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蜉蝣

(蜉蝣目昆蟲的統稱)

鎖定
蜉蝣,是蜉蝣目的昆蟲,簡稱蜉 [4] 全世界已知2300多種蜉蝣,中國已知300多種蜉蝣。 [3]  體小至中型,細長,體壁柔軟;口器咀嚼式,複眼發達,單眼3個;觸角短,剛毛狀,翅膜質,休息時豎立在身體背面,前翅大三角形,後翅退化而小於前翅;翅脈原始,多縱脈和橫脈,呈網狀。因其成蟲波浪式飛行似浮游狀而得名。 [4] 
蜉蝣主要分佈於熱帶至温帶的廣大地區,受温度、水體的地質、水質和水流速度等影響較大。 [5]  蜉蝣幼蟲的生活方式因種類而異,有些游泳和附着在水草上,有些爬行在水底淤泥中,有些建立通道在河岸黏土中生活,還有一些身體扁平並隱藏在清澈急流的石頭下。它們以腐屑、小型藻類、原生動物、腐爛的水草為食,有些種類是肉食性的,以小型昆蟲幼蟲為食。 [6]  成蟲產卵於水中,卵常粘成球狀或柱狀的卵塊,卵塊落於水中後再分散。每一雌蟲產卵幾百至幾千個,也有每次只產一個卵的種類,卵發育時間通常1~2周,也有的需要經過一個多月的。 [7]  蜉蝣成蟲壽命不長,短的數小時或1~2天,長的約一週,所以有“朝生暮死”的説法。 [8] 
蜉蝣因其美麗和極短的壽命備受關注,被視為生命短暫和珍貴的象徵。 [9]  它們是一類古老的昆蟲,被認為是活化石之一。由於敏感度高,蜉蝣數量可作為衡量環境污染程度的標尺,備受生物系統學者關注。 [10] 
中文名
蜉蝣 [4] 
拉丁學名
Ephemeroptera
別    名
mayfly
[4]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蜉蝣目
亞    門
六足亞門
亞    綱
有翅亞綱
中文學名
蜉蝣

蜉蝣動物學史

蜉蝣 蜉蝣
蜉蝣是一類原始的昆蟲,起源於石炭紀,距今至少已有2億年的歷史,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因其成蟲波浪式飛行,似浮游狀故而得名蜉蝣。蜉蝣因其美麗和極短的壽命備受關注,被視為生命短暫和珍貴的象徵。其成蟲壽命不長,短的數小時或1~2天,長的約一週,所以有“朝生暮死”的説法。 [2]  [4]  [8-9] 

蜉蝣形態特徵

蜉蝣,是蜉蝣目的昆蟲,簡稱蜉。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體形較小或中等,細長,體壁柔軟。頭部小,觸角短,剛毛狀。複眼發達,雌性的複眼常左右遠離;雄性的複眼常較大,左右接近,且每一複眼上下部小眼面往往不同,一般上半部小眼面大於下半部,也有二部分完全分隔者。單眼3個。口器為咀嚼式,因成蟲不取食,沒有咀嚼能力,上顎退化消失,下顎也退化,常有下顎須。胸部以中胸最大,亞成蟲和成蟲都能夠在空中飛行。成蟲體壁薄而有光澤,常見為白色和淡黃色。有翅一對或兩對,飛行時振動頻率很小。前、後胸小而不顯著,翅有兩對,呈三角形,脆弱,膜質,多為前翅大,後翅小,亦有後翅退化者,休息時豎立在身體背面。蜉蝣翅脈相及翅的關節不發達,翅脈最為原始,翅脈極多,多縱脈和橫脈,呈網狀。翅的表面呈摺扇狀。足細弱,僅用於攀附。跗節1一5節,末端有爪1對。腹部11節,第11節僅存窄環形背板。雄性第10節後緣有1對由前足延長形成的抱器,3一4節,少數1節,用於在飛行中抓住雌蟲。在其內側有二對短小簡單的陽莖。雌性生殖孔1對,開口於第7、8腹節之腹面。卵巢按節排列。兩性生殖孔均成對。腹末有1對分節的長絲狀尾須,第11節背板常延長形成中尾絲。尾須和中尾絲細長多節,與纓尾目昆蟲相似 [1]  [4] 
蜉蝣稚蟲有兩種比較特化的體制:
長尾蜉蝣
長尾蜉蝣(6張)
扁平型和魚型。前者以扁蜉科(Heptageniidae)為代表,蟲體扁平,即蟲體寬度遠大於身體的背腹厚度。蜉蝣稚蟲的棲境為方便起見,可將水環境分成兩類,一類為靜水區,一類為流水區。靜水區以湖泊和池塘為代表。進一步可以將靜水區光補償深度以上的區域分成三類,分別為靜水水體中、底質表面以及底質中 [1] 

