殖。產後待幼魚長大到15釐米左右,又攜帶它們旅居外海。它們就這樣世世代代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長。 [42] 
中華鱘生命週期較長,最長壽命可達40齡。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分佈於中國、日本、韓國、老撾和朝鮮。主要分佈於中國長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贛江、湘江、閩江、錢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現。 [8] 
中文名
中華鱘
拉丁學名
Acipenser sinensis
別    名
鱘魚
鰉鱘
黃鱘
潭龍
鰉魚 展開
別名
鱘魚
鰉鱘
黃鱘
潭龍
鰉魚
鱘鯊 收起
外文名
Chinese Sturgeon
國際瀕危等級
極危(CR) [2] 
中國動物保護等級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44]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硬骨魚綱
鱘形目
鱘科
鱘屬
中華鱘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29] 
亞    綱
輻鰭亞綱
亞    科
鱘亞科
亞    種
無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Gray, 1835
保護級別
CITES 2019年版附錄Ⅱ [45] 

中華鱘動物學史

中華鱘最早出在1.5億年前的中生代,是一種稀有的“活化石”。中華鱘最大可達500千克以上,是中國長江中最大的魚,故有“長江魚王”之稱。 [40]  因其產地為中國東部,故名中華鱘。 [36] 
中國曾在遼寧北票晚侏羅紀(距今1億4千萬年前)地層中發現過鱘類化石,名北票鱘。這種鱘只在兩體側有一行側線鱗,其它體表裸露,與中華鱘體披五行鱗者不同。 [3]  鱘魚是魚類中最瀕危的類羣之一,63%的種類處於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狀態,另外有3個種可能已經絕滅,其餘的30%也受到威脅或處於易危或瀕危狀態,因此,現生的鱘魚類均被列入紅色名錄。 [4] 
遠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代,中國人就把中華鱘稱為王鮪魚。中華鱘屬硬骨魚類鱘形目。鱘類最早出現於距今2億3千萬年前的早三疊世,一直在延續。 [5]  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是魚類的共同祖先——古棘魚的後裔,距今有一億四千萬年的歷史。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中華鱘由於它們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徵,表現出它們既是介於軟骨魚類(鯊魚等)與硬骨魚類之間的類羣,又是硬骨魚類中較原始的類羣,在魚類演化史中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中華鱘在分類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是研究魚類演化的重要參照物,在研究生物進化地質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變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難以估量的生態、社會價值。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一珍稀動物已瀕於滅絕。保護和拯救這一珍稀瀕危的“活化石”對發展和合理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都有深遠意義。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 [6-7] 
據1834年的有關文獻記載,中華鱘的模式產地是中國。儘管它不是中國特產,但卻由於模式產地在中國而出名。後來有人根據當時的中國歷史和後人的工作推測是廣州。該物種歷史記錄在韓國西南部和日本九州西部以及中國的黃河,長江,梨,明江和青塘河中,但除了長江中下段以外,已經從所有這些地區中消失。
中華鱘的分佈較廣,在中國的渤海的大連沿岸、旅順、遼東灣、遼河;黃河北部遼寧省海洋島及中朝界河鴨綠江;山東石島、黃河、長江、錢塘江、寧波、閩江、台灣基雄及珠江水系等。在長江可達金沙江下游;在珠江水系可上溯西江三水封開,北江達乳源,甚至達廣西潯江、鬱江、柳江;在海南省沿岸亦產。也見於朝鮮漢江口及麗江和日本九州西側。 [8]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的溯河物種。野外生活在中國長江葛洲壩下方。該物種歷史上被過度捕撈。在20世紀70年代,該物種的總產卵數量估計為10000個,但在2005-2007年間,中華鱘的總產卵量估計為203-257個。該數據表明,在37年期間,產卵總數減少了97.5%。1981年葛洲壩大壩的建設阻止了該物種的遷徙路線,使其無法到達河流上游的產卵場。只剩下一個產卵場(4千米長的河流),位於葛洲壩水壩下方。此外,2003年,三峽大壩建在葛洲壩大壩上游40千米處。這改變了水温狀況(降低了河流在秋季和冬季的水位)並影響了水温。1983年至2007年期間,超過900萬尾半成年魚(包括幼魚)被釋放到長江以增加數種數量,但對野生種羣的貢獻被認為不到10%。因此,該物種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中被評估為極度瀕危物種。 [2] 

中華鱘形態特徵

中華鱘體長梭形,胸腹部平坦,尾部細;頭呈三角形;吻尖長,微上翹;口下位,橫裂,能自由伸縮;唇具乳突,鼻孔大;鰓弓肥厚,鰓耙呈棒狀,排列稀疏。兩端尖細,背部狹,鼻孔大,兩鼻孔位眼前方。噴水孔裂縫狀。眼小,橢圓形,位於頭後半部。眼間隔寬。口凸出。唇不發達,有細小乳突。口吻部中央有2對須,呈弓形排列,其長短於須基距口前緣的1/2,外側須不達口角。鰓裂大,假鰓發達。背鰭1個,後位,後緣凹形,起點在臀鰭之前。臀鰭與背鰭相對,在背鰭中部下方。腹鰭小,長方形,位體中央後下方,近於臀鰭。胸鰭發達,橢圓形,位低。尾鰭歪形,上葉特別發達,尾鰭上緣有1縱行棘狀鱗。中華鱘雌性個體稍大於雄性。 [9-10] 
幼魚體表光滑,成魚體表粗糙。具5縱行骨板。背部正中1行較大,背鰭前有8-14塊,背鰭後有1-2塊;體側骨板29-43塊;腹側骨板13-17塊;臀鰭前後各有1-2塊。成熟魚額、頂骨在背中線上彼此不緊接,留下長形的額、頂骨間縫(或間孔),可見到下面的軟骨腦顱。脊椎結構上,只有9枚左右完整的殼狀椎體,在兩枚基背片之間有2-4枚間背片。尿殖管結構上,中華鱘內輸卵管較短,雄體的內輸卵管末端封閉,不具內輸卵管盲管。 [9]  [46] 
體色在側骨板以上為青灰、灰褐或灰黃色,側骨板以下逐步由淺灰過渡到黃白色;腹部為乳白色。各鰭呈灰色而有淺邊。 [9]  [46] 
最大體長5米,常見體長40-130釐米。背鰭50-54;臀鰭30-34;胸鰭48-54;腹鰭32-42;鰓耙9-15+6-10。體長為體高的6.71-8.75倍,為頭長的2.83-3.17倍。頭長為吻長的1.90-2.83倍,為眼徑的12.36-19.41倍,為眼間隔的3.44-3.93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9-2.73倍。(測量標本8尾,分別採自長江、上海、廣東、浙江省寧波、福建省福州。) [9] 

中華鱘棲息環境

中華鱘生活於大江和近海中,是底層魚類,具有洄游性或半洄游性。春夏季5-6月間喜羣集於河口,秋季上溯而至江河之上游。古有:“鱣出江、淮、黃河、遼海深水處”,“其居也在堆石湍流之間”。 [9] 

中華鱘生活習性

中華鱘主要生活在長江和近海流域,屬於底層、洄游或半洄游性魚類,5-6月常集羣於河口,秋季上溯至江的上游,以搖蚊和水生昆蟲的幼蟲以及小型魚類為食。 [37] 
中華鱘形態威猛,個體碩大,是淡水魚類中個體最大、壽命最長的魚。中華鱘進江後,必須在江裏滯留一年,於第二年10月到達產卵場所。在這一年裏,中華鱘並不是一直溯江而上,而是時遊時停,有時在河道坑窪處潛伏几天不動。第二年秋季上溯至江河上游水流湍急、底為礫石的江段繁殖,繁殖羣體聚集於產卵場繁殖。 [8] 
中華鱘為底棲魚類,屬於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包括蝦蟹、魚類、軟體動物等。因生活環境的不同食物種類也有所不同,幼魚在長江中、上游江段主要以搖蚊幼蟲、蜻蜓幼蟲、蜉蝣幼蟲及植物碎屑等為食,到了河口鹹淡水域中的幼魚則以類、類及小魚為食。鱘魚洄游期間不攝食。在長江口外近海水域,中華鱘攝食強度增大,通常在3-4級,食物以魚和蟹為主,還有蝦和頭足類等。 [9] 
本草綱目》中對其食性的記載為:“其食也,張口接物,聽其自入,食而不飲,蟹魚都誤食之”。實際上中華鱘是靠口膜的伸縮將食物吸入,食物對象多數是生活於泥表或陷藏在泥渣中的各類小型動物。中華鱘從海洋進入江河的整個洄游和滯留期間,基本上不攝食。因此,中華鱘在淡水中的能量消耗和性腺發育所需的營養,依靠它在進入淡水前體內積累的大量脂肪等物質。因而,在淡水中,愈接近成熟的個體,身體就愈消瘦。 [11] 