蜉蝣生活習性

蜉蝣稚蟲 蜉蝣稚蟲
蜉蝣幼期(稚蟲)水生,生活在淡水湖或溪流中。春夏兩季,從午後至傍晚,常有成羣的雄蟲進行“婚飛”,雌蟲獨自飛入羣中與雄蟲配對。產卵於水中。卵微小,橢圓形,具各種顏色,表面有絡紋,具粘性,可附着在水底的碎片上。稚蟲期數月至1年或1年以上,蜕皮20~24次,多者可達40次。成熟稚蟲可見1~2對變黑的翅芽。兩側或背面有成對的氣管鰓,是適於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吃高等水生植物和藻類,秋、冬兩季有些種類以水底碎屑為食。常在靜水中攀援、匍匐、或在底泥中潛掘,或在急流中吸附於石礫下棲息。稚蟲充分成長後,或浮升到水面,或爬到水邊石塊或植物莖上,日落後羽化為亞成蟲。亞成蟲與成蟲相似,已具發達的翅,但體色暗淡,翅不透明,後緣有明顯的緣毛,雄性的抱握器彎曲不大。出水後停留在水域附近的植物上。一般經24小時左右蜕皮為成蟲。這種在個體發育中出現成蟲體態後繼續蜕皮的現象在有翅昆蟲中為蜉蝣目所僅有。這種變態類型特稱為原變態。大部分蜉蝣幼蟲的生活重心就是進食:一部分是濾食動物,用前腿和口器上的剛毛收集懸浮的食物;一部分則食植物或其他生物碎屑,它們像鏟土機一樣從岩石或其他表面上刮食藻類;有少數則專司捕食。成蟲不進食,壽命短,一般只活幾小時至數天,所以有“朝生暮死”的説法。蜉蝣成蟲在其短暫一生中負責交配,繁衍後代的任務。 [1]  [6] 

蜉蝣分佈範圍

蜉蝣主要分佈於熱帶至温帶的廣大地區,受温度、水體的地質、水質和水流速度等影響較大。 [5] 