中華鱘分佈範圍

中華鱘在中國的分佈較廣,海域北起遼東灣,南到珠江口等地均有分佈,也分佈於日本、韓國和老撾。 [2] 
中華鱘是鱘形目中跨過北迴歸線的種類,曾主要分佈於朝鮮半島西海岸以南的沿海地區和各大江河,中國長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贛江、湘江、閩江、錢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現,以長江出產較多。 [2] 
中華鱘是鱘魚中分佈最南的物種。歷史上記載於朝鮮西南部和日本九州西部。在中國,該物種歷史上曾在黃河、長江、珠江、閩江和青塘江中發現。 然而,它已在黃河、閩江、錢塘江和珠江中滅絕。該種也從長江上游三峽大壩上方滅絕,僅分佈於長江中下游及黃東海沿岸(長江水系)。 [2] 
中華鱘分佈圖 中華鱘分佈圖 [2]

中華鱘繁殖方式

中華鱘卵生,產卵盛期為10月中、下旬,產卵場往往是在江面寬窄相間、上有深水急灘,下有寬闊的石礫或卵石的河牀。 [38] 
中華鱘是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魚類。平時生活在東海、南海的沿海大陸架地帶,在海中生長髮育。當雄魚長到9至18歲,體長為170釐米,重為50千克以上,雌魚長到14至26歲,可達到初次性成熟。開始成熟的個體於7-8月間由海進入江河,在淡水棲息一年性腺逐漸發育。 [9] 
據研究,在產卵羣體中,雄魚一般為9-22歲,體重40-125千克;雌魚為16-29歲,體重172-300千克據觀察,中華鱘每年平均增長速度較快,雄魚5-8千克,雌魚為8-13千克。但從幼魚長到大型成魚需8-14年。其性成熟較晚達到初次性成熟,就可以繁殖後代了。 [12-13] 
通常產卵羣體中,雄魚組為9-22齡、體長為1.7-2.4米、體重為40-125千克;雌魚組為16-20齡、體長為2.4-3.1米、體重為172-300千克。懷卵量大,個體絕對懷卵量達30.6萬-130.3萬粒,平均為64.5萬粒。9-11月份至江上游產卵。產卵期需在水温18.0-20.5℃、含沙量0.715-0.915千克/米³、流速為2.2-2.6米/s、透明度為4-6釐米、pH8、溶氧量9.2米/L、水深5-19.8米的河流。在長江比較集中的產卵場是在金沙江的宜賓-屏山地段。屬一次排卵類型。產粘着性沉性卵,卵粘在石礫上孵化。成熟卵橢圓形、綠褐色。卵徑約3.6毫米。受精卵在水温17-18℃時經123-140小時可孵出仔魚。產卵後親魚多數迅速離開產卵場至下游和河口區棲息。 [9] 
產卵以後,雌性親魚很快即開始降河。親鱘在生殖期間基本停食,產出的卵為黏性,粘附於江底岩石或礫石上面,在水温17-18℃的條件下,受精卵約經5-6晝夜孵化。剛出膜的仔魚帶有巨大的卵黃囊,形似蝌蚪,順水漂流,約12-14天以後開始攝食。再年春季,幼鱘漸次降河,5-8月份出在長江口崇明島一帶,9月以後,體長已達30釐米的幼鱘陸續離開長江口淺水灘塗,入海培育生長。生命週期較長,最長壽命可達40齡。 [9] 

中華鱘下級分類

中華鱘僅限於中國長江、珠江、東海和南海的主要航道。 儘管對珠江和長江種羣的分類仍存在分歧,但中國學者普遍將中華鱘分為兩個種羣; 一種是珠江中華鱘,春季產卵,瀕臨滅絕。另一種是長江中華鱘,秋季產卵,在葛洲壩壩下仍保持一定數量。 [2] 

中華鱘保護現狀

中華鱘保護級別

中華鱘種羣現狀

20世紀70年代,長江裏的繁殖羣體能達到1萬餘尾,葛洲壩截流的80年代,驟減到2176尾,2000年僅有363尾,2010年估算只剩57尾。 [2]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野生中華鱘逐漸在長江宜昌江段形成了新的產卵場。相關科研機構開始對該江段的中華鱘自然繁殖活動展開監測。多年來,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多集中在11月中旬,少數年份會在11月下旬。 [2] 
20世紀80年代的科研捕撈指標是長江水產研究所和中華鱘研究所每年各100尾,但兩家機構每年各自能捕到五六十尾已很不錯。 [2] 
2000年後,兩家每年加起來也只能捕撈二三十尾。
2008年,農業部組織專家論證,估算繁殖羣體不足200尾,野生種羣岌岌可危,科研捕撈就此叫停。
2013年,葛洲壩下游的野生中華鱘產卵場,繁殖季節,未監測到任何卵和受精卵,自從葛洲壩建成後截斷中華鱘產卵路徑,32年來頭一次停止自然產卵。
2013年10月31日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就開始進入中華鱘核心保護區中華鱘產卵地附近進行監測。監測範圍為葛洲壩水電站壩下15千米江段內。在為期58天的監測中,儘管幾家科研單位綜合採用了水下攝影、水下聲吶探測、走訪漁民和組織人工觀察等多種途徑,但始終未能監測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 [14] 
2013年12月27日下午,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以及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救治監測中心結束了聯合監測活動。結果顯示,2013年仍未發現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跡象,這是近32年來首次未監測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
2013年9月13日,新華網宜昌電,受農業部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委託,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瀕危魚類保護學科組開展了長江中下游魚類資源專項調查,重點對中華鱘2013年自然繁殖情況及現有資源狀況進行調查。記者13日獲悉,調查認定:中華鱘在2013年沒有自然繁殖活動發生,野生中華鱘種羣面臨滅絕危險。 [15] 
2013年10月至12月底針對中華鱘的專項調查中,專家們32年來首次未監測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而2014年8月,宜昌至上海江段也未發現野生中華鱘幼魚蹤跡,這令科研人員的心情更加沉重。如不及時加強保護,野生中華鱘將面臨滅絕危險。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水電工程、航運、捕撈、污染等人為因素,被指共同造成了中華鱘的種羣危機。為挽救中華鱘,長江應該進行生態聯合整治,為中華鱘開闢更多“棲息之地” [16] 
2014年9月2日,葛洲壩截流32年來首次未監測到中華鱘自然產卵。 [17] 
2014年9月,他們再次調查確認了這一消息。這可能意味着,在不久的將來,中華鱘這個長江旗艦生物種羣面臨滅絕。2014年10月底開始,科研機構已繼續對中華鱘自然產卵情況進行監測,預計監測結果會在2015年1月發佈。 [18] 
2014年12月31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及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遺憾地結束了2014年度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的聯合監測活動。監測結果顯示:未能發現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這也是繼2013年度之後,再次未能監測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 [19] 
2022年4月9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園長江珍稀魚類放流點,23萬尾子二代中華鱘苗種被一次性放流長江。 [31] 