蜉蝣生長繁殖

蜉蝣成蟲產卵於水中,卵常粘成球狀或柱狀的卵塊,卵塊落於水中後再分散。每一雌蟲產卵幾百至幾千個,也有每次只產一個卵的種類,卵發育時間通常1~2周,也有的需要經過一個多月的。 [7] 
蜉蝣亞成蟲 蜉蝣亞成蟲
蜉蝣變態類型為原變態,一生經歷卵、稚蟲、亞成蟲和成蟲4個時期,是有翅亞綱中較原始的變態類型,僅見於蜉蝣目。特別是從幼蟲變為成蟲要經過一個“亞成蟲期”,這時的亞成蟲與成蟲完全相似。亞成蟲期歷時較短,一般經數分鐘到一天左右即脱皮變為成蟲。雌蟲產卵於水中在温帶地區,不同種類的蜉蝣均在夏季羽化。熱帶地區的蜉蝣,羽化則是季節性的,或參照一年中的月相羽化。為完成其倒數第二次蜕皮(羽化),末齡幼蟲有的離開水體,有些小型種類則直接在水面羽化。它們首先蜕皮成為有薄薄翅膀的亞成蟲。大多數亞成蟲在短距離飛行後再次蜕皮,成為翅膀透明、性發育成熟、常被釣魚者們用做“旋式誘餌”的成蟲。有的種類這兩次蜕皮的間隔是幾分鐘,有的則長達數小時。為後代而衝刺成蟲的形態和習性,蜉蝣成蟲不進食。蜕皮後,它們的消化道內充滿了空氣——最後一次蜕皮之前,中腸兩端癒合起來,形成一個封閉的臘腸狀的氣球,裏面全是空氣,使幼蟲能輕易地升到水面上。卵小,白、綠或淡褐色,圓或橢圓形。卵一端常有附着的帽狀物,或從卵的表面伸出有粘性的細絲。稚蟲水生,常扁平。上顎構造原始,僅一個關節突,中央內緣有一突出的咀嚼面,舌兩側有一對間顎。複眼和單眼發達;觸角長,絲狀。腹部第1至第7節有成對的氣管鰓,尾絲2—3條。其中氣管鰓是適於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稚蟲期一般1一3年,大部分每年1代或兩三代,在温暖地區10~15 天能完成發育。一般脱皮20一24次,多者達40次。稚蟲取食高等植物和藻類,少數種類捕食水生節肢動物。老熟稚蟲一般浮升到水面,或爬到水邊石塊或植物莖上,日落後羽化成“亞成蟲”,此期蟲體與成蟲相似,但翅不透明或半透明,體表、翅、足常被細毛和緣纓,體色較成蟲灰暗,前足和尾須短,行動不活潑,呈靜休狀態,不能交尾。亞成蟲期長短與成蟲期之長短有相關現象,亞成蟲期短者,成蟲壽命則短;亞成蟲期長者,成蟲期則長。蜉蝣變為成蟲後還要脱皮。成蟲不取食, [1] 

蜉蝣亞種分佈

蜉蝣在全世界已知2300多種,中國已知300多種 [3] 

蜉蝣主要價值

蜉蝣是一類古老的昆蟲,被認為是活化石之一。 [10] 
蜉蝣對缺氧和酸性環境非常敏感,因此一個地區的蜉蝣數量可以作為衡量這個地區環境污染的標尺。北美和歐洲多地的酸雨曾殺死了蜉蝣棲息地的幼蟲,使當地魚羣的數量也隨之減少―因為蜉蝣幼蟲是魚羣的主要食物。1675年,荷蘭生物學家簡·旺麥丹對一種蜉蝣做了詳盡的描述,當時這種蜉蝣在荷蘭的數量很豐富,但是現在,整個西歐都找不着這種蜉蝣的蹤跡了,原因就是蜉的幼蟲對環境污染的極端敏感。因此,蜉蝣的存在可以作為鑑定水體質量的重要標準,備受生物系統學者關注。 [1]  [10] 
參考資料
  • 1.    黃威編著,80種昆蟲彩圖館,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03,第213-215頁
  • 2.    彩萬志,李虎編著,中國昆蟲圖鑑,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5,第10頁
  • 3.    張巍巍,昆蟲家譜 世界昆蟲410科野外鑑別指南 便攜版,重慶大學出版社,2018.09,第40頁
  • 4.    雷朝亮,榮秀蘭主編,普通昆蟲學 第2版,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08,第309頁
  • 5.    雷朝亮,榮秀蘭主編,普通昆蟲學 第2版,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08,第310頁
  • 6.    李永函主編,淡水生物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04,第127頁
  • 7.    李永函主編,淡水生物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04,第126頁
  • 8.    王佛生,張成主編;任幫來,吳健君副主編,隴東昆蟲資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11,第4頁
  • 9.    王佛生,張成主編;任幫來,吳健君副主編,隴東昆蟲資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11,第4頁
  • 10.    (英)克里斯托弗·奧圖爾主編,昆蟲百科全書,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0,第37頁