中華鱘數量變化

為394-636尾(77.55t),年均517尾。葛洲壩修建後,1981年於壩下捕獲中華鱘1002尾,壩上161尾;1982年捕獲642尾。自1983年起,中國全面禁止商捕中華鱘。據估算,1982年長江中華鱘資源量為2176尾,95%置信區間為996-5933尾。1984年中華鱘繁殖羣體資源量為2547尾,95%置信區間為1956-3138尾。據1981-1990年捕撈數據估算,中華鱘10年平均資源量1348尾,年際增長率從1981年的6.29降至1984年後的0.79-0.96。中華鱘繁殖羣體數量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從1998年680尾降至2002年300餘尾;2005-2008年維持在200餘尾,2009年僅72尾,2010-2012年回升至200尾左右,2014年下降到57尾。
20世紀60年代,中華鱘在長江口崇明水域捕獲量較大,為重要漁業資源。葛洲壩截流後,親魚產卵洄游途徑受阻,3年內幼魚數量急劇衰退,資源量減少97%左右。從1981到1999年,中華鱘幼魚補充羣體和親鱘補充羣體分別減少了80%和90%左右。據估算,1998-2001年長江中華鱘幼魚資源總量約18.3-86.5萬尾,2004-2008年約1.2-10萬尾。根據長江口監測數據,1988-1992年長江中華鱘幼鱘數量較多,1993-2000年呈下降趨勢,2001-2003年略有回升,2004年後數量波動較大。2006年幼鱘誤捕數量2100尾,2007年僅29尾,2008年205尾,2011年14尾,2012年躍升至467尾,2013年降至66尾;至2014年長江口未監測到任何幼鱘。2015年4-9月,監測到有3000餘尾中華鱘出在長江口。年際間幼鱘數量極不穩定,總體下降趨勢明顯。
自葛洲壩工程截流以來,根據歷史資料與多年監測數據統計分析,中華鱘繁殖親魚數量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近年來親魚數量僅百尾左右。同時通過監測長江常熟漵浦江段的中華鱘幼魚,2002-2009年中華鱘幼魚數量呈現出較明顯的遞減趨勢,繁殖規模較葛洲壩建壩前顯著減少。2013-2015年的監測結果表明,未能在葛洲壩下游發現中華鱘發生自然繁殖行為。然而,2015年4月16日在長江口發現了第一尾中華鱘幼魚,隨後陸續監測到大量幼魚,證明中華鱘2014年發生了自然繁殖行為,但產卵時間與產卵地點還不得而知。中華鱘自然繁殖的最適温度區間在17℃-20.2℃,葛洲壩工程截流前繁殖時間一般在10-11月上旬。由於三峽水庫的建成蓄水運行,下泄徑流逐月平均水温過程發生了變化,在中華鱘自然繁殖季節(秋季10-11月份)出現“滯温”現象,導致近年來中華鱘的自然繁殖時間推遲一個月左右,2013-2015年中華鱘自然繁殖行為發生異常,表明長江水温等影響中華鱘繁殖的環境因子發生了巨大變化,已經嚴重影響了中華鱘完成其正常生活史。從以上所述可知,中華鱘受水利工程影響顯著,面臨新的生存危機。
2022年3月26日,地處長江上中游接合部的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舉行增殖放流活動,5100尾中華鱘被放流入長江。 [30] 

中華鱘保護措施

自1981年長江葛洲壩截流以後,農業部採取了果斷措施。對用於人工繁殖科學試驗親鱘的捕撈數量和捕撈地點、時間嚴格限制,保護沿江和河口區的幼鱘,擴大中華鱘人工繁殖放流的規模,在長江上游宜賓市,每年均向長江投放培育中華鱘魚苗,讓中華鱘這一珍稀物種得以長期生存繁衍下去。為了補償葛洲壩工程對中華鱘的不利影響,330工程局成立了宜昌中華鱘研究所。
  1. 實行全江禁捕和限制科研用魚,將中華鱘的管理納入法制軌道。國家先後投資支持湖北省、四川省在長江沿岸建立漁政站,並幫助漁民轉產轉業;1983年全面禁止對中華鱘的捕撈,並嚴格限制科研用魚;1988年《野生動物保護法》出台,中華鱘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名錄。嚴格執行了全江禁捕,從而保護了親鱘和幼鱘洄游,最大限度的保存了產卵種羣。
  2. 開展中華鱘科研,進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動。1983年,長江水產研究所、湖北省水產局、宜昌市水產研究所等單位組成的中華鱘人工繁殖協作組取得了葛洲壩下中華鱘人工孵化的成功,此後不久便開始向長江增殖放流中華鱘苗和幼苗。據統計,1983-1998年,共增殖放流各種規格中華鱘苗近600萬尾。1999年12月投放10萬尾10釐米以上大規格中華鱘苗,超過15年來同種規格鱘苗的總量。 [20-21] 
  3. 開展了廣泛的宣傳和教育活動,集中全社會力量來保護中華鱘。在沿江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廣大人民羣眾的共同努力下,全社會保護中華鱘的意識日益提高,沿江漁民誤捕中華鱘後均能自覺放生,發現不法分子偷捕能舉報,市場上經營利用中華鱘的行為已絕跡。
研究表明,由於對中華鱘採取了全面保護的對策,從而延緩了中華鱘資源衰退的進程,基本保全了溯河產卵親體,為中華鱘自然繁殖、研究和增殖放流打下了基礎,中華鱘物種數量已開始回升。 [22]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1983年突破了中華鱘人工繁殖,330工程局成立了宜昌中華鱘研究所1984年也取得突破,有關中華鱘的人工繁殖和放流工作已試驗成功。從1983年開始,長江水產研究所每年向長江放流人工繁殖的幼鱘,但由於培育技術和養殖規模的限制,每年只能培育出長度為8-10釐米、重3-5克的達到設計規格的幼鱘不到1萬尾,多數年份幾乎為零。因此,中華鱘種羣的補充,主要依靠在宜昌產卵場自然繁殖的幼鱘。 [23] 
2020年3月18日上午,《上海市長江中華鱘保護條例(草案)》提交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首次審議。長江上海段水域是中華鱘的重要生存區域,對其生存有重要影響。上海通過地方立法進一步加強對中華鱘這一珍稀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對相關工作提供法治支撐。 [24] 
為進一步加強對中華鱘這一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上海進行地方立法。2020年5月14日,《上海市中華鱘保護管理條例》經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20年6月6日起施行。 [25] 
2023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施行兩週年之際,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在南京長江邊舉行增殖放流活動,300尾被植入標記芯片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被放入長江。 [34] 
2023年3月25日,長江三峽中華鱘放流活動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園長江珍稀魚類放流點舉行,首批10萬尾中華鱘放歸長江。此次活動將持續至28日,累計將放流20萬尾中華鱘,對天然水域中華鱘資源進行持續補充。 [35] 
2024年3月28日,10尾15齡成體中華鱘率領20餘萬尾子二代個體在湖北省宜昌市長江珍稀魚類放流點回歸長江,本批次中華鱘放流活動在湖北宜昌和荊州同步開展,將持續至4月上旬。2024年全年農業農村部將組織放流中華鱘100萬尾以上。 [43] 

中華鱘保護區域

中國已建立了3箇中華鱘保護區,即上海市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市級,2002年),湖北省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國家級,2004年),江蘇省東台市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省級,2000年)。
其中東台中華鱘自然保護區是最早建立的,該保護區是江蘇省級保護區。東台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經國家、省專家和高官論證後,於2000年創辦,設有中華鱘繁育研究中心,從2002年開始,逐年實行了放流。
省級東台中華鱘自然保護區,位於東經120°50ˊ、北緯32°40ˊ至33°15ˊ。保護區面積35.96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區5.38平方千米,緩衝區10.2平方千米,實驗區20.36平方千米。這裏氣候温和,資源豐饒。 [26] 

中華鱘繁殖研究

早在1973年和1974年,中國四川省長江水產資源調查組通過在金沙江拴養成熟的中華鱘初步實現了人工繁殖。
1983年中華鱘研究所與長江水產研究所人工催產野生中華鱘親魚成功,真正突破中華鱘的人工繁殖。然而,這種人工繁殖是依賴捕撈野生中華鱘親魚而實現的,對野生種羣資源破壞較大。因此,常劍波和曹文宣在1999年就指出,除了嚴控捕撈、增加人工放流數量、保護與恢復產卵場的生態條件等措施外,建立全人工繁殖種羣是開展中華鱘物種保護的最重要途徑之一。
2006年7月,水利部水工程生態研究所與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聯合組成科技攻關小組,正式啓動中華鱘全人工繁殖研究工作。經過2年多的技術籌備和前期研究工作,水生態所結合野生中華鱘個體繁殖生態條件需求,在分析長江及沿海中華鱘棲息地和自然繁殖期間的水文環境數據的基礎上,結合現有技術條件,形成了基於低温處理誘導和週年水温過程調控的中華鱘性腺人工誘導技術方案。
2007年初,三峽集團公司樞紐管理局批准修建了具有水温控制能力的循環水養殖系統,並在水生態所制定的基於低温處理誘導和週年水温過程調控的中華鱘性腺人工誘導技術方案下,對人工蓄養的中華鱘子一代開始性腺發育誘導工作。經過3年的低温處理和週年水温過程調控,研究人員在淡水環境下先後成功誘導9尾中華鱘子一代個體性腺發育至IV期,並選擇其中的一對雌雄親魚開展了人工催產,於2009年9月29日獲得精液600毫升,成熟魚卵4萬粒,人工授精後獲得受精卵2.8萬粒,標誌着淡水條件下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技術取得突破,該成果為世界海淡洄游鱘魚全人工繁殖成功第2例,對中華鱘物種繁衍及資源保護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41] 
2012年,長江水產研究所也獲得了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成功。
2022年9月26日,據三峽集團消息,20餘萬尾人工繁育的中華鱘在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成功出苗,這是該所2022年全人工繁殖出苗的首批子二代中華鱘。 [32] 
2023年1月10日上午,由中國湖北省荊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市農業農村局承辦的“保護中華鱘·”增殖放流活動在長江荊州段李埠沿江碼頭舉行,16.5萬尾中華鱘子二代躍入長江懷抱。 [33] 
2023年11月7日,據三峽集團官網,10月底,三峽集團2023年度中華鱘人工繁殖工作結束,共繁殖中華鱘魚苗120萬尾,繁殖數量創三峽集團開展中華鱘人工繁殖工作40年來新高。本年度中華鱘全人工繁殖工作於9月17日開始,至10月底結束。三峽集團長江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分三批次對成熟的中華鱘親魚進行繁殖。親魚產後恢復情況良好。 [42] 

中華鱘注意事項

中華鱘保護工作急需解決的幾個的問題
第一,葛洲壩截流後出生和放流的中華鱘洄游產卵繁殖的數量極少。
第二,中華鱘放流的規模和規格過小,中華鱘增殖放流實際效果不明顯。
第三,一旦三峽大壩截流,葛洲壩下的產卵場水位將降低,可能給中華鱘造成致命的威脅。
中華鱘的產卵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在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修建前,中華鱘的產卵場位於長江上游幹流和金沙江的下段。當長江三峽工程建成運行後,10月份水庫將大量蓄水,將水庫水位從145米提高到175米,使下泄流量顯著減少,10月平均流量從建壩前的18980立方米/秒減少到11090立方米/秒,減少了41%,於葛洲壩樞紐的阻隔,不能溯游到上游產卵場的中華鱘,在緊接葛洲壩下的宜昌長航船廠至萬壽橋附近約7千米江段上,形成了新的產卵場,面積大約330公頃。這將使本來就不大的中華鱘宜昌產卵場的面積進一步縮小,使中華鱘的自然繁殖受到更為不利的影響。 [13]  [27] 
據統計,長江上游每年可產中華鱘2-3萬千克。但捕撈過多,加之此魚繁殖率低、成熟期長(10年左右),其種羣數量已日趨減少。為使這種中國特產的“活化石”免遭滅頂之災,有關部門已把中華鱘列為保護對象。 [28] 

中華鱘主要價值

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是魚類的共同祖先-古棘魚的後裔,距今有一億四千萬年的歷史。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中華鱘由於它們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徵,表現出它們既是介於軟骨魚類(鯊魚等)與硬骨魚類之間的類羣,又是硬骨魚類中較原始的類羣,在魚類演化史中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中華鱘在分類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是研究魚類演化的重要參照物,在研究生物進化、地質、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變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難以估量的生態、社會、經濟價值。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一珍稀動物已瀕於滅絕。保護和拯救這一珍稀瀕危的“活化石”對發展和合理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都有深遠意義。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 [20-22] 
為了保護此物種,有關部門進行了多年的繁殖、移養、放流等的研究。現已可移養到池塘、水庫中,生長良好,成為一種有前途的淡水養殖魚類。放流成績也很可觀,至1992年已放流100多萬尾,使資源量逐漸增多。 [23] 
中華鱘既是介於軟骨魚類硬骨魚類之間的類羣,又是硬骨魚類中較原始的類羣,在研究生物進化以及地質、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變遷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3